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君子远庖厨”,从仁爱的角度解释了饮食思想,他倡导的食志、食功、食德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尊为“亚圣”。他与门徒公孙丑、万章等人著书立说,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并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孟子在饮食上也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被后人视为经典。
孟子的“食志”思想
孟子曾经提出不因没有功绩而获取饮食的“食志”原则。孟子说:“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孟子称那些只是为了“养口腹而失道德”的人是“饮食之人”,这种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孟子上述言论中的那些“饮食之人”,其实与孔子所鄙夷的那类“谋食”而不“谋道”之辈是对等的,孔子对那些鄙夷的人采取的是“是不与为伍”的原则,而孟子对这些人的态度则是“人以群分”的定性区分标准,因而也更加具备了理论性和实践性。他主张“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在他看来,人们用自己有益于别人的劳动去获取生存必备的饮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食志”思想。
孟子的“食功”思想
孟子的“食功”思想,可以理解为人们用等价或等量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成果来获得来生存必备饮食的过程。他认为,世界上并没有“素餐”,“士无事而食,不可也。”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就必须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没有用劳动就换来的饮食是不存在的。孟子非常赞赏齐国仲子的饮食行为准则,他赞美仲子道:“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锤。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由此可见,孟子对“食功”思想的重视。
孟子的“食德”思想
孟子的“食德”思想,可以理解为饮食时候要注意礼仪和礼节。他认为,食用别人饮食要有“礼”,给予别人饮食之时也要有“礼”,并且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意思是,人们在交往之中,不爱别人却用饮食相馈赠,就如同是喂猪;爱别人但是却不以礼相待,则就像豢养禽兽一样,违背“礼”的原则。孟子将这种思想凝结在他的一句名言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同样认为进食讲求“礼”是关乎食德的重大原则性问题,认为即便在“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的生死抉择面前,也应当毫不迟疑地守礼而死。他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沿袭了孔子的饮食思想,视孔子的行为为规范。他经过自己的日常实践和理解,将自己的饮食思想和孔子的饮食思想深化成为“食志——食功——食德”的饮食观念和鲜明系统化的“孔孟食道”理论。
延伸阅读
孟子的长寿之道
孟子是古代的长寿老人,活了84岁,可谓古代养生的典范。究其原因,其养生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终生善养“浩然之气”。孟子曾经比喻自己为“大丈夫”,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培养自己养浩然之气的最佳办法,孟子平时的心态是积极和健康。
品德高尚,善养成德。孟子提倡:要保存良心,减少自己的欲望;先严格要求自己再严格要求他人人,要和他人和睦相处;要交品德端正的朋友;要安分守己,不要为贫困的生活担忧;要与民同乐,与人共享音乐的快乐;要有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生活平淡,喜好运动。孟子的饮食一般只是一小竹篮饭和一小壶汤,他从来不以饮食为享受,并且他还认为只要果腹即可,对具体的饮食没有挑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