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肯特·奈伯恩译/巴山夜雨
无论与谁交往,首先,你要先去喜欢别人,然后再考虑去问问题。
记得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有一位名叫克雷格的好朋友,他为人热情友善而且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无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生气。不仅如此,当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那全神贯注地聆听的样子,会让你感到自己非常重要。总之,人们都非常喜欢他。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和克雷格一起坐在我们平时读书学习的地方闲聊着。不经意间,我抬头望向窗外,正好看到教我的一位教授正穿过停车场。
“我可不想碰到他。”我说道。
“为什么呢?”克雷格不解地问道。
于是,我向克雷格解释说,在上一个春季学期,我和他因为一些错误的研究课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于他提出的一项建议,我据理力争地反驳了他,而他对我的回答也给予了严厉的驳斥。我们都很生气,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和我打过交道了。“其实,完全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补充道,“那家伙根本就不喜欢我!”
“我看未必,也许是你错了,”听完我的解释,克雷格俯视着那位教授远去的背影说道:“也许真正不和人打交道的那个人就是你,你这样做只是因为你感到害怕,说不定他还以为你不喜欢他呢,所以才会对你不友好。其实,人,谁不喜欢和喜欢自己的人交往呢?如果你对他能表现出兴趣的话,那他也会对你感兴趣的。去和他谈谈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克雷格的这番话顿时令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于是,我立刻走下楼去,走进停车场,试探性地走向他。我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并且还问他这个夏天过得怎样。他惊讶地看着我,那样子显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接着,我们一起并肩走着,闲谈着,我可以想象得出,此刻,克雷格一定正得意地微笑着透过窗户看着我们呢!
其实,克雷格为我讲述的是个再简单也不过的道理,而且简单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以前竟然不知道。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对自己也总是没有一点儿信心,在和别人交往时,总是心存疑虑,心怀恐惧,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评论自己,而事实上,别人也在担心我会如何评论他们。从那天起,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从别人的眼中来判断他们会如何评价我,因为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交往、与人分享某些东西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发现了一个以前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现的世界,结识了一群以前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结识的人。
比如,有一次,我乘火车经过加拿大的时候,在我的旁边坐着一位乘客,他讲话含糊不清,语无伦次,却又喜欢滔滔不绝,啰啰嗦嗦,看起来就像是喝醉酒似的,周围的人都竭力地躲避着他,而我却开始和他攀谈起来。通过交谈,我得知他患过中风,目前虽已痊愈,但仍在康复之中。他还告诉我说,他曾经是我们正经过的这条铁路线的工程师。所以,那天晚上,直到深夜,他都在为我详细讲述这条铁路每段铁轨下面掩埋着的历史。
第二天清晨,当朝霞点亮远方的地平线的时候,他紧紧地握着我的双手,凝视着我的双眼,激动地说:“谢谢你能听我说话,要知道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我烦。”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他根本就不需要感谢我,因为能够了解到这么多宝贵的知识和有趣的轶闻,对我来说真是一大乐事啊!
其实,这就是克雷格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无论与谁交往,首先,你要先去喜欢别人,然后再考虑去问问题。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我相信你照耀在别人身上的光芒一定会成百、成千倍地再反射回你自己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