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2800000003

第3章 上限与下限:“克强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容忍度

2013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出来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宏观经济的“两限论”。2013年7月9日,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区间论”被视为“克强经济学”的核心。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间论”相关内容首次写入报告。

“克强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容忍度

“区间论”或“两限论”是对“克强经济学”的底线思维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当前判断中国经济发展的种种观点的矫正。实际上,“底线思维”是在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党的十八大开局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履新伊始,到随后种种政策举措的出台都体现了“底线思维”。所谓的“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毋庸置疑,经济结构转型攻坚克难,要善用“底线思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对处于经济社会重大转型与结构性震荡时期的中国而言,“底线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普遍认为,李克强的“区间论”,意味着本届政府固然愿意牺牲短期利益以推进结构调整进程,但绝不会放任经济下滑,甚至出现硬着陆。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特别谈到,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而增速放缓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区间论”提出后最早公布的国家统计局2013年7月15日的经济数据,也有力地说明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6%。中国经济依然总体保持平稳,增速处于合理区间。这表明经济的运行是平稳的,而且是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底线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从2013年两会一直持续到2014年两会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考虑到“上限、下限”这样较为明确且严肃的措辞,市场一般都会首先将其与“两会”上的全年目标挂钩。2013年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中央政府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为7.5%,使实施多年的“保8”任务成为历史。全国两会之后,习近平提出了十年“经济翻番”,李克强随后在5月出访德国柏林时表示,中国需要7%的年度经济增速才能实现在2020年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2014年确定7.5%的增长目标后,关于经济增长会继续放缓,并会低于7.5%的增长目标的讨论仍在持续。

无论如何,庞大的就业压力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承诺都要求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坚守“区间”,绝不能容忍经济下行到突破底限的程度。其中,仅以2013年就业情况为例,虽然2013年面临大学毕业生“最难就业年”的考验,但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就有700多万人,农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数是444万人,显示2013年新增就业岗位依然在增加,这也使得2013年完成900万人的就业目标得以圆满实现。最后,从物价情况看,2013年的走势比较平稳,不突破CPI3.5%上限是容易做到的,即便面临复苏型通胀、输入型通胀、心理型通胀的影响,也不大可能出现明显的通胀现象。而2013年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中央政府最初的决策是正确的。既然2013年在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预期目标,为什么2014年不可以呢?

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了连续30年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阶段,正在由高速增长区间向中速增长区间过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七上八下”这一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在这一区间内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短期出现小幅波动也属正常。尤其是在调整的背景下,需要为这种调整留出足够的空间,通过经济增速的放缓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产能过剩和银行的“钱荒”问题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着眼未来,只要年均增速不低于7%,就能实现2020年GDP翻番的目标。国家统计局不久前进行了大规模企业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近25万家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囊括多个行业,包括工业、房地产和零售业等。结果显示,多于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后期走势,以及对经济环境的基本面表示乐观。按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的表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因此,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后期走势的预期仍然比较乐观。盛来运指出,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期以后,尽管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资源、环境、市场的约束有所增强,但总体的增长动力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他解释道,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为52.6%,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角度都还有较大空间。下一阶段,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新兴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将会释放出极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二是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并在逐渐显现。按照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中部地区目前比东部地区至少落后5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落后10年。在未来的5—10年里,中西部地区或达到东部地区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对于投资的需求量和本身所释放的消费量都将是巨大的。

三是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简单的吃、穿生存型消费向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同时,信息消费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消费成长的空间较大。近年来,房地产和汽车的销售比较出众,但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看,消费空间仍然很大。

四是企业改革创新的步伐继续加快。创新带来新活力,改革释放新红利。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出台多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盛来运强调,以上情况能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仍然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当然,潜力的可能性要变成现实,必须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所以这更要求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调结构、转方式,通过改革来促进调整,通过调整来促进发展。中国经济可以完成预期发展目标,并且有条件保持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

“区间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区间论”“两限论”,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政策取向的精准把握。2014年3月,“区间论”相关内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李克强如此坚定不移强调上限、下限问题,表明其对当前经济形势是沉得住气的,是能够随时出手的,甚至不排除随时会有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因此,即使经济数据日趋接近底线,只要不突破就业(包括收入)这一底线,新的刺激投资的政策就决不轻易出台。例如,在2013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时,还没有“下行压力”之类的说法,但到广西会议时的说法就已折射出相当程度的压力。但“调结构”“促转型”丝毫没有放松,新华社发出的座谈会讲话的新闻通稿,则冠之以《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标题。

新华网2013年7月12日头条《中央经济政策从未改变》的评论说,李克强总理的三次基层调研,反复提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传递中央政策从未改变的信号。同时,外媒也称中国政府仍对当前方针坚定不移,认为增长的持续放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证明了北京愿意忍受短期痛苦,以便促使国家走向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稳定的长期经济,继续出台新的温和持续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非要说中央有政策调整的动向,也是一种合理的理解,而这种政策调整又是一种被“克强经济学”认可的调整,那就是由原来的投资刺激向消费刺激转变。虽然原来刺激投资是一种增长,但越刺激越形成过多的产能和后遗症,现在的消费刺激,则是另外一种增长,是一种良性增长,着眼点是消化产能过剩,也是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7月15日,香港《大公报》刊载《稳增长绝非重走老路》文章也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两限论”,其目的是使经济运行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给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体制改革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即以社会可以容忍的最低限度增长来保障转型成功,而非走依靠投资驱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传统模式。

地方政府对经济下行尚难容忍

李克强提出“两限论”,但对于地方来说,还没有放松那根绷紧的弦。相反,在一些地方,保增长仍然比调结构显得更为重要。例如,《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5—6月对百名地方官员的调查显示,高达84%的受访官员对201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谨慎乐观”,非常乐观的只占12%。在此背景下,当年召开的各省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也大都强调要在下半年扩大投资,甚至提出要千方百计扩投资,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态势。

就上限与下限的问题,香港《大公报》援引经济学者观点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提到保下限,很容易把力保GDP当作头号重任,以政府主导投资方式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由此看来,一些地方的工作部署,显然与中央的政策安排不相符合。为此,7月1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他特别强调,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在这里,李克强列出了中国经济运行的两种情况,并分别给出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同时也说明中央决策层不仅对经济严重下滑有心理准备,而且也有比较大的容忍度,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也告诉地方政府在决策时不能犹豫不决,而要坚决走新的增长道路。

从地方的情况看,在2013年年内召开的四川省经济形势分析专题会议上,省长魏宏表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存在失速风险,各地各部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把稳定经济增长、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居民增收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魏宏要求,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从稳定投资、促进工业、刺激消费、扩大开放、就业增收等方面,创新思路、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表示,把全省上下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吸引到抓经济建设上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表示,把稳中求进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加大保工业、扩投资、促消费工作力度。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5项措施中,其中,一要抓企业、强产业;二要抓项目、扩投资。云南省副省长丁绍祥表示,“1个亿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可以拉动4个亿的相关投资,创造1800个就业岗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继续扩大投资将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他要求,要确保对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并发挥好烟草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支撑全省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鉴于2013年的经济形势,进入2014年后,大多数省级政府工作报告都调低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扩投资、保工业依然成为主要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问题。在中央政府着力调结构、稳增长的政策取向下,各地既要提高发展质量,又要快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实是“压力山大”。

新一届政府执政一年关键词

从2013年3月15日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新一届政府在机构调整、经济、民生及金融方面的施政方针日渐清晰。时间虽短,却不难看出,改革全面进行中。

2013年年中,银行“钱荒”与央行拒不“放水”,将舆论焦点再次集中于李克强及其带领的新一届政府的金融政策上。2014年3月3日,李克强在他的第二个记者会上再次畅谈改革决心,“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方略和施政目标已经相当明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本届政府执政关键词。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治理产能过剩

“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硬任务。”

——李克强2013年5月13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2013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李克强在会上强调,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遏制产能严重过剩。

2013年6月8日,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表示,要分门别类抑制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关键要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作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李克强2013年6月8日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

2013年3月27日至28日,李克强到江苏、上海考察时,同意并推进建立上海自贸区,从而使上海、长三角、长江流域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以自贸区建设构建新引擎。

2013年5月28日,李克强出席了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峰会,要求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3年6月7日至8日,李克强到河北考察时,提出加快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建设,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新引擎。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2013年4月10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一、扩大地区试点,自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二、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舌尖上的安全:牢筑食品安全防线

2013年1月23日,当时还是副总理的李克强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强调,要“牢筑食品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5月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3年要建立最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2013年5月1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特别强调要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决不能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食品工业振兴,打造优质国产品牌,增强消费者信心。

2014年3月13日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再次强调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城镇化:释放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

2013年3月27日,李克强在江苏江阴新桥镇进行调研。李克强肯定了新桥镇的“三集中”。

2013年4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包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等9项内容。

2013年6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2014年3月16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简政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

削减行政审批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谈行政审批时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2013年6月19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从2013年二季度开始,国务院“放权”按时间表有条不紊展开:4月24日,国务院第一批取消71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6日,再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6月19日,第三批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事项。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宣布,国务院2013年分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416项。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削减、约束政府开支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履新以来首次答记者问。李克强就削减政府开支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2013年6月17日,李克强赴国家审计署考察。他强调,管好国家大家业,审计监督一定要跟上,越是减少行政审批,越要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要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

金融: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整治金融市场

2013年5月2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打破惯性,未对银行“钱荒”放水。

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扩大债券发行逐步实现债券市场互通互融。

2013年6月8日,李克强在瑞士发表题为《携手迈向中瑞务实合作的新未来》的演讲,表示要坚定不移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2013年6月19日,李克强表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被认为是不会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从2013年5月24日到2013年6月19日,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出现的信贷紧缩是李克强领导的经济团队在给中国银行业做外科手术,局面仍在央行的控制之中。

环境: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2013年6月1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我们看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胸有成竹,沉着应对,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稳增长,着力调结构,不断改善民生,持续稳中有为”,成为本届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一以贯之的政策取向。

在中国经济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场“硬仗”,我们看到,新一届政府在“稳增长”方面保持了政策的一贯性;在“调结构”方面保持了政策的一贯性;在“惠民生”方面同样保持了政策的一贯性。

新一届政府科学地处理了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稳定不是不动,而是稳中有进、稳中有为;改革不能停滞,要为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源;发展不是低水平量的增长,而是螺旋向上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有效地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又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效破解当前结构调整中的难题,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向雾霾等污染“宣战”。

“克强经济学”牢牢把握住了经济工作主动权

尽管不同学者的总结归纳各不相同,但对“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内涵大致存有共识。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是较早对李克强的经济政策进行梳理、总结的一位研究者。他在最新专栏文章中称,新一届政府的政策特征,表现为金融上去杠杆,经济上去产能,简政放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他认为,也许现在国务院所做的去杠杆、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闯关。他解释,闯关首先是顶住经济连续下台阶的压力,坚持不搞财政刺激,以控制政府债务的过度扩张;其次,顶住出口数据恶化的压力,坚决打击虚假贸易套利,以促进资本向实业渗透;最后,顶住银行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坚决规范银行理财业务,坚持不盲目放货币,以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发酵。

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提出,“克强经济学”的经济政策框架由三大支柱搭建:无大规模刺激计划、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财新网2013年7月9日发表文章综合多位学者及观察家的观点指出,上述政策的推行,既有牺牲短期经济增速的阵痛,也难免带来长期剧痛。如何看待新政府倡导或正在施行的政策?一些研究者认为,其短期阵痛即牺牲一定的增长速度。英国《经济学人》在比较“克强经济学”与“安倍经济学”时提出,前者有很多让人欣赏的地方,尤其是结构性改革,但三个支柱的实施都会是痛苦的。

对于无大规模刺激,该刊的评论称,“刺激”在当下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负面的字眼。这一抵触情绪同美国类似,但在美国,刺激政策令人失望是由于其规模太小;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5年的刺激规模过大。该刊评论为此建言,在中国人所熟谙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外,减税、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等其他类型的“刺激政策”仍然可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李克强总理原则上支持这两种措施,但当前很多中国国内人士认为任何刺激都有悖于改革的方向。”

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在《外交政策》上撰文指出,中国7%的GDP增长在没有投资刺激的情况下很难实现。他称,完全由消费支持(没有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仅能提供3%—4%的年GDP增长。但更糟的是,在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很难说目前的消费增长水平是否能维持。“如果中国能够很好地处理放慢的投资速度对于就业的负面影响,或许可以让收入和消费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但这已经有相当难度。”

此外,《经济学人》提到,中国目前并不是一个过度消费的国家。它仍然有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这表明国人消费小于国内产出。与此同时,国内需求不足,通胀指数(CPI)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些事实表明,国际国内需求并没有对中国的生产性资源产生足够的需求压力。因此,中国不应该减少支出,而是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支出模式,以防经济在短期内跌落到单季增长3%或以下。

在经济增速下滑过程中,金融业要去杠杆,企业要去杠杆,而经济要转型,此时,决策者能否忍受这一状况的持续?为此,英国《金融时报》David Keohane提出,“同‘安倍经济学’一样,‘克强经济学’的命运取决于在推进长期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有效地管理短期政策的影响。”

管清友认为,“克强经济学”作为一种政策思路和权衡,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转型从来没有平坦之途,调结构的痛苦总是比想象的大。当前的困难甚于1998年,因为现在的经济规模是那时望尘莫及的,现在也不可能再靠别人拉中国出泥潭;而内部改革,利益集团的阻力之大前所未有。故此,他设问:政府做好了长痛剧痛而非阵痛的准备了吗?

不过,学者及观察家们也表示,正因为其艰巨性,大家才对“克强经济学”充满期待。

2013年7月1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继2013年7月9日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以来,李克强一周内主持召开的第二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在7月16日的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机构、高校的专家对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及世界经济形势谈了看法,来自机械、家电、节能、金融等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了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大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有新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难题和风险。李克强说,从国内外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有客观必然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创新思路运用新举措,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点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力支撑和难得机遇。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将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搞好统筹兼顾,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会议提出,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抓好对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的落实,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同类推荐
  •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心理救援与心理干预等。
  •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干部是干出来的:做新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本书阐述了党的事业是干部引领群众干出来的工作理念,提出了干部要带头干、肯干、能干、敢干、苦干、实干的要求。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轮回千年一世缘

    轮回千年一世缘

    若你爱一人,却无法执手,是否还会记得,上一世你们曾遇见过?哪怕生死羁绊,又是否能保持初心、恋念不忘?简短的故事,看似平淡的情节,是心酸的过往,阻隔有情人。
  • 残卷神录

    残卷神录

    当神之血脉被激发,给大地带来黑暗的永劫之炎再次燃烧,我将苏醒,给这一切带来审判!
  • 虐心青春:点点星恋

    虐心青春:点点星恋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场平凡又特殊的恋爱,或许是注定,或许是巧合,在你走后,在这夜空之下,我向天空中我们曾经一起眺望的星星,呼喊你的名字...
  • 鬼厨古一鸣

    鬼厨古一鸣

    闲来无事写个作,打发百般无聊梦。作为一名上学党,早睡早起身体好。想看的人点个赞,不想看的洗洗睡。……
  • 噬血之地

    噬血之地

    天降陨星,大陆巨变,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修炼。千年后,落羽穿越而来,陌生中带着迷茫...一次意外却带来了致命的杀机,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中,曾受落羽滴水之恩的一个小人物却用生命弥补了这场意外!落羽发狂了!他恨透了这个畸形的世界,他需要力量,需要报仇的力量!!!!***********************************************************白安谢谢来看的书友,谢谢支持!!!
  • 三国之红尘客栈

    三国之红尘客栈

    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和他偶然邂逅在长安街道,是谁在陪伴着谁?他和他注定相伴一生,抑或终将形同陌路?金戈铁马,爱恨纠缠,梦醒时分,却不过是满城烟雨......
  • 盗墓诡事

    盗墓诡事

    我叫张小天,为了还债,无奈走上盗墓这条路。从地铁工地的古墓中得到一枚残缺的玉如意,从此之后,厄运缠身……
  • 那年那些故事那些人

    那年那些故事那些人

    漫漫人生路,在那个时间,在那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个人等着你,不管你身在那里,不管你的心属于谁!只要时间一到,他就会出现!同样,只要时间一到,他也会离开!每个人的一生,注定经历一场青春,每一场青春,注定书写一篇章程。初恋到来时,是夏风懒懒的吹过心的每个角落,炎热中透着凉爽,幸福中浸着喜悦。我和吴晨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人,心都在隐隐作痛!他在那年的那个地方等待着,我在那年的那个时侯前往那个地方。
  • 鬼山奇谈

    鬼山奇谈

    一个神秘的QQ消息,开启了一场我的神奇之旅。
  • 傀儡魔王

    傀儡魔王

    他历劫失败,都认为神魂消散,于是被炼制成人形兵器傀儡,且看傀儡如何逆袭,凶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