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让我觉得不应该放弃她的这种敏感,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培养。那种罕见地因为狂热喜欢并且确实在某方面有天赋的人,同时又能自觉投入到这种刻苦地学习和训练中的人是少而又少的。人的本能就是知难而退,而每一样学习要达到一定的境界都需要经过一个困难时期,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困难时期就自动放弃了,如果没有内心极大兴趣的牵引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于《学习的革命》这样的书我是不会去看的,学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当你深入到了一定的程度和跨过了困难时期后,前面的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于是便从苦中得到了乐。但要更进一步又得过另一个困难时期,最终还要受制于大脑和生命体本身,这有点像长跑,跑到一定的时候不觉得累了,但再跑下去又会达到另一个极限,最后还要受到物质生命本身极限的限制。
一上来就企图找捷径的,企图通过所谓的专家直接飞跃的,你觉得这可能吗?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学的课本里就学过: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抛开量变环节,直接强求达到质变到最后只可能是变质!现在的绝大多数专家就是这样变质而来的。我不知道我们上学时候学的这些揭示生活、生命、社会、物质本质的东西为什么都忘记了,看来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老师教得不明白,学生学得不明白,除了会考试啥都不明白,估计老师自己也没搞明白过,学而不能致用,学来干什么?
更别说活到老、学到老了,话是人人都明白,天天有人喊口号,却少有人能坚持下去,除了工作上必须的学习以外还有几个人在坚持广泛的学习?真正的学到老太难了,包括那些伟大的人,当他们创造和刷新了历史之后,往往陷入无法超越的困境,超越前人对他们来说做到了,但超越自我却寥寥无几。和我们的孩子相处,就得想办法不断向孩子学习,必须做到超越自我,这中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这些人啊,说句难听一点的,不要说教育孩子的事情了,就是对于人天生的好吃,都没有几个吃得明白的。现在一有人约吃饭我就发愁,上哪里去吃啊?街上林立的饭馆也不乏生意很兴隆的,吃的人多就应该好吃吧?其实不然,甚至实在难以下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个中道理,尤其是在深圳这个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中,有的人从小到大吃家里的饭菜,由于家里人吃的水平本身就不高,街上的餐馆多少还是比平常人家做的好吃,所以就兴隆了街上的餐馆,但对于会吃的人就麻烦了,要知道什么是好吃,什么是不好吃,学会会吃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关键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在这上面耗费时间。教养孩子也是一样,按理说这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多耗费些时间是父母乐意做的,实际上做父母的在这方面耗费的时间比起耗费在吃的问题上来多不了多少。就像借助餐馆来改善口味一样简单的依赖于专家的教诲企图改善对孩子的教育,总觉得专家肯定比我们自己强,专家好比那街上饭馆里的厨师,他们有整套的理论,面对过很多的人和事,但是,他们的东西就一定合你的口味吗?这世间的事,没有一样不是相通的。
前几天到亲戚家,他们非常崇尚各种专家,诚心诚意地求教于专家,带着6岁的孩子参加了一个什么著名专家关于亲情教育的课,饭桌上孩子的父母兴奋地说,专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工作有多辛苦,有多不容易,应该爱他们的父母,具体怎么整的没看到,反正孩子们都感动得哭了。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让我是不会相信这种鬼话的,于是就问那孩子:“你怎么哭了?”“周围的孩子都哭了我就哭了。”“哦!原来是吓哭的啊!”孩子的父母赶紧在一旁教孩子:“你是想到爸爸妈妈辛苦了才哭的。”真实是这样被忽略的,虚伪也是这样造就的。清楚地记得我六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我没有感到半点悲伤,还觉得整个葬礼的过程太好玩了,最后在爷爷下葬的时候看见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哭了,自己吓得就跟着哭了起来。成长以后的某天某时某刻突然想起爷爷来却心酸得忍不住哭:原来他是那样善良的一个人,原来他曾经是那样地疼爱我!对着孩子,单纯的说教基本是起反作用的时候多,说得多了,说得皮了,成了唠叨就失去意义了。
我们一天到晚骂孩子不爱学习,就喜欢看电视,玩游戏。我想请问父母们:当你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都在干些什么?说教是无力而苍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榜样力量才是真正无穷的。不要拿电视里的名人跟孩子说事,也别拿邻居家小孩说事,更别拿你小时候的事情说事,关键是你的此时此刻对孩子来说才是最真切实在的榜样。要孩子看书就请你拿起书来,哪怕是装模做样都好;要孩子思考请你先开始学会思考,哪怕是假模假式都好;要孩子劳动请你先动起来,哪怕是笨手笨脚的都好……有时候大字不识老实木讷的父母却教出了真正懂事和知冷知热的孩子,沟通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但绝对需要身体力行。
我只有这一点做得稍微好一点,从小就陪着孩子读书,尽量满足她讲故事的要求,也尽量陪着她看电视,尽量满足她看电视的要求,比如《奥特曼》,其实我烦透了这个玩意,但孩子有兴趣啊,还坚决要买书回来,并热情得一个一个给你讲解每个奥特曼的武器和绝技。后来我才明白,这在幼儿园小朋友之间是一个共同的话题,是他们这些小人与小人之间得以愉快相处的一个共同活动,如果你不让他看,到了幼儿园他一句话也插不上,她会感觉到自己很失败,在外有了挫败感,回到家要么和你耍蛮横,要么把那种挫败感带来的情绪发泄到你的身上,我们把在外工作产生的恶劣情绪带回家后心情会好吗?会按常理出牌么?只知道斥责孩子的不乖,却不去理解他们的心,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大多还不能说清楚自己的要求,只会坚持要做这样要做那样,至于为什么他们讲不明白,得靠父母自己去找答案,这时期的父母如果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粗暴地阻止孩子过多地看电视等,其结果就是引起他的反抗,你的镇压,两败俱伤,并且危及到以后岁月里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