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中国在与英国的鸦片战争中战败。英国与当时自诩为“天朝大国”的中国相比,不仅国土小、人口少,连社会财富、生产总值也不如中国,为何能在战争中取胜呢?这引起了中国一些率先“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的深思。
1842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后第二年,或者说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刚刚战败后的第一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刊刻问世。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在《海国图志》序言中说得很明了:“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唯有“师夷之长技”才可“制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他在《海国图志》中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国外船、炮、枪、水雷等武器的制造图样,西洋技艺、远镜做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等等。
魏源和林则徐同被誉为是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他的《海国图志》的问世,使中国人逐步认识到,中国并不处于世界的中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而且他们有很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
中国加入WTO后,零售业已经向全世界全面开放了,中国零售企业与国外零售企业的全面竞争势在必行(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外的零售企业先行进入中国)。商战如兵战。中国的零售业要想与国外零售业争雄,就必须了解国外的大零售企业,并进一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本书既然着眼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就不能不谈到正在虎视眈眈注视中国或已经进入中国的国外大零售企业。
据2004年出版的《商店》杂志报道,2002年全世界最大的200家零售企业中,第198、199和200名的销售额分别是28.9亿美元、24.12亿美元和24.01亿美元。而2002年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其年零售额是215亿元人民币,按说应该列入第199名,但不知何故未能列入。2003年,上海市商业委员会将其属下的几家大商业企业进行合并,组成了“百联集团”,总销售额达700多亿元人民币。但根据《商店》杂志的排序规定,只有其中的零售额才能用做排序的依据。如美国的大商业企业SUPERVALU,2002年销售额高达191.6亿美元,按说可以排在全球第32位,但由于其中大约有一半是批发额,不符合规定,只能按其零售额98.48亿美元来排序,因此只排在第56位。如果按此规定,“百联集团”按其零售额参加世界零售企业的排序,大约可以进入世界零售百强了(2002年世界零售百强最后一名的零售额达52.46亿美元)。
总体来说,中国零售业的实力与世界零售强国相比,差距极大。中国零售企业在全球零售200强中的位置,即使把“百联集团”算成进入百强,充其量也在50名开外。根据《商店》杂志的排名,进入全球200强的国家,除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外,还有:
荷兰(拥有排名在第7名、第119名和第107名的零售企业)
比利时(拥有排名在第31名、第78名、第112名和第169名的零售企业)
澳大利亚(拥有排名在第37名、第41名、第107名和第197名的零售企业)
西班牙(拥有排名在第52名、第104名、第126名和第140名的零售企业)
加拿大(拥有排名在第53名和第78名的零售企业)
瑞典(拥有排名在第54名、第72名和第95名的零售企业)
瑞士(拥有排名在第57名和第78名的零售企业)
意大利(拥有排名在第65名、第116名和第168名的零售企业)
韩国(拥有排名在第81名和第105名的零售企业)
南非(拥有排名在第96名、第167名和第177名的零售企业)
芬兰(拥有排名在第100名和第108名的零售企业)
以上说的是至少拥有一个进入全球百强的零售企业的国家。如果是200强,那么,国家或地区就更多了:
挪威(拥有排名在第111名和第155名的零售企业)
丹麦(拥有排名在第125名和第78名的零售企业)
巴西(拥有排名在第145名和第78名的零售企业)
中国香港(拥有排名在第146名和第170名的零售企业)
葡萄牙(拥有排名在第148名和第78名的零售企业)
墨西哥(拥有排名在第149名、第150名和第156名的零售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继百联集团成为全球200强(或者说是全球百强)零售企业之后,我国的其他零售企业离全球200强最后一名的距离实在太远了——上海大商业企业合并后,大连的大商集团就变为全国第二。但大商集团2002年的销售额仅为127.88亿元人民币,离2002年全球200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24.01亿美元还相差很远;而国外零售企业进入全球200强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两个零售企业。由此可见中国零售业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下面再来比较详细分析一下5个最强大的零售强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大零售企业的现状,以期对中国的大零售企业有所启发。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零售强国。在世界零售200强中,美国拥有83家,占42.5%。如果按占200强的销售额的比例来算,则美国企业更是已经超过了一半。美国排名前5位的企业有:
沃尔玛公司:创建于1962年,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2002年的年销售额达到2245.24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当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一半;净收入达到80.39亿美元,合660亿元人民币;而2002年中国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利润是319亿元人民币。它是一家具有高成长率的零售企业,其1998~2002年的5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高达14.2%,年平均净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17.9%。到2002年底,拥有店铺4694个,其中国外店铺数1288个,在中国的店铺数已经达到20个。据悉,明年沃尔玛将力争把店铺数扩大到35家。
沃尔玛公司在国外建的主要是“超级中心”,这反映了它的战略取向(从数字上看,在国外的折扣店的数量要多于超级中心。例如,在墨西哥,它拥有472个规模较小的折扣店,但那主要是由于其在当地兼并了118个BODEGAS连锁店、50个SUBURBIAS连锁店和260个VIPS连锁店。在英国的248个折扣店则全部是其在英国兼并的ASDA连锁店)。
沃尔玛公司快速扩张的拿手戏是兼并。从1962年成立至今,已经成功地实行了多次兼并。1977年,才15岁的沃尔玛公司进行了它的第一次兼并,一口气吞下了MOHR-VALUE公司的16个连锁店。1981年,19岁的沃尔玛公司又一口气吞下了KUHN’S BIG K STORES公司的92个连锁店。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到1999年,它同时在英国和德国兼并了拥有200多个连锁店的ASDA集团和拥有74个连锁店的INTERSPAR公司。据最新消息,沃尔玛公司又以3亿美元的价格从世界第7大零售商、荷兰的AHOLD公司手中收购了位于巴西的、拥有118个巨型商场和超市等门店、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Bompreco SA公司(此前,沃尔玛在巴西只有25个门店,销售收入6.9亿美元)。可以预料,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将不会满足于迄今为止的买地或租房式的开店形式,它迟早会出巨资收购中国一些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连锁企业。
家居货栈(HOME DEPOT)公司:创建于1978年,是美国第二大、全球第三大连锁商,2002年销售额高达582.4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和法国的家乐福公司;净收入也高达33.64亿美元,超过了法国的家乐福公司而居全球第二位。家居货栈公司是美国成长性最好的零售企业之一,其1998~2002年的5年平均销售额增长率高达19.2%,年平均净收入增长率更是高达25.9%,均超过了沃尔玛公司。家居货栈公司在2002年底已经拥有28万员工和1532个门店,每个门店的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它销售的商品具有很强的专门性,主要包括建材、园林、五金等方面的商品,目标顾客是那些“自己动手干的人”。除在美国外,还在加拿大、墨西哥、波多黎各开设了分店。家居货栈虽然还未在中国开设分店,但据悉,它正在与英国的KINGFISHER集团进行并购谈判。KINGFISHER本身也非等闲之辈,2002年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62.95亿美元。而且已经在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捷克、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波兰、斯洛伐克、中国台湾、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店。而且,KINGFISHER公司与家居货栈公司的业态相同,也是以“自己动手干的人”为目标顾客的专业店。如果并购成功,家居货栈公司的年销售额将达到750亿美元,超过了法国的家乐福公司而成为全球第二大连锁商。而且,它将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的连锁商。据悉,家居货栈公司对KINGFISHER公司旗下的建材超市“百安居”最感兴趣。目前,“百安居”在中国大陆已经开设了15家建材超市。如果家居货栈公司并购“百安居”成功,那么,它就直接进入了中国市场。
克罗杰(KROGER)公司:美国第三大、全球排名第4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为517.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沃尔玛公司、法国的家乐福公司和美国的家居货栈公司。它在2002年的净收入也高达12.05亿美元,是一家具有高成长性的零售企业,1998~2002年的5年中,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4.3%,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3.9%,两项指标均超过沃尔玛公司。克罗杰公司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折扣店、仓储商店等多种业态。它的一个特点是特别重视自有品牌的开发:旗下有15个牛奶场、3个冰淇淋厂、2个奶酪厂、3个饮料厂、3个肉类加工厂、5个日杂品工厂和7个面包厂。而且,其生产的自有品牌的产品由于质量好,已经开始向全国性的品牌叫板。克罗杰公司对消费者提出的口号是:“买自有品牌,爱自有品牌;不满意的话,全国名牌由你免费换!”由于美国本土的零售空间依然很大,它到目前为止尚未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开设国外分店。
(二)德国
德国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强国,在全球200强的零售总额中占10.3%的份额;但在全球200强中的数量只有13家,占6.5%。这说明德国进入全球200强的零售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其位居前三位的零售企业是:
麦德龙(METRO)公司:德国第一大、全球排名第5的大零售企业。在全球拥有2300多个门店,2002年销售额达487.38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高达12.4%,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达9.6%。它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百货商店、巨型店、专卖店、仓储店等多种业态。在其销售额中,食品的比例大约占50%,略低一点。已经在澳大利亚、比利时、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卢森堡、摩洛哥、荷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国、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士、土耳其、英国、越南等28个国家开设了国外分店,是一家全球扩张性的大零售企业,销售额的40%是在德国以外实现的。
阿迪·恩考福公司:德国第二大、全球排名第12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338.37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高达15.2%。它是一家业态比较单一的零售企业,主要以超市和折扣店为主。已经在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荷兰、爱尔兰、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设了国外分店。
REWE公司:德国第三大、全球排名第16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354.05亿美元,其中零售额为314.04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业绩一般。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只有7.4%。它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折扣店、药店、超市、专卖店、巨型店等多种业态。已经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克罗地亚、捷克、法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等国家开设了分店。
(三)法国
法国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强国,在全球零售200强的零售总额中占有9.3%的份额;但在全球200强中的企业数量只有11家,占5.5%。这说明法国进入全球200强的零售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法国位居前三位的零售企业是:
家乐福(CARREFOUR)公司:法国第一大、全球排名第2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650.11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取得了极其辉煌的业绩,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高达18.4%,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0.5%。但其在国内销售额的增长极其缓慢,只有1%左右;这说明,它在国外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要超过30%。它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巨型店、折扣店等多种业态。已经在阿根廷、比利时、巴西、智利、中国、哥伦比亚、捷克、多米尼加、埃及、希腊、印度尼西亚、日本、意大利、马来西亚、墨西哥、阿曼、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新加坡、斯洛伐克、西班牙、韩国、瑞士、中国台湾、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店,是一家全球扩张性的大零售企业,它在国外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但其2004年上半年由于业务收入下降,收到了主要股东的警告;更为要命的是,正当其忙于处理内部纷争时,关于沃尔玛公司意欲收购家乐福的传闻再次浮出水面。如果收购获得成功,则沃尔玛公司在中国的店铺数将达到70家以上。
因特玛西公司:法国第二大、全球排名第15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316.88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高达9.2%。它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巨型店等多种业态。已经在比利时、德国、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等国家开设了分店。
欧尚公司:法国第三大、全球排名第23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260.71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业绩不够理想,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只有4.2%。这可能与其在海外的过快扩张有关。它也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巨型店等多种业态。已经在安哥拉、阿根廷、中国、匈牙利、意大利、卢森堡、墨西哥、摩洛哥、波兰、葡萄牙、俄国、西班牙、中国台湾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开设了分店。
(四)英国
英国是全球第四大零售强国,其在全球零售200强的零售总额中占8.4%的份额;但在全球200强中的企业数量则有19家,占9.5%。这说明英国进入全球200强的零售企业平均规模相对小于德国和法国。英国位居前三位的零售企业是:
德斯科公司:英国第一大、全球排名第8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403.94亿美元,净收入为14.51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高达9.7%,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13.4%。该公司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便利店、百货商店、巨型店、超市等多种业态。已经在捷克、爱尔兰、马来西亚、荷兰、韩国、斯洛伐克、西班牙、中国台湾、泰国等国家或地区开设了分店。最近,有消息说,它有意进行总值高达100亿英镑的扩张计划,并购出现账目问题的荷兰零售集团——荷兰皇家阿霍德(Ahold)公司。又据报道,德斯科公司于2004年7月14日宣布,它已经用2.6亿美元收购了台资零售企业“乐购超市”在大陆的25家连锁店的股权的一半。也就是说,其花在每个连锁门店上的收购资金高达1000多万美元(合8000多万元人民币);而实际上投资一个店铺目前的资金不过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它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内地的决心。
J。圣伯利公司:英国第二大、全球排名第21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269.68亿美元,净利润为7.02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经营业绩不太好,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只有3.5%,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为-1.4%。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便利店、巨型店、超市等多种业态。在其销售额中,食品的比例非常高,占总额的90%以上。它在经营的国际化方面刚刚起步,只在美国开设了国外分店。
KINGFISHER公司:英国第三大、全球排名第32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162.95亿美元,净收入为4.12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经营业绩也不好,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虽然有11%,但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为-6.9%。其目标顾客是“自己动手干的人”,是一家以销售建材商品为主的零售企业。主要子公司“百安居”在中国很有名气,因为“百安居”在中国大陆已经开设了15家建材超市,其实力在中国内地雄踞第一。“百安居”在中国的不俗表现引起了美国两大建材零售企业家居货栈公司和劳氏(LOWE’S)公司(LOWE’S在2002年的年销售额高达264.91亿美元,是全球第20大零售企业)的注意,都有意与之进行股权合作甚至进行购并。
(五)日本
日本是全球第五大零售强国,其在全球零售200强的零售总额中占7.4%的份额;但在全球200强中的企业数量则有26家,占13%。这说明日本进入全球200强的零售企业平均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显然,这与日本连续10年以上的经济衰退有关。日本排名前3位的连锁企业有:
伊藤洋华堂公司:日本第一大、全球排名第22位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272.45亿美元,净收入为1.71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经营业绩相当糟糕,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只有1.3%,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为-21.5%。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便利店、百货商店、专卖店、巨型店、超市等多种业态。已经在澳大利亚、中国、丹麦、马来西亚、墨西哥、挪威、菲律宾、波多黎各、新加坡、韩国、西班牙、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开设了分店。它在中国北京已经有了3家大卖场,到2008年计划达到8家。
佳思客公司:日本第二大、全球排名第26位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251.55亿美元,净收入为4.18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经营业绩相当好,5年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虽然不高,只有4.9%,但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35.4%。它是一家多业态的零售企业,旗下拥有便利店、百货商店、专卖店、巨型店、超市、药店等多种业态。已经在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开设了分店。
大荣公司:曾经是日本第一大零售企业,但近年来,其采取“利润第一”的策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利润上,而不愿空挂“销售额日本第一”的桂冠。因此,它的销售率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被伊藤洋华堂公司和佳思客公司超过。现在是日本第三大、全球排名第38位的大零售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179.1亿美元,净收入为11.03亿美元。在1998~2002年的5年中,虽然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呈负增长,为-7.7%,但它的净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却不可思议地高达156.8%。是一家以百货商店为主的零售企业,但现在也开始向多业态的零售企业发展,旗下拥有百货商店、折扣店、专卖店、巨型店、超市等多种业态。已经在中国和美国开设了分店。但在中国的扩张似乎并不顺利。据报道,其在天津的12家超市(共有1400多名员工)即将被卖给华润万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