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辩论中,当正面进攻受阻,或预计到可能受阻时,就应采取迂回战术,即把进攻的出发点,选在对方难以察觉,或看似无关的话题上,兜个圈子,迂回前进,最终绕到正题,打击对方的核心阵地,一举歼之。迂回包抄术有种种表现形式:
由远及近法
就是从离对方主阵地较远的话题人手,而后逐步接近中心,最后点题,击中对方立论之点,使敌就范。在司法审讯辩论中,这种方式屡试不爽。如,某法院审理一桩人命案,司法人员发现摊贩李某作了伪证,于是在询问中运用由远及近法实施攻击。
问:你认识投毒杀人的王某吗?
答:认识。
问:怎么认识的?
答:卖馒头认识的。
问:王某从你那儿买过几次馒头?
答:只有一次。
问:你一天能卖多少个馒头?
答:三四百个。
问:一个人大约买几个馒头?
答:三四个。
问:这么说,你一天要接待一百多个顾客,是吧?
答:是的。
问:每个人来买馒头,你都问他叫什么名字,认识他的容貌吗?
答:不,我只管卖馒头,从来不问顾客的名字。
问:那么,你怎么知道王某的姓名的?
李某语塞,露了马脚,不得不如实交代他提供伪证的真情。
在这里,司法人员一开始并不直接点明他与杀人犯早有关系,而是从他本人的正常生意人手,从卖馒头说起,看似“闲话”,无关宏旨,实则已进入迂回路线,在李某不知不觉之中,逐渐绕近主题,最后一语道破,使对方猝不及防,所谓与杀人犯没有关系的谎言暴露无遗。
一般说来,由远及近的进攻方式较少遇到反抗,较易达到目的,看似远实则近。这正是此战法的妙处。
2、由彼及此法
有时候,论战锋芒并不直接指向对方命题,而是从看似无关的另一个命题人手说起,与之交锋,待到这个问题说明的时候,已把战火烧到主题上来,对方已经不能自保。
比如。英国外交官巴克斯十分傲慢、目空一切,可是在外交场合每当遇到棘手问题时,他总要逃避回答,说:“等我和法国公使谈了以后再回答吧”。这使一些外国大使十分恼火。有一天,日本外交官守岛宗和西乡南洲拜见他。西乡南洲开口说道:
“讨不起,我很冒昧地想问您一件事,贵国到底是不是法国的属国?”
巴克斯大怒:“清你停止你的说话内容,你应该知道英国不是法国的属国,英国是世界最强的君主立宪国,甚至德意志共和国也不能和英国相提并论。”
西乡南洲不动声色:“我以前也认为英国是个很强大的国家,但我最近却不如此想。”
巴克斯问:“为什么?”
西乡南洲说:“其实也没有别的事,只因我们的政府每当和你谈沦到国际上的问题时,你总是说要等到你和法国公使谈后再回答。如果英国是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的话,那不应该凡事要看法国的意见行事。在我的印象中英国好像不是法国的属国,所以我今天才大胆向您请教。”
傲慢的巴克斯被驳得哑口无言,傲气被打掉了。
在这次辩论中,西乡南洲的话题就是从“彼”到“此”,先谈及英国是否是“法国的属国”的话题,对方当即拒绝。接下去西乡绕到自己产生这种看法的原由,再点到主题。在这里,“彼”与“此”表面上看似无关联,实际上又有内在联系。如果直接说“此”,对方可能不认账,但是如此拐一道弯,由“彼”及“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