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1300000014

第14章 一次文学传统的回归

“论坛”中并无鸿篇巨制的论文,也不可能有跨越饱受指责的形式主义和自然主义向心灵隐秘处的开拓,但是灵活多样的文体、不乏批评教条主义的激情,短论多浅显易懂,利于普及。

事实上,就文学话题而论,“论坛”中许多文章的主张,是恢复因种种束缚而被故意排斥,或者遗忘的文学常识。比如有人倡导,诗歌在自由体之外,也应该容许古体诗的存在;不讲格律的自由体之外,也应该有格律性的自由体的位置。又如许多人在文中滥用土语、歇后语,发论者指出,为工农兵的文学方向,并不等同于使用土语。又如有人希望,作家在深入生活之外,应该提高文化修养,向伟大的作品学习。还有人对青年作者郑重告诫:文章写完之后,要看一看,把不必要的部分尽量删除。

此外,专业的作家和学者

柳正午的《关于“结尾”》发表了《人民文学》1956年7月号。

还以精细的分析,讲解作品如何“结尾”、“剪裁”的技巧。这些几乎是文学常识的问题,在“论坛”里占了相当的比例。

“论坛”成了《人民文学》为业余写作者所开的一次文学赏析课。

叶圣陶《谈〈小石潭记〉里的几句》发表在《人民文学》1956年10月号。

但引人注意的是“论坛”中文学资源的选择。在《人民文学》17年期间最宽松的时期,各种文学话题的资源选择却都是向传统回归。在中国,是陶渊明、柳宗元,以及《木兰辞》《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作品,最近的则是鲁迅。在苏联,是阿·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最近的则是肖洛霍夫、安东诺夫和奥维奇金。中苏之外,出现在“论坛”的名字只有易卜生。尽管这种选择没有将传统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但已经超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围之外。

这些作品或作家,在“论坛”中所呈现的是各自不同的侧面。中国古典文学被当作了写作技巧的范例,如《木兰辞》《小石潭记》和《三国演义》。《木兰辞》高超的剪裁艺术,《小石潭记》净洁的白描、景中含情的格调,参考叶圣陶《谈〈小石潭记〉里的几句》,《人民文学》1956年10月号。

高瞻的《试谈〈伤逝〉》发表在《人民文学》1956年12月号。

为当时流行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短篇不短”提供一种指引。而陶渊明则被叙述为蕴怒于中而出于平静的主体形象。在对《西厢记》的艺术分析中,论者所着眼的是剧作中爱情的因素。在鲁迅众多的小说中,《伤逝》被论者特意列举,并被认为:

小说之成功,主要在于刻画了涓生、子君性格的丰富复杂和“必然的发展”。高瞻:《试谈〈伤逝〉》,《人民文学》1956年12月号。这些被援引的中国文学作品、作家,既针对着教条主义的文学现状,又在复活中国文学的另一个传统:一种暂时告别“控诉”、“战斗”的个体抒情性传统。

“论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托尔斯泰的写作日记在这一期间的“创作谈”栏目中分两次出现。杨敏译:《托尔斯泰日记摘录》,《人民文学》1957年1月号、4月号。编者显然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在“编者按”中还特意告诉读者,“并不是说托氏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却未尝没有引人深思和可供参考的价值”。

托尔斯泰日记在《人民文学》1957年1月号的“创作谈”栏目下发表。

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围内,托尔斯泰只能属于过去的传统。“编者按”的说明明显是在避嫌,但由此刚好暴露出编者的企图——在既有的体系之外,寻找文学的传统。文中摘录的第一段话是,“任何一个作品,要想成为一部好的作品,就应该……是作者心灵的歌声”,“人民有他们自己优美的文字,这种文学是不能模仿的;它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人民的歌声”。杨敏译:《托尔斯泰日记摘录》,《人民文学》1957年1月号。“论坛”中所摘录的其他内容,基本笼罩在这段话所体现出的框架之下,即文学是“人民”和“作者心灵的歌声”。如果参照上文对秦兆阳编辑思想的论述,这一框架可以说正是秦兆阳的思想框架。在托尔斯泰的日记中,屡屡出现19世纪末期俄国那群批评时政、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家的名字,如果戈理、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屠格涅夫、谢德林、契诃夫、高尔基,甚至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1956年6月号的《人民文学》上还在“纪念世界文化名人”中登载程代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作品》。文中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作是创作成就与世界观矛盾的人物,并且在文章最后还与胡风、路翎并列,都是将“人民”描绘成“神经质的人物、疯子”。与胡风并列,显然与时势有关,不必当真。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此时能被重视,不一定是偶然的。

程代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1956年6月号。

当然,这些名字出现于托尔斯泰的日记中当属自然,但他们从托尔斯泰无数的日记中被摘录出来,却能体现出《人民文学》编辑的选择。托尔斯泰写作日记,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作家写作的技巧,或创作时的心理过程,还是作家在“人民”和“心灵歌声”这两大支点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

肖洛霍夫被论者有意援引的,是《被开垦的处女地》中有缺点的正面形象和有丰富心灵内容的反面形象。有论者拿达维洛夫为例,证明不避讳缺点、有普通人的情感的领导干部的形象,“才是真实的,令人信服的”;而杀害母亲的凶手洛济支,尽管是残酷的反面人物,但残酷艺术效果的获得,并非将他的所有行为、心灵内容都简单地归于“凶残”,而在于写出他灵魂上的挣扎,因为“反面人物也是人”。

在肖洛霍夫之外,苏联作家中被援引的还有尼古拉耶娃、奥维奇金、安东诺夫等。他们基本上都属于苏联的非主流作家。奥维奇金以《区里的日常生活》等特写成为“解冻文学”的先声。安东诺夫的创作则倾向于在“日常琐事”中抒情。

“论坛”从这些作家,尤其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里吸取资源的倾向,与之前将西蒙诺夫、法捷耶夫等人奉为明灯相比,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但随着“大跃进”的到来,这一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范围之外的传统回归的做法,就被彻底覆盖了。

在“大跃进”之后,大量“群众文艺”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古典文学遗产没有用。1958年10月6日的《新民晚报》登出一篇文章《托尔斯泰没得用》,认为托尔斯泰“不会反映我们的时代”,其“慢条斯理的写作方法”也不合这一时代的节奏。直到1959年,张光年才发表《谁说“托尔斯泰没得用”?》反驳这篇文章,认为厚今薄古的做法不对。即便如此,张光年也不忘记批评“有些人把俄国19世纪的文学说成是尽善尽美,借以贬低社会主义文学的成就,这些‘是古非今’的论调,不能不受到我们大家的反对。”见《文艺报》1959年4号。可以说,张光年在情势许可时,明确反对“工农兵文学”对文学传统的压制,但又将俄国19世纪的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对立来看。

事实上,《人民文学》借助“创作谈”为当时的主流文学开辟、复活传统的探索,随着“干预文学”的中断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同类推荐
  •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万物,对生命总是赋予惊人的力量。随缘而喜,随遇而安,是最好的态度。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劳动者札记

    劳动者札记

    本书是一本真正描写、歌颂劳动者的诗集,谨以献给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劳动的人们。作为一名劳动者,作者在劳动之余,采用折叠分行的形式,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唯酌桃源酒高咏

    唯酌桃源酒高咏

    桃源镇的酒文化节举办十年了,今年以酒与诗为主题很有创意。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的支持下,吴江举办了首届全国诗词大赛,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收到了来自全国及海内外七百多首诗词。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现、捕捉、挖掘桃源镇“酿酒之乡”的诗意、诗情、诗美,讴歌赞美桃源镇“酿酒之乡”的人文历史底蕴,立意新,手法巧,情意真,诗味醇,是吴江建设“诗词之乡”的又一成果。
热门推荐
  • 岁月最后酿成病

    岁月最后酿成病

    一个讲初恋的故事,关于我们都经历过的那场青春校园酸涩的懵懂爱情。在这场爱情里,我们献出了我们的第一次,我们疼了爱了哭了离散了,当初兵荒马乱的去喜欢一个人,却不知,初恋的又名为虐恋。因为啊,初恋,往往都不能在一起呢,即使它成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一次懂得,一次学会,一次成长。就像岁月里的那句话:我们用了整个青春去深爱一个人,那么深刻,那么铭心。到最后,却还是不能在一起。
  • 问天穹

    问天穹

    寻天道,问天道,掌天道,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要寻自己的道,道在何方,我问天,仙为几何,我亦问天…一切尽在问天穹,抬头问天穹无边,白发寻道疯少年。
  • tfboys如果能重来

    tfboys如果能重来

    额……这个……我有些不会概括,不管了,反正大家来看就知道了!
  •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

    陈白起携带国战模式策略系统穿越了。千古风流名将谋臣云聚,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指点江山。这是一个烽火战乱,抢地盘,抢主公,抢名气的时代。群雄争霸,诸子百家,在这里有最妖娆的祸国妖姬,亦有最令人神往的霸主枭雄们。来了,想活下去?那就给我辅助出最贤明的主公,制霸战国!*虽历任主公虐她千百遍,纵使她挂了一遍又一遍,但她始终待新主公如初恋!你们统统滚开,放着那个主公让我来!*她助他从一城小吏成为一国之主,封侯封王,他却要娶她。可她得到的谋臣系统,不是宠妃系统,于是她果断拒绝了……于是她也被果断干掉了。于是她换了一身皮,撸清复活后继续蛋定地寻找新任主公。“他”助他从一个落魄的皇室,变成齐国最闪耀的新帝,他也要娶“他”。靠,她这一次的身体是个男的,娶毛娶,断袖阿呸!于是她果断拒绝了,于是她果断被他手下的除奸忠臣给秘密干掉了。哭晕在厕所,为毛每一次忠君的结局都这样,摔!最后,她的忠诚值终于跌入负数,黑化的她在实现的自我价值后,才发现已将以往的历任主公全都踩在脚下,成为了史上最强的奸佞谋臣!——————————奸佞提醒:后期内容或许会有所调整,简介仅供参考。
  • 战姬绝唱之我要你们爱上我

    战姬绝唱之我要你们爱上我

    第一次写书.可能不好但是我想写出我希望的战姬绝唱.这里面可能主角有一点无敌有一点猥琐。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弥补那些不完美。希望大家帮助我一起完成这个幻想。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一剑贯长虹,双龙戏水珠,三魂夺命锁,四相定乾坤,五虎封亡魄,六星连命诀,七煞归一。”凭借一套七煞剑法,他在繁华的都市里,面对新的人生,正所谓盗亦有道,窃玉偷香,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不是盗了多少金银珠宝,而是盗走了别人的爱。春风拂发遮玉钗,夏雨初晴放霓彩。秋叶旋舞为娉婷,冬雪纷飞万物灵。秦小钗、乐彩儿、杨雨婷、谢羽灵,四位美女您更喜欢哪一个呢?就让《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为您一一解读吧!
  •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本书通过无私分享最实用、最易懂的微营销方法和窍门,讲解如何利用微营销进行宣传推广,如何打造圈子、社群进而形成粉丝效应,实现从“企业追着客户跑”到“客户追着企业跑”的营销革命!
  • 网游之三国成圣

    网游之三国成圣

    虫族(妖族),机械族因前人留下修行文卷而开始迈向宇宙争霸的道路,而我们人族却因发展方向错误,而迟迟没有进入宇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这款游戏应运而生。主人公因此从游戏里征战三国,踏出国界。游戏外带领人族征伐宇宙的历程,中间悲伤离合,不屈不挠的走下去。。。华夏大地一寸领土不能失,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不知道为啥看不到评论,大家有意见或者好的想法可以加QQ群179702034,可以在里面讨论
  • 孤傲君皇

    孤傲君皇

    这是一片浩瀚无垠的世界,成王败寇,只有强者才能生活下去的世界,一位来自最低位面大陆的青年,身持强大功法,手执傲世之剑,闯荡于乱世红尘之间,得佳人,灭天地,留下一个千古不灭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