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0500000014

第14章 跳出框框想问题

跳出框框想问题,是指创新思考要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程序或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常规思考;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创新思考。

当一个人在思想上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时,那就好像在头脑中筑起了一条思考某一类问题的惯性轨道。有了它,再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思考活动就会凭着一种惯性在轨道上自然而然地往下滑,一直滑到常规思考的站台。

针对形成思维定势的几种主要因素和途径,我们提出跳出框框想问题的几种创新思考方法;也就是提出怎样检查头脑中有无对创新思考起束缚作用的思维定势存在。

一、跳出框框想问题,要摆脱从众型思维定势

所谓从众,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众型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不假思索的盲从众人的认知与行为。

从众并不都是错误的。众人的正确看法和做法无疑是应当尊重和遵从的,但不可盲目趋同。从众心理与行为最大的特征是没有独立思考的品格。由于种种原因,众人的一致看法和做法,有时也会发生偏差和错误,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例如,日本有一家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大原总一郎曾经提出一项维尼纶工业化的计划,在他的公司内部遭到普遍的反对。但是他不屈不挠地推行这个计划,终于大获成功。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当年周枫与人合伙做婷美,一个500万元的项目,两年后花了440万元仍未见成果,合作伙伴对此丧失了信心,一致主张把这个项目卖了。周枫认为这是个好项目,不能卖。合作伙伴说,那你自己把这个项目买下来算了,周枫只好这样做,结果婷美成功了。周枫成了亿万富翁,跟着他单干的许多员工也成了千万富翁、百万富翁。

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形成与其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观分不开,还经常与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相联系:认为从众可以不冒风险,少犯错误;从众可以维持和谐局面,避免产生矛盾,等等。这显然对创新思考是不利的。对于一个人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敏感和创新勇气来说,从众心理都可以成为一种高强度的腐蚀剂,不可掉以轻心!

要想打破从众型思维定势的束缚,就要具有“反潮流”的精神,当我们在面对新情况进行创新思维时,就不必去顾忌多数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打破封闭,开阔思路。总之,我们在创新思考中,要警惕从众心理可能会在头脑里形成一种妨碍创新的思维定势。应当既要相信群众的智慧,谨慎地对待众人的意见,又要勇于力排众议,敢于标新立异。

二、跳出框框想问题,要摆脱经验型思维定势

所谓经验,是人们从自身所经历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或技能。经验型思维定势,是人们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了的问题。

经验是宝贵的,有一定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值得重视和借鉴。它有助于人们在后来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但也要认识到,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感性认识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少经验只是某些表面现象的初步归纳,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因为人的经验要受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的可以是错的,错的可以是对的。而作为主体的人,由于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不同,加上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就会总结出不同的经验,这经验貌似根据充足和理由充分,实际上却片面、偏颇;有的只适用于某一范围、某一时期。由于受着许多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的经验,还是集体的经验,一般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只适合于某些场合和时间的局限性。不可让过去的经验成为我们创新思考的绊脚石。

要想打破经验型思维定势,就必须重视创新而弱化经验的作用,善于突破经验定势的局限,充分发挥大脑的想象力,才能使思维迸发出创新活力。总之,我们要辩证地对待经验,它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也有只适用于某些时间、场合的局限性。对某一经验是否会妨碍创新思考或束缚创新探索,应加以认真地鉴别。

三、跳出框框想问题,要摆脱书本型思维定势

书本型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

知识是潜在的力量,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越多,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有利。但不能认为,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会相应提高。这二者并不是必然同步发展,更不具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因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开拓,如果只是局限在已有的知识的范围之内推演知识,那创新就会远离而去。

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已有的某些知识会显得陈旧过时,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和错误,在这样的知识平台上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规律,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可以这样说,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可能成为创新的一种因素,但也可能会变成创新的一种障碍。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曾对青少年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下一步,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它往往成为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分水岭。”

要想打破书本型思维定势,就必须重视实践的作用。总之,我们既要接受书本知识的理论指导,又要防止它可能包含的缺陷或错误,或落后于客观现实的发现而妨碍创新思考。在创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应用有关的书本知识时,要用实践加以严格检验,务必不要迷信书本,不要做书本的奴隶,而要摆脱书本型思维定势,修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做书本的主人。

四、跳出框框想问题,要摆脱权威型思维定势

所谓权威,就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一般包括名人和名言。权威型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的言行的一种不自觉的认同和盲从。

我们这些老大不小的人,往往都有这样有趣的经历:小时,老师是我们的偶像,他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定要照着去做;工作后,单位主管是权威,把他们当成组织的化身,一定要服从领导听指挥;社会上,各类专家是心目中的名人,认为他们的理论和立言久经实践考验,一定正确无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己阅历和知识的丰富,我们就不那么迷信他们了。因为我们懂得了他们这些权威在时空上的局限。当然,迷信和尊重是两码事。对他们迷信是淡化了,尊重却依然如故。

我们应该承认,权威是客观存在的,但永久的权威是不存在的。大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小到名人名言,概莫能外。中外历史上不乏其例。牛顿曾经被看做是“科学的最高权威”,他的理论是“物理学的顶峰”。但是,自从19世纪末发现原子放射现象以来,牛顿的权威性就被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在某一领域里,某一时段里,新旧权威的更替简直是日新月异。

科学总是不断向前发展。从科学发展的进程来看,真理总是在不断纠正谬误中发展前进。有不少伟人英杰,在他们的认识上也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如果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盲目接受这些观点,那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不利于创新思考的思维定势。权威的名人名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更不可迷信。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要对当时从头脑涌现出来的名人名言加以审查,不可让它们束缚或误导了自己的创新思路。

总之,来自哲人英才的真知灼见,都凝结着前人某方面的宝贵知识与智慧,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指导价值。但不能认为凡是名人权威的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正确。一切都要细加琢磨,具体分析;辨其真伪,加以取舍。迷信权威,带来的是无知与懒惰;怀疑、质疑权威,则表现出一个人的勇气;战胜权威,才能证明一个人的知识与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辉煌的未来。

消极思维定势还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比如:①直线型思维定势。是指人面对复杂和多变的事物,仍用简单的非此即彼或者按顺序排列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直线思维的习惯是不善于从侧面、反面或迂回地去思考问题。②偏执型思维定势。它的表现多样,有的过分自信,有的是钻牛角尖,明知这条道路行不通,非要往前闯;有的是喜欢唱对台戏,人家往东,他偏往西,等等。③麻木型思维定势。就是不敏感,思维欠活跃。注意力不集中,总是难以兴奋。④自我型思维定势。是指人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利益与好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和感觉。我们在跳出框框想问题时,就是要摆脱消极的思维定势,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考的能力。

同类推荐
  • 不生气,是种本事

    不生气,是种本事

    《不生气,是种本事》浓缩戴晨志老师近二十年与世界各地民众,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倾情互动的丰富经验,以真实鲜活的生动案例、入情入理的深刻剖析,以及发自肺腑的恳切叮咛,一步一步教你在各种纷繁复杂、看似难以忍受的状况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能从节省“一滴油料”做起,“苹果之父”乔布斯对苹果产品苛求近乎完美,比尔 盖茨以谦卑的态度为微软赢得了巨大的机遇,巴菲特的耐心等待成就了他“股神”的称号,马云不懂电脑却敢创办阿里巴巴和淘宝,李嘉诚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为华人首富,王石再忙也要坚持每天读书,马化腾为何总能后来者居上……《为什么他们那么富有》集合了30位财富名人,通过讲述他们的成功故事,展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揭示获取财富的真谛,让你读完受益、助力成长。
  •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举手拱足、一言一行、接人待物、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却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幸福与成功!据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希望拥有幸福与成功的人生,就应该尝试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改变我们的习惯,让健康、积极的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 放松1001

    放松1001

    本书以“早晨”开头,以“夜晚”收尾,按照时间、场所、人际、精神、身体等主客观因素编排,通过1001种放松方法,使你最终进入自信、安宁和宽容的状态。从口诀到姿势、从内心到外表,从西式技巧到东方智慧,本书堪称一本丰富的身心自助教程。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一代又一代学子梦想过的大学殿堂,北大人作为社会菁英和优秀人才的代表,更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和智慧,即使我们没有进入北大学习的机会,也一样可以从他们丰富的人生历练中汲取营养,帮助我们更快地走向成功。本书汇集了北大哲学、心理、管理、成功、气质和幸福6门最受欢迎的公开课,甄选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北大学子的思想精髓、经验之谈,其中包括胡适、梁漱溟、林语堂、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李彦宏等人的精彩言论和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
热门推荐
  • 道融天地

    道融天地

    一个故事,一个穿越的故事,一个地球人在异界专治各种不服,升级打怪,装逼把妹,拯救世界的故事。恶俗通俗,简直俗的让人难以忍受。当然了,神马故事不重要,神马简介更加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内容要能博各位看官一乐,要能帮助各位看官思考人生。文字传递思想,思想影响着人们,人们汲取着精神的食粮。注:要看就尽早,不然只能吃别人剩下的精神食粮,到时吃不饱,吃不好,病了,我也救不了。
  • 紫瞳少女复仇恋

    紫瞳少女复仇恋

    她,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紫瞳,却被说是「灾星」。一夜间,她失去了她所以的依靠。待少女回归,定要你们百倍奉还!
  • 盗天诀

    盗天诀

    顺则生,逆则死,为天道!只手遮天,天地间尽在我手,当为盗天!武者时代,人人习武,一名少年生长在这样的时代里,却因为废物资质而无法修炼,沦落为他人的笑柄。一次意外唤醒了家传祖物中的神秘生物,从此踏上一条登天之路!
  •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

    《读人先读心心理丛书:每天学一点管理心理学》将为你揭示管理与心理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为你展示合理运用二者所能缔造的管理奇迹……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掌握了揣摩人心的基本功,才能知其所需、投其所好,以激励人心,创建高效团队;掌握了快速识人的途径,才能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以合理放权、控制,完成工作任务。
  • 口技

    口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修士有点强

    这个修士有点强

    修士,令万人敬仰,强大者飞天遁地,只手伐仙,每个人都有成为高手的梦。林杨出自万象宗,励志成为高手,去大世界闯荡。《这个修士有点强》
  • 狩魔猎刃

    狩魔猎刃

    我欲成魔,何人敢挡?挡我者,必杀之。天空中的一颗明月也散发着魔族的气息,鬼哭狼嚎之夜,魔血暗流,在幽冥洞中,我从血池中拿起那把粘满魔族鲜血的魔剑,嗡嗡作响的魔族神剑,散发着幽暗的血色光芒,每一缕光芒都是一个魔族前辈的孜孜教诲。而我经历九千年的沉寂,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间,从骷髅的白骨中慢慢修得人形,在经过一百年的苦心修炼才换来今世一魔,我要踏破世间一切,泯灭诸神传说,我就是天地一魔——九元骷髅魔君。
  • 地球的死期

    地球的死期

    绝对惰性是人类诞生的核心。相对惰性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原动力。心想事成是人类毁灭的基石。2047年,地球进入了意念时代。异能人士正式的进入普通人的视线。华兴,曾经的四系异能者,为失去的荣耀而奋斗。
  • 林深不见你

    林深不见你

    一个是小心翼翼的仰慕着的朝圣者,一个是身边总不缺伴的潇洒哥。就像两条平行线,偶然交错,然后朝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时过境迁愈觉得与双曲线相似,渐近却永无交点,竟悲伤得不能自已。当初怦然心动的的感觉终生难以忘怀,那种爱而不得弃之不舍的情愫在后来的岁月里我们把它叫作青春。
  • 塔罗古铭

    塔罗古铭

    论地位,我能让你满门抄斩;论修为,老夫我从穿越就比你高;论天赋,你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输了;论财富,我能用金币砸死你。反正你比不过我,别吵吵,站一边。老夫要去继续装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