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700000026

第26章 求贤若渴,徽州城中拜朱升

朱升,明代开国谋臣,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避乱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朱升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重“华夷之分”,“严华夷之辨”,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因而不乐仕进。他46岁始登乡贡进士,50岁被授为池州路学正,但拖至52岁才赴任,3年后,便“秩满南归”,隐居于家乡石门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朱升“避兵奔窜,往往闭户著述不辍”,静观时局的变化。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命胡大海拔取绩溪、宣城,攻克休宁,占据了徽州,然后命邓愈在徽州坐镇。邓愈听人说此地有个隐士朱升,神机妙算,满腹才华,但他中举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曾被礼部任命为池州路学正。不久天下大乱,各方起义势力雄起,朱升就归隐在歙县的石门,读书耕种,归隐田园。邓愈就将朱升的情况向朱元璋陈述了一下。朱元璋自己读书不多,却深深知道读书的好处,所以他很敬重李善长、冯国用这些文才,每占领了新的地方,朱元璋必定访求地方的儒士文才,用尽方法、软硬兼施地求才。听说朱升是大儒,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得到他,就先命身在徽州的邓愈前去拜访。

其实朱升虽退隐归居田园,但他并非不闻天下事,朱元璋的发展他了如指掌,待朱元璋打到徽州时,朱升担心自己被请出山,即携带家人搬进山中居住。邓愈带着几个兵士,一路跋涉走了几十里路,才到了歙县石门。先前听说朱升在石门设堂讲学,又是大名人,本该容易寻找,不料朱升迁进山中时,告诉周围人若有官兵寻访切不可告诉他的处所,只说不知道即可。所以邓愈他们问了很多人,都无从可得,最后,邓愈才得知朱升住在附近的一座山中。

邓愈和几个士兵立即赶往附近那座山,把马拴在山下,循着山路四处寻找。寻至半山腰,在溪畔见一老者戴着斗笠在钓鱼,慌忙询问:“老先生,请问此地的朱升先生是否住在这座山上?”

老先生打量一番来人,悠然说道:“是住在这座山上。”

邓愈忙问:“请先生指教如何寻访?”

那老人笑道:“哈哈,你们来晚了,朱升已经死了。”

邓愈和几个兵士大惊道:“怎么可能,没听说啊。”

老人道:“千真万确,昨晚死的,我若不知无人可知。”

再问什么,老人即不言语,自顾钓鱼。几个兵士嚷嚷一番,只好下山,邓愈觉得非常遗憾。

回到城中,邓愈立即将此事的经过写了一封详信,速报朱元璋。

朱元璋得到信后,有些不敢相信,说与李善长听。

李善长听到后,大笑道:“哈哈,果然是个聪明人哪!大帅,邓愈被糊弄了,那钓鱼的老人正是朱升本人。”

朱元璋一想,那老人的确应是朱升本人。

朱元璋求才心切,想让邓愈再访,被李善长挡住:“大帅此时不应让邓将军再访,否则只会引起朱先生的反感。善长以为,大帅当选一个合适的日子,亲到徽州求贤,毕竟朱先生几近花甲之年,想他出山本不是易事。他若真是大儒,大帅亲往,即便他不肯同来应天,也必有所获。”

朱元璋一听朱升年近花甲,觉得自己的确应该亲访。以朱先生的阅历和智慧,对自己肯定会有所帮助,且若能赢得朱升的认可,在徽州地方的发展也会顺利些。

朱元璋遂带领侍从和十几个兵士,马不停蹄赶往歙县,连县城都没去,直接到石门村寻访,就连邓愈也是奉命在石门村等待。朱元璋让邓愈和随从在村口等待,便装只身前往山上寻访。找到邓愈所说的那条山溪后,朱元璋顺着溪流找到一处茅屋。然而,人去屋空,朱元璋知道朱升是故意躲着,没有见到心中甚感遗憾。正待离开,朱元璋看见窗棂上有纸张飘动,走近一看,是朱升留言:“老朽年事已高,只求安然度过余生,大帅请回,失礼。”

朱元璋看了后,扯下来放进口袋里,心中有些失望。

朱元璋坐在茅屋门前,抬头看山,山高云淡,平视而望,林木幽然,低头望溪,水清见底。此种风情,让朱元璋一颗久入尘世之心平淡超然不少,心静下来,人也特别舒服。片刻之后,朱元璋立起身子,长叹一声:“可惜啊,可惜。”从超然的景色中回转,朱元璋还要面对现实中的纷乱。对着朱升的门,朱元璋深鞠一躬,依依不舍地边走边回头。

还未走到那溪水处,朱元璋忽听后面有人喊道:“大帅且慢。”

一回头,那老者正笑吟吟地示意朱元璋回转。朱元璋见此人形态儒雅,一副教书先生的打扮,心想恐怕这就是朱升。但又有些恍惚,以为自己看花了眼,边走边想如何对待。

走到近处,见那老者其实并不显老,身体矫健,目光敏锐,只是头发花白,增了几分老意。

朱元璋未语先施礼。

老者忙挡住说:“老朽失礼,就在这溪边相谈如何。”

朱元璋猜出此人正是朱升,喜出望外,忙让老先生先行,至溪边光洁的石块处坐下,两人谈了起来。

朱升道:“闻先生所到之城,皆施仁义之策,老朽甚是欣慰啊。”

朱元璋道:“我农民出身,所做之事自然要为百姓着想,连年的征战,受苦的就是无辜的百姓啊。”

朱升道:“大帅有此心意,定能成大事。本来老朽打算避开军扰,料你若是知人善用者,必会近日来访,所以躲了起来。但见大帅不紧不慢,如此敬重文才,只身前来,心有愧疚,决定还是见上一面。”

朱元璋道:“我年少家贫,书读得少,最敬仰的就是读书人,读书明理啊。我现在是带兵打仗,将来若要治理城池,出谋划策,靠的还是天下文才啊。元璋在此恳请先生相助,同去应天,为天下百姓谋安定。”

朱升朗然道:“大帅有此心,老朽感激不尽,既已决定归隐田园,老朽实在不愿出山,请大帅见谅。”

朱元璋以为此事万不可勉强,但朱升既是大儒,年事又颇高,就询问了他对天下局势和大势的看法。

朱升道:“元朝已经到了灭亡的时候,大帅得应天是明智之举。你的邻邦虽强,但却敌不过你的谋略,也比不过你的仁义之名,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如此。”朱元璋听此觉得朱升所言很有道理,即问道:“我现在待在应天,虽然陆续收了附近的地方,守应天不难,但四邻劲敌,元璋还请先生指教如何发展。”

朱升道:“我就送你九个字,你若能严守这九字,得天下是迟早之事。”

朱元璋忙问:“请先生指教。”

朱升缓缓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觉得含义深奥,一时难以懂得,就让朱升再复述一遍。朱元璋默默读了四五遍,方解其意。

朱元璋对朱升道:“先生,这‘高筑墙’就是要我守住应天,巩固应天;这‘广积粮’就是要我发展经济实力,储足物资;这‘缓称王’就是要我不要过早称王,太早称王难免被人当做攻击的目标。不知元璋理解得是否正确?”

朱升听后,大笑道:“果然是英明之人,但这九个字不仅仅是这些。等到了关键时刻,你就想想这九个字,对你必有帮助。”

朱元璋心中非常感激朱升,奈何朱升又不肯出山,只好作别。

隔年朱升在家乡造房,朱元璋得知,还亲笔题匾相送:“梅花初月”,以形容朱升的高洁、贤智。

此后,朱元璋对朱升一直敬重有加,给朱升很高的礼遇。

而朱升也感念朱元璋的英明,在朱元璋征服徽州地区的各派势力的时候,朱升总是替他说话。而在朱元璋派兵出击饶州的时候,饶州守兵负隅顽抗,久攻不下,致信朱升。朱升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当地调集了壮士数千,予以援助,并送亲笔陈情书给饶州统帅,动其军心,劝他投降,最后朱元璋取得饶州大捷。

待在应天的朱元璋,势力其实已经很强大,但他严守朱升的建议,周围的张士诚称了王、方国珍称了王、徐寿辉称了王,朱元璋就是不称王,宁愿就屈打着小明王的旗号。这样朱元璋使得元朝把目标放在那些称王的人身上,不暴露自己的野心。同时,朱元璋利用别人忙着和元军打仗的机会发展自己,等小明王的军事力量被元朝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元朝的军力也受到严重挫伤,可谓两败俱伤。而朱元璋则趁机向南面和东南部突围,攻占大片土地,财力也充足了,应天的根据地也巩固了,朱元璋开始把目标对准他附近的强大邻居。

龙凤四年11月,婺州“久拒不下”,朱升劝朱元璋亲临指挥,朱元璋“因问兵要”,朱升说:“杀降不祥,唯不嗜杀人者,天下无敌。”朱元璋采纳他的建议,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婺州,令“城破不许妄杀”。至12月,夺取婺州。

吴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的职位,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年)1月4日,朱元璋在应天登上帝位。其后,朱升又制定祭祀斋戒礼、宗庙时享礼,编纂防止“内嬖惑人”、干预朝政的《女诫》,并为朱元璋撰写了颁赐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功臣的诰书,为明初政坛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朱升辅佐朱元璋十余年,文治武功并著,可谓居功至伟。但是,就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朱升却萌生退意。洪武二年2月便正式“请老归山”。

同类推荐
  • 明末卫小宝

    明末卫小宝

    风流倜傥创二代变身明末底层小人物:没权、没势、没钱途,还饱受歧视遭非议、惹官司、被诬陷,还有俩活宝——一个糊涂的酒鬼老爹一个恨嫁的大龄姐姐穷得叮当响的卫小宝表示压力太大,希望立刻‘死回去’!但当他一脚丫子踩进了历史的烂泥塘后,才知自己当真错得离谱——比起‘和崇祯皇帝做搭档’,那些都算个啥!(PS:求点、求收、求评论;不点的您先收着养肥,不收的……呃……亲,还是收了俺吧~~)
  • 狼性大宋

    狼性大宋

    十万军民化为冤魂永沉大海华夏脊梁碎裂文人风骨全无这一切的开始造就了华夏更为悲痛的历史云一妙作为一个现代修士穿越到大宋末期,是否能够挽回。
  • 前世今生醒着的梦

    前世今生醒着的梦

    一个私生子却有着扑朔的身世一个魔鬼面具后掩盖着一张丑陋的脸为了生存与报复,一场场阴谋阳谋,一次次生死抉择,最终面对一手建立的帝国,却选择了独自一个人离开……
  • 三国我煮天下

    三国我煮天下

    三国我做主的时代,四世三公在袁术手里是壮大还是衰落,天下又会落入谁的手里,在巨鹿之战里抢怪,在长平之战的里修改历史,那下一个副本你猜又会是什么呢。
  •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中世纪生活变成这样居然没错

    这是一本关于身处中世纪的青年守护心中之人的书。为了她,他层层布算,但也难免伤痕累累。此间恋爱奋斗,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攻城围城,幕幕上演。··················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我被男神附了身

    我被男神附了身

    天哪,救命!男神他...要我的身体...给不给,给不给...不要污不要污,是男神的灵魂不小心共用了若苏的身体。等等,该喊救命的好像应该是陆昀。若苏摩拳擦掌,对着陆昀的灵魂扑了过去。“喂,交租金!”“什么?”陆昀一脸呆萌。“没有?那就用吻抵债吧!”“好,我交租。”若苏扑了个空.
  • 血魇羁绊

    血魇羁绊

    她本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女孩,与他们没有任何的交集。然而,她的血统不承认她平淡而朴素的一生。没有六岁以前的记忆,她的人生有些迷茫。尽管自己不被母亲待见,尽管她遭受着难以想象却真实存在的事情,她都一人承受。当一切都渐渐变得美好之时,那个受自己帮助而变得外向的女孩,却做着让她害怕的事。只因为爱与权利。面对皇家四少的威胁,猎人的存在,夏家小姐的迫害。真正的身份将被揭开,公主?名媛?遗失的记忆不断涌现,她凌紫韵的生命出现光点,然而当血色魔藤从大地钻出,宁静之湖冰封结界,血族将遭受毁灭之时,她,该怎么办?“眼泪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价值,流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世界,没有谁值得我们相信!”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人类纪年

    人类纪年

    人类在经过漫长发展后,终于走上了银河系的舞台,在几百年的探索时光中,却没有发现一个智慧生命,直到一个突然造访的外星种族,却拉开了数十年战争的序幕。人类在这一场浩劫中,何去何从?(PS:我想写一个太空歌剧般的人类之梦,但可能笔力有限,望大家多多批评,这本书没有机甲,没有异能,修炼。可能会有人不喜欢的。)
  • 绝仙剑传奇

    绝仙剑传奇

    道非修得,非修难得道,绝仙剑,斩仙身若斩人身,一切幻法莫加于上,而他,天地混血,御绝仙于心意之间,更收服绝美剑灵,众界之中打出一片天下。
  • 渝怀壮歌

    渝怀壮歌

    本书记述了重庆渝怀铁路建设的全过程。渝怀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建设项目之一。它的建成,使得川渝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客货运输途径缩短270~550公里,对于加强西南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速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武陵山区脱贫致富和西南地区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间罪

    间罪

    千年前,一场神罚般的【黎明洗礼】让人类走到了几近灭绝的境地。千年后,得以残喘的人类火种重现光明,却成了被困在蔷薇花影之中的囚徒。是持剑与盾满腔热血地冲破谜般的叹息笼牢?还是在神的面前洁身修心以求得一缕光明照耀无边的黑暗?历时千年的种族战争仍旧没有能给出人类答案。而当那个少年为了承诺踏足帝国领土之后,遮掩着无数谜团的那层雾霾终于迎来了第一缕清风。
  • 百樱之恋:凌曦之冰

    百樱之恋:凌曦之冰

    在魔法界,百樱大陆的废材千金公主百樱冰梦,在十六岁生日那晚,一位英俊帅气的冷酷魔法守护使王子成了冰梦的专属守护使,可一个性格霸道冷漠,一个性格温和甜霸气,性格不和让他俩成了冤家…但他俩经过了许多难后,发现已经离不开对方了…一次大灾难中,冰梦竟然是万年难见魔法圣女…
  • 在时光里飘摇

    在时光里飘摇

    时光总是在我们无法察觉的情况下流失,带着我们的一切,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百年的光阴离去,过去那些熟悉的早已是物是人非。这一切发生的那么的自然,又那么的让人不知所措。人们徘徊过,彷徨过,挣扎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但路的终点都是一样的——追随着时光而去。若有一日,能有追逐时光,便可不再受其摆布......
  • 蓝色灵柩

    蓝色灵柩

    蓝尹伊一个平凡的女孩因无意间弹奏《天使的乐曲》在时空隧道当中粉碎身体穿越到不知名的世界,无奈间她只得附身在婴儿的身上,为了寻回自己的身体与朋友,也为了保护自己认为重要的人她愤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