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导师戚聿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书从选题、内容框架结构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取、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戚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写作中,戚老师非常注重本书的实证研究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帮我联系了论文的实地调研单位。尤其是在我写作陷入困境时,戚老师能够及时地开阔我的研究思路,这使得本书的写作过程没有走太多的弯路,顺利地得以完成。在三年多的学习生涯中,戚老师经常与我们交流学术研究体会和心得,他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一直鞭策着、鼓励着我奋发向上。在三年多艰苦而愉快的博士学习即将结束之际,衷心地向戚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郑海航教授在博士课程总结和论文开题中对我所提出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明晰了本书的写作思路和角度,对深化和完善本书的理论框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研究的知识背景受益于经济学院王军副教授所教授的微观经济学,王老师把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演化经济学思想传达给我,使得本书能够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问题。
工商管理学院的同事们,张映红教授、张梦霞教授、柳学信副教授、陶峻副教授给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直接和间接的帮助和支持。我的师弟丁浩、杨志军和师妹张航燕在论文写作中也给予我许多帮助,与他们的交流激发了我的许多写作灵感和创新。另外,远在美国读博士的好友和同学陈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帮助我查阅了大量的英文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本书得到了LKJT公司的李建新、李保民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给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和可靠的研究基础,非常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回答我的调研问题。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先生和女儿。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对他们多有忽视,谢谢他们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尹丽萍
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