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事情从平凡的日子里一天一天滑过去,依然在陪伴着孩子成长的快乐中掺杂着难解难分的婆媳关系,当时不知道如何从心底去解决这个难题,但自然的相处中明白到亲情里也是分远近的,要消除这种远近恐怕我的能力不足,于是开始进入了认识的一个浅层次状态:尽量回避可能产生的矛盾。我的这种浅薄认识中包含了一种怨气,对解决问题根本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而那时候因为年轻,认识不到问题的本质,也没能深刻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公公其实是一个健康开朗的人,只有你开口,他是很愿意帮助你的,而婆婆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虽不曾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也不曾伤害过谁,我们都是一群平凡的人,有着平凡的矛盾,如果互相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清楚对方的价值观体系,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彼此之间认识错位而已。
我用背带背着我的猫咪,肩挎的包里装满了孩子的食品用品,就这样流浪在深圳的公园、街头、麦当劳、肯德基、深圳大学的草坪上……青青世界平均每周都会去一次,动物园一个月去两次,猫咪在我身上吃饱了玩,玩累了就睡,我觉得自己像那个宋丹丹演的超生游击队员,家里的事情就由着公公婆婆去料理。
猫咪八个月大可以清楚地叫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尤其把爸爸叫得欢,而且叫爸爸的时候有一特点就是连续不断一串:爸爸爸爸爸爸,把先生听得是五晕六素,找不着北,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一颗下来给猫咪,这时候他总抱着孩子转圈圈,一边转一边说: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我的小棉袄,我的贴心小棉袄,孩子被转得咯咯直笑,有时候看得我有些甜甜的妒忌。
孩子居然在九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稳稳地站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每天晒太阳的缘故,孩子的腿脚特别硬朗,同时也学会了说单字动词:“抱”。这个抱字太管用了,只要对先生一讲,便如童话里的咒语一样,先生总要放下手里正忙活的事情去抱他的贴心小棉袄。所以孩子也认准了他,看见他就叫“抱”,把个抱字练习得口齿清楚、炉火纯青,并恰到好处地被她发挥到了极致。人还在欠缺很多能力的时候,就会集中火力把手中拥有的能力尽量发挥,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使用它,小孩子在这方面的发挥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常常诧异孩子的这种童式智慧,却不懂得去借鉴这原本也曾经属于过我们的智慧。
走在大街上公园里,我是见什么就讲什么,孩子也特别乖,不哭不闹,眼睛不停得东张西望,把屎把尿的时候也特别顺利,连尿布都少用。
猫咪学会的第二个动词就是“走”,这“走”字就成了对我的咒语。小家伙跟着我跑野了,一睁开眼睛就叫“走”。这还了得?你要不满足她就开始发脾气了,标准的发脾气模式就是,坐在床上的时候使劲往后一仰身就倒在床上了,然后开始厉声尖叫,分贝之高,恐怖之极,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发脾气的时候又开始故伎重演,结果往后倒的时候离墙壁太近,脑袋“咣”就撞在了墙上,吓死我了,结果从那以后,只要是发脾气的时候猫咪总要先看看身后的墙壁然后在心里度量一下是不是离得够远,如果不够远她就会向前挪动身体,然后才开始启动发脾气的程序,九个月的孩子总结经验,修正行为速度之快,不得不佩服缘自本能的力量。而我们成年人在遭遇挫折以后往往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停滞不前,不会去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找到更为合适的办法。更为有趣的是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很明确,这让我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发脾气应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而不是真的用来发泄情绪,当我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去应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有一次在一个政府部门办事,那位傲慢的小姐在五点半的时候就停止办公了,我于是对着她大发雷霆道:“你是公务员吗?你知道公务员下班的时间是几点吗?我记下了你的编号,我会投诉你。”我所表现出来的愤怒让她妥协了,其实,我心里一点也不生气,当然,这原本是正常的办公程序却因着某些人的个人行为而不得不迫使我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事件的发生本身是无奈而又完全没有必要的,更不期望人们之间总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就这样我们从夏天的太阳里流浪到了秋天的太阳里,我像疯子一样在草坪上给我的猫咪唱着儿歌,讲着童话,然后走进了猫咪的第一个圣诞节,我给她装了一个漂亮的色彩艳丽的圣诞树,还挂上闪闪的霓虹灯,这时候每天爷爷看中央台新闻联播时候的国歌把猫咪给迷住了,那明快有力的节奏和舞动的红旗让猫咪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孩子逐渐长大,又有父母在,先生觉得我应该出去工作了,于是我开始重新求职,不到两周很顺利地找到一份工作,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我又要去工作了。
这时候先生也要外调北京了,而且比我确定的到新单位上班的时间都早,老家的先生的姐姐打来电话说公公婆婆老家的房子有问题了,需要他们二老立即回家处理,我的母亲和妹妹立即赶到,这时候新的一年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