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300000028

第28章 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

圣人小时候

圣人的出生就是与众不同,据说,老子在他老妈肚子里待了九九八十一天就出生了,出来时还不走寻常路。走哪里呢?腋窝。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大人们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们的疑问:“所有的小朋友都是从妈妈腋窝里钻出来的!”估计他们就是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的灵感。

老子出生后家人一看,这小子咋白眉毛白胡须,跟个小老头儿一样呢?惊奇之余,觉得这是上天的眷顾,因此就尊称他为“老子”。现在川渝一带的朋友喜欢在“老子”前加一个“格”,表达的意义截然不同,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吧。

其实,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这未来的圣人明显就是发育不正常的怪胎嘛。怀孕三个月还不到,那叫早产。从腋窝里钻出来,就勉强算是剖腹产吧。至于白眉毛白胡须,明明就是发育不良嘛。幸好他是出生在春秋时代,要迟生个两千年,来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准被当成怪胎。

时光荏苒,很快这个小老头就长大了,该读书了。那时候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都得请家教。老子妈妈没钱,送了两块腊肉,请了一位先生给老子传授知识。

这位先生叫商容,学问渊博,说话风趣。有一天,老子问了一个古怪的问题:“先生,我们头顶上是什么呀?”

先生回答:“是天。”

老子继续问:“天的上面是什么呢?”

“是天外的天。”

“天外的天上面又是什么呢?”

先生被问住了。他惊愕地看了老子一眼,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个嘛,我老师没教我,书上也有没有答案,我不知道。”

少年老子的问题层出不穷。过了两天,问题又出来了:“先生先生,日月星辰是谁推动它们行走的?山川河流是谁造成的?尊卑长幼又是谁定出来的?长短坚脆又是谁区分开来的?”

商容眼看招架不住,敷衍道:“嗯,嗯,这些都是神仙姐姐干的好事。”

老子不依不饶,说:“这么庞大的工程,神仙姐姐是怎么做到的呢?”

先生有些不耐烦了,不过看在两块腊肉的份儿上还是回答了:“这个嘛,是因为神仙姐姐有特异功能,所以就做到了呗。”

老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神仙姐姐这些特异功能是从哪儿得到的呢?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这些特异功能的呢?”

先生很是头疼,他摸摸老子的头,说:“瞧你这脑袋里装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你吧,这些我也不知道。你可以出师了。”

说点儿后来的事儿。商容临死之前还把老子叫来,说:“在我的学生中,你最调皮,但你也是最有天赋的一个。你记住以下三点……”

“记住了就能当公务员?”

“不是,记住了你就可以进社科院做一个哲学家。”

老子有些失望,不过他想想,真能做一个哲学家也不错,毕竟社科院薪水也蛮高的,并非人人可进。于是问:“哪三点呢?”

“第一,以后路过家乡时,必须下车步行;第二,路上遇到大树,必须向它行礼。”

“第三呢?”

先生张开嘴,伸出一条灰白的舌头,问:“是舌头硬还是牙齿硬?”

“牙齿。”

“是我的舌头先掉还是牙齿先掉?”

“牙齿。”

知道为什么吗?

“书上没有说,先生您也没有教,我怎么知道呢?”

先生满意地点点头,说:“你可以回去了,回去慢慢琢磨吧。等你琢磨透了,学问也就成了。”

到周国去

老子长大成人后,为了养家糊口,从乡下来到城市找工作。老子是楚国人。楚国人崇武抑文,力气大、会点儿拳术的年轻人很好找工作,可惜老子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兵自然没人要,给人家做保安更不消说。想应聘做老师,人家又嫌他没有文凭。总之,就在城市里漂来漂去,直到后来漂到了周国。

众所周知,楚国人在春秋不被待见,被中原人视为“南蛮”。但老子的运气比较好,他在这儿找到了第一份,也是最后一份工作,周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守藏室之史”。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没有比图书馆馆长更惬意的工作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做些什么工作呢?主要是掌管周国的图书、文献和档案,天气好的时候跟工作人员一起,把那些发霉的竹简搬出去晒一晒,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于是老子就有了大量空余时间读书、研究学问。国家图书馆里收藏有许多民间根本就没有的书籍,这让老子大开眼界。同时,来往图书馆的人要么是王公贵族,要么是学富五车的学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让老子丰富了见识,增长了阅历,从而对哲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年,孔子来拜见老子了。

孔子,我就不介绍了。此时的孔子,是鲁国学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千里迢迢从鲁国来到周国,自然有他的目的。

东周晚期,“礼崩乐坏”,以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被诸侯们破坏得不成样子,这让孔子很是心疼。为了挽救逐日溃败的礼乐制度,孔子奔波于列国,却处处碰壁。他急需有人来为自己解惑,在他看来,熟悉周礼的老子无疑是最佳人选。

见到老子后,孔子按照周礼的规矩给老子行拜师礼。这边子贡等人把一个篮子抬进老子的宿舍。篮子里面是一对白鹅、一串腊肉、两条鲤鱼。送鲤鱼,是“礼有余”的意思,跟现在“年年有余”的意思有些不同。

孔子端端正正地站在老子面前,恭恭敬敬地说:“先生,这些年我一直潜心研究《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自己觉得颇有心得了,但我现在拜见了七十二位主子,他们都不理会我。这是什么原因呢?”

老子说:“你运气还算好的啦,只不过没有遇到慧眼识人的主子罢了。其实六经这玩意儿只是祖宗们弄的东西。你根据它们做出的学问,就跟足迹一样;足迹是鞋子踩出来的,可足迹就等于鞋子吗?”

孔子一动不动,屏息听着。

“鸟儿们只要互相望着,就会怀孕,”老子继续说,“虫子们一个在上风叫,一个在下风叫,就会怀孕。凡事应该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如果失去了道,什么都不行。你明白吗?”

孔子感觉自己挨了当头一棒,失魂丧魄地站在那儿,不说话。自己先前引以为傲的学问,在老子面前居然不堪一击。老子也不说话。两个人都呆在了那里,像两截木头。

良久,孔子才毕恭毕敬地躬身告辞。

老子挽留说:“既然来了,不如一起吃个午饭?”

“谢了谢了,我还要拜访客人。有机会再来向您请教。”孔子退了出去,上了大车,子路扬鞭,大车扬长而去。

这是老子与孔子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后来,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又见过几次面。史书上没有更加详细的记载,不过隐约之中,我感觉他们的会面不是太愉快。孔子坚信复兴周礼就能挽救“礼崩乐坏”的场面,从而拯救苍生。而老子对此持尖锐的批评态度。老子曾说,那些古代圣贤的骨头都已经腐朽了,他们的言论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他们提倡的礼仪制度和伦理规范不但拯救不了苍生,反而会成为挑起诸侯争斗的源头。因此老子对孔子说,这些制度不仅不能维护,而且还要大胆地摧毁。

孔子虽然很钦佩老子的学识,但对他的观点仍不能苟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如老子对他的弟子所言的那样,他与孔子走的是两条路:孔子是积极人世,而老子是消极出世。所以只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老了。

老子已经在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上待了三十多年,中间曾经短暂离职,但很快又官复原职。本以为可以顺顺利利地在这个位置上颐养天年,可到了七十多岁了,他还是被炒了鱿鱼。

事情源自周国王室的纷争。周国国内一直动乱不已,好在老子采取与世无争的鸵鸟政策,安然度过了三十多年。他竭力不去惹麻烦,“躲进小楼成一统”,可惜世事难料,麻烦会主动来找他。麻烦一来,老子就在周国待不住了。

于是,老子离开了周国。

与三十多年前凄凄惶惶来到周国的情形一样,老子离开的时候也是孑然一身,唯一不同的是,胯下多了一条青牛。这是老子用多年积蓄买下的交通工具。

老子一路东去。这日,来到了函谷关前。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灵宝(灵宝,很熟悉的一个地名儿吧),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之地。老子来到关口,翻身下牛,守在关口的守卫把手一摊,说:“身份证、暂住证、边防证,都拿出来。”

老子身上带有身份证和暂住证,可这边防证还是第一次听说。他问:“啥叫边防证?”

守卫傲慢地说:“这儿是边防重地,当然要办边防证了,没有边防证一律不准出关!”

老子束手无策了。他牵着青牛往回走,走了一程,趁守卫们不注意,拐到城墙处,准备打城墙的主意。那时的城墙不高,也没装铁丝网,老子站在牛背上,勉强可以翻过去,但这样一来他的青牛就出不去了。所以,老子游荡于城墙下很是一番彷徨。

“站住,你在于什么?”

身后传来几声叫喊。老子回头一看,是一名关官带着几名巡警过来巡查。越境行动胎死腹中,老子哑口无言。

走近了,那名关官却惊讶地翻身下马,给老子敬了一个礼,说:“原来是老聃先生,别来无恙?”

老子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对不起,我记性太坏了,记不得您是哪位。”

关官说:“先生您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关尹喜,以前去您图书馆查过《税收精义》,跟先生有一面之交啊。”

老子点点头。

关官又说:“您老人家要出关吗?”

“是啊,出去溜达溜达,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好啊好啊,您先到关上住上几日,给大伙儿做个讲演,如何?”

老子没有办法,要想过关,就得先过关尹喜这关,于是他只好跟着关尹喜走了。来到关上,喝了一杯开水,吃了两个饽饽,找间房子住了下来。下午,关尹喜把老子请到饭堂,下面已经坐了稀稀疏疏十几个人,都是关上的巡警、守卫、账房先生、厨子……大伙儿都带了笔记本,准备做笔记。老子清了清嗓子,开口讲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根本听不懂老子在说些什么。一个守卫低声愤愤地说:“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我还以为是讲周公秘史呢。”

老子也不理那人,用他那浓重的湖北口音慢慢地讲着,讲着讲着下面就打起了轻微的鼾声。连关尹喜都哈欠连天,上了好几次厕所。

老子讲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停顿了片刻,又说:“完了。”下面这才响起稀里哗啦的掌声,顺便惊醒了睡觉的听众。

老子以为此事就此作罢,没想到关尹喜还请他把所讲的内容记下来,“实在对不起,您的普通话太不标准了,大伙儿都听不懂,所以……”老子无奈,只好熬夜将自己讲的内容写出来,第二天交给了关尹喜。关尹喜眼见留不住老子了(函谷关地处边陲,像老子这样的学术名人都很稀罕,更别说那些“手牵手”艺术团的明星了,关上的兄弟们都很有意见,吵着要调动工作),于是就送了他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又亲自送他出关。

老子骑着青牛,缓缓地出了函谷关,尘烟滚滚处,人影渐渐模糊,最后消失在黄昏的斜晖里。后来,老子就再也没有在人们的视线里出现过。但是,他不在江湖,江湖却有他的传说。有人说他在西域流沙做了隐士,关尹喜退休后还去找他探讨过学术。有人说他修炼仙丹,得道成仙了。还有人说他学以致用,开创了道教一派,几千年来香火不断,蔚为大观……哎,谁晓得呢?

注:老子出关的故事参考了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出关》篇。

同类推荐
  • 宰持大明

    宰持大明

    明朝的那些风花雪月。古代的那些饮食男女。四百年前的官场生态。一个穿越到嘉靖六年的故事。
  • 重生狄仁杰

    重生狄仁杰

    别人穿越不是王爷就是公子哥,然并暖,哥穿越的可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且看穿越后的狄仁杰…………
  • 殖民大明

    殖民大明

    扬帆!起航!新的征途就在前方!新世界的黎明!
  • 三国演义之一统天下

    三国演义之一统天下

    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再生病,所以没有及时更新,望请谅解
  • 三国之龙吟九州

    三国之龙吟九州

    一名热爱历史的某本科学生,睿智沉稳的他却在感情的道路上几经波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赚钱,他开始拼命出去寻找赚钱的路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影城游玩的时候被一位拍三国类历史电影的剧组看中出演剧中配角,拍一幕配角坠崖的剧情时,因为安保设施不到位,他真的坠下了悬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灵魂似乎重生了一样,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陌生而熟悉的世界,古老的九州,他将何去何从,他能否为中华大地所瞩目,会不会改变前世的波折的爱情命运……
热门推荐
  • 虚假的一半

    虚假的一半

    这故事没有主角,只有每个人物自己的故事。
  • 爱你只是因为是你

    爱你只是因为是你

    所谓三世缘深,本文将讲述三世的情缘,仙侠缘,玄幻缘,现代缘。女主无意间车祸,却没想到是游戏的“阴谋”。既来之则安之,女主光环不会破。第一世他是她师傅,霸道的爱护着她,“这是什么糕点?”青华问道。“回师父的话,这叫泡芙,是徒儿自己制作的。”“嗯不错,为师确实喜欢“泡”芙,你说呢?芙......儿”青华一脸玩味的看着华芙儿。谁知华芙儿不爱攻偏爱受。但无论是谁,仙魔两立,注定是悲剧......而第二世一个皇叔一个晏家落魄大小姐,男强女强,谁上谁下?最后的第三世将隆重收尾,讲述大明星和小助理的事情。(表白男神张艺兴)三世的情缘,你,准备好了么。
  • 末世赦免帖——魂裂之隙

    末世赦免帖——魂裂之隙

    魔族归位在即,赦免帖不知所踪,唯一知其下落的少女芳魂消散。这一趟持续万年的征程,究竟何时才是终点?
  • 冷傲冥尊绝宠狂妻

    冷傲冥尊绝宠狂妻

    她,存在于光明与黑暗的边缘,孤绝冷情,她是一个异类,也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可是,天地间,她一直都是孤独的,原以为,她会一直这样下去,却不想,遇到他,从此,失情丟心。他,是一个让人仰望的存在,实力强大,凌厉冷酷,他,从没想过,一向厌恶女人的他,竟然对她有了不一样的感情。直至烙印在心底深处,再也无法割舍。她说:遇上你,我才知道,原来我以前所经历的不幸,就是为了迎接你的到来,你是我最大的幸运。他说:我想要你,不论你会不会答应,你都只能是我的,我永远都不会放开你的。只要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只有你不离……(绝宠文,1V1,男强女强)
  • 爱到末日

    爱到末日

    “紫嫣”“到,首长请指示”青藏高原的灼灼烈日下,我和战友已经严阵以待了足足4个小时,听到首长呼唤我名字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充满未知和神秘而又让人捉摸不透,丝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危险探测仪显示危险指数爆表的任务。在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是我的命运。永远逃脱不了的命运。我爱过两个人,一个爱过,一个爱到末日,当我们的时间线一次又一次交叉的时候,我曾迷失过。我执着地去拯救那已经流逝的生命,我与命运抗争,最终却发现我生活在三维空间,而命运却是那已经摆放好的四维刻度。终于,站在时间的尽头,紫嫣此生,爱过,依旧不相信命运。。。
  • 异世守护

    异世守护

    一个女孩的重生异界守护前生亲人和今世亲人不断变强一路误会不断却最终收获爱情和亲情的故事
  • 云霄河畔

    云霄河畔

    神界剑神陨落,神识烙印内蕴神剑,降临异世界。废柴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神剑,解其封印,学习剑术。魔法与剑的完美结合,惊心动魄的异世界之旅。我为主宰,君临天下!
  • 鹃音白社

    鹃音白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书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全方位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仙落衍羽

    仙落衍羽

    曾经有一个老人说:“我活得很老了,到底有多老,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故事就从一株神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