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6000000021

第21章 什翼键之死

代王什翼犍被后世北魏尊称为昭成皇帝,上文介绍过,他是拓跋郁律的第三个儿子,他的兄长拓跋翳槐当政之时把他送到后赵国做人质,翳槐死后,拓跋孤舍身让国的义举感动天王石虎,放其兄弟回归塞上。十九岁的什翼犍毅然脱离后赵,在繁畴(今山西浑源县西)自称代王。

公元340年,什翼犍在云中郡盛乐筑新城,修建盛乐宫,确定代国的新都,一改游牧民族王廷的游动性,确立固定的政治中心。拓跋代国开始慢慢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化转变,陆续发动了对高车、没歌等游牧部落的战争,并最终打败草原另外一支强大的势力匈奴铁弗部,部落首领刘虎兵败而死,其子刘务桓归顺代国,什翼犍将女儿嫁与刘务桓,通过联姻将铁弗匈奴置于联盟之中。

拓跋代国在他的统治下,一统大漠,雄霸草原,什翼犍也算是一代有作为的君主。

冉闵兴起中原大乱之时,他也曾想南下中原,在征求部落联盟首领意见时说:“石胡衰灭,冉闵肆祸,中州纷梗,吾欲亲率六军,廓定四海。”代国联盟的首领纷纷表态反对,什翼犍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为自己的不思进取付出惨重的代价。

什翼犍为人宽厚,当时草原代国绵布丝帛奇缺,大臣许谦偷了两匹绢,看守发现后向他报告,什翼犍却将此事隐瞒起来,私下对燕凤说:“我不忍心见许谦之面,你也不要泄露,许谦可能会因此惭愧自杀的,为了钱财使人受辱不应该。”

在征伐战争中,什翼犍被流矢射中一只眼睛,后来抓住放箭的人,部下将佐提刀上前准备把那人零割碎切,为他一解心头之恨,什翼犍却把射箭之人放了,对众人说:“各为其主,何罪之有?”

正是凭借他的宽厚仁恕,拓跋联盟平安地度过三十八个年头,联盟内部相安无事,人口不断增长。在此期间,代国联盟仅发生过匈奴铁弗部的叛乱,刘务桓死后,其弟刘阏头对代国心存二心,什翼犍巧施妙计,分化铁弗部内部各派,再以武力威慑,压制住铁弗部。

刘虎的孙子刘卫辰做了部落首领,受前秦调唆公开脱离代国联盟。

公元367年十月,什翼犍率兵从都城盛乐西渡黄河攻打铁弗匈奴的游牧地朔方(在今鄂尔多斯草原一带),当时黄河虽有冰块但尚未封冻。什翼犍想出一条妙计,派兵用苇子编成粗绳以阻挡流动的冰块,再把分散的冰块连在一起,命人把苇子散在冰上,待气温下降,冰和苇冻在一起,铺成一座浮桥。拓跋代军顺利渡过黄河,出其不意出现在朔方郡,刘卫辰没想到代军这么快就渡过黄河,措手不及,和宗室亲信仓皇逃走。魏军收编其部落,俘获生口及马牛羊数十万头。

刘卫辰率残余部落投降前秦,天王苻坚送他返回朔方,并派兵帮助戍守。为彻底击败匈奴铁弗部,公元374年什翼犍再次率兵攻打刘卫辰,刘卫辰向前秦求援。拓跋代国和前秦原本互不侵扰,随着前秦国一统中原,并吞前凉,形势陡变。

公元376年十月,天王苻坚挟亡凉之声威,兵分三路进入大草原。北讨大都督、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统率幽州、冀州兵十万北上出塞;以刘卫辰为向导,并州刺史俱难,镇军将军邓羌,尚书赵迁、李柔,率兵十万西出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前将军朱彤,前禁将军张蚝,右禁将军郭庆率步骑十万东出和龙(今辽宁朝阳),三路大军从东西中三个方向浩浩荡荡向云中挺进。

什翼犍正在病中,不能亲自出战,先派联盟中的白部、独孤部抵御前秦大军,均未获胜。继派南部大人刘库仁率十万骑兵抵抗,与秦军在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盛乐官西南的石子岭激战,再次遭到惨败。什翼犍率领其众逃至阴山以北。

虎落平阳被犬欺,备受拓跋代国压迫的漠北高车部落乘机四面抄掠,使得部众根本无法立足,所幸前秦军见代军北遁,己方没有远渡大漠的准备,已经退兵君子津(在今内蒙托克托黄河渡口),什翼犍得已复返漠南。

一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据《魏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当初,拓跋什翼犍分出国土的一半授予弟弟拓跋孤,拓跋孤死后,儿子拓跋斤失去继承父亲职位的权力,因而心怀不满。

拓跋什翼犍的嫡长子(燕国慕容鱿之女所生)拓跋寔及弟弟拓跋翰早亡,拓跋寔的儿子拓跋珪年龄尚幼,慕容妃(慕容皝之妹)的儿子拓跋阏婆、拓跋寿鸠、拓跋纥根、拓跋地干、拓跋力真、拓跋窟咄全都年长,由谁来继位还未确定。

因为当时前秦的军队尚在君子津,离盛乐不远,慕容妃的儿子们每到夜晚都手持兵器警卫。拓跋斤借机劝说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实君说:“代王将要立慕容妃的儿子为继承人,想要先杀掉你,近来慕容妃儿子们每到夜晚都全副武装,领兵环绕庐帐,窥探好时机后就要动手了。”拓跋实君信以为真,发动政变杀掉弟弟们,并将五十七岁的父亲什翼犍也杀害。

当晚,慕容妃儿子们的妻子及其部属逃往秦军的大营,秦将李柔、张蚝率兵开赴云中,代国部众溃逃,国内大乱,代国亡国,拓跋珪的母亲贺氏带着拓跋珪投奔娘家贺兰部。

天王苻坚召见代国长史燕凤,问他导致代国大乱的事情真相,燕凤把实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苻坚说:“天下的丑恶到哪里都是一样啊(天下之恶一也)。”于是将拓跋实君及拓跋斤押解到长安车裂。

苻坚想把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迁到长安,燕凤为拓跋珪请求说:“代王拓跋什翼犍刚刚死亡,群臣、部属背叛离散,留下来的孙子年幼,没有人再统领代国。代国的匈奴独孤部大人刘库仁,勇猛而有智谋,铁弗匈奴刘卫辰则狡猾多变,他们都不宜独担重任。应该将众部族一分为二,让这两人分别统领。他们两人历来有深仇,势必都不敢首先发难。等到拓跋珪逐渐长大,再将他立为王,这样陛下对代国有存亡断绝的恩德,从而使他们子子孙孙永远成为不侵犯、不背叛的臣属,才是安定边境的良策。”

苻坚听从燕凤的意见,把代国的百姓分为两部分,黄河以东属刘库仁,黄河以西属刘卫辰,各授官职爵位,让他们统领自己的部众。贺氏带着拓跋珪从贺兰部返回独孤部投靠刘库仁。

这个故事看上去无懈可击,然而《晋书》和《北史》均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什翼犍非但没有死,反而进入大秦国的“太学”中学习,他的嫡孙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竟被明确载明是什翼犍的儿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要探索事件的真相,来看一看史书不同的记载吧。

《晋书·苻坚载记》中说:“(什)翼犍战败,遁于弱水。苻洛逐之,势窘迫,退还阴山。其子翼圭(拓跋珪)缚父请降, (苻)洛等振旅而还,封赏有差。(苻)坚以翼犍荒俗,未参仁义,令入太学习礼。以翼圭执父不孝,迁之于蜀。”

《宋书》又是怎么记载的呢?“其(什翼犍)后为苻坚所破,执还长安,后听北归。鞬(什翼犍)死,子开(拓跋珪)字涉珪代立。”

首先要明确一个人,上文的拓跋翼圭、拓跋开、拓跋涉珪都是一个人,谁呢?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字涉珪,南朝人称其为拓跋开,北魏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公元371年8月4日(即东晋太和六年七月初七)拓跋珪生于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父亲是被北魏尊称为献明皇帝的拓跋寔,母亲是匈奴贺兰部贺野干之女贺氏。拓跋珪一出生体重是平常儿童的两倍,史载“弱而能言,目有光曜,广颡大耳”。

出生前代国经历一场政变,对老代王什翼犍不满的部落贵族派武士长,孙斤行刺,拓跋寔在与长孙斤拼斗中丧生,拓跋珪一出生就没有父亲,是个遗腹子。五岁那年,秦兵大举入云中,代国兵败如山倒,母亲贺氏带着年幼的儿子从乱军之中冲出一条血路北逃,又遇到高车人的劫掠,惊慌之下车轮失辖,贺氏急中生智取头簪穿人轮中,竟行百余里逃到七介山而车轮不倾。

以上拓跋珪的身世出自《魏书》,《魏书·太祖纪》中明确记载:“道武皇帝,讳珪,昭成皇帝之嫡孙,献明皇帝之子也。母日献明贺皇后。”

读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一头雾水,既然《魏书》记载如此清楚,为什么《晋书》和《宋书》偏偏要说拓跋珪是什翼犍的儿子呢?难道魏书的作者连北魏皇帝的父子关系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会出错吗?

当然不会,如果连这个也搞错,魏收真该回家卖红薯去。既然搞不错,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魏书》记载准确无误,二是魏收存心撒谎。魏收有什么理由撒谎呢?没有!因为他是北齐的大臣,不存在当政君主的压力。即使是北魏朝廷为“尊者讳”而隐瞒事实,相信如此重大事件民间不会没有流传,再者说《宋书》成书在前,魏收不会没有读到,不会不去考证。

如此说来,只能是《宋书》在编故事了,编一个诽谤北魏的典故,宋书那一句简短的记载我们看不出它有什么恶的企图,如果仔细推敲却是大有深意。因为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是确定的,贺氏曾经嫁过拓跋寔也是确定的。如果按照宋书的记载,什翼犍就是纳媳生子,据对拓跋寔卒年考据则证明拓跋珪是遗腹子,不是什翼犍的亲子,但宋书却因此透露出一个信息,什翼犍纳媳成立,这还不够恶毒吗?

什翼犍是否纳媳呢?先看一看贺氏是否改嫁。《魏书·皇后列传》中记载:“献明皇后贺氏,父野于(贺野干),东部大人。后(贺氏)少以容仪选入东宫,生太祖(拓跋硅)。后(后来)后(贺氏)少子秦王觚(拓跋觚)使于燕,慕容垂止之。后以觚不返,忧念寝疾,皇始元年崩,时年四十六,祔葬于盛乐金陵。”

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我们知道拓跋氏发家源白与外族通婚,因此什翼犍让儿子娶贺兰部大人贺野干之女贺氏为妻。问题出在第二段,贺氏少子秦王拓跋觚,既然拓跋珪是遗腹子,那么贺氏何来的小儿子?足以证明她另嫁过。她嫁给谁了呢?《魏书》没有明说,为什么没有明说呢?因为《魏书》一经问世便大受质疑,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北方门阀士族大兴,非常重视祖上的出处和名望,《魏书》涉及许多北齐世家大族的利益,不满者用什么来攻击魏收呢?秽史!用现在的话说,黄书,色情文学!魏收因之三易其稿,他不能明载心中毕竟不服气,作为太史总得有点董狐的直笔吧,他便用了暗示,所以就出现上述一行文字。

贺氏改嫁板上钉钉,现在的问题是她嫁给谁了?《魏书》还是没有明说,照旧留下蛛丝马迹。《魏书·昭成子孙》中载: “秦明王(拓跋)翰,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三子。子(拓跋)仪,仪弟(拓跋)烈,烈弟(拓跋)觚。”上下一看,一目了然,贺氏依草原民族的旧俗“父死妻其后母,兄死妻其嫂”改嫁给拓跋翰。

好像真相大白,可问题又出来了。《魏书》中又载:“(拓跋翰)少有高气,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帝(什翼犍)壮之,使领二千骑。及长统兵,号令严信,周旋征讨,多有克捷。建国十年卒。”他死于建国十年,建国是什翼犍的年号,即公元347年,而拓跋寔死于建国三十四年(公元372),相差二十五年,人早死了,贺氏嫁谁去?

贺氏难道真如《宋书》所说嫁给什翼犍了吗?这样推断也有问题,据《魏书·皇后列传》中记载,拓跋寔与拓跋翰均为昭成后慕容氏所生,而昭成与慕容氏于建国七年(公元344)结婚,如拓跋翰确实死于建国十年,三岁夭折,他又如何“年十五便请率骑征讨”,魏收连这一点都搞不清楚的话,修得哪门子史?如果说是魏收特意留给我们的线头,从而另证什翼犍纳媳成立的话,那么太武帝拓跋焘等人是不是都成了弱智,选一个三岁夭折的幼儿来隐瞒如此讳莫如深的忌讳?如果真的三岁夭折恐怕全天下的人也不会相信贺氏嫁给一个无名氏。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魏收把拓跋翰的卒年搞错了,有误!据此证明《宋书》的记载是错误的,拓跋珪是什翼犍的孙子,非其子。驳掉《宋书》,《晋书》中的故事又如何解释呢?

《晋书》编写的根据是什么呢?由此引出崔鸿的《十六国春秋》。

崔鸿北魏人,与《宋书》作者沈约基本处在一个时代,《十六国春秋》原本佚失,现在的版本是经后人辑补的,据说《晋书》大多史实参考《十六国春秋》,《晋书》作者房玄龄为什么弃《魏书》不顾非要选择《十六国春秋》呢?

除了对魏收不放心之外,毕竟崔鸿与沈约所处的年代要早。《晋书》给我们仍旧留下两处疑团需要解释,一是什翼犍未死,拓跋珪缚父请降,二是拓跋珪被流放于蜀地。

其实这是一个问题,只有拓跋珪缚父请降,才能被苻坚流放于蜀地,因为他不孝。

事实又是如何呢?无论《魏书》也好,《晋书》也罢,有一点是肯定的,秦军兵临云中时,拓跋代国曾出现内乱导致什翼犍的许多儿子死亡,关键在于叛乱是由谁发动的。《魏书》说是庶长子拓跋实君和拓跋斤,《晋书》则说是拓跋珪,各执一词。

拓跋珪有没有可能发动政变?他自己没有可能,因为他当时才五岁,虚岁也就六岁,怎么可能打败都是成人的长兄们呢?赞同什翼犍纳媳说的史家认为虽然拓跋珪不可能,但以为什翼犍妻子的贺氏可能,原因是她的背后有贺兰部的势力。

贺氏的传奇故事我们在后面还要逐一讲,她是一个聪明,大胆、有见识的女子。即使当时她坐上代王王后的位子,也绝不可能在秦军大举压境的关键时候蛮干,清除慕容妃的儿子们,把什翼犍抓起来投降。如果真是这样,代国的老人,部落联盟的首领们会对她倍加尊重吗?

再者说,苻坚会把一个五十七岁病魔缠身的老人送进太学学礼,仅仅认为他未参仁义?更何况什翼犍本身便是一个仁恕之君。不管拓跋珪曾不曾缚父,依苻坚的大度和英明,也绝不会将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流放到偏远的蜀地去。应该就此判断,《晋书》不实。脑子大了吧?休息一下慢慢研究,这是史家们都未解开的谜。接下来,让我们忘掉扑朔迷离的谜团,忘掉众说纷纭的疑案。

不可否认代国亡国了,大秦国依靠赫赫武功一统北方,前秦的疆域“东极沧海,西连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大秦国的强大“虽五胡之盛,莫之比也”。美中不足的是偏居一隅的东晋政权未能屈服,如同一块白玉上的瑕疵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前秦一天天强大,东晋名将桓温却病死,此消彼长,天王苻坚有理由相信,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就快实现了。

同类推荐
  • 智相

    智相

    穿越至北宋仁宗年间,孤独的我,拥有了一份可贵亲情。老爹:我有四项优点——吃、喝、你懂的、赌。小叔:很忙。白天写词,晚上打架。丫鬟:八岁怎么啦?本宫一再告诫你们……随着读书取仕,接触到了范仲淹、富弼、王安石等一批名臣人杰时,我逐渐领悟了为官之道。还有什么,能比执掌国家公器,弘扬宋庭之威,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呢?府宅倾轧,科举险途,边关兵变,要经历多少劫难,才能让一个男人从青涩变得成熟,勇敢承担起一品宰辅的责任?让我将我的心路历程,慢慢讲给你听,我保证,这是一个有情、有趣、有温度的故事……本书风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入侵欧非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入侵欧非

    本书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具有局史性、资料性,并适当配图,图文并茂。有一定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鏖斗三国

    鏖斗三国

    汉末金戈起,神舟铁马急,傲视群雄万人英,骁勇垂汉青
  • 鼎之痕

    鼎之痕

    紫宸印记,云窟寓言!一统天下,是的血染苍穹的果实,还是腾盛王气的序曲!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热门推荐
  •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她是闻风丧胆的国际杀手,一朝穿越代替了痴傻同名同姓的人儿,虐渣男,整庶姐,欠她的,十倍奉还!初遇,他寒毒发作,被她顺手敲诈。“为什么求婚要单膝下跪?”夏阡墨勾了勾唇:“双膝跪地那是上坟。”洞房夜,掏了掏口袋,她摸出一枚铜钱扔到床上,摸着下巴笑的猥琐:“给,把你买了,今夜伺候好本小姐。”南宫非炎一席银白色的轻衣勾人心弦,抿了抿唇:“找不开。”“……”衣衫半解,他绯红的双眸一片涟漪:“不如以身还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刀锋战神

    刀锋战神

    这个世界上,创造历史的往往是那些不同寻常的人,平凡的人,只能去繁衍这个种族!人类在三千年后,进入星际大航海时代,整个泛太阳系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基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下,古老文明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基因、精神海、武装铠甲成为人类战斗力的关键!当人类野心勃勃,进军银河系,甚至准备踏入整个太空的时候,外太空文明,那些原本存在于整个宇宙的异族,也纷纷露出头角,一场前所未有的星战风暴,席卷而来!一个打开八十一条基因链,成为古老文明之中,最强大的刀锋战士,在这场风暴席卷之时,又能带来什么,他是否能够创造历史,亦或是改变历史?请观星河新书《刀锋战神》!
  • 听歌二首

    听歌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可思议大陆的不可思议者

    不可思议大陆的不可思议者

    不可思议的崭新大陆,不可思议的降临者,不可思议的故事,不可思议的学院,以及,不可思议的...我?
  • 前汉纪

    前汉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渊之迷宫

    深渊之迷宫

    (短篇故事,已完结。)简介:黑暗的洞穴,充斥着暴力压迫与绝望。迷宫,一切神秘的根源,亦或者深渊。
  • 邪王靠边站,王妃太嚣张

    邪王靠边站,王妃太嚣张

    她,是颜氏家族的大小姐,人送外号—夜修罗。说她高冷狂傲,不近人情?笑话,其实就是逗比一只。他,是斗苍大陆的第一嗜血王爷,世人皆称—阎王爷。说他嗜血残忍,不可一世?呵呵...其实就是死傲娇一枚。她,为了得到续命血玉而穿越时空,一步一心机的接近他,某妖孽:“一个小小的卑贱之人,也配做本王的王妃。”某女冷冷一笑,“配不配可不由王爷说了算。”“哦?是吗?”某妖孽说罢,便扔了一床被子给她,“自己去墙角打地铺。”某女“……”尼玛叫我睡地上也就算了,但每天往她狗窝里钻的这男人是几个意思啊!当两个患有“严重人格分裂症”的逗比王妃和傲娇王爷撞在一起,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O(∩_∩)O敬请期待……
  • 英雄联盟之影

    英雄联盟之影

    穿越而来瓦罗兰大陆的华夏狙击手今后会何去何从?预言中的人会是他吗?虚空的裂缝会再次打开吗?谁又会有能力来阻挡虚空的入侵呢?可能开头会烂点...我觉得100章以后应该不会那么烂了吧...大概吧....
  • 远方的白雪王子

    远方的白雪王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如何选择,同样也是个问题。
  • 一万年以前

    一万年以前

    王九迂在某天遇到了一个来自一万年后的女人。从此,他们俩‘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难道你真的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