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3.7亿字。参加编写的人员多达2169人,先后历时5年,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开始,到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成书。由于此书所收从先秦到明永乐年间8000条典籍,分门别类整编整段抄入,一字不改,因而许多古代文献才得以保存。这是明成祖及其编写人员为继承、弘扬中华灿烂文化事实上做了一件不朽的伟事实应永彪青史,为我们后人所景仰,所学习。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想修篡类书,炫耀文治,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命翰林汉学士解缙等人负责编篡类书。他希望这部书,能把历代的各种著作,都分门别类收集进去,宗旨是要把天下古今典籍集于一书之中。
解缙受命后立即开馆篡修,召集147人,于永乐二年十一月完成,上表进呈,明成祖赐名曰《文献大成》。不久,明成祖以为所篡尚多未备,过于简单,与其原意不符,于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师姚子寿,礼部尚书郑赐及解缙等人重新修篡,并于永乐三年和四年由在朝官吏举荐经考核录用了一大批学识渊博,各有专长的人员篡修,使参与大典编号的人员达2169人。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该书完成,姚子寿上表进呈。明成祖定其名曰《永乐大典》,亲自制序,并称赞其“上自古永,远于当世,旁征博采,汇聚群书,著为奥典”。又召集了一大批各色缮写人员,于第二年冬天清抄完毕。全书共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达3.7亿字。
《永乐大典》采取接韵与分类相结合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篡方法。依《洪武正韵》的韵目,按每韵下分列单字,在每一单字下详注该字音韵,训释和它的篆、隶、楷、草各种书体,然后分类汇集和这一单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文物、诗文、词曲等。所收典籍极为广泛,突破了过去类书偏重收集儒家经典、史传文集的传统,广收了上自先秦,下至明永乐的经史子集百余部以及天文地理、僧道技艺等8000余种典籍。
《永乐大典》的装帧独具一格。全书采用上等白宣纸,每半页8行,大字占1行,小字抄成双行,行28字,楷书端正,墨色黝黑,微发古香。名物器具、山川地形皆用白描手法绘有图形,形态逼真。精丽工致,可称古代书籍插图中的佳品。所征引书名和图点以及版心均用朱笔,极为醒目。每册长1尺5寸6分,宽9寸3分。书面硬裱,庄重朴实。
《永乐大典》成书后,抄录了一部贮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束阁。成祖迁都北京后,《永乐大典》被运到北京,贮藏在文渊阁。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奉天等三殿起火,文渊阁在此附近。明世宗下令极力抢救,《永乐大典》得以保全。为防不测之虞,明世宗决定重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秋,任命礼部侍郎高拱,左春坊左渝德兼侍读,瞿景淳为总校官,组织重录工作:招收了儒生程道南等109人,并增设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备了警卫人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至隆庆元年(1567年),重录工作完毕。重录的副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
《永乐大典》的编篡使许多古代文献得以保存,成书后,一直为明代帝王御用之物。清朝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共从《永乐大典》中辑出385种典籍,4946卷。其中不乏价值甚高的典籍,如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重要史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以及《读资治通鉴长编》和《水经注》等都很著名。所辑宋元人诗文集中,著名的有宋人夏竦《文庄集》36卷,刘分文《彭城集》40卷,宋痒《宋元宪集》40卷,元人陆文至《墙束类稿》20卷等等。后来徐松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500卷,《宋中兴礼书》、《读中兴礼书》150卷。现代人编辑的《全宋词》、《全金元词》有不少来自《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征引的书籍,均据文渊阁所藏宋、金、元精本摹写,与现存通行本相校勘,足可订正今本字讹误。清代学者曾用《永乐大典》校勘群书。时至今日,仍可利用《永乐大典》进行辑佚和校勘工作。
《永乐大典》包括各种门类的学科,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