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300000016

第16章 春秋第一相:赵盾

春秋三百年,大大小小数百国家,其相国何止成百上千,但是毫无疑问,晋国相国赵盾是其中最有权势的一位——没有之一。在他之前的齐国相国管仲、晋国相国先轸、秦国相国百里奚,在他之后的吴国相国伍子胥、越国相国范蠡等,都权倾一时,可与赵盾相比,还是逊色三分。

这里姑且说一件赵盾的光荣史:公元前621年,他居然绕开大老板晋灵公,以大夫的身份召集齐、宋、卫、郑、曹、许等盟国首脑举行国际高峰会议,举办得还很成功。这在当时,可是史无前例的举动——据我所知,在整个春秋时代,也没有敢于模仿的后来者。

初入权力中心

赵盾是晋国人,出生地却是翟国。

赵盾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辅助重耳几十年的名臣赵衰。当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赵衰、狐偃保护重耳奔走翟国,寻求庇护。翟国国君很大方,把抢来的一对异族姐妹花赏赐给重耳与赵衰。赵衰讨到的老婆叫叔隗,是姐姐。未几,叔隗给赵衰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赵盾——一个注定要在春秋历史上挥动拳脚、大干一场的人。

不过,赵盾的童年很不幸福。过了几年,赵衰跟随重耳继续踏上艰险万状的流亡路程,把母子俩留在翟国。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孤独、凄凉的日子。

史书上有关叔隗的记载非常少,但我们推想,她一定是一个淑惠大方、教子有方的母亲。在她的教导下,少年赵盾养成了温文尔雅、知书识礼的性格。当然,常年在荒凉之地生活,也培养了他强悍劲直、豁达大度的性格。这两种性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得赵盾在诡谲险恶的政治舞台上的表演游刃有余。

公元前636年,在赵衰正牌妇人赵姬的一再恳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晋国。赵姬是一个心胸宽阔的女人,她看到赵盾论智慧、论能力均远胜于自己的儿子,便做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很不合常理的决定:请求赵衰把赵盾扶正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

赵姬、叔隗、赵衰、赵盾——他们就是吉祥的一家。

公元前622年,赵衰死了。

赵衰是中军元帅。按照当时大部分国家的惯例,最高军事首长同时也是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和总理。有资格继承中军元帅的有两人,一个是狐偃的儿子狐射姑,另一个是赵衰的儿子赵盾。两人为了争夺帅位展开了明争暗斗。

狐偃和赵衰都是当年保护重耳流亡的重臣,关系相当好。如今他们的后代却为了帅位反目成仇,令人扼腕。

晋襄公本来打算任命狐射姑为中军主帅,赵盾为副帅,后来却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了主意。这个人就是赵衰的老部下阳处父。他在结束对卫国的国事访问后回到晋国,忙不迭地去见晋襄公,力推赵盾。他说:“中军主帅要选取最优秀的人才,我看在晋国只有赵盾能胜任。”

言下之意,狐射姑的能力要次于赵盾。

晋襄公权衡再三,最后采纳了阳处父的建议,任命赵盾为中军主帅,任命狐射姑为副帅。

赵盾上任后,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展开了雷厉风行的改革。他“制事典,正法罪”,制定规章制度,修订法律条令,使执法官员赏罚量刑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可循。“辟狱刑,董逋逃”,平反冤假错案,处理陈谷子烂芝麻的案子,督察追捕逃犯,稳定社会秩序。“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整顿市场秩序,运用契约账簿作为凭据。“续常职,出滞淹”,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晋国选贤任能的传统,罢黜庸才和政绩平平的官吏。

赵盾制订的“事典”在全国颁布执行,深人人心。因此,在他独揽朝政的十多年里,就算“败家子”晋灵公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晋国也平安无事,稳步发展。

新老板之争

赵盾改革初见成效,老板晋襄公很满意。不过,没过多久晋襄公就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621年。

这时晋襄公的嫡子夷皋还很幼小,为了保证晋国政局稳定,大臣们都倾向于选一个年长的接班人,这样,就只能在晋襄公的兄弟里选取。

选谁呢?赵盾与狐射姑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人选。赵盾推举晋襄公弟弟公子雍,狐射姑推举的是公子乐。

赵盾认为公子雍具有四大优势:“第一,德才兼备、心地善良;第二,年纪比较大,可以胜任管理国家的重任;第三,深受晋文公的喜爱,这有利于得到老臣们的支持;第四,跟秦国的关系比较好,有利于发展与秦国的友好关系,稳住秦国是晋国的基本国策。”

狐射姑的理由是什么呢?公子乐是晋文公与文赢所生的孩子,而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因此他提出,如果要发展与秦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公子乐才是最佳选择。

赵盾拍案而起:“文赢在晋文公的后宫里只排第九,地位很低;何况她当初先嫁晋惠公,后嫁晋文公,实在是淫贱至极,哪里来的威信?公子乐在陈国做一个小外交官,职位卑微,怎能服众呢?”

赵盾敢骂太后文赢“淫贱”,是有原因的。殽山之役后,文赢曾经说服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位主帅,并最终导致了先轸之死,晋国人对文赢确实没有好感。

面对赵盾的指责,狐射姑并不退让。他晓得,只要把公子乐扶持上位,到时候收拾赵盾易如反掌。

当时公子乐在陈国,公子雍在秦国。赵盾就与狐射姑分别派人前去接他们回来。一场权力之争渐人高潮。

公子雍迟迟没有回来,而公子乐的动作快多了,很快就扛着行李回来了。赵盾一想,不行,这种事情是先来先得,迟来就没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个刺客,把公子乐给解决了,给狐射姑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一招真毒,没了公子乐,狐射姑就失去了竞争的筹码,只能望着赵盾一骑绝尘而去。

当然,狐射姑也不是好惹的主儿:想玩阴的?要玩大家一起玩!

公子雍还在秦国,狐射姑拿他没辙;赵盾是中军元帅,更难以直接下手。想来想去狐射姑盯上了阳处父。当初要不是他一手推荐,中军元帅的肥鸭何至于快要到手了还飞到赵盾的锅里?

于是狐射姑派人把阳处父给做了。

怎么说呢……狐射姑这一着棋相当蹩脚。泄愤似的杀掉阳处父,于事无补,反而落人把柄。或许,这也从反面证明,晋襄公当初听信阳处父之言,选择赵盾而不是狐射姑执掌晋国军政大权是英明之举。

赵盾很快就查出杀害阳处父的凶手,并且将其绳之以法。幕后主使自然暴露无遗。此刻,摆在狐射姑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逃亡。

狐射姑逃到了翟国。

接下来,似乎公子雍接班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就在这时,又发生变故了。

每天赵盾跟大臣们上班的时候,就有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小孩子在赵盾的办公室里又哭又闹。妇人对赵盾说:“当初您答应晋襄公要好好照顾小太子,现在晋襄公刚刚撒手西去,尸骨未寒,您就要抛弃小太子,另立新主。您还有良心吗?”

这个妇人就是晋襄公的遗孀穆赢,小孩子则自然是她的儿子夷皋。开始赵盾他们并不在意,可穆赢天天都来哭闹,而且毫无停止的迹象,赵盾他们就慌了。毕竟这妇人是前第一夫人,孤儿寡母也怪可怜的,天天这样闹,以后万一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大家都不好。于是赵盾跟大臣们商量了一下,还是改立夷皋为新主。这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就在这个决定做出之后,那边又传来消息,秦国人在办完秦穆公的丧事后,已经护送公子雍回来接班来了。

怎么办?赵盾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他的强悍风格:打!把公子雍和秦国人打回去。

这样,本来兴高采烈而来的公子雍和秦国护送部队就在晋国的令狐地区(现山西省临猗县)被晋军打了一记闷头棒。实力悬殊之下,秦军大败,晋军大胜。但这场战斗赵盾胜得太不光彩了。本来是请人家护送新主回国,现在却背信弃义袭击他们,因此,从表面上看,是晋军赢了,但实际上从长远来看,是他们输了。

秦晋之间好不容易修复的关系又破裂了。两国又陷入了长期不断的纷争之中。

赵盾与晋灵公的恩怨

照理说,晋灵公应该对一手将他扶持上台的赵盾感激不尽。但说来奇怪,渐渐长大成人的晋灵公对赵盾恨多敬少。

这倒不是因为赵盾独揽大权,将他架空成为一个傀儡老板。这个生性贪玩的年轻人其实巴不得赵盾一个人处理朝政,甚至赵盾跳过自己召集盟国首领召开国际会议,他也不以为然。他心里清楚,赵盾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好同志,绝不会做有损于晋国利益的事情。

晋灵公的苦恼在于,赵盾总是喜欢干涉自己的“私事”。比如说,晋灵公的宠臣屠岸贾(这也是春秋时期一个重要人物,后面会继续阐述)为了讨晋灵公的欢心,给他修建了一个大花园,里面种了许多桃树,就叫“桃园”。晋灵公很喜欢,有事儿没事儿就跟屠岸贾在桃园里玩耍,用弹弓打鸟玩。打鸟打腻了,他们又想出新花样,用弹弓打人。

赵盾知道这事儿后,就去见晋灵公。在宫外,他发现两个宫女抬着一个筐子从宫里出来,筐子外面露出一只手。赵盾上前一看,是一堆被卸成七八块的尸首。一问原因,原来这是晋灵公的厨子,因为没有把熊掌炖熟,就被晋灵公给杀了。

赵盾见了晋灵公,毫不客气地批评他:“在桃园里玩玩是可以的,怎么能打人呢?厨子犯了错,教训一下就行了,犯得着要他的命吗?您这样做一定会给晋国带来巨大的灾难。我宁可得罪您,也要阻止您继续玩物丧志下去。”

赵盾说到做到,用一把铁锁锁住桃园。

看见晋灵公对赵盾恨得牙痒痒,屠岸贾出了个主意:“我家里有一个武林高手,叫锄麑(音chú ní),让他去杀了赵盾,咱不是就解放了?”

当夜,锄麂就跳进赵盾家的大院,躲在大槐树下。他看见赵盾家里家具简单,陈设简陋,完全不像一个相国之家。又见到赵盾天没亮就穿好上朝的衣服,坐在堂上等待上班。心想:“这是晋国的忠臣啊,我怎么忍心下手呢?”又想:“如果不杀死他,我拿什么向屠岸贾交代呢?”经过一番复杂的心理斗争后,他心一横,以头撞树自杀了。

一计不成,屠岸贾又生一计。这天,晋灵公请赵盾吃火锅。酒过三巡时,晋灵公笑着对赵盾说:“相国,您这宝剑挺不错,不妨拔出来让我瞻仰瞻仰?”赵盾可能酒也喝多了一点儿,正要依言拔剑,这时站住堂下的警卫员提弥明嚷道:“相国,主公面前不得无礼!”这才提醒了赵盾。因为按照晋国法律,臣子在君主面前拔剑,就是犯了行刺君主的大罪。

这时,晋灵公埋伏的甲士一拥而上,围攻赵盾和提弥明。提弥明虽然勇猛,但到底寡不敌众,杀了几个甲士之后也中剑身亡。赵盾跌跌撞撞地逃出宫门,看见一群甲士紧追不舍,心想:“这次死定了,神仙也救不了我了。”

神仙当然救不了赵盾,危急之中,一个晋灵公的甲士反戈一击,冒死救了他。

这个叫灵辄的甲士当年被围困在翳桑,“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快要饿死了,赵盾正巧路过,“赐以饮食”。哪想举手之劳,竟然在若干年后救了自己一命。可见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很有道理的。

赵盾逃出去,还没逃出晋国,就传来消息,说是侄子赵穿已经把晋灵公杀了。这样他方才赶回都城,拥立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07年。

最后说点儿貌似题外的话。

晋国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故,史官们当然不会闲着。晋国太史董狐就专门记载了一笔赵盾的“功劳”——“赵盾弑其君”,并且将之公之于众,以示笔伐。赵盾觉得冤枉啊,因为事实上晋灵公夷皋是为赵穿所杀,那时候自己还在奔逃之中,就算有心,也分身无术啊。

赵盾并没有给董狐安一个“诽谤罪”将他打人大牢,而是据理力争,试图为自己洗清罪名。董狐说了他写作的理由,“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作为执政大臣,没有逃出边界,就还是晋灵公的臣子,回到都城就应该讨伐乱臣,否则,“弑君”之名就应当由他承当。史官有他自己的逻辑,不能按照政治斗争的逻辑来写史。

赵盾哑口无言,好一阵才苦笑道:“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意思就是,哎呀,古诗云,“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却总是自寻烦恼”,这可能就是在说我吧。

孔子非常赞扬董狐的行为,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都是表示褒扬的意思。赵盾没有利用权力打压董狐,孔子觉得他也很了不起,也表扬他是“古之良大夫”。

同类推荐
  • 舜帝崛起

    舜帝崛起

    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追寻上古那封存的记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一琴抚天下,孝德感苍穹。舜帝崛起,华夏归心!
  • 血肉面具

    血肉面具

    90年代,偏远的城镇中学。暗藏杀机!看吧,你们都会悄然死在我的刀下!
  • 十二月之花

    十二月之花

    1813年,年轻的贵族军人叶夫根尼与谢尔盖追随他们的皇帝亚历山大来到德国北部。他们并不知道,与他们一河之隔的莱比锡,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本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初发生在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革命。
  • 血睚眦

    血睚眦

    天下九军,睚眦为尊。一把折扇,一张轮椅,一对佳人,惊天冤案。我们守护的不是你魏家的江山,而是整个大魏。睚眦蒙冤,嗜血而上。
  • 明末争霸

    明末争霸

    乱世显现我欲偏居一隅,奈何事不如人愿!前有流寇作乱乡里,后有鞑子南下欲夺我汉家天下。只能带领带领村民,杀流寇,逐鞑子。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天价追妻:冷少通缉小甜妻

    天价追妻:冷少通缉小甜妻

    首次相遇,她跌跌撞撞,扑倒在他怀里。他霸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我的怀,就一直躺下去吧。”她呆愣了很长时间,最终抛下一句:“你有病吧。”领证结婚,霸道总裁放下冷漠,求着她:“老婆,求扑倒。”她翻了一个白眼:“滚。”她们结婚那天,他因为一个神秘的女人而狠心抛弃她,三年后他回来,竟然依然无法忘记。他霸道,有钱,是有名的冷少,爱他的女人很多,而他却独爱她一人。她心如死灰,已不可能再原谅他,可他依旧执着,开启天价追妻模式。“我的许诺,我一定要追到你。”冷漠的他竟然第一次在朋友面前流露出火热,坚定道。
  • 人心陷恶

    人心陷恶

    “我心里有魔鬼,它要吃掉我。”这是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风雨莫测的天下,实力为尊的世界,蚂蚁与大象的较量,力量与机缘的比拼。一个不甘落寞的少年,一个可有可无的机缘,掌控了世界,改变了命运,是努力的结果,还是运气使然,等待着你来开启这个秘密,一切都将掌握在你的手里。
  • 东方魔起

    东方魔起

    苍天之下,皆为蝼蚁;人有十神,为三魂七魄,缺一而不能活;少年丁远,天生三魂六魄,比常人少了一魄,岂能活命?此乃死穴,却也是大生之穴;且看少年丁远一路争斗,不信天地,不信神魔,逆天寻命的故事。
  • 龙神创始

    龙神创始

    宇宙的主宰,混沌的开创者五彩神龙,一次神秘的阴谋下被无数强者击杀,大战整整一万年终于被击溃,在陨落的瞬间五彩神龙决定封印自身修为化作紫光消失于混战,从此世上再无神龙出世,直到然紫月的出现五彩神龙成功转世,这一世修为尽失,甚至连记忆也破碎,然紫月该如何面对自己这样的身世呢?
  • 夜间恐怖故事集第三部

    夜间恐怖故事集第三部

    夜间恐怖故事集第三部,根据以上两部续写。
  • 快穿:女主逆袭路

    快穿:女主逆袭路

    没想到她堂堂一个女主角居然死在了女配手里。是她的玛丽苏光环太大?还是自己太过彪悍?当契约了一个系统。她又卷土重来。这一次,绝对不会放过她!欢迎加入『逆光』末酒未安,群号码:521460619
  •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未署撰人。前有叙,叙末署“ 嘉庆九年清和月谷旦,圆觉道人题”。全书共二十回,书叙白花蛇修炼成精,奸污妇女,遭雷神击。转生为犬,复转生为妓,以应果报。旨在劝惩警悟。
  • 傲世剑狂

    傲世剑狂

    傲天意外,携美穿越到异界大陆,面对弱肉蚕食的世界,苍宇茫茫,他该何去何从!当天地不仁,人间无道,他执念挥剑破苍穹,只为心中挚爱,虐人!降妖!伏魔!建立个人势力,他——有神器渊冥,苍穹之下:斩仙!屠神!逆天!苍穹之上,傲天冷光一凝:“来,再战!”
  • 历代名臣(上)

    历代名臣(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