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700000029

第29章 李商隐——为谁成早秀「之贰柒」

他把自己扮成月亮的模样,或者隐蔽成一枚草木掩映的水井,我们得猜谜或探险一样摸索着去读他的诗歌。或干脆,他陷害我们看不见抱不住想不清楚,成瞎子摸象痴子娶亲。

他的诗中充满着隐喻,行文如飘絮,每一句里都有弯窍和转角,他闪躲,规避,溜边儿,我们本觉得分明抓住了他的影子,他却一个猛子扎下,去了深海……他是身子滑腻腻的美人鱼,我们却永远是拙笨的捕手。

那些诗在夜半读来,是黑白的花朵,会慢慢氤氲出水汽,存着淡淡的香气,细细遣送。有时也会有妩媚的颜色,是京戏里那些微吊的眼角,一抹桃红渐渐洇开,轻易就会打动尘封太久的心。我们又有多少风回曲水般的心事,刹那钟鼓,长长日月,都从他这里开始。

这是一个温暖的秘密,总在不期待的时刻垂垂而至。当我在有雨的夜里,用小行楷在宣纸上用繁体写出“无题”这两个字时,便有了一件羽衣去挡心外的微凉,而另一个我与他隔屏相坐,一杯清茶是彼此之间的寂寞距离,听他说着云山雾罩暗自伤心的情歌,或者内蕴深情却不动声色的家常话,便一点沉入水底,不知道了我是鱼,抑或他是水,彼此靠近,又隔着距离。那些文字是黄昏里的凉风,随时有吹散心事的纤巧。一粒一粒拈起,才发现里面还有一种理性的克制,就算疼痛,依然淡到无痕;是大片大片清澈的月色,或绮丽,或寂寥,涂抹得天空迷迷蒙蒙;是一缕缕自由奔跑的风,如果你刚好低头路过,那么看看这些风,它们吹过你发梢时,一定带着轻轻的暖,一如江南的水,漠北的芳草离离。有时看得迷了心窍,竟觉恍若前尘。

然后,希望自己是一棵散发着清香的树,风来,带着我的气息在烟雨里把红尘说尽。与他的灵魂擦肩而过时,也让他的芬芳陪我落尽尘埃。从此,清澈不再是一个使人神眩的词而已,而是可以握在手心的一枚冰凌,化了也留下一掌的清明。

他的诗支持了我们的夜晚——同时,也求助了我们。

唉,从古至今,怀才不遇、为情所困的人多了,我们却特别忧心他。

他一生坎坷而短促,四处入幕,却一直郁沉下僚,仰人鼻息;夫妻恩爱又不长久,相伴仅十几年,爱人就离去了。偶尔也有短暂的爱情降临,但终不可得……可以说,他的人生是相当失败的。但是,他用诗歌把爱情的身影留住了,揖送我们。

我们不幸奈何不了生死,却有幸能吟着他长长短短的词句。为什么那么多生前鲜衣怒马的达官贵人都已经腐烂成泥、湮灭无闻了,而似飘萍的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个缠绵的感情世界,任由着岁月、风雨的淘洗,背景有雪,长袂有风,却丝毫不减其美丽与华贵呢?喃喃地,我们开始存了怜惜并追问。

挑出来,从那一首我最喜欢的、质朴无华的《夜雨寄北》说起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入秋,川地秋雨绵绵,日晴夜雨,淅淅沥沥,正是撩人愁思的时候,举凡游子迁客,在这种阴柔悱恻的季节,在秋雨的寥落中,孤灯如豆,孤枕听雨,怎么会不泛起止不住的乡思闲愁?没有诗人不痛苦,诗歌正该着是痛苦之后的沉淀。扪着他的心跳,就常常想起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的“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他的随便两句诗就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了万里之势——因了那情丝缠绵,绞扯不断。纵然出去十万里,那愁那相思,也是那人身畔青缣白绫暖被一角……多么家常,诗意来得多么直接。唉,让诗歌走直道过来,实在是一件最好也最难的事情。因此,我赞他叹他,不能自已。

当然,还有他拐拐弯弯、一地星光、带了鬼道意味《无题》,也有另外的好,需要你先盲了,走入磨道,用一种很慢的节奏去转圈、去摸、去听,然后才能在第四维度看到一些恍兮惚兮的画面……不管怎样走,哪里绕得过去《无题》?他最好最沉醉的华年?

想来古代的文人才子追求爱情也势必要遭受痛苦,但也是不自觉的,追求幸福和自由的过程矛盾、痛苦,这种痛苦对于他们而言也必然非常迷茫。在这种环境下,他们追求自由、爱情、幸福时会隐隐产生犯罪感。当勇敢和不敢、渴望和不能产生抵触时,他们又是痛苦的,所以多情和深情的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与痛苦之中。在这种矛盾和痛苦磕磕绊绊、纠缠挣扎的过程里,还往往挤压出“怨诉无门”的无奈。在他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种深切的苦痛,而当这种苦痛用隐秘的语言表达出来,便可感受到透骨的悲凉。许多人往往就此掉落——为诗作文以至做人开始采取游戏的态度,从而逐渐阴鸷,浪掷残生。他却没有从流掉落——他孤独地升腾了,到高处,云深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爱情长夜里的一盏明灯。

他对自己灵魂、心灵的守持是执着的——他对于美好的东西不愿轻亵。也正因如此,我们从他被一再提及的《无题》系列中,总能隐约体验到美。尽管这种美的表现是迷蒙的,不乏酸涩的滋味,还有股子缺陷的劲儿在里面——至此想起《红楼梦》林妹妹说“不喜李义山”诗歌的话——难道你信她么?女孩子的心本来就是云朵难以捉摸,女孩子的心事呢?那样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敏多才又有些内向的女孩子,你指望她说她最喜欢他的诗歌吗?他的诗歌恰恰触到了那孩子的心事,她其实,当然是……最喜欢的,是他的,诗歌,也许还有诗歌里和诗歌背后的人。他说:“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他说:“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林妹妹的“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简直就是从他的诗中化出来的。一样为草木伤心,一样为花开落泪,一样易于感伤的孤独的心灵……哪一首、哪一样儿不喜欢?若是真不喜他的诗歌,肯定不会多情至此,为了他一句诗,而留住满塘枯荷叶。遥想那池残荷,零落飘残,却因了一句诗,而被她挽留在秋风中,继续临水写意,真是何等幸运啊。就像美人老去,却仍然有人愿意亲吻她的皱纹。

那股子缺陷的劲儿当然也是最好的诗歌或女子应该具备的——最美的诗歌或女子是有些儿缺陷的,一般美和缺陷美相互杂糅才是世间大美。还拿《红楼》作比:如湘云“呃”“二”不分的咬舌,宝姐姐过于丰肥褪不下红麝串珠儿的胳臂,自然还有林妹妹的小脾气和五冬六夏不住声儿的小咳嗽……难道她、她或她不比不那样更叫人心动?

无题自有无题的道理和来处:他一生郁郁,面对仕途、爱情也总是失意的爱情,加上他的性格又敏感深情,又有点软弱不争,对什么都难以作出杀伐决断,而这种性格使得他更加容易沉迷于爱情,妄图在爱情的堡垒里抵御人生种种的风雨来袭。但这样又使得他无法尽兴展示才华,于是尤其感知了人生的苦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也促成了面前好诗的诞生。就这样,“古来才命两相妨”,二十多年的生命之路,他跌的筋斗太多,叫谁谁也吃不消。因为总是处于迷茫、矛盾、惆怅、痛苦的交织和牵绊中,所以他的诗给人的感受就是那么迷惑不清的,“谜”的成分十分重,不知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读着他,就像跟随他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地走了一遭。他其实就是一个写梦的人,而一个梦既然发生,也就有结束,也就一定有了他谜一样的忧郁。

你知道,那种明艳实则低调的华丽,那种“谜”的、带点南方式的忧郁气质是很能吸引女子的,不觉想用宽大柔软的云朵将他包裹照看。

他于破败中展现出来的复杂让我惊喜激动和难过,和掺和有一种永远只有自己知道的隐秘感觉,它牵丝攀藤,跟随他的灰色、喑哑的风格细细密密扩散开来,弥漫了整个房间。

不消说,他对爱情是十分珍重的——他似乎有横亘心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每每欲说,欲说还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那些诗对遇合的表达十分隐晦,几乎都与夜晚有联系,就像你我的夜晚:明明见了满湖倒映的霓虹,闪闪烁烁,却管不了自己想谁不想谁,影影绰绰:“春心莫共花争发”,此“春心”与“花”之比很有些微妙,有别恋与正情的细微区别。而那些“彩凤”、“蓬山”、“月”和“枕”,他取舍极其自由,个个表象如梦,薄淡若无,好像是一吹,它们便会化为无物。那些关于离恨的触媒,会用耳语般的呢喃,把无言之言准确地引到相思那里。说到底,诗歌的灵魂无非细微和准确——谁也没有你说得细微和准确时,正中阅读者心脏的靶心,让他(她)灵魂游走,你就是好的了。

他的诗所表现的情感尽管十分含蓄和隐晦,还枯枯谢谢,并不葱茏,也不叫人心惊,却月白风清,没有计较,远离虚荣、欲望和猥亵那些爱情的渣滓——激情不算——爱情怎么能有激情离场?如贾氏对韩寿的倾慕,甄妃对曹植的向往,尽管有违礼法,却令人神往。感情丰富却脆弱的诗人很难健康地发展一段也许不为世容的爱情,于是人性中自然的、切近的情感会在某些时候较之常人更深切地触动他敏感的神经,凝成他心中不能愈合的伤口和蜜巢。其中夹杂着失望、希望、绝望、追求、追忆、深情的告别、羞涩和抱歉、忘了你也没有用等复杂的情愫,还隐约有着丧父失母的苦痛,漂泊东西的无助、冷落受辱的求学与中途丧妻的哀伤——其实,他自己本身不也是丧于中途?四十五岁,还是一个远够不到“老人”这个字眼的年纪。

就这样,为了自我疗伤和慰安,他马不停蹄挥汗开辟出一片名字唤作“无题”的土地,用笔笔散开的温柔浇灌出内美的果实,散落四方。然而,那片土地却是他独自享有的,一亩种花——明丽的花,一亩种田——平实的田,一亩用来留宿自愿飞来、野生的草籽——当面拾得的朴质的草籽。

其实他的笔法并不宏阔,而此间风致,他人却无法企及,与他同时代或稍后的那些人。直到今天,云山万重,寸心千里,我们仍然无法穿越他用绝句和古风筑造起的旖旎城墙,与他共享那些欢笑与苦楚。但是,那是他自己的宇宙——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造个人的宇宙。因此,当他因追忆如花一般的韶光而陷入无限的迷茫与感伤中时,我们做不了什么,只能隐约听到他“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月下叹息;当他官场失意,在进与退的矛盾中苦闷又彷徨时,我们仍然做不了什么,只能看他的一襟情怀,洗心倾听他“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的把酒啸歌。他的诗是孤独的徘徊,是极慢的拍子,一拍、一拍、一拍、一拍……一声弱似一声,忧伤而美好,终于,散去无痕。

就这样,他自伤生平,又长于怀念,也因此,悲哀、无助、阴柔、优柔,让人不能自拔的色调自然呈现,啃蚀一代又一代的人心,并不稍做商量——他多么温煦就多么霸道,他多么迷离就多么明确:无论你正在做着什么,都必须停下来——就是要你看他轻轻吹开蒙尘,把玫瑰种植在伤口。

就是这样:历史上著名的唐诗“三李”——李白、李贺和他相比较,他的命运要比前者悲惨得多——不只贫穷一则——你能指望一个甘脆肥醲的家伙装出才调无伦的样子来吗?才调不是可以装出来的,纵然财富可以。论才学,他们三人不分伯仲(至少同李贺完全没法分清),可是上天让他出生在晚唐,这样,与其他两位相比,他又显得矮小得多。这没办法。可他实在是那段时期最优秀的诗人——他把情感内容的强调、深度、广度、状态等等,以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揭示出来。一个内向的、腼腆的、多少还有点忧郁症的人,为了借助一点什么来说出心中的爱,还能怎么样呢?好像只有把心中爱人的朦胧影像,腰斩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再细细密密纳入诗歌里,小心放飞,去到她身边,告诉她,他的心意。那些细密而驳杂的意象分明或集中代表了所有人的爱情体验,有着某种十分体己的象征意义。而究竟要象征什么?能象征多少?是刹那?还是永恒?又确实难以猜测和概括,或者他自己也不十分明了。整体上说,就字面而言,他的《无题》系列“爱情”醒目,“无题”可感,由它们结构成诗,并略去其中的逻辑关系的明确表述,以一“愁”字统起,花非花雾非雾地,就那么出发了,在那海上,辞意难寻,不断飞翔……有节制,节制得还挺厉害,可哪有停驻?他一直在云端,看不清脸庞……我们在他纷繁迷乱的诗歌意境中愈发彷徨不知所措。在历经种种分析疑猜后,也许会恍然大悟,觉得自己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臆想,都是毫无根据的猜疑;也许会更加迷惘,于是抛弃先前心思,重新求索,别头向藕花深处驶去……我们开始了又一轮的回环往复,脸色如水,心事干净,在他的文字迷宫巨大的香氛里睡起来,昏沉沉,软无力,等待他来,轻吻在额际,我们才可以醒转。

他是我们的情人。我们的。

我们每一个分得了他一杯羹,却每一个都得到了他的全部。

他笔下曾经迷离的每一株草、每一树花、每一片月,都长出脚来,游移来去,活在今天的天空下,走向低垂头颅的山冈,并会为我们试着唤出,他的小名。

[原作欣赏]

无题(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人小传]

李商隐(约812—约857),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荥阳)。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有的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

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那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根据刘学锴、余恕诚的整理研究,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五百九十四首,其中三百八十一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二百一十三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此外,还有十来首怀疑是李商隐的诗作,不过证据欠充分。

同类推荐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稀薄的秋凉

    稀薄的秋凉

    作者倾情于人的生存,大地的处境。身边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而旷野却日渐凌乱。那些蔓延的青草与树木,淤泥的田园与农耕都被覆盖,人与事俱不能怀旧。精神或物质处在双重夹缝中,境况窘迫。不可尽言。分为经过北坡、月夜无眠、稀薄的秋凉、折断布谷、李白那只酒瓶、蝉声满树、春雾迷离、水与泥、随手九辑,收录了《谛听早晨》、《春天已经走远》、《阳光灼伤这个盛夏》等60多篇散文。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热门推荐
  • 魔契之约

    魔契之约

    想知道未来吗,我知道,我可以改变,你可以吗
  • 落春秋

    落春秋

    穿越前,肺癌晚期,一个巨大的遗憾,穿越后,双脚残疾加上聋哑,主人翁落华的未来是什么样呢?
  • 重生之灵枢

    重生之灵枢

    看来人真的是要到生命终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明白哪些应该被自己珍视,却生生的错过的。左灵枢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也一样,在自己年幼稚嫩的时候有父母和老爷子爱护,长大些有哥哥宠爱,毕业后有温柔体贴的男朋友,人的一生还能有什么遗憾呢?可是这样如同梦境一般的生活,还真是还的容易遭天嫉妒的,第三者这种东西果然是爱情的一大杀器,梦境破碎了,那始终沉迷于梦境的人,也就只能随之一起消散。可老天怜悯,居然让自己重活一世,那么,那些本应该珍惜的就绝对不会放过,不应该的犯的错误就一定不会再犯。既然重新来过那就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无论是谁都不可以阻挡。
  • 黑暗的迷蝶

    黑暗的迷蝶

    这个世界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简单,充满着许多不可思议的怪异。我因一时的气愤释放了被封印的迷蝶,从此不得不踏上寻求真相的道路。
  • 碎绫罗

    碎绫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幻情,是一曲不忍吟唱的悲欢离合。且看女主如何在尔虞我诈的深宫之中步步为营,如何在群魔乱舞的世界里艰难求生,又是如何在滚滚红尘中寻找命里的他。若是在故事的结尾,能够博君一滴泪,便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 此风有泪彼岸流

    此风有泪彼岸流

    带着模糊的记忆,苏醒在神秘的桃花之林,为找回丢失的记忆,找回记忆中的她,少年毅然前行,进入这个种族争霸的洪荒世界,一个可以修炼能量的世界。修炼之路,艰难坎坷,带着一朵玄奇的曼珠沙,在修炼被废之后,另辟蹊径,探索禁忌的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弑神诛仙,只为找回消失的她,只为回到最初的世界。
  •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献给还在畏惧改变的你。有多少人如此将就着过着每一天?总是看着很忙碌、总有借口、总能自我安慰、总会安于现状不去改变。“明儿再说吧。”“时间还早,我再睡一会儿。”“世界那么大,怎能看得完?”“我们两个能凑活着过。”……《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让我们:面对生活,拼尽全力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面对理想,要永不言弃而不是随意放弃。面对婚姻,是因为爱情才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合适。面对一切未知,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其实一世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 异世界的探险家

    异世界的探险家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东方和西方,都有神的传说。东方的天帝,西方的上帝东方和西方,都有造人的传说。东方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亚当和夏娃,东方和西方都经历过毁灭性的灾难,东方的大禹治水,西方的诺亚方舟。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这全部都是真实的,只是没有人知道真相罢了。我想知道这一切。于是,为了我这个梦想,为了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我成为了一名探险家。
  • 诱你入我相思门

    诱你入我相思门

    ——汝二人真堪绝配兮!汝掌万物之缘,其断众生之情。【注意:这里的孟婆身份是月老历劫时最后一世的妻子。】
  • 捉鬼密令:呆萌萝莉要上天!

    捉鬼密令:呆萌萝莉要上天!

    连艺然悲惨的被鬼吓死了!有幸重生回到九岁那年,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数闻所未闻的凶险,深山老林的血尸,前来复仇的恶灵,枯井中的棺材,走阴通灵的神婆,身份不明的阿兰……当青春无敌小萝莉,带着狂拽炫酷叼炸天的空间系统,一路开挂似的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她的小伙伴也都惊呆了!可是,当所有真相被一一揭开,事实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