中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民间也称其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民间不仅会用不同的形式祭拜织女,各地也都形成了一套有地方特色的七夕食俗,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灵巧双手的向往,充满了趣味性和浪漫色彩。
七夕乞巧风俗起源于人们对牛郎星(天鹰座)和织女星(天琴座)的崇拜心理,而后世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故事,更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浪漫的神话色彩。在这一天,女性们要祭拜善良勤劳、心灵手巧的织女,并向织女乞巧,她们不仅要比赛绢织、绣花等女红手艺,还要做“巧果”。
古代七夕节食俗
乞巧活动在唐代就已经风行于民间了。唐人郑处诲撰《明皇杂录》载,当时洛阳一带,有在七夕制作“乞巧装”和“同心脍”的风俗,这些物品有预示眼明手巧和心心相印之意。宋时七夕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根据北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京城汴梁人家会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在庭院里搭建彩楼,称为“乞巧楼”,并要摆设花果、酒等食品,让女性焚香列拜。南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记载,七夕这一天人们要制作煎饼,用其供奉牛郎织女,祭拜完毕,把这些煎饼分给全家人食用。这种食俗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只不过在清朝又有了发展。
乞巧果子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食俗。瓜果、面点等都可以当作巧食,而作为节令面食的“乞巧果子”则是最为普遍的七夕节食品。这些乞巧果子款式多样,形状不一,用米面或者麦面当主料,以油炸或者炉烤的方式制成。宋代时,街市上已出现了买卖七夕巧果的现象,巧果的传统做法为:首先要把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加进面粉、芝麻等辅料,拌匀后摊在案上,晾凉之后再切成均匀的长方形,最后再折为梭形或圆形,放到锅中油炸至金黄即可。有些女子还会用一双巧手把这些色泽艳丽的饼捏成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来。此外,乞巧时所用的瓜果形态也丰富多彩: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雕刻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到了清代,这种风俗还在延续并有了发展。
民间各地乞巧食俗
中国历史上,各地的七夕节饮食风俗都带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是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也被很多地方当作此节日的食物。
有些地区在七夕节有吃云面的食俗,这种云面是加上露水制成的,人们相信食用它能获得灵巧的双手和智慧。有一些民间糕点作坊,喜欢制做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民间俗称其为“巧人”或“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至今在中国一些地方都存在。
有些地区的七夕食俗带有了明显的竞赛性质,女子们在这一天蒸巧悖悖、烙巧果子,比赛谁的做饭手艺更好。还有些地方七夕节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人们大多会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在水中,几天之后谷物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成汤,小孩子会特别重视吃巧芽,认为吃了这种食物会聪明伶俐、健康活泼。
吴云东和闽台七夕食俗
闽台一带在七夕节这天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年七夕之际,各家各户几乎都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的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螃蟹、瘦肉、鸡蛋、猪小肠等食物,晚饭后,把买来的石榴分吃。这两种食物都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很受当地人欢迎。台湾七夕的晚餐,民间还有煮食红糖干饭的食俗,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
相传这种习俗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景佑元年夏令,闽南一带爆发了瘟疫,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救治百姓。他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以驱除身上患有的虫病。七夕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