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前三句字数相等,第四句则字数减半,故言其“三句半”,也叫十七字诗、瘸腿诗。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一、二、四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能押韵,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音调也要相同,且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三句半状人喻事,言简意赅,特别点睛于“半句”之中,十分耐人寻味。它构思巧妙,结构突兀,效果奇特,而且它来自民间,诙谐轻快地歌吟出生活的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读后耐人寻味。明人冯梦龙《古今谭概》、清人褚人获《坚瓠集》皆记载明正德年间,有位民间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曾广泛流传:
一年大旱,有位县太爷不思兴修水利,却下乡求雨,连求3天不下雨,这位诗人便写道:
太爷来求雨,三天又三宿;昨夜打开窗,——月出。
县太爷得知后大怒,马上派人把无名氏“请”进了大堂,冷笑道:“听说你善作十七字诗,好,我现在就罚你当堂题写一首十七字诗,若写得好,就放你回家。”县太爷叫张西坡,平时常把自己和宋代诗人苏东坡相比,便说:“苏东坡才高八斗,号东坡,敝人素爱风雅,号西坡,就以‘西坡’两字为题吧。”无名氏看了张西坡一眼,应声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两人较,——差多。
诗一出口,众人大笑。县太爷听了暴跳如雷,大声斥道:“无礼狂生,竟敢当堂戏弄本官,重责十八大板。”众衙役将无名氏按倒在地打了十八大板。无名氏很抱屈,回家后又写一首诗:作诗一十七,挨板一十八;若作万言诗,——打杀。县太爷恼羞成怒,遂以诽谤罪将诗人充军辽阳。临行时,无名氏的独眼龙舅舅前来送行,诗人又赋诗:充军到辽阳,见舅如见娘;两人同落泪,——三行。
到了辽阳,想不到地方官喜欢诗歌,让这位诗人到家里作诗,夫人也来旁听,无名氏随口吟道:环佩响丁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
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三句半的内容时代特征十分鲜明,比如:已是网络时代,生活节奏变快,若是你还黏乎,——淘汰如今啥都信息化,洗澡也要先办卡,要问喷头流的啥,——钱哪手机漫游到京城,接打电话样样行,就是话费实在贵,——心疼三句半虽然也叫瘸腿诗、十七字诗,实际上为四行(末行为半句),是不能归入微型诗的。郭密林认为,古体诗的五言、七言绝句是四行,为当时最短诗体,而类似微型诗的日本俳句和地方戏剧中的三句半,又不包含一行、两行诗,故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应与上述的绝句、俳句和三句半区别开来。
3.民谣、童谣
民谣是一种口头文化,是极具传播性和生命力的一种民间声音,自古以来,它就以通俗、风趣、幽默、上口的形式大量产生、迅速流传,是一种与社会政治、生活现象紧密相关的文化现象,有时也叫顺口溜、小段子。在当今信息时代,借助于电子技术,民谣的传播速度更是如虎添翼,超过任何一种文体的覆盖范围。
古代的民谣有政治谶语的作用,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月将升,日将没,木弧箕服,几亡周国”。作为民间声音,具有隐蔽性,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以藏字的方式,对董卓弄权进行抨击。现代社会民谣的数量和内容更为丰富,这与中国目前转型时期所造成的深刻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晴雨表。如“三脸干部”:“喝酒喝红了脸,钓鱼钓黑了脸,打麻将捂白了脸”;“三公干部”:“办公桌前黑脸像包公,酒席桌上红脸像关公,回家路上摇摇晃晃像济公”。辛辣绝妙地刻画了腐败分子的丑陋形象。
童谣又叫儿歌,大多是大人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韵语写成,也有的是儿童自己在游戏等场合随口编唱的。童谣一般都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迭、对答、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许多童谣具有明显的教诲意义,也有不少是伴随着游戏唱诵,起到统一游戏动作的作用,如跳绳、踢毽、拍皮球等歌。《找朋友》:“找啊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打电话》:“月儿月儿下来吧,我要用你打电话。告诉天公公:我们明天去郊游,可别下雨呀!”这种天真的想象,生动的语言,胜过多少无病呻吟的“诗”。
虽然民谣、童谣一般都比较短小,但也不限于三句或三行,整体上来说似乎和微型诗关系不大,但民谣、童谣之中不乏三行体的作品,民谣辛辣老到、童谣清新自然的语言特点,以及讲究句式整齐、节奏和谐的文体特征,对微型讽刺诗、歌谣体微型诗的创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4.谚语
谚语是流行于民间、群众口头广泛使用的较为定型的语句。这些语句,通俗性强,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具有独特的魅力。谚语句式不拘,有一句、两句、三句(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一般不超过四句,如“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超过一句的一般讲究节奏和韵脚,朗朗上口。谚语往往是经验和规律的总结,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无所不包。就下棋来说,就有:“单车难破士相全”、“摆上羊角士,不怕马来将”、“一马换双象,必是英雄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等。
有的谚语确实与诗不搭界,比如“百闻不如一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等。但有的谚语却富有诗意,甚至超过那些不怎么高明的诗,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再如“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就很有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的意味。还有一些本来就是诗句,口头相传,成为格言、谚语,而人们习以为常而不察了。比如:“十指有长短,痛惜皆相似”原是曹子建诗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是宋赵汝燧的诗句等。
谚语富有哲理性,语言简练明快,说理淋漓尽致,对微型哲理诗、微型格律诗的创作有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
5.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隐去后文,以前文表示意思的幽默语言,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歇后语的语言形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就像谜语中的谜面,后一部分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在“谜面”“谜底”之间有一个破折号,它的意思是“间歇”,有时“间歇”之后的部分不说出来,让人们猜出它的含义,所以这种语言形式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喻意的歇后语,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下雨泼街刮风扫地——假积极”、“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的现象表达意思。这种说法妙语双关,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味。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歇后语虽然是一行体文本,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有数量众多的文本,但其独特的句式和幽默的语言特点,从本质上来说和微型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6.魔鬼字典(词典)
魔鬼字典(词典)是仿照名词解释的形式,对要解释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曲解,达到一种借喻、讽刺或赋予新意的效果,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是当代社会逃避崇高、调侃神圣、消遣媚俗的精神产物。
或者有人认为魔鬼字典(词典)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世俗文化,如何够资格和微型诗拿来比较?实则是没有看到魔鬼字典(词典)中的一些优秀之作,丝毫不输于某些微型诗。如:
卷首语——长在脸上的瘤子
希望——一个空杯子,如果你不倒水,它一辈子也不会涨满奉承——一枚有赖于虚荣才得以流通的货币如果把解释的名词当作诗题,把释意看作诗行,是完全够资格作为微型诗的。事实上,有不少微型诗作品是可以当作魔鬼字典来看的。比如《麻将》:“大人玩的积木”,《网》:“漏洞百出”,《相框》“心里总装着别人”,《保温杯》:“纵有一腔热情/闲置久了,也会变得/心灰意冷”等等。此外,王尔碑的《想象汉字》:“怒:不平静的/奴隶的心”,“闭:天才锁在屋子里/谁去开门?”从某种意义来看,可以说是魔鬼字典式的微型诗。
第二节 微型诗的文本特征
雁翼在给邹雨林的一封信中谈道:“诗人的一生有很多追求,但形式是他追求的主线,因为一切表现方法都在形式上。”
他在《诗的形式美》中认为:“诗因形式而存活,形式因诗的内容而具有生命。”吕进在《可爱的微型诗——微型诗500首点评》序中说:“不能看轻诗体的美学作用。在中国诗歌史上,二言、四言、五言、七言、词、曲的出现,都推进了诗的发展。五言诗只比四言诗多一个字,可是却‘一言兴诗’。”微型诗虽然古来有之,但一直属于旁干支流,微型诗在90年代中期的勃兴,不仅扩大了微型诗的主题,而且在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微型诗从小诗中分离出来,正如绝句、律诗从古诗中分离出来一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尤其在新诗文体建设举步维艰的今天,这个意义似乎更为重要。
一、微型诗的体式
体式这里专指微型诗的篇幅,即行数和字数的规定性,这是微型诗外在的根本特征。
1.微型诗的行
中国古代诗歌分句不分行,句是旧诗里最小的单位,句式有一定之规,如四言、五言、七言之类。《诗经·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是每句四言的古风。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七言绝句,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则是五言律诗。律诗、绝句每句的字数是确定的,并讲究一定的平仄和韵脚。
旧诗有长短句一体,也就是杂言诗,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长短句应算是七言古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如李白《蜀道难》、苏轼《赤壁赋》都是千古传诵的长短句名篇。
分行是中国新诗从外国诗学来的,行是新诗的最小单位,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每行字数多少没有规定,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这是新诗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新诗成为“自由诗”的因素之一,也是新诗区别于旧诗的特点之一。
如冯雪峰的《孤独》:
哦,孤独,你嫉妒的烈性的女人!
你用你常穿的藏风的绿呢大衣
盖着我,
像一座森林
盖着一个独栖的豹。
但你的嘴唇滚烫,
你的胸膛灼热,
一碰着你,
我就嫉妒着世界,心如火炙。
每一行的字数都不相同,有的一句分为两行,有的一行里面包括两句甚至3句。
小诗是新诗体式的一种,关于小诗的体式,现代诗人们提出过各种意见:台湾诗人张朗在《小诗瑰宝》序言中指出:“对‘小诗’所选定的标准,是12行以下。”洛夫也界定为12行,罗青主张以古典律诗行数的双倍即16行较妥,张默认为应以10行为限,诗人于沙、杨星火等也持这种观点,白灵则提出小诗规格与行数无关,应以100字为限。另有人认为“小诗多则七八行,少则一二行,一般三四行”,和古典绝句、律诗的行数一脉相承。邹建军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新诗体式的划分:“四行以内的诗为微型诗,五至十行为小诗,十一至三十行为短诗,三十行以上为长诗”。10行以内算小诗可以说是比较一致的共识。
微型诗是新诗中小诗的分支,其体式限定在1-3行以内,穆仁指出:“微型诗最基本的句式是两行,一行、三行只是两行的加减、浓缩与延伸。”
一行体微型诗
旧诗中的断句可作为一行诗看,但由于表达不完整,不符合人们习惯的审美情趣,总觉得“不能算诗”。80年代之前,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句式独立、意义完整的一行体诗作,这也是80年代初3首一行诗(黄淮的《雷》、麦芒的《雾》、鲁行的《鼠》)引起注目的主要原因,一行体为微型诗的兴起起到了“广而告之”的宣传作用,功不可没。
一行体微型诗有两个极限:一是对短小的极致追求;二是必须是诗,同时这也是所有微型诗的下限。有人以“螺蛳壳里作道场”形容微型诗的创作之难,写比三言两语更短小的一行体诗,自然是难上加难了。除了黄淮的《雷》、麦芒的《雾》、鲁行的《鼠》作为经典吟味至今外,知难而进者也不乏其人。
如白莎的《枯树》:“坏就坏在根上……”要治根不能光治标,常言至理,要言不繁。熊雅柳的《石》:“也曾经是一团火”昔曾热情今冷漠,7个字,感慨无际。冯异《飞鸟小集》中有“谁会为漂亮的悼词鼓掌呢?”给人以难以言说的黑色幽默感,没有丰富的经历和感悟,难以体现这种凝练、独特的艺术魅力。秋原《沉思与随想》:“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题外之意耐人寻味。南河《演员》:“把自己的一生编排在别人的故事里”,演绎别人的故事,同时就是自己的生活,一语双关。刘德亮的《沉思》:“最辉煌的旗帜下,也有阴影。”用对比的落差效应,引起读者思考。
以《雷》而闻名诗坛的黄淮是一行体微型诗的开拓者,同时也是锲而不舍的掘进者,他集10多年创作一行诗的成果选编而成的《雷——一行诗300首》,于2004年出版。既有以理趣取胜的《晚霞》:“夕阳恩赐的艳衣能穿长久么”,也有以情趣动人的《彩虹》:“太阳晾条花头绳”,并整体采用了一行体微型组诗的形式,如《龙卷风过后》3首:“大树举着断臂向高天喊屈”;“小草挺起身躯向大地敬礼”;“风筝拖着残翅在墙角啜泣”。把平面图组合成立体景,相互映衬。这些可贵的探索,在风格、题材、手法、形式等多方面为一行体微型诗的创作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行体微型诗要求凝练,也要求自然,“须在明朗中寓含蓄,单纯中见丰富,自然中出清新,虽是突兀而起,戛然而止,却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才算是好的一行诗”。就目前所见,一行体微型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与现实生活或现象紧密结合,采用借喻的手法,或揭露、或讽刺、或启发,大多属于哲理诗之列。
既然新诗是以行为最小单位的,而行又没有字数的一定之规,那么,一行体短小的极致就是“一字诗”。80年代初,北岛的《生活》发表,因其正文只有一个字曾轰动一时,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一字诗因为“缺乏音乐性”这一“所有诗歌的本质特征”,根本不能叫诗,应取消其“诗籍”,也有人认为其高度凝练,谓之“精绝”。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乃在于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作品,如同独立的一行体一样,拗于习惯性的审美情趣,难以接受而已。如白莎的《山》:“山是一本大书/只有一个字:/攀!”是一首三行句式的微型诗,作者可谓大家,诗也决非平庸之作,但如果按照精练传神的要求来看,以“书”的平面形象来比喻山的耸立,以静态的“一个字”来指示动态的“攀”,反而影响了“攀”的力度,倒不如索性就一个“攀”字来得干脆有力。
两行体微型诗
两行体是微型诗的基本句式,有起有伏,有意有象,给人相对完整圆熟的感觉,相对一行诗来说,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容易出现佳构。顾城的《一代人》:“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早已成为传世名篇。孔孚的《落日》:“圆/寂”,可谓两行体的极致,仅此两字,但有象有意,且暗合佛教“圆寂”之意,意味悠长。
两行体微型诗,行的划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逻辑关系完整的一个句子分为两行。如谢成的《月亮》:“给人看的/总是光明的地方”,门卫京的《醉酒》:“清冽的液体/使我的大脑浑浊”,禾波《大自然篇·之一》“采煤的矿工/把春天搬到了地上”,梁静《飞的哲理》:“比飞机更早长出翅膀的/是人的思维”等等本来都是一句话,这种分行,行与行之间,通过某个谓语动词联结,有主谓或动宾紧密的逻辑关系,往往是为了突出第二行中的“诗眼”,是跳跃式思维在诗的形式上的一种反映。
另一种是每行由单句或复句构成。如冯增荣的《瀑》:“我也是普普通通的水呀/只是胆子稍稍大了点儿”,是单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刘渊如的《镜台》:“有的人在这里自我检点,/有的人在这里自我欣赏”,是单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肖宗环《小楼絮语》:“花儿显示自己,因为她美丽,/人显示自己,因为他愚蠢。”
每行为复句,每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而行与行之间则是并列关系。诗题与行之间、行与行之间、句与句之间,词组之间可以是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转折、假设、因果、递进等句型结构关系,有多种变化组合。
尤其是格律诗与微型诗倡导结合以来,短联体的微型诗成为两行体的新军,诗人流沙河在这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如《咏某公》:“无事不登三宝殿/有权便搞一言堂”,《某些诗人》:“厚厚薄薄印些拼拼凑凑句/多多少少捞些零零碎碎钱”,《自勉》:“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等等,都可说是微型格律诗中雅俗共赏的力作。还有一些是近似绝句的两行体微型诗,如杨吉甫《小诗·十二》“另睡新床了,仍做旧梦么?”何增鸾的《湖边》:“涟漪一圈一圈的思索,/被鱼一口一口的吃了”,南飞《三峡·一线天》:“涛声闯出一条路/鹰声撞出一线天”,蒋维《兵与卒》:“杀入敌阵义无返顾/冲锋何惧粉身碎骨”等,节奏整齐,富于音韵的顿挫美。
三行体微型诗
微型诗行的排列组合形式最多的是三行句式。基本的排列组合有4种变化:(1)三行连排。如邓芝兰的《忆》:“一枝很瘦的往事/有幽香/来自淡淡的故人”。(2)分成两小节,前二后一。如白莎的《梦回红岩村》:“泥泥泞泞的小路/淅淅沥沥的雨声//山村的灯火依然通红……”。(3)分成两小节,前一后二。如赵发魁的《蛙鸣》“把夏田都唱绿了//鸣鼓/晒金”。(4)分成三小节,每小节一行。如蔡燕荞的《风筝》“青云直上一线牵。//有两只吊死在树上。//春天的活报剧演活了。”
三行体微型诗是最接近于绝句小诗的,可以表现比两行式更为丰富曲折的内容,有的加上题目,甚至可以和绝句相媲美。如马瑞麟的《泼水节》:“湿淋淋的笑声/在湿淋淋的阳光中。编织着湿淋淋的梦”,泼水节中“湿淋淋”的水的印象,如没有反复渲染,难以平中出奇。再如万龙生《北京什刹海得句》:“洪钟越过侵晓的寂静/一声声敲碎了我的旅梦//一声声敲碎了我的旅梦”,多一行叠句的运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朱自清的《除夜》:“除夜的两枝摇摇的白烛光里,/我眼睁睁瞅着,/一九二一轻轻地踅过去了。”这里三行停顿所拓展的意境和情绪,就绝不是两行体所能胜任的了。
微型诗体式短小,容量有限,因此诗题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创作中应当精心提炼,而且在欣赏中无妨当作一行看待。吕亮的《家训》:“听话/爷爷才爱你”,原题为《烦》,如此以来,立意便浅,改为《家训》则寓意深刻,马上提升了诗的价值品位。
有的微型诗,题目就是诗中的一行,删去题目则如同谜面,全诗即不可理解,如熊雅柳的《石》:“也曾经是一团火”,梁继平《相框》:“心里总装着别人”,林彦的《名片》:“一张多变的脸”等,再如余薇野的《骨灰盒》:“有的装一盒空气/有的装一盒眼泪/有的装一个海”,题目占有的分量不容小视。也有一些微型诗属于即时性的感悟或思想片段,如艾青的《无题》:“谁愿意和手上有同志鲜血的人握手呢”,蒋人初的《杂感》:“蝇拍上立着一只傲然的蝇”,刘德亮的《沉思》、秋原《沉思与随想》等,题目与诗行无密切联系,有无题目并不影响对诗句的理解。
2.微型诗的字数
微型诗虽然对行有明确的限定,但作为新诗,诗行可长可短,句式无拘无束,正如同有人担心字数过少(如一字诗)丧失节奏不能称之为诗一样,字数过多,超越了一定的度,是否还能称为“微型”,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单从行的规定性来看,对联都是两行,应该归入微型诗之列,但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长联存在,如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芦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全联180字,对仗工整,气势宏大,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一直流传不衰。但这还不算最长的对联,武昌黄鹤楼有一作者不详的对联,更是长达350字,现代人昌世军为湖南省桃花源风景区桃川宫所撰的长联达220字,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对联上下合共210字,比大观楼联还要多30字。如此规格的对联要称作微型格律诗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如果说行是微型诗的身高,那么字数就是微型诗的腰围,一个巨人固然不是“微型”,一个矮的大胖子显然也不能称为“微型”。因此,对微型诗的字数给予必要的限定,应成为微型诗体式规范的题中应有之义。
邹雨林在《微型诗的音部(顿)与每句的上限字数》中为微型诗作出了这样的结论:“每行诗不超过13字,把音步控制在5个以内,或许正是微型诗走向成熟的一种规范。”从目前的创作实践来看,应该说符合大多数微型诗的特点。但随着微型诗的探索开拓,“每行诗不超过13字,音步控制在5个以内”,则有碍于微型诗体裁的发展丰富,如肖宗环《小楼絮语·之八》:“客人:‘你真慷慨,用这么丰盛的筵席款待我。’/主人:‘没有什么,反正钱不是我的’”,同样的,如刘征的《播谷篇·之十》:“问开路机:世上的道路密如蛛网,为什么还要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路呢?/开路机答:有路的地方只有现实,没有路的地方才有理想。”因采用对话的形式,每句为一行,这样,字数恐怕就难以控制在13个以内了,音节更难以控制在5个以内。此外,如孔林的《读书》:“我是每日沿着文字的小巷奔波的乞丐//但愿你的施舍/不是残羹冷饭”,杨星火《凤尾花遐思·黄凤尾花》:“你是战地黄花吗?/花心那斑斑血迹,/莫非是从黄继光的胸口喷洒出来?!”,每首诗中也都有超过13字的诗行。由此看来,作者的语言风格、体裁本身的语言特点、内容本身的要求等,对单个诗行作字数、音节的限定似乎不大符合实际。
微型散文诗、微型杂文诗、微型小剧诗,由于体裁本身的语言特点,对诗行的字数、音节作出限定比较困难,过于宽松,等同于无,限制过死,不符合创作实际。在微型诗的各类体裁当中,微型散文诗对体式的要求应该是最大的,因此,对微型散文诗作出字数的限定,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微型诗家族作出了界定。穆仁主张“微型散文诗最好在100字以内”,既满足了微型散文诗的创作要求,又能与一般的散文诗区别开来,应该说是可行的。“不仅因为它符合短小极致化,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紧迫的时代要求,也反映了文学创作实践发展的趋势。”
二、微型诗的体裁
体裁,一般地说,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种类。中外历史上的体裁分类纷繁多样,标准各异,文学种类划分标准的多样化,导致了对文学特征及本质的不同理解。我国诗歌的分类多种多样。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按表现特点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
微型诗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和吸收了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形式,因为分类标准的不同,目前出现的名称就有:自由体、格律体、抒情诗、散文诗、哲理诗、小剧诗、杂文诗、图案诗、打油诗、联语体、谚语体、格言体、民谣体、小令体、汉俳、拆字诗、山水诗、儿童诗、寓言诗、讽刺诗、组诗、翻译诗等等,名号纷繁,不胜枚举。本来每一种提法都各有其依据,对繁荣微型诗创作也大有益处,但这样相互混杂,显然是很不科学的。
华集《微型诗:多姿多彩的体裁》一文,对微型诗体裁的分类作了探索,将微型诗分为微型自由诗、微型格律诗、微型散文诗、微型打油诗、微型组诗、微型翻译诗6类。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6类的划分也没有按照统一的一个标准,是不大科学的。比如:微型自由诗、格律诗是按照语言形式来划分的;
微型散文诗、微型打油诗是微型诗与散文、民谣等其他体裁相结合的交叉型样式,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微型杂文诗、微型小剧诗等;微型组诗实际上是围绕某个主题的一组诗的集合,是一种外在的结构形态,历史上向来就有,但从来就不是一种文学体裁的类别;微型翻译诗是从诗的来源相对于本土原创而言的分类,也不属于体裁类别。在同一个分类体系中,应当遵照单一性原则,即按照固定的一个标准,而不能同时引入两个或多个标准,否则就会造成重叠。正如人按肤色可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人、棕色人种,这里如果同时加入日本人、儿童等不同标准的属类,则就不成体系了。
体裁分类虽然方法众多,但存在着基本的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功能分类、形态分类;题材分类和功用分类。前二者属于外在形式范畴,后二者属于内在形式范畴。这些基本类型是一种互补结构,它们共同构成一整套多角度、多层次地透视、折射体裁特征及其本质的系统方法。这里,仅就文本表现形式的差异对微型诗的体裁试作梳理。
从表现形态上看,微型诗的体裁可分为自由体、格律体和歌谣体3种。
1.自由体微型诗。从语言形式上来说,自由体微型诗不论句式长短,自由成章,不要求押韵,可有标点也可没有标点,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从外在结构上看,除前述最普遍的一、二、三行体句式组合之外,还包括微型组诗、微型图案诗。微型组诗——组诗在我国古代也比较多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咏怀古迹五首》等,现、当代诗人写的组诗就更多了。微型组诗是某一主题下,在时空上有内容关联,风格、形式统一且独立成篇,在外形结构上集结而成的一组诗。微型组诗可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反映诗的主题,弥补单首微型诗单薄、零碎的不足。“如果说读一首微型诗如天际一颗耀眼的明星,那么一组绝妙的微型诗便成一个星座,可以互相辉映了。”
如网络诗歌《打工生活》组诗(选六):
《出租屋》:用三百块钱/安顿好流浪
《工资》:把典当青春的收入/存入银行/用汗水的利息奔小康
《暂住证》:我黑瘦的单人照上/一个公章盖着:/无产阶级
《民工》:裸露的臂膊/与汗水合谋/加一把劲累倒夕阳
《老板》:精明的眼神里/挤出铜臭/同情心过期
《同事》:一起嫁给漂泊的战友/用辛勤劳动/抵抗命运
再如梦如的《标点符号的诗》:
休止符后/另一乐章
……血的流程
重压之下/不肯沉沦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