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1700000036

第36章 袁绍:不放弃任何一个加速自己失败的机会

历史的最深处,有一些不轻易为人所知的细节,它们盘根错节,水静流深,隐藏着历史事件发生最为详细的底色和最为真实的意蕴。让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深沉辽远的地方,细细探究历史的细节,将会惊奇地发现:事实竟然是这样的。

袁绍这个人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然而又魄力小、谋略小、肚量小。他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泡沫人物,曾经把自己吹涨得不可一世,高山仰止,突然间,随着晴空里一声裂帛,又迅速败落,捎带着还落下一个千古笑柄。

即使在袁绍势力最为鼎盛时期,对他也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且很难调和的评价。袁绍派使者荀谌威胁韩馥让出冀州牧位置时,荀谌曾接连用三个问题向韩馥发难:“论宽厚仁慈,大肚能容,为天下所同归共附,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临危决断,智勇过人,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论家族权势,使天下多年受其恩惠,先生自以为比得上袁绍吗?”老实的韩馥一连说了三个“不如也”,随即乖乖地将自己带甲百万、粮食可应付十年战争的偌大冀州,向袁绍拱手相让。

这样的问题别说慵弱无能的韩馥,绝大多数有点儿头脸的人,不管是朝廷重臣还是草莽英雄,回答都会和韩馥一模一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当时为数寥寥的有识之士,又不约而同地对袁绍表示了鄙视。这其中除了我们知道的荀彧、郭嘉、贾诩,当然还包括袁绍最大的劲敌曹操。

曹操很早就在一次袁氏兄弟大宴宾客的场合,看出了袁绍的危害作用,所谓“乱天下者,必这两兄弟”,几乎与此同时,曹操也暗暗萌生了日后加以剿除的念头。

不过,上文荀谌所提的第三项“家族权势”,又确实字字确凿,袁绍无人能及。

史载:“袁本初四世三公(一曰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是实情,虽然“三公”之位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尽相同,即在汉朝也时复有变,但“三公”作为朝廷重臣的象征,则没有变化。姑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例,袁绍四世先祖中,都有人位列其中。可见,一登“三公”,人臣之位遂极,培植爪牙,罗织亲信,发展家族势力,便是想当然的了。袁氏家族既累世独多“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袁氏家族遂在中原撒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它对袁绍自然构成了一笔丰厚的家族遗赠。说句公道话,在如何最充分地利用这笔遗产,有可能的话再让它滚动生息,不断增值,以求收得更大的名声方面,袁绍显得颇有天赋。他没有像败家子那样白白糟蹋了好名声,相反,虽然他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仍然在短短几年内,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江湖上留下了甚至比父祖辈还要响亮的名声。

少年袁绍,相貌堂堂,器宇不凡,已完全是一副当代孟尝君的做派。待人接物,有口皆碑,致使天下英豪,“莫不争赴其庭”。当时的袁绍表面上还极有平等观念,不摆大贵人的臭架子,这一点你单单从停靠在袁家门口的各式大小车辆上也能略窥一二。打个比方,在今天就好像既停着豪华的劳斯莱斯、凯迪拉克,又有普通的夏利乃至奥拓,你甚至还能看到人力三轮。袁绍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京城长安的不安,中常侍赵忠就曾在皇帝面前打过这样的小报告:“袁本初在那边收买人心,广树亲信,大收人望,罗织敢死之士,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袁绍当时在朝廷中担任太傅要职的叔父袁隗,听到这些传言后非常紧张,急忙传信给侄子,要他收敛点儿。袁绍依旧我行我素。

不多久,袁绍来到了长安,与曹操一起任御林军官。当时皇帝不问政事,只知管宦官们叫“阿父阿母”,只知在宫廷里学驴叫马嘶,朝廷大权俱落在“十常侍”手里。当年的袁绍还是颇有胆识的,他与大将军何进(本质上是一个屠夫)合谋,计划着一锅端掉“十常侍”,为朝廷除去元凶。在何进事泄被人暗算之后,袁绍和兄弟袁术率兵突入皇宫,对太监见一个杀一个,因胡须稀疏而被两兄弟误杀的,也大有人在。一时间宫廷血流成河,太监如过街老鼠。“十常侍”之首张让虽暂时逃脱,后仍因大势已去而投河自杀。

虽有滥杀无辜之嫌,剿除“十常侍”,袁本初仍颇立功勋。然而功不抵罪,袁绍方屠十狼,又引一虎,招董卓入京,正是袁绍当初替何进出的点子。在是否招董卓入京的问题上,当时只有曹操坚决反对。只因曹操位卑职浅,所提意见无人采纳。历史证明,董卓之穷凶极恶,十倍于“十常侍”。所以论识见,袁绍已经输给曹操一招。

而董卓大兵入长安,军政要权一手独揽之际,曹操不得不陪着袁绍,分头逃往中原。区别是,曹操的逃亡凶险狼狈,袁绍的逃亡则不失为一次华丽的作秀。当着人见人畏的董卓之面,袁绍居然敢于拔刀在手,当堂顶撞道:“你以为天下强人,只有你一个人吗?”说罢,袁绍倏然转身,将自己的官帽往门旗上一搁,以气吞山河之势,扬长而去;当然,一旦离开董卓的视线,迅速将轩昂步态改为撒蹄狂奔,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在袁绍看来,引董卓入京属于“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之事。如将董卓暴行视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历史机遇,则袁绍正好等到一个拥兵自重的大好机缘,可以一边整顿军备,一边把战鼓敲得堂堂正正。

另外,袁绍逃离长安之后,暴怒的董卓对袁绍在长安的亲戚族友共300余人进行了血洗,其中包括袁绍那位太傅叔父袁隗。这一番家族血仇,不仅抬升了袁绍的身价,而且也更让他有了敲响战鼓的合法理由。

至此,我们对袁绍来头大、势力大、派头大,当可达成共识。然而,袁绍之为不在其大,恰在其小。

袁绍任盟主后,虽势力强盛,已完全可与董卓分庭抗礼,不知何故,却迟迟未有动静,按兵不发。而每天的歌舞排场,却一场不落;每晚的楼台酒会,亦一杯不少。只有曹操被惹恼了,他掷地有声地对袁绍嚷出一句“诸君北面,我自西向”的话后,便率领自己当时有限的五千兵员,单独“西向”,向董卓兴师问罪去了。曹操被杀得大败,回营后难免要对袁绍骂几声。袁绍理亏,便不断地安抚曹操,“按兵不动”的既定方针,却是一丝儿未改。

看来谁都被袁绍蒙在鼓里了,也许他根本就不想对董卓进行讨伐,报仇雪恨的念头也只是一闪即逝。袁绍只是将董卓看成一次机遇,正好借此壮大力量。不多久,联合部队中除骁勇无比的孙坚曾以单挑之势与董卓交过手之外,联军本身则迅速作鸟兽散,当真是来如风去如电。

“西面的事别去管它,咱另立一个朝廷吧,刘虞汉室宗亲,就是一个现成的人选。”袁绍向曹操提议道。这样的糊涂事曹操是不会做的,曹操当时的志向是整理河山,一匡天下,而不是分裂版图,加剧动荡。但据此曹操(也包括我们)却正好看出袁绍的可鄙之处:董卓在长安挟制老皇帝,你袁绍在家乡河北邺城另立新朝廷,倘如此,袁绍在和董卓旗鼓相当的同时,不也就沦为董卓的一丘之貉了吗?

袁绍野心勃勃,眼力却实在差劲,曹操虽明确告诉他“刘虞肯定不会同意”,他仍然一意孤行。结果当然还是曹操正确:刘虞逃到山里去了。

袁绍没有对董卓发出一兵一卒,却加紧了盟军内部的内讧。自胁迫韩馥让出冀州牧之位后(韩馥后来被逼自杀),他又与另一个盟友公孙瓒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袁绍之过河拆桥,不讲信义,在对待这两个盟友的态度上得到了极为昭彰的体现:当年推袁绍为盟主,韩馥用力最勤,立刘虞为帝,韩馥也是他的主要同谋,最后却反而成了他砧板上第一块肥肉。为迫使韩馥让出冀州,公孙瓒对袁绍帮助最大,一旦韩馥被迫自杀,袁绍立即又把矛头对准了公孙瓒。

在与公孙瓒相对较为惨烈的战争中,袁绍大将麴义劳苦功高,甚至还救过袁绍的命。然而正所谓“狡兔死,良狗烹”,公孙瓒一败,袁绍便借口麴义忤傲不逊,把他杀了,顺势整编了麴义的军队。

这时的袁绍如一只绩优股,骤然升值,威风不可方物。治下幅员辽阔,冀、青、幽、并四州尽入囊中,其“家天下”也初具规模。当然由于天生的弱智短视,他也为家业的最终毁于一旦预挖了陷阱。他让三个儿子和一个外甥各拥有一座州郡,表面上话说得好听,说是“借此观察一下儿辈们的才能高下”,其实却是想为自己宠爱的幼子袁尚培植势力。

袁绍宠爱袁尚的两条理由也很不上台面:一、袁尚为自己宠爱的后妻刘氏所生;二、袁尚在三兄弟中长得最像奶油小生。对自己相貌颇为自诩的袁绍,当然会将相貌的高下,视为才能高下的可靠标志。——然而正是这种匹似欧洲查理曼大帝将国土一分为三的举动,为袁绍死后疆域的分崩龟裂、兵戈扰攘预埋了祸种。

谋士沮授当年劝袁绍迎奉皇帝,袁绍不予采纳(潜在的理由是:此乃乱世,匹似秦失其鹿,先入咸阳者为王)。当曹操后发制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又老大不快,在致曹操的信中,态度强蛮地要求曹操把皇帝送到邺城来,曹操拒绝了,自此,两人正式交恶。虽然曹操惮于袁绍的势力,曾做过一些妥协,如将高于自己的“大将军”职位让给袁绍,袁绍仍愤愤不平。

不久,在袁绍的授意下,一封出自三国著名刀笔吏陈琳手笔的讨曹操檄文,开始风行大江南北。鉴于该信措辞尖酸刻薄,骂尽了曹操祖孙三代,曹袁势不两立之势,已无可转圜。

三国三大战役的第一仗——官渡之战的大幕,在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中,被拉开了。我们都已知道,这一仗是曹操的“奥斯特里茨”,袁绍的“滑铁卢”。

袁绍发动战争的时机是否合适,本来也不无疑问,至少,沮授就曾反对。考虑到沮授先生乃是袁绍帐下唯一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士,他的意见便有理由得到尊重。可惜沮授命苦,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袁绍若多听听沮先生的意见,整个三国的历史就将被重写。事实是,袁绍不仅没有采纳沮授的逆耳忠言,反而以惑乱军心之罪,削弱了沮授的兵权。

官渡之战的结果,与其说取决于曹操的用兵神武,倒不如说是因为袁绍的过于无能。将固执、愚蠢、狂妄等诸项用兵大忌结合得如此完美,袁绍真当得起反面教材的典型。

削弱沮授的兵权,只是袁绍“笨蛋才华”的第一步,这以后他以不可思议的愚笨,将所有的有利条件一一错过,同时又不放弃任何一个加速自己失败的机会。

官渡战幕刚刚拉开,袁绍最引以自豪的两员上将颜良、文丑即相继沙场授首,致使袁军士气大挫。袁绍兵力十倍于曹操,而行兵布阵如此不济,被曹操从容地各个击破,身为统帅,袁绍情何以堪。与曹操正面相对,袁绍本无须几许人马,抽出一支,暗渡陈仓,隔山打牛,偷袭曹操身后的许昌,亦不失为一条妙计,谋士许攸即曾如此献策。袁绍倔犟如牛,断然拒绝:他因为存心想让曹操好看,脑子里尽歇斯底里地想着如何在正面战场上把曹操一举击败,故而对任何迂回之术都不加采纳。

两军相争,土气为先,加强团结,避免内部不必要的摩擦,为将者亦当遵循。袁绍在这一问题上又一错再错,先是临出发前将反对自己的谋士田丰投下大牢(附带提一句:田丰对袁绍也有过救命之恩),接着又默许在邺城的谋士审配抄没许攸的家财,逼得许攸临阵脱逃,顺便将袁绍一件重大军事机密报知曹操。

与曹操相持已有半年,粮草成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命脉。袁绍派去守卫粮草的军队既难称足够,委派的大将淳于琼又难称其才,且有贪杯恶习。权力虽遭削弱但对袁绍仍忠心不变的沮授,当时就曾提醒袁绍“当心曹公突袭淳于琼,可再派将军蒋奇另统一军,侧面防护”,同样遭到袁绍的拒绝。

凡是有利于自己的建议,无不加以拒绝,这样的统帅如还能打赢战争,那可真是对战争艺术的亵渎了。

结果,只在3天时间,袁绍10万大军,被弄得只剩下区区800人,陪袁绍逃回老家。

田丰的死,最能反映袁绍的心胸肚量。田丰曾反对袁绍投入这场战争,并预言袁绍必败。当袁绍果然大败,狱吏们纷纷向田丰庆贺,说是“先生大有先见之明,袁公回来后必定会加以重用”。

田丰叹道:“非也非也,我太了解袁公为人了。他表面宽容,内心猜忌,若此战获胜,袁公一时高兴,当然也会不咎既往,大赦天下,在下小命也可望保全。今既然失败,袁公羞恼之下只会更加震怒,遂致迁怒他人。烦请转告我家人,着速替我预制石棺,时刻准备收尸。”

果然,袁绍回府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处死田丰。

对照一下就可以发现,不管你将此理解为豪杰气质还是奸雄本色,曹操战败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先找某位曾经反对过自己的谋士,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诚恳地认错:“悔不用卿言,致有此败。”袁绍之为袁绍,正在于其性格的外宽内狠,外容内忌,反复无常,心胸逼仄。情绪高时,对引车卖浆者流他说不定都会蔼然相对;一旦发作,哪怕你是孔丘再生,孟轲还世,他仍然能够说翻脸就翻脸。据说,对那位最为时人敬仰的大学者郑玄,袁绍都曾经礼数不周,大加冒犯。

同类推荐
  • 南宋芝麻官

    南宋芝麻官

    身为一个资深吊丝,张卫知女神就是用来看的,无意之中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有熟悉的世界,张卫发现原来吊丝也可以牛的上天!芝麻官又怎么样?
  • 五代大军阀

    五代大军阀

    五代十国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才子佳人的佳话,有的只是饿殍遍野,血流千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武夫们用鲜血染成的大时代!
  • 重临三国之晟者为王

    重临三国之晟者为王

    一个源于神器的打闹,造就了一段穿越者的传说。一位网络写手的穿越,拉开了一个帝国的序幕。从初平三年开始,蝴蝶扇动了翅膀。降临夏丘,试刃酉阳,掌控长沙,进击西川,南取交州,西抵羌中,以凉击雍,席卷天下。
  • 十二军兽

    十二军兽

    走投无路的网络菜鸟写手童更升面临自杀困境,而后因一个乌龙事故得以和十位大神一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小说作家年会,年会的重大议题是为一部关于历史、武侠、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项目进行招标,期间童更升意外发现童家祖传书籍里藏着一个神秘的故事,并且凭借这个故事赢得亿元标底合同。为了拿到合同里的金额改变人生,童更升逐步将秘笈里的故事改编为小说,从而揭开隐藏了一百年的关于国殇年代里跟谋国相关的十二生肖武士战队的谜团,与此同时也解开了百年间涉及诸多人家世的惊天幕后。
  • 父子状元传奇

    父子状元传奇

    该书以简朴自然的笔法描述了北宋年间东平学子梁灏、梁固父子通过刻苦学习、奋发努力,从而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状元,以及从政之后忠心报国、竭力为民、反腐倡廉、严格执法、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见义勇为等等弘扬人间正气的感人事迹。故事以梁氏家族四代十几人为主线,连结北宋四代帝王、皇宫后妃、文臣武将、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等等数百余人物,突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广大民众对和谐安定的企盼。尤其是对梁灏、梁固在处理与君主、同僚、亲属、民众乃至与案犯、敌寇等等诸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绝妙技巧,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你是我的座右铭

    TFboys之爱你是我的座右铭

    如今的我,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钢琴家,在舞台上化作凤凰闪耀,这些,都是为了靠近你——王源,这个名字或许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是,我偏偏还是爱上了那样遥不可及的你,十年前就爱上了,彻底的不可自拔,但是,我们对于缘份这个东西,或许,是有缘无份,或许,是缘份没有悄然离去。——灵洁我不似可迪那样温柔似水,我不似灵洁那样温婉清丽,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我爱王俊凯,是什么时候爱上的,我不记得了,可是,好几年来,我仍然初心不变,一边默默地关注着他,一边争取有机会靠近他,终于,我成功了。——韩迅千玺很暖心,千玺很帅,千玺很温柔,千玺很高冷,千玺……他什么都好,我很爱他。——可迪
  • 我叫玛丽苏

    我叫玛丽苏

    一个冷面暖男,一个贴心女主,没有二三四的打扰,简简单单爱情的故事。
  • 修仙者归来

    修仙者归来

    他是一个人从位面来到都市的修仙者,他是王者归来,猪脚李浩拥有一身强悍的修为。他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又会遇上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惹上他的人又会是怎么样的下场呢?请不要错过精彩内容哦。
  • 网游之创世绮罗

    网游之创世绮罗

    现实中我是地下世界王者的接班人,游戏中我也要打造自己的地下王国。此书慢热。
  • 校园姐妹花

    校园姐妹花

    本书是一部校园姐妹小说,并不包含暴力和爱情。
  • 大辰时代之醉陌泪晨

    大辰时代之醉陌泪晨

    天地何用?唯有热血最强!天下英雄谁敌手?醉陌!!万里山河!她一笑,化作绕指柔!男人的梦。唯一的泪晨!风际会,战云漫天的乱世,他们前生注定的不死情缘,今此用天下人的历史去续写——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腹黑祭司傲娇帝

    腹黑祭司傲娇帝

    ‘陛下,我等你回头。’他说。‘我只能做一位好的帝王,而不是帝后。’她说。一曲繁华,落得满地苍凉;谁对谁错,都已成定局,独守这锦绣河山。
  • 欧夙情缘:99次追妻

    欧夙情缘:99次追妻

    【NEXTIDEA暨2015星创奖征文大赏(现代言情)】他是叱咤商场的王,几乎垄断了亚欧州的所有地产行业。她是小小的夙氏集团的一个不受宠的小孤女。一个高高在上、众星捧月;一个连灰姑娘都比不上。一次交易,她成了他的‘宠物’,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逃啊!可是就是这么莫名其妙,他竟然爱上了她,奈何他根本不会宠人啊……“你又跑什么?我还不够宠你吗?”男人危险的眯着眸子,极其不悦的说到。“宠?你确定你不是想杀了我?”女孩还看着桌子上的中药,眉都快拧成个疙瘩了“乖,喝完带你出去玩。”欧冥寒摸了摸小女人的头。“你丫当我是小孩啊?!”几乎是瞬间就炸毛了。“不是吗?”男人挑挑眉,笑得魅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