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不甘落后的上进心。作为家长要学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激励,让孩子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的话,等到孩子逐渐长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也可以保持一种从容心态。
家长应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比如同桌、邻居家的小孩或成绩排在孩子前面的同学,这样可以鼓励孩子超过他们,鼓励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发挥他们的潜能。竞争使人充满斗志。给孩子找一个“对手”,一个比拼的对象,能够提醒他胜不骄、败不馁,时刻保持积极性,取得持续的进步。
非洲奥兰治河两岸都生活着羚羊,但当地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岸的羚羊要比东岸的跑得快得多,而且繁殖能力也强。
同在一地长,同饮一河水,为什么差别竟然这么大呢?动物学家经过很多试验后才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西岸生活着羚羊的天敌——狼,于是那里的羚羊为了生存,久而久之,整体便练就了矫健的身体和顽强的生命力;而东岸没有狼,那里的羚羊缺少天敌,也缺乏奋力奔跑的动力,成为了一群“弱羊”。
狼是羚羊的对手,但有了它们的存在,羚羊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发生在非洲羚羊身上的故事,对孩子教育有很大借鉴意义。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调查发现,在重点学校被老师一般培养的学生成绩往往不如普通学校被重点培养的学生。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差异导致了自我预期不同。重点学校的学生往往因身处重点学校而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比自己好的人只是那么有限的一些,自己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相反,普通学校的学生却往往因身在普通学校而具有了一种危机感,即使他们成绩已经相当优秀,却还会想象着重点学校那里还会有高人辈出,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个例子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对手”是多么的重要,即使对手也许只是想象中的,那他也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以什么人为对手,决定了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有什么样的成就。
有些孩子生性好强、吃硬不吃软,母亲的眼泪和老师的劝导对他们都没什么效果,只有比他们强的对手的“刺激”才能让他有积极性。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教育他的最好办法,就是为他找一个适当的对手。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做父母的要注意不能太刻意,不能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给孩子确立的对手不能“太高”、“太强大”,否则有可能因希望难以实现而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损害其自尊心。
总之,为孩子找一个好“对手”的作用是为了让孩子懂得:追求成功是好的,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则是更加重要的能力,引导孩子逐渐学会平衡和调节自己,逐渐培养他们以后独自面对人生幸福和坎坷的能力,以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