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帮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译文”
子张问:“一个士人怎样作可以通达呢?”
孔子说:“指什么呢,你所谓通达?”
子张回答说:“在国家有名声,在家乡也有名声。”
孔子说:“这叫名声而不叫通达。所谓通达,是品质正直追求正义,善于察言观色,谋事考虑下情。为国家服务通达,在家乡中也通达。只追求名声,表面仁善而行动上违背,并且心安理得。为国服务会有恶名,在家乡也会有恶名。”
“故事”
做官原则
子张是孔子的学生,是一个积极追求闻达于世的人。一天他问孔子说:“怎样才能做官呢?”
孔子说:“做官最难得的就是使自身平安并获取美好的名声了。”
子张接着问:“如何才能使自身平安并获得美好的名声呢?”
孔子说:“君子做官有六条应该遵守的行为:有好处的时候不要自己独占;教育不聪明的人的时候,不要超过他的接受能力而贪图快速;已经出现过的错误不要再犯;话说错了不要强词夺理地为之辩解和顽固坚持;是非曲直不易辨明的官司不要乱判;日常事务不要往后推脱。”
子张问:“老师认为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不够。君子做官还有七条是应该避免的:愤怒的时候不要责怒他人,否则矛盾就会由此产生;不要拒绝他人的规劝,否则考虑事情就会过于片面;不要对别人不恭敬,否则的话,就会丧失礼貌;不要懈怠懒惰,这样就会错过时机;不要铺张浪费,不要不顾团结而破坏合作,这样事情会因此而做坏;不要做事情没有条理,否则就会乱忙一气,争执也会因此而酿成。”
子张又问:“夫子认为是不是做到这些就够了呢?”
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为政要把应该遵行的六条和应该避免的七条熟记在心,还要把这些原则体现到自己的为政实践中,分辨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然后趋利避害。这样做,你不要求人民报答,人民也会归附你,政事也会处理得当,就能够使自身平安并且获得美好的名声了。”
老人和陌生人
一位老人坐在一个小城镇边的公路旁。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他的身边,把车停下来,向他问道:“老人家,请问这是什么镇?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哪种类型?我正想决定是否搬到这里居住。”
老人抬头望了一下这位陌生人,反问到:“你刚离开的那个小镇上住的人,是属哪一类的人呢?”。
陌生人回答说:“住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们住在那儿感到很不愉快,因此打算搬到这儿来居住。”
这位老人说道:“先生,恐怕你会感到失望了,因为我们镇上的人跟他们完全一样。”
过了不久,又有另一位陌生人向老人打听同样的情况,老人又反问他同样的问题。这位陌生人回答说:“啊,住在那儿的人都十分友好,我的家人在那儿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比我以前居住地方更有发展机会的城镇,因此我们搬出来了,尽管我们还很留恋以前那个地方。”
老人说道:“年轻人,你很幸运。在这里居住的人都是跟你差不多的人,相信你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