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700000027

第27章 彰显诚心,三求终得刘伯温

帮助朱元璋取天下的,武人多而文人少。文人除了李善长以外,刘基也算一个,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刘伯温,但不一定知道刘基。其实,刘伯温的正式名字为刘基,字是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当时人们也称他为刘青田。刘伯温出身于官僚世家,在家庭影响下,他从小才智超群,十四岁进处州(今浙江丽水)郡学,学习《春秋》。十七岁,拜名儒郑复初为师,攻读宋儒周敦颐、二程开创的“濂溪学”、“洛学”。他博览群书,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通,而“尤精象纬之学”。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就锋芒初露考中了进士,当时的人们都很器重他。老师郑复初曾对他父亲说:“此子必高公之门矣!”秘书监揭曼硕对人说:“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元至元二年(1336年),刘伯温位居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正廉明,因为打击权贵而声名远播。但是,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的官员很难得到重用,特别是统治集团为了巩固军事统治,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人民被划分为四个阶层,蒙古人最高贵,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最下。所谓“南人”指的是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宋朝统治下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刘伯温自然属于“南人”之列。才华横溢的刘伯温始终由于“南人”的身份在官场上到处受到排挤、打击。二十九岁时,刘伯温复审一起人命冤狱,尽改原判,因而得罪了检察官,被降为职官掾史。三十岁时因同幕府官僚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辞官,不久补升江浙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又由于多次上书弹劾御史失职数事,受到御史大臣重重阻挠,激愤之下刘伯温再次辞官。先在江苏丹徒隐居,后又寓住浙江临安,每天在西湖与酒为伴,排解心中忧愤。

这时,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至正八年(1348年)11月,首先是方国珍在浙江台州起兵,腐败无能的元朝统治者,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被迫起用刘伯温为江浙省元帅都事。刘伯温得到重用,仍旧为元朝忠心耿耿。他建议筑庆元城,用以围攻起义军,并且极力反对招抚。方国珍大惧,厚赂刘伯温,遭其拒绝。方国珍收买刘伯温不成,便派人由海路到大都(今北京)去厚赂朝中重臣,使朝廷下诏招抚。刘伯温因此被元廷扣上了“失天子悯念元元之至意”的罪名,撤了他的职务,把他关在绍兴府,气得刘伯温多次想自尽以求解脱,幸亏门人密理沙等拼命拦阻,他才活了下来。从此他放荡不羁,一天到晚在绍兴游山玩水,作诗赋词,他自比为屈原、贾谊:“上壅蔽而不昭矣,下贪婪而不贞”,“进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用来抒发自己不满于元朝统治集团的情绪。

此时方国珍不断壮大自己实力,其他各地农民军也都纷纷起义,江浙行省自感无能,被迫再次恢复刘伯温的官职,先命他“招安山寇吴成七等”。刘伯温自募“义兵”,采取剿抚兼施的办法,血腥镇压了那些拒命不服的起义者。后又与行省枢密院判石抹宜孙互为掎角,相互声援,联合起来打击方国珍。因镇压有功,他先后被江浙行省提拔为枢密院判、行省郎中,然而当报到朝廷时,由于朝中当权者排挤汉人,便借口刘伯温原只担任过儒学副提举,其资格只够上迁总管府判,事实上反倒降了级又丢了兵权。在仕途上三起三落、到处碰壁的刘伯温不再对元政府抱有希望,绝望之下,他置元世祖像于案上,北向而拜曰:臣不敢负世祖皇帝,委实因为走投无路。于是就逃归青田,时值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

落破而归、怀才不遇的刘伯温,此时开始冷静下来,考虑自己今后的出路。他一向把距离他最近的割据势力方国珍看成海盗,连姑苏(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亦为刘伯温所不齿,他曾说:“吾生平忿方国珍、张士诚辈所为!”当然不可能去投奔他们为其效力,于是决定投靠应天的朱元璋。确实,在刘伯温看来,在元末群雄中,有雄才大略、能成大业的除了朱元璋外再无他人。还在十年前第一次罢职时他就隐隐约约地萌发过这个念头。那次,刘伯温“与鲁道源、宇文公谅日纵酒西湖,见有异云起,时基已醉,放言曰:‘嘻,此所为天子气,应十年,我其辅之一。’”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刘伯温更加觉得他非同一般。然而,朱元璋到底是与“圣朝”对立啊!在自己以前创作的诗歌中,不是也直斥他为“盗贼”吗?这样,饱读经史和饱尝仕途坎坷的刘伯温,心事重重,下不了决心,索性采取静观时变的办法。他一方面集乡练自保,抵制方国珍攻击;另一方面,发愤写作,著《郁离子》十卷十八篇以见志。

而在朱元璋招募了李善长之后,有一天,他问李善长:“你经常把我比作汉高祖,你好比是酂侯。至于徐达嘛,也比得上淮阴侯,可用谁来比作留侯呢?”李善长答:“金华人宋濂博闻强记,又兼通象纬,应当可以担此重任。”朱元璋补充说:“据我所知,通象纬者莫如青田刘基。”

早在应天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浙江四杰在江南声名享誉,而四杰之中的刘伯温有“小诸葛”的美称,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料事如神,博览群书。在朱元璋看来若能得到刘伯温的辅佐,在江南的发展将会不同凡响。

此时朱元璋的求贤之心更切,于是决定动员刘伯温出山辅佐。

朱元璋知道胡大海在攻克浙东一带的时候,和浙江四杰有过往来,就让胡大海亲自拜请四位出山任职,起初他们是和胡大海交往过,也表示过对朱元璋仁义之师的欣赏。而这次胡大海去请刘伯温,虽然还带了朱元璋的亲笔书信,却被羞辱了一番。原因竟然是朱元璋前不久所杀的一个女子,竟是江南才女苏坦妹,而苏坦妹和才女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和浙江四杰多有往来,不仅诗词唱和,还经常一同参加当时浙江有名的“兰溪会”,吟诗作对,谈论天下大事。苏坦妹不仅相貌绝美,且聪颖过人,琴棋诗画皆受好评。

当朱元璋得知自己所杀的那个美女居然是苏坦妹,一下子惊坐在椅子上,很久都没回过神来。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所杀的竟然是江南才女苏坦妹,他还曾拜读过刘伯温与苏坦妹唱和的诗词,如今却为整顿军纪让她做了替死鬼,心中懊悔异常,也明白想要求到刘伯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也许朱元璋做过很多错事,但他都没后悔过,而杀了苏坦妹却让他痛心不已,后悔难当,他知道必须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负责。几宿思索过后,朱元璋决定亲去苏坦妹的墓前祭奠致歉。

见到苏坦妹墓前的碑文,朱元璋心中更是一番难受。碑文有楚方玉的沉痛悼念和对朱元璋的讨伐,见到墓前种满鲜花,献满礼物,朱元璋知道来悼念苏坦妹的文人墨客肯定不少。

朱元璋当下决定,在苏坦妹墓前筑碑立文,自我检讨。

朱元璋的碑文一立,顿时引起城内外的骚动。不知道朱元璋杀苏坦妹的人也都知道了此事,而知道此事的人看法不一。

朱元璋对李善长说道:“我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待,朱元璋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就是要向天下人检讨,愿苏坦妹地下能知朱元璋对她的歉疚。”

然后,朱元璋又派胡大海去请刘伯温,这时刘伯温对朱元璋已有好感,但仍未同意。最后,朱元璋亲自去找刘伯温悔过,并说道:“元璋知道此误,致使天下人诟病,更让文人儒士伤心,但已铸成大错,苏坦妹的性命不可挽回。元璋诚求先生出山相佐,但知先生自杭州被攻下后,隐居青田,潜心著述,元璋打扰并非为己,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啊。如今战乱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若再乱下去,天下百姓何以聊生。”

刘伯温终于被朱元璋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助他一臂之力。

后来,朱元璋与刘伯温在所设的酒席上谈话,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帅很有闲情逸致地向刘伯温问道:“不知先生吟诗作赋的本领如何?”

刘伯温微笑着回答说:“那些不过是读书人的雕虫小技,没有半点为难。”

这时,朱元璋便随手扬起手中的斑竹筷,请他以此为题赋诗。

刘伯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对湘江玉箸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朱元璋听后,对他的才气很钦佩,但还是装作不满,皱了皱眉头说道:“未免书生气太浓了!”

刘伯温揣摩透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喜欢这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不慌不忙地接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

这句算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窝子里。刘伯温巧妙地将张良用筷子为汉高祖刘邦分析天下大势的典故,放进了诗句,将朱元璋喻作汉高祖刘邦,而自比留侯张良。朱元璋听了这句是又惊又喜,一为刘伯温的才气,二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帐下虽然文韬武略人才济济,但就是缺少张良这样谋臣式的人物。朱元璋大笑道:“伯温能够来到我的身边,正是上天赐给我的张良啊!”

刘伯温也从交谈中看出朱元璋有胆有识,便向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天下群雄逐鹿的形势,阐明了当前应对时局的十八条对策,深得朱元璋赏识。这一幕和诸葛亮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不谋而合,也难怪后人将刘伯温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了。朱元璋从自己建立队伍以来,对人才特别尊重,凡是他认为有才能的人,都给予了相应的待遇。刘伯温也不辱使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总能献上良策。史书上称他:“每遇危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就。”意思也就是说,每当朱元璋遇到危难的时候,他总能献出良策,帮其渡过难关。

同类推荐
  • 狼可汗传

    狼可汗传

    一个未来世界公认的废物少年,为了寻找人类进化危机的原因,穿越回到战国。依靠自身的武力,智慧和运气,数次化险为夷,军商匪匠无所不交,逐渐走向人生的巅峰,最终成就一代传奇。
  • 秦末造反总动员
  • 旌旗遍天下

    旌旗遍天下

    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这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里不是生就是死!!生存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生存?死亡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死?且看生活在这个时代原锦衣玉食现如草芥一般的少年墨云他是如何做的选择。PS:非推荐期间,每天一更,时间是上午的11点45分,加更会另行通知!
  • 召唤华夏之三国

    召唤华夏之三国

    不同的三国,没有穿越,只有原始。大汉帝国在巅峰时代崛起,诞生一代绝世名帝,刘鸿,拥有绝世系统,华夏名将名臣归顺尽大汉帝国掌控。曹操:刘鸿是一代名帝,具有颠覆世界的能力。刘备:刘鸿是我的刘家兄弟,我的军队就是刘鸿的军队。孙权:刘鸿是我的上头,我们孙家誓死效忠于大汉帝国。天下英雄谁敌手,唯我独尊。猛将文臣汇聚一堂,尽在召唤华夏之三国!
  •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生命不息,探寻不止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浩瀚的历史洪荒里,那些瑰丽文化,荣耀时代究竟有多少神秘和绚烂,又历经多少风雨和沧桑?而今踽踽独立于盛世,呈现出无声光亮的,都是我们将要探索的求证的。
热门推荐
  • 私奔地球

    私奔地球

    我午夜回宿舍时,看到图书馆的灯光异常地亮着。于是带着疑问来到图书馆三楼,却见到了失踪多年的女友。女友告知我我们其实是私奔到地球的月城人。从此以后,我的世界观完全颠覆,那些封存的记忆渐渐复活,而此后的发生的重大变故全部都与这次好奇的冒险有关!从此以后,虚实之间的界限被完全打破,我再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穿梭在雪城,月城,地图王国,镜子迷宫等等之中,只为寻找回去的路!
  • 不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一生

    不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一生

    那年刚上初一的我,本以为会像普通人一样,到高中,大学……可是不平凡的人注定有不平凡的人生,而这一定与我和我的伙伴们天生的那些异于常人的能力密不可分……
  • 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要当好一名导游,除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外,娴熟生动的讲解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这本书只能提供一个最基础的历史、人文、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 花羡

    花羡

    她也许属于该看精神科医生的那一类;都市里锦绣前程,她用县级小城的临时工交换;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她用水火难容来报答;爱情,原来就是最美好的回忆。
  • 王爷狠倾城

    王爷狠倾城

    少女俏眉微微皱起,有些不悦地看着远方的花轿,冷笑道:“我的男人也是你可以碰的吗?”一匹俊俏的黑马也好似听懂主人的话语,抬头萌萌的看了看自家主子,好像在说,这人就是犯贱,敢跟主子你抢东西。花轿依旧继续向少女靠近,人群中的众人也都很好奇,眼前这名绝色女子是何人,谁不知道他们国家的七王爷轩辕彻近几年来身边都没有一个女子。当花轿来到少女身边是不超过十米时,黑色的骏马,像风一样飞驰的冲了出去,目标就是安然自得地坐在马背上嘴角微微上翘的妖孽男子,也是黯启的七王爷,也是四大美人之首的轩辕彻。骏马飞过了,女子只剩下一道背影,可是,他们家王…
  • 重生之一世完美

    重生之一世完美

    一觉醒来,重回初中的杨华,踩着阳光,走上康庄大道,誓要弥补遗憾,只愿这一世完美。
  • 知梦又知你

    知梦又知你

    新书《你的心里有鬼》我终于找到你,然后和你一起看花好,看月儿圆。
  • 邪魅竹马VS呆萌青梅

    邪魅竹马VS呆萌青梅

    他和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小时候一起玩游戏,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洗澡。。。。可是长大后的他和她还会依然如此吗?请拭目以待吧。。。。
  • 恶魔少卿娇妻你别跑

    恶魔少卿娇妻你别跑

    苏潇潇来到墓地看望故人,却在墓地里看到一个身穿黑色风衣的华人男孩,他和那位故人有着相同的气质,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笙聿,很高兴认识你!”他对苏潇潇笑了笑,然后与她握了手。“过来看朋友?”“恩,你也是!”他的笑容让苏潇潇再一次看到了那位故人。“恩,一起喝杯咖啡吧,你很像我的一位朋友,”苏潇潇把花放在了墓碑上。“好呀!你也很像我的一位朋友,很像……”。说完她们一起去了咖啡店,都互相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告诉了对方。两人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笙聿,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苏潇潇接过笙聿递过的咖啡。“洗耳恭听!!”他喝了一口咖啡。“在几年前的一个夜晚,薄凉的月色与这冰冷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
  • 腹黑王爷:爷的小毒妃

    腹黑王爷:爷的小毒妃

    身为现代的三好女青年,竟然就睡了一觉就遇上了最狗血的穿越剧情!穿越就算了,说好的男神呢?!为什么我就只有在深山老林里和一个老头还有小屁孩生活的命啊!!好不容易出去了,还遇上一个大贱男!!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