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奉献”精神的女人是美丽的,就像被誉为贫民窟的“活圣人”特雷莎修女。她救助了一辈子的穷人,其实自己也是一位穷人,她的生活朴实无华,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在人们的心中,她就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女神。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更多20几岁的女孩还是平凡而普通的,她们不会成为第二个特雷莎修女,但是她们偏偏只知道“奉献”,她们把爱全部“奉献”给了老公和孩子,认为爱就是“奉献”,就需要“牺牲”,认为这样才是一个“好女人”。
20几岁的女孩,在生活中往往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就会心理失衡,就会抱怨。更不幸的是,自己成了奉献到底的女神,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让自己的热情在别人的梦想中消失殆尽。于是,就有许多“好女人”成了被遗弃的可怜“怨妇”。不要把责任都归结为男人没有良心、忘恩负义,更多的因素是你被“奉献”迷失了眼睛。
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出不求任何回报的奉献。哪怕是无条件爱子女的父母,也希望能够得到子女的一些回报,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你爱上一个人也是这样,当你付出的时候,你想得到回报,一旦得不到,就会抱怨,会心理失衡,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太不划算。更重要的是,当你因为“奉献”而失去了原来的魅力,你就有了失去他的危险。
可馨在上大学时,认识了比她高两年级的同系男生,她们很快就进入了热恋。大学毕业时,可馨按计划准备考研究生,她的男友却说:“咱们结婚吧,我非常需要你。”是结婚还是考研,她一时拿不定主意。
其实现在看起来结婚和考研并不矛盾,但那时可馨认为,既然结婚就要做个好妻子,如果读研究生一定没有时间照顾丈夫,如果做妻子的因读书而冷落了丈夫,那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常说,爱就是奉献,可馨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丈夫一起建筑他们爱情的港湾。
毕业后,可馨当了一名教师,丈夫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准备考研。在丈夫准备考试的时候,可馨发现自己怀孕了。妊娠反应挺厉害,经常是东西吃进去不久就吐出来。丈夫正在忙着考试,不仅无暇照顾她,还需要她来照顾他。经常是可馨一边吐,一边做饭。但是想想丈夫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暗暗地咽下了所有的痛苦,她想等他考上研究生就好了。后来丈夫如愿以偿,孩子也生了下来。
这时的可馨就更忙了,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读研的丈夫,非常紧张。接送孩子、买菜、做饭、洗衣、收拾房间,可馨几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当她看到漂亮的孩子,看到刻苦读研究生的丈夫,她是欣慰的,她感到幸福无比。
为了照顾好家,可馨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一切爱好。她已经没有时间去商场为自己选购一件称心的服装;没有和朋友们高歌一曲的兴致;甚至连自己爱看的电视连续剧也不能从头看到尾,但是她从不抱怨,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她的家庭有了她的付出更加和谐幸福。
可馨原本以为丈夫毕业后,他们就会迎来第二个蜜月,他会对自己的奉献给予回报。可是事实是他们的关系大不如从前。丈夫毕业后,去了一家合资企业。他的工作很忙,经常是深夜才回到家,一脸的疲惫。让可馨更加生气的是,丈夫竟然懒得与她说话。有时,可馨忍无可忍地对他说,咱们也该聊聊了。可他说,这么长时间的夫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有时,他还会说,说点儿别的行不行,整天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真没意思,就知道自己眼皮底下的那点儿小事,层次太低,整个一个家庭妇女,没劲。
终于,丈夫向她摊牌说自己爱上了别人,可馨的心在颤抖,她问:“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吗?”
他说:“你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可是现在和你在一起,我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你整天都是那些婆婆妈妈的事,一点儿也不像过去那样有理想、有激情。”
可馨说:“人总得有良心吧,你上学的这些年,孩子、家,还有你的吃穿用,里里外外哪一点儿不是我在操持?如果我当时也去念书,不管这个家,你能有今天吗?我是为了你才做出牺牲的。”但是他说:“牺牲和爱情是两码事。”
20几岁的女孩,往往看重家庭价值,轻视社会价值,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希望和精力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结果,你就会因为无私奉献,而丧失自身的魅力。即便他会因此而感动,但那永远不能代替爱。
不要只知“奉献”,让自己没了底气。你爱他,更要爱自己,这样别人就容易看到你的魅力,会称赞你,你会从这些赞扬中得到更多的自信,你也就会活得越发光彩,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这是良性循环。
虽然女人的奉献精神是美德,也许可以让男人感动,但那不是爱。与牺牲相比,他更在乎你能和他一起成长。一个女人绝不能仅仅是帮助男人去建设他的世界,然后就把他的世界当成自己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越是发展事业,越会增加爱情上的砝码和吸引力,在家庭中的分量也越重,男性的魅力几乎是与事业的发展成正比的。越是成功的男人,越容易受到女性的青睐。
不要再说“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之类的傻话,更不要认为爱就是全力“奉献”。女人的智慧在于对他永远存在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是来自奉献,而是源自对自己的重视和爱。爱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奉献”,而更应该建立在自尊自爱的平等基础上。20几岁的女孩,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奉献”到底,而忘记修炼和提升自己,这是一种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