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0200000023

第23章 转换视角调控法

我们先从一个年轻的妈妈讲述的真情故事,开始这个话题。

我的儿子5个月了,一向活泼可爱,可这一天突然咳嗽起来。看着他咳嗽时小脸涨红的样子,我心疼得眼泪一颗颗往下掉。我打电话给妈妈,求她过来帮我带几天孩子。电话那头,妈妈先是着急后是犹豫。我知道现在家里农活太忙,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他们,是离不开家太久的,何况此时又临近秋收,弟弟的小孩也需要照料。可最终,妈妈还是来了,满脸的疲倦,从几百里外的老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而来。

早晨将儿子交给了妈妈,临走之前又反反复复地跟母亲交代:什么时间吃药,什么时间喂奶,要注意哪些问题。妈妈不住地点头,催我说:"你快上班吧,家里有我呢。"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下班,我骑上自行车立刻往家赶。刚到楼梯口,就听到儿子"哇哇"的哭声。我连忙开门进去,只见儿子一个人躺在床上手脚乱蹬,眼泪、鼻涕抹了满脸,眼角正有一颗豆大的泪珠要落下来。

我大声叫妈妈:"妈!妈!"妈妈闻声从厨房里探出半个身子,随之而来的还有浓郁的葱香味。我气急败坏地说:"孩子万一掉下来咋办?"妈妈急急地说:"不会的,我把周围垫好了,掉不下来。""那他要哭坏了嗓子呢?""小孩子多哭有好处,你和你弟弟小时候不都是我一个人带大的?""你以为现在的孩子还像我们那时呀?几十岁的人了,还这么粗心!"我不满地嘟囔道。

妈妈揉搓着两只糊满面粉的手,在原地愣了几秒,然后慢慢地走回厨房去了。

看着妈妈的背影,我突然发觉她迟缓的步态和双鬓搀杂着的白发,不禁一阵感叹,妈妈真的老了。

把儿子安顿好,我到了厨房。妈妈正默默地擀着面条,已切好的面条细长而均匀,柔软地躺在面板上。原来,妈妈是在抽空为她的女儿做面条啊!

何止一次,我在电话中告诉妈妈,做梦都希望能吃到她亲手做的葱花面。那种在老家窄小的厨房,温暖晕黄的灯光里"吸溜"面条的情景,成了我难以忘怀的美梦。那时候,爸爸早早地将一锅放了葱花的水烧开,妈妈则将面条利索地下锅。一会儿,先盛出来的放在我和弟弟的面前,然后他们再盛。我和弟弟像两只馋猫,用鼻子嗅嗅,接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常常我能瞥见妈妈眼中那抹满足的笑意。

我静静地看着妈妈的背影,突然发觉有泪从她低垂的眼角落下来,滴在面板上。抱着妈妈的肩膀,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能说什么呢,在埋怨妈妈的那一刻,我只记得自己是母亲,却忘了妈妈也是母亲啊。

这位年轻的妈妈面对眼前同样的一件事,开始是抱怨和不满,后来却变成了感动和幸福,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她开始只看到"自己是母亲",后来看到了"妈妈也是母亲"。

生活就是这样,面对大千世界,面对周围的生活,由于心念不同,我们往往会从眼前的事物中看出不同的东西。

不信,我们先来作一个实验,看看下面的一些图形。

你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头像,还是一个人的整身侧面像?

由于看出的东西不同,你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再看下面的图,更是这样。

从上面的图中,你也许先看出了一个"可怕的骷髅",于是感到恐惧,甚至想"拔腿就跑"了。但是,且慢!再看看,难道你没有看出一对"可爱的情侣"?你看,餐桌上的高脚酒杯已经摆好,女孩含蓄羞涩的微笑中流露出无限的幸福,男孩举起双手在给她祝贺呢!他们是那样幸福可爱!这时候,你没有了恐惧,甚至也会情不自禁地露出愉悦的笑容。

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总要给看到的事物给出某种解释。由于给出不同的解释,就看出了不同的东西,也就有了不同的心情。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生活展现给我们一样的画面,不同的人却看到了不一样景物。登上同一座山峰,画家与生物学家,一定会看出不同的东西。我们总是用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来解释和评价眼前的事物。因而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从生活看到阴云还是阳光,看到黑暗还是光明,看到苦难还是幸福,也全在于我们想看到什么,全在于我们怎样解释和评价眼前的事物,全在于我们用怎样的眼光看生活。

有一个快乐的人,他当上了飞行员。一天,他遇上了一位总是不快乐的朋友,想开导开导他。于是,两人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这些时间在大草原练习飞行,那地方天苍苍,野茫茫,云是那样的白,天是那样的蓝,快活透了。

那你就没有遇上过危险?

不,危险当然有,不过那上面设施齐全,什么情况都考虑到了,还是很安全的。

这我知道,我是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些安全设施也会有失灵的时候。

设施失灵了还有许多应急措施,就是机上什么都失灵了,还可以随时跳降落伞自救。

我就是担心那跳伞,做什么事都允许人失败。失败了可以再来,惟有这跳伞,第一次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就谈不上再来了。你能保证第一次就绝对有把握?

快乐的人知道,他面前这位仁兄又钻进牛角尖了,于是敷衍着说,草原上多的是干草垛,果真遇上这情况,我们也会想办法落到干草垛上的。

可牧民都喜欢在于草垛上插把粪叉,那粪叉我见过,都是又尖又长的。

草垛那么大,粪叉那么小,我哪会正好落在那叉尖儿上?

你看,同样的生活,乐观的人哪怕在忧患中,也总能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哪怕在机会中,也总是看到忧患。于是,乐观的人更加乐观,悲观的人更加悲观。

对同样的事情,人为什么会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上有个"ABC理论"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其中的A、B、C分别是"外来激发性事件"、"个体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和"外来激发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三个英文单词的字头。ABC理论认为,外来激发性事件都是中性的,但是,由于个体依据不同的认知评价系统,对外来激发性事件进行了不同的理性或非理性的自我解释或自我评价,最终便导致了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就是说,导致C的原因并不是A,而是B。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看开头那位年轻的妈妈的感情故事。开始她只想到了"自己是母亲",这是一种认知评价,正是这种认知评价让她心生抱怨和不满,后来她想到了"妈妈也是母亲",这又是一种认知评价,正是这种新的认知评价让她感动和幸福。

"ABC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人的情绪积极还是消极的,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和理解。有时候,同一现实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生活中经常有类似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忧虑重重。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的天,伞可不好卖呦!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如此忧心忡忡,老太太竟忧虑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访得一智者,智者为老太太出一怪招:晴天好晒盐,您该为小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如此转念一想,保您忧虑全消。老太太依计而行,果真无忧无虑心宽体健起来。

原本,事情常有两面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得得失失,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只要换个视角,刚才看到的还是阴影,转眼就是一片阳光。如此,何愁不转忧为喜?

事情就是这样,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现实的态度。于是,我们改变了心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裕的国家。有一次,他到一个离王宫很远的地方旅行。回到王宫后,他不停地抱怨脚非常疼,他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更何况他所走的路那样难走,路面太多的杂草和碎石,更何况他为了轻便只穿了一双薄底的鞋子。于是,愤怒的国王向天下发布诏令,让百姓用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很明显,这要用掉无数张牛皮,花费巨额的金钱。

这时,一位大臣冒着触犯国王的危险进言道:陛下,为什么你要花费那么多不必要的钱呢?你何不剪一小块牛皮包在自己的脚上呢?听了大臣的话,国王很惊讶,但略加思考,他接受了大臣的建议——为自己做了一双厚底皮鞋。

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总是抱怨环境的恶劣和命运的不公,总是想改变你生活其间的世界,以为那样才会让自己生活的快乐。但是,你是否想过,需要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是自己的心,是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是自己看待生活的视角。

下面的故事是对这个道理的深刻诠释。

4岁的时候,她从炕上掉下来,脖子陷进胸腔里。从此,她的下颌总被推出30度,每天她只能抬着头。

上学了,同学笑她。她哭过。勉强读到高考了,没有一所大学能要她。她只有放弃。她哭过。回到乡下学插秧吧,可是为了把那秧苗插进田里,她必须把腰弯了再弯,脸几乎都快扣到膝盖了,才能让眼睛找对那个角度。她也哭过。

她哭的时候跟别人哭的时候下一样。别人需要低下头来,用毛巾擦眼泪。她擦眼泪的样子很滑稽,把头扬着,手高举着毛巾。在脸上擦过去的那一个手势,不像在拭去让人同情的忧伤,倒像轻轻地挽起照在脸上的阳光。

后来,她学会了用电脑,学会了写诗。她的诗到处是高天与飞鸟的痕迹。再后来,她有了一份工作,那份工作是为许多诗人、作家策划出版图书。她成了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出版社编辑。她被人当做传奇。但是,她抬着头,微笑着说:"其实我非常感谢命运给我的这颗永远不会低下的头。"

是的,因为只能抬头,所以上小学时,她看黑板就不必像别的同学那样为了抬头觉得脖子酸痛。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像乡下姐妹们一样俯身大地练习插秧,就变得非常困难,但她正是因为抬头看到了更辽远的天空。不能行走,便必须飞翔。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觉得自己天生就是一个书写诗歌朗诵诗歌的人。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哭泣的样子,显得是那样的神圣。在她哭泣的时候,天上的神在她的眼泪里也放进了阳光。因为只能抬头,所以她的视线永远向上,向上……

她把手放在额上,再一次轻轻地拭去眼泪——不,是轻轻地挽起阳光,她说,无法低头,便不得不昂首;只能抬头,就永远不再想屈服!不能改变的是苦难本身,而能够享受的,却是在苦难中挣扎着站起来的双倍的幸福!

转换视角看生活,还有一种境界。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非洲加纳一所中学里的真实故事。

这一天,一位老师走进教室。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们的眼睛首先盯住了黑点,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面露遗憾地说:"为什么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生活中,我们可不要这样只看到'黑点'啊!"

教室里鸦雀无声。

随后,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不大的白点。他又问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这次,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太好了!"老师这回高兴地笑了,"就该这样,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亮点,学会看到光明!"

沉寂片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别开生面的这堂课,一直深深印在当时的一个学生的心里。他就是后来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正是正堂课,教会了安南学会了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哪怕是眼前一片昏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正是凭着这一点,安南赢得了人生的成功,而且给世界和平不断带来希望的阳光。

白纸上不能只看到黑点,黑纸上也要看到白点。这个故事揭示的朴素的道理,不是给我们很多人生的启示?

为什么有人本来生活在幸福中,却总是让心灵在痛苦中煎熬?这是因为,许多人往往习惯了首先盯住生活中的"黑点":一个困难,一次挫折,一回失败,一点缺憾,甚至哪怕一点小小的不如意,而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和已经获得的成功,看不到自己本已拥有的幸福生活。真是恰如哲人所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得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如果我们的眼光总是集中在困难、挫折、烦恼和痛苦上,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被一种渗透性的消极情绪所左右,就会把"黑点"看成大片阴影,甚至是天昏地暗。其实,这种倒霉透顶的感觉并不真实,而是一种含有严重夸大和歪曲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这种习以为常却又十分荒谬的心理倾向,也许正是我们心灵在地狱中煎熬,我们的人生走向最终失败的心理渊源。

为什么有人似乎生活已经山穷水尽,却能让自己走向柳暗花明?这是因为,有的人善于看到生活中的"白点":善于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哪怕似乎无望的生活中,也总能看到希望的阳光。心怀希望的阳光,就会给我们的人生注入强大而神奇的精神力量,就会让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把困境带来的压力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人生成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心理平衡,收获了心灵的幸福。

面对我们这个大千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白"与"黑",我们应该自己调整自己的视角,应该怎样学会智慧地看人生?

同类推荐
  • 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智谋通鉴》荟萃了中国古代风云人物的各种纵横韬略,并结合了人物和历史背景对谋略、策略及典范性历史事件做具体剖析。《智谋通鉴》反映了人类在不同情况下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机智巧妙的应对策略。智谋是人们在求生存和发展中积淀的智慧,是历史进步的产物,为后世传说和应用。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用耳朵倾听生命

    用耳朵倾听生命

    本书修订重编自作者的散文集《倾听生命》,它把作者40岁的生命所能体悟到的人生况味,诗意地呈现,将人引领到一个宁静、高远而又韵致悠长的意境之中。
  • 道歉的力量

    道歉的力量

    学会道歉重要么?答案是肯定的。学会道歉,是高手化解危机的第一堂必修课。善于说“Sorry”,不仅不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因此被冠上大度、负责的美誉,并且获得谅解。这就是道歉的力量!人的一生,许多打不开的结在终点回望时才赫然发现,不过是个芝麻粒罢了。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道歉的力量,解开那些看似无解的结,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商机!作者除了深入的剖析道歉的作用外,更从心理、文化等层面,精辟地分析人们抗拒道歉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正确态度,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论理清晰,让你轻易的掌握道歉学细腻的学问,成为最有智慧的职场高手。
  • 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所有取得成功的人并非他们有多么超乎常人的智慧,而是他们懂得经营自己。他们正确地选择了对自己最合算的“成功”方式,那就是从他人身上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运用他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成长,以此不断丰富自己,逐渐缩短实现成功的距离。
热门推荐
  • 前世今生之殇荛

    前世今生之殇荛

    寂寞的树叶,总有凋零的那瞬间,谁会捡起那片落叶,捡起我们共同的回忆~大雪抹白了我们的记忆,路上残留稀疏的脚印,匆匆的人影,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回忆~放荡不羁的他,偏偏对她一人动心,爱与茫茫,他们看不清前方方向,早已看破红尘之事,心碎了,自然也不会痛,真心的付出却只会换这“前世今生”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

    本书分中国篇和外国篇两部分。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以及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
  • 冥定者

    冥定者

    神奇的世界中有着至高的法则,有神奇的功法,和玄妙的符咒,还有尊贵的武者,武师,和武圣,包括传说中的武神,一个被灭族的少年背负起了复仇的使命,他是陈凌凯,也是冥定者。
  • 九天仙履纪

    九天仙履纪

    当年守城之战,杨战用自己的身体将上古妖狼封印在神秘的幽暗之门,龙轩城因而安宁了十六年。而在十六年之后,上古妖狼再次现世,龙轩城再一次沦为妖狼的玩具。杨战之子——杨玄,为了父辈的辉煌荣耀,遵循父训,决定重夺父辈的神圣光耀,因而自身修为不够,无法抵御妖狼入侵,在因缘际会之下,获得父亲遗留下来的一截仙脉,从此便踏上了修仙之路,开始了他的人生旅程……
  • 史上最强红包系统

    史上最强红包系统

    某天,叶之凡被拉进一个神仙聊天群,里面有一群活神仙,喜欢聊天灌水,偶尔还会发几个红包。潜伏其中的叶之凡想要抢一个红包,奈何这群神仙手速惊人,叶之凡只得借助超级抢红包助手。“恭喜你,抢到观音的甘露水。”“恭喜你,抢到王母娘娘的千年蟠桃。”“恭喜你,抢到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恭喜你,抢到孙悟空的猴毛。”……总之,叶之凡要幸福了。
  • 至上之神之路

    至上之神之路

    “神明无欲无求,造化万物。真是可笑的传说啊。”血色男子暴虐道“当我再次回来,所谓的至善的神啊,恶毒的魔啊,这些拥有如普通生物欲望的种族,甚至更加贪婪。汝等必将毁灭你们这些觊觎力量的生命种族啊。”
  • 穿越之农家民妇逆袭

    穿越之农家民妇逆袭

    一个绝望的酒吧助唱女歌手,因一直得不到伯乐的赏识!心灰意冷之下还发现男朋友和闺蜜的背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亚瑟王与十三圆桌骑士

    亚瑟王与十三圆桌骑士

    这个世界上有五位王者鼎立:西之国罗马卢修斯,东之国中国黄帝,南之国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北之国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群岛之国日本神武天皇。然而西之国罗马卢修斯太过残暴,众神选择少年亚瑟,给予其成为王的资格,来自异世的莫恩因时代特殊性女扮男装在一次危机后成为他的侍从。一个人的幸福需要由另一个人的不幸作为交换,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那场魔女处刑开始,世界在寻求变革,他们被卷进变革的洪流之中,绝对无法从中脱离。少年终将成为世界王,然而什么都没有结束,变革,才刚刚开始......
  • 在那遥远的日子里

    在那遥远的日子里

    有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我很想去,她那么的近,我却进不去;时常说,我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是遥远的日子,然后有遥远而美丽的故事,殊不知,我想去的地方,是你的心里。这本书,开始于2015,12,28我希望能有一个美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