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译文”
子夏做莒父之地的长官,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予说:“不要想很快有成就,不要贪图小利。想速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贪图小利做不成大事。”
“故事”
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有两个学生在地方当长官,一个名叫子贱,在单父当县令。一个是孔子的侄子,叫子蔑,任邹邑县令。
有一天,孔子带着颜回等几个学生,坐上牛车去检查两个学生的政绩。
他们一行人先来到邹邑。在路上经过一片荒地时,孔子就叫颜回去问一个农民:“已是春天下种的时候了,为什么让地荒着不种东西啊?”
那汉子见有人来问,就哭丧着脸说:“县令规定,农民每家要是缴不上半数以上的田赋,就不许耕种。去年遇上灾荒,没有收成,拿什么缴赋税呀?交不上赋税,地就种不得,所以就荒着了。”
孔子听了在车上仰天叹息道:“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孔子一行来到邹邑县府。子蔑早就知道是老师来了,就在府上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欢迎叔父兼老师和同学们。
酒足饭饱之后,孔子问子蔑:“你说说看,这一年里当政有什么得失?”
子蔑答道:“没有所得,只有三失。一是不能跟随在你的身边专心学习,二是薪俸太少不够开销,三是公事太忙没有时间与朋友来往。”
孔子听了就耐心教导说:“做官最要紧的是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要兴修水利,减轻赋税,让百姓旱涝保收,生活安定。生活安定了诉讼就少,你的事务就不会太忙,就有时间交友和学习了。”
子蔑恭敬地说:“一定记住叔叔的教导。”
第二天,孔子又去单父看望子贱。进入单父境内,只见一路沟渠连接,庄稼茂盛。孔子心里很高兴。师徒的车子来到一条河边,见一个老汉正在河里捕鱼。只见他一网下去捕了不少小鱼,但都又放回河里。一会儿又打上一条大鱼,又放回河里。
孔子纳闷,就上前问老汉什么原因。
老汉说:“小鱼还没长大,大鱼正要产仔。”
孔子问:“这是你们县上规定的吗?”
老汉说:“是啊,而且县令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孔子听了说:“真是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一行来到单父城里。忽然看见在一家药铺前,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在与一个老汉争执。孔子便上前问个究竟。原来这个孩子的娘病了,他请医生来看病,医生见他家穷,不仅不收钱,还给他一块银子去抓药。孩子来到老汉的药铺抓药,老汉收了孩子一半药钱,把剩下的碎银找还给孩子。孩子心急,出门时绊了一跤,把碎银丢了。老汉出来捡起碎银,心想,这点银子是不够治病的,另外给孩子一锭大银子。但孩子不要,说这不是他丢的,二人为此正在争执。
孔子听了十分感慨,对孩子说:“既然是老人家诚心送你的,你就收了吧。”
颜回也感动地说:“道德盛行的地方就会天下太平,道德薄弱的地方就会天下大乱。”
一行人到了县府,子贱出来迎接。师徒坐下后,孔子也问子贱:“你当政一年来有什么得失?”
子贱回答说:我没有失去什么,倒是有三得。第一,能把老师的教导付诸实施;第二,有了薪俸可以帮助朋友解决困难;第三,没有太多的事务,没有什么官司,就有时间与老百姓交往,继续学习了。
孔子听了感叹地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只有自己有君子般的修养,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啊。”
达·芬奇“磨洋工”
“达·芬奇,这是怎么搞的?一天到晚溜溜达达往外跑!”米兰某修道院的副院长满肚子不高兴。他愤愤地跑到上司大公那里告了一状:达·芬奇在绘画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八成是在“磨洋工”呢!
这件事发生在达·芬奇创作名画《最后的晚餐》的时候,为了画好这幅画,达·芬奇真是费尽了心血。画面要表现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其他人物都画好了,最后只剩下犹大这个叛徒的形象久久难以下笔。怎样才能更深刻、更传神地刻画出犹大的卑污、奸诈呢?达·芬奇整天钻到米兰最肮脏的角落去寻找理想的“典型”,所以他不得不将工作一停再停。
大公将达·芬奇和那位副院长叫来,一起查问事情原因。达·芬奇把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并说:“有天资的人,在他们工作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法表达出来。”
最后,达·芬奇表示:“如果副院长硬让我马上画出来,在我至今还没有找到犹大理想的模特儿的情况下,只好就把这位副院长的尊容画上了。”大公听了连连点头称赞达·芬奇做得对,那位副院长只好红着脸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