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8500000008

第8章 秦俑之谜

—、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秦兵马俑?

如果把时针拨回到1974年3月29日,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现为西安市临潼区)晏寨公社(现为晏寨乡)秦始皇陵东侧一个偏僻小村——西杨村,几位土生土长的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打井时,挖出了几件破碎的陶俑残片。自此,揭开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的序幕。

当年村民打井的位置西距秦始皇陵封土1500米。此处在西杨村西南边柿子园一角的西崖畔上,砂石堆积,墓冢累累。现在,当您走进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展厅,立即会被一列列一行行威武的秦俑军阵吸引。如果您仔细观察,您会发现在俑坑东南角砖面上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这是发现秦俑的井址”。原来这就是挖了一半的废井遗址。这井一半在俑坑内,另一半却在俑坑外。如果25年前这口井向东或向南打一点的话,也许秦俑坑至今仍深深隐藏在地下。

1974年3月29日,对秦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翻开了秦陵史上的重要一页。这天,在井下挖土的村民发现了一个窟窿。挖开窟窿后,看到一个类似瓦罐的玩艺儿。村民们开始有些丧气,认为是挖到了古人的砖瓦窑,这就会影响他们的打井进度。不过后来他们紧张起来,“瓦罐”变成了像一个人的脖腔,之后便是身子。他们改变了看法:这该是个“瓦爷庙(神庙)”,它是“瓦神爷”。“瓦神爷”是当地农民对陶质神像的俗称。因为当地地下早就有“瓦神爷”的说法,传说挖出“瓦神爷”要“招祸”。随后在井下又挖出了“瓦神爷”的胳膊腿、铜兵器和砖头,整个村子为此事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正当村民们面对这些“瓦爷”不知所措的时候,晏寨公社的水保员房树民来到了西杨村检查这口井的进展情况。当他听说挖到了5米多深还不见水时,房树民急忙来到了井边。看到从井里挖出的秦砖和“瓦神爷”时,这位水保员凭着自己的文物知识和对国家文物政策的了解。急忙对村民讲:“大家不要动,这可能是文物。”随即向临潼县政府作了汇报。县上派文化馆主管文物工作的赵康民到现场查看。

赵康民等骑自行车来到了西杨村。

这时,井边一片狼藉。附近到处都是陶俑残片,井底下的秦砖也被村民们挖光了,拿回家里。有人已把铜箭头、铜弩机当作废铜卖掉,有的村民们还把比较完好的陶俑头支起来,戴上个破草帽放在庄稼地里吓唬麻雀。赵康民看到了这些情况立即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向村民们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动员村民们把井下出土的文物拿出来。他取出一叠麻纸,把井下出土比较完好的俑头、俑身和俑腿全部包扎起来,放在自行车上。接着又到三任、晏寨供销社把村民卖掉的铜箭头等文物收缴回来。临离开西杨村前,他又嘱咐村民们用箩筛将井口旁那堆混有陶俑碎片的土全部筛一遍,然后将每块碎片都收集起来连同铜簇等一并送交县文化馆。赵康民先生不仅将秦俑当作文物保护起来,而且开始收集、修复秦俑和局部清理秦俑坑。从严格意义上讲,他应是秦俑最初的发现者。

二、李先念批示原文是什么?

说来也巧,这时恰好在新华社工作的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家乡临潼探亲。蔺安稳的太太孙凤云女士正好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当蔺安稳得知西杨村村民打井挖出“瓦神爷”后,急忙到县文化馆观看正在修复中的陶俑,并向赵康民进行了采访,还到西杨村打井工地进行现场观察,很快写出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重要情况反映。他将此文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随后编辑部将该文编发在专供中央领导传阅的《情况汇编》上:

陕西省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体高1.80米,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秦代士兵形象塑造的,像这种同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

秦始皇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真人一样的立俑,其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中国,而秦代士兵形象,史书上未有记载……

秦始皇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生产队随意在陵园掘土挖坑,开荒种地。出土文物中的金属制品,有的竟被当作废铜烂铁毁掉。一些石制、陶质物品被丢未抛去,实在令人心痛和不安。

这是关于秦俑发现的第一次内部报道。这篇稿子印发后,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党中央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委员长都看到过这篇文章。这是文革期间继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后又一重大发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对这一罕见的重要文物发现十分重视,认真批示道:

庆彤同志并冶秋同志:江青同志很关心此事。

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先念一九七四年六月三十日随着蔺记者的文章和李先念批示的面世,秦俑由此得到了世人的重视和了解,从此揭开掩盖了2200多年的面纱从地下走了出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往人们在引用李先念批示时,都略去了前一句话。

三、秦兵马俑沉睡了2200多年吗?

时至今日,关于谁首先发现秦俑的问题仍被各种传媒炒得十分火爆。本来很清楚的问题,竟让不熟悉情况的人们炒的是是非非一片茫然。

秦兵马俩坑距离现地表一般5米左右,并不太深,在2200多年的岁月里,按理说很容易被人们触及或发现。但是古老的历史,并没有全部记载在史书里,秦俑坑在浩瀚的史料里没有一个字的记载。秦俑坑发掘之后,我们才发现在1974年3月秦俑坑被发现以前,秦俑坑曾多次被人们触及,却始终未能公诸于世。

根据现在的发掘情况我们知道,早在西汉后期兵马俑坑上部已经荒芜,地下兵马俑坑已不为世人所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隔墙上,发现一处西汉前期墓葬,墓中出土的“五铢”钱币,形制属汉武帝时期,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一座后期墓葬。在一号俑坑前半部的几座后期墓里有的挖出了陶俑,有的一直挖到砖铺地。还有一座明代嘉靖年间的夫妇合葬墓一直挖到坑底,甚至将砖铺地都挖穿了。在二号俑坑上方也发现了汉代墓葬2座及5个灰坑和12座现代墓葬。在二号俑坑内发现了一口年代约在明末清初至民国末年的一口水井,井深10米。井内堆积着大量陶俑、陶马碎片及少量瓷片。由此可以推知,当时人们在挖这口井时,兵马俑已被人们触及。

秦俑坑上方的其它墓葬是明末清初以后的,因为从那时起,这处砂石堆积之地成了村民们的墓地。直到发掘秦俑坑时,此处还在埋葬死人。当地村民世代相传,他们的祖辈在挖墓时,曾看见过当时叫不出名字的“怪物”。这些墓穴里都发现有陶俑碎片。

最为有趣的是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末崇祯年间,当地村民在打井时就打出过“瓦神爷”。当时一位进过学堂的老人曾在日记中这样记叙:“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七,民于衬外掘井,三日,乃水出。是夜,则水失而不得倒桶:众人见状,无不称奇。一后生缒井而下,随恐嚎而昏厥。姜汤灌之,后生乃不知井下何者也。另有壮士提刀复入其井,壁塌,见一怪物如真人,咄咄作噬人状。生骇极,举刀砍之。怪物乃不倒。村人闻呼将生提出,生乃久昏不醒。吾闻之,告不宜动土也,复平之,鸣呼,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信诚然乎。”

当年西杨村村民打井挖出了“瓦神爷”,这也和历代村民打井或打墓一样只是触及了秦俑,他们并不了解秦俑内涵,他们也仅仅触及一号俑坑。随即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勘探和发掘。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发现这是一座大型的兵马俑坑(编号为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陶俑、陶马约6000件。随后,考古人员在一号俑坑的北边又发现了二、三号俑坑。三个俑坑共有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陶马约8000件。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组重要陪葬坑,这时才算基本了解了秦俑坑的内涵,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发现了秦俑坑。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村民打井挖出“瓦神爷”的功劳,如果没有他们的打井,秦俑的发现肯定要推迟;

如果没有房树民先生报告和赵康民先生的修复,蔺安稳先生也不可能写出文章;如果没有蔺先生的文章,秦俑坑发掘也不会那么快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如果没有考古学家的艰辛努力,秦俑也不会以其发掘和研究成果傲然于世。

所以说秦俑的发观是一个连续过程,中间如果缺少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推迟秦俑的发观和成名。

所以说当地有秦俑,当地历代村民已略知一二,只不过不知其名字、范围和数量罢了。他们或视秦俑为“怪物”或尊其为“瓦神爷”。虽然多次见到或触及,却终未探索其究竟,这就是秦俑深埋地下数千年,而始终不被人们所知的原因。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知识的了解和对文物价值的重视,加之新时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迅速发展。最终历史把发掘这一人类历史魂宝的殊荣,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四、谁首先破坏了秦俑坑?

人们至今在参观秦兵马俑坑时,仍可看见秦俑坑塌陷的土方压着破碎的陶俑残片,土隔梁上还有一堆堆木炭遗迹,个别陶俑经火焚后烧成硫渣状,这一切都表明秦俑坑建成不久就遭过人为焚烧的破坏。那么,观众自然要发出种种疑问:是谁在何时焚烧了俑坑?

秦亡以前不可能有人敢去破坏俑坑。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汉高祖刘邦曾派人对秦陵陵园进行管理,也不可能发生俑坑大规模破坏活动。《汉书·楚元王列传》记载,秦始皇陵被“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秦始皇陵地宫是否被项羽所掘,目前还不能定论,但陵园内大片的地面建筑被焚属实。

至今仍可能看到陵园建筑遗址内堆积很厚的残砖残瓦、烧红的土块等。

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起义从大泽乡开始,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展,不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陈胜命吴广攻荥阳,令周文西面攻击秦都咸阳。周文所率的队伍在西进中发展很快,当起义大军打到秦始皇陵以东的戏水时,秦二世慌忙派章邯把修建秦陵的数十万刑徒和奴隶编成军队迎战。

由于起义军孤军深入,缺乏后援,被章邯打败,但章邯这支部队后来被项羽打败并收编。

项羽这位楚国贵族出身的将军,对秦始皇以武力踏平楚地,杀死其祖父和叔父,毁灭他贵族美梦的秦国军队,自然怀有深仇大恨。项羽入关后,对秦在关中所建的建筑、陵墓进行了肆无忌惮地破坏。加上他收编了章邯的部队,这些人对秦始皇陵的建筑了如指掌。单以报仇雪耻这一点来看,毁坏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其报复的最好对象。在复仇心理驱使下,这些人可能是最早发现和破坏秦俑坑的人。

五、为什么说兵马俑坑是秦始皇时代的?

秦俑坑距现地表也就是五米左右。2200多年来人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停地耕作,按理说很容易被人们发现:但是有关秦俑坑的记载至今没有发现一个字,仅在当地有一些关于“瓦神爷”的传说。所以有人就提出这样的疑向:兵马俑坑真的就是秦代的吗?

《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四期发表了陈景元同志题为《秦俑新探》一文,此文对秦兵马俑的主题主属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胆而全新的见解。他指出这个大型兵马俑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祖上秦昭王的生母、曾在秦昭王时期专权达41年之久的秦宣太后。从而把秦兵马俑坑的实际营建年代前推了半个世纪左右。事实果真如此吗?

根据现在的发掘情况分析。

首先,从兵马俑坑出土的带有文字的文物来看,目前兵马俑坑出土带有明确秦始皇时代纪年的兵器21件。在一些兵器和马络头发现有“寺工”二字,寺工是少府的属官,始见于秦始皇二年,这是秦代为中央官府铸造兵器和车马器的官署机构,这是最能证明兵马俑是秦始皇时代修建的例证。如果说秦俑坑是宣太后修建的,怎么可能会在坑中出土晚于宣太后几十年的兵器。其次,我们从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形象与制作方法、铺地砖纹饰与烧制温度,木质战车的车马器与系驾方法以及铜镞、铜矛、铁锸、秦半两铜钱等与秦陵陵园出土同类文物相比可以看出是同出一辙,是同时代的产品。再次,从兵马俑坑所处的位置来看,它是位于秦陵外城东门大道北侧,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应为秦始皇陵园整个建筑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六、秦兵马俑一号坑军阵之谜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农民打井发现了秦兵马俩坑后,经考古人员多年钻探、发掘后,基本上了解了该坑的范围和形制。

这是一座特大型兵马俑坑。因首先发现,名之曰: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俑坑,简称一号俑坑。该坑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方向南偏东83°,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

其西端距秦始皇陵外城东墙1225米,和秦始皇陵内城东北角成一直线。坑内夯起10道2米高的土隔墙,从而形成周围环以廊房,中间为东西向的9个开间,四边各有5个斜坡门道的布局。

一号俑坑东端廊房里有陶俑210件,除去南北两端分别面南、面北的6件陶俑外。其余204件为南北向三列横队面东排列,每列68件,前后、左右成行。在中间一列横队的左右两端各有1件头戴长冠的军吏俑,似为统帅前锋部队的将领。这204件陶俑,仅有3件为甲俑,其余均为袍俑。陶俑手势也多作提弓状,只有11件陶俑的手作持戈、矛等兵器状。

一号俑坑西端廊房里也有南北向三列横队陶俑,最西是一列面西的甲俑,其它二列面东,由于西端没有全部发掘,所以陶俑数量及手执兵器不详。根据试掘对陶俑数量的估计与东端廊房中的陶俑数量相同。

一号俑坑左右两侧的廊房里,各有两队步兵俑。其外边的一队呈东西向的横队排列。每队长约184米,有步兵俑180件左右。

两边边廊内各有360件左右。这些陶俑除东端的部分袍俑外,其余均为甲俑,配备的兵器主要是弓弩,部分陶俑腰间还佩剑。

在上述四周廊房的环绕下,俑坑中间的东西向9个开间里,有战车和步兵相间排列面朝东方的36路纵队,每个开间里4路纵队,再加上南北廊房里各有1列面东纵队,共38路纵队,每队长约178米。由于一号俑坑尚未全面发掘,战车和步兵的详细情况还不清楚。从一号俑坑东端发掘方来看,战车和步兵是这样结合的。

每辆战车有乘员3人,车的前后左右都配有步兵。每辆车前的步兵共有3排,每排4人,三排共12人,组成一个小战斗单位,作为车的前锋部队。车的左右两侧的步兵人数不同,每4人一排,共若干排组成一个长方形的纵队。车后跟随的步兵人数不等,有的72人,有的百余人。这种以战车为中心,在其前后左右配置步兵的编组方法,增强了步兵对战车的掩护能力。步兵俑多数为甲俑,少数为袍俑。配备的武器是弓弩与戈、矛、戟、铍等长柄兵器相杂,个别陶俑腰际佩剑。

古代交战须列阵,而列阵又要遵循一定的阵法。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军阵战术已发展到10种,有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疏阵、水阵、火阵等、那么,秦俑一号坑兵车究竟属于什么阵呢?

一种看法认为,一号俑坑是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有的先生又撰文考证,认为一号坑兵阵属于春秋末年的“鱼丽之阵”。另一种观点认为,从这一组尚未最后建成的雕塑群来看,实际是集中了春秋以来主要军阵的类型。是陆军军阵集大成的缩影,它既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之作,亦不是某一军阵、某一次战役的简单模拟,而是战国末年各军阵场面的提炼、集中。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与之有别的观点,一号坑兵阵当属于战国时期10阵中的方阵。诸种说法,如果有一天研究者能够真正还历史以真实面貌,那无疑是考古界和史学界的一大幸事。

七、秦兵马俑坑知多少?

1976年初,秦俑馆筹建工程刚刚开工。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把已试掘的一号俑坑东端回填。考古队利用这个空隙,组成了一支支小分队,手持洛阳铲又在秦始皇陵周围寻找新的兵马俑坑。

陵西、陵北、陵南经过多次实地探查,都未发现有兵马俑坑的存在。1976年4月23日,又在陵东的一号兵马俑坑东端北侧约20米处,探出了第二个兵马俑坑,按其发现顺序定为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简称二号俑坑。同年5月11日,在一号俑坑的西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一个俑坑,按其发现顺序定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三号坑,简称三号俑坑。并在二、三号俑坑之间发现一个未建成的土坑,坑内没有放置陶俑、陶马。根据发掘估计,3个俑坑内共计有类似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陶马近8000件,木质战车百余乘相数十万件青铜兵器。

参观过秦俑坑的人们,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单单秦始皇陵园东门外发现了这批兵马俑坑,那么按照中国古代的建筑布局对称原则,应在陵园的西门、北门和南门外也应发现兵马俑坑。没有,这是为何呢?据此研究者众说不一。有人说,秦俑坑也许是象征秦诸多宫殿中的一部分。其建筑位置在首都咸阳以东,面向东方,表示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决心和气魄。这样,秦在大举消灭六国之时,在咸阳以东的宫中建立宏大的秦俑坑,以纪念战争的胜利,显示秦的国威。也有人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是模似秦始皇近卫军军阵,坐西向东,是因为秦始皇本人是灭六国统一天下之最高统帅,即或秦始皇驾崩,君临地下以后,兵马俑组成地下近卫军阵要防御被灭六国人民灵魂的叛乱。还有人认为,秦兵马俑坑面东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秦始皇帝陵正门在东。也有人从古代列阵的要求和秦始皇陵周围的地理环境分析认为,秦俑军阵置于陵园之东正是按照古代阴阳战术思想选择的。在当时没有火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选择这样的地形在战术上有明显的优势。如“右背高山”、“左前水泽”,为防止敌军从左右两侧突袭造成天然的屏障。“前低后高”可以形成居高临下的阵势,造成防御或出击的最大优势。如果在陵园其它三面列阵,其它地形都无法符合阴阳战术思想,或许这就是军阵置于陵园之东的原因。究竟那个说法有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八、扑朔迷离的秦兵马俑二号坑  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秦俑坑考古队对二号俑坑进行了钻探和局部试掘,根据钻探和试掘材料分析,二号俑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不到一号俑坑面积的二分之一。东西两端各有4个钭坡门道,北边有2个钭坡门道。平面结构明显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一个正方形的坑道式建筑北部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坑道式建筑。二号俑坑东西最长处120米,南北最宽处98米(均含门道),深约5米。在试掘方内出土木质战车1l辆、驾车陶马67匹、骑兵俑32件、陶鞍马29匹,各类甲俑163件,各类青铜兵器900余件。

根据试掘材料分析,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二号俑坑后,估计将会出土木质战车89辆、高大的陶质车士俑261件、拉车的陶马365匹、骑兵俑116件、陶鞍马116匹、步兵俑562件和大量金属青铜兵器等。1994年10月14日,二号俑坑考古发掘现场正式对外开放,边发掘、边修复、边研究、边展出的开放。

根据坑形和坑内陶俑兵种的不同,二号俑坑可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坑东部突出的大斗子部分,长26,6米,宽38.8米,东西两端各有宽3.2米的环廊,中部有4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与长廊相同。这个单元构成二号俑坑的前角,其编列的方法是分为阵表和阵心两部分。阵表(即方阵)的四周,是由174件立射武士俑组成?阵心部分由160件跪射俑组成,分为8路纵队,每路20件,这样在作战时立射和跪射手轮番射击,增强了战斗力。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南半部,平面近似方形,长52米,宽48米,分为8个过洞,长廊与过洞间用立木封堵。这个单元由64乘战车组成车兵方阵,列队形式是横为8列,纵为8排,每乘战车仅由有士俑3件,御手居中,车左、车右各一件。第三单元,位于俑坑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长68米,宽16米,东端与第一单元西端南北向长廊以夯土墙相隔,墙上辟门以相通,西边有一边廊,向西延伸突出形成一个小斗子,中部有三条东西向过洞。这个单元为车兵组成的矩形方阵,共为8列,每列6乘战车,战车后面除8名甲士外,还跟有8至36名车卒。其后还有少量骑兵。第四单元,位于俑坑的北半部,平面呈长方形,长50米,宽20米,东端与第一单元以夯土筑墙相隔,墙上辟门,西边有一边廊,中部有三条东西向过洞。此单元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构成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4个独立的小阵。

长期从事兵马俑坑发掘和研究的著名学者袁仲一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四个小阵有机的结合,组成一个大型的曲尺形军阵,这也就是兵书上所说的方、圆、曲、直、锐五种阵中的曲形阵”。也有人认为二号俑坑军阵是攻击形式,即历史上的称之力“雁行之阵”。近来有人认为二号坑的布阵特点、兵力结构、战术特征似乎与战国时期的疏阵相近。疏阵最主要的编列是由几个具有独立战术意义的小阵编列的,同时疏阵属于一种攻击型战阵,它在战术侧重于“摧坚”,“取锐”,“驰敌致师”。由于人们对二号俑坑军阵看法各不相同,史书上尚没有明确记载,从而形成所谓的二号俑坑军阵之谜。愿有志者深入研究,早日揭开此谜底。

九、秦兵马俑三号俑坑之谜  考古工作者1977年试掘和1989年正式发掘的三号俑坑。

是一个在形制和内容上完全不同于一、二号俑坑的坑。随着发掘的不断进展,三号俑坑昔日的风采已于1989年9月27日,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被称为军幕的三号俑坑呈奇异的“凹”字形平面布局,它的内部屯复杂奇特。坑内仅出土彩绘战车一乘,陶质武士俑68件,青铜兵器35件。三号俑坑内出土的步兵铠甲俑不作战斗队形的排列,而作仪卫的列队。它的队形特点是两两相对,作夹道式排列。在南边的长廊、甬道和前后室内,有陶俑40件,北厢房内有陶俑22件,除去排头的2件外,其余均相向,作夹道式排列。这表明三号俑坑不像一、二号俑坑那样是按战斗队形编组,很可能是保卫室内统帅的部队。三号俑坑出土的30件殳属于古代一种无刃礼器。三号俑坑兵器装备特点似乎与古代仪仗有关。因而,三号俑坑内武士俑被专家们定为保卫将领的仪仗队,亦曰殳仗队。

三号俑坑北厢正厅内发现残鹿角1件,南厢房内发现动物朽骨一堆。这在已发掘的一、二号俑坑内没有发现。那么这些鹿角、动物朽骨之类的遗物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正好反映了古代战前举行的卜战仪式。因而,专家考证三号俑坑北厢房无疑是专门用于战前卜战的场所。而南厢房帐钩及动物朽骨的发现则表明这可能是属于将领们讨论制定军事计划的合谋厅。秦俑三号坑,以其出土的遗物、遗迹来分析,与一、二号俑坑基本相同。表明一、二、三号俑坑应是同时制作,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但其面积较小,形制特殊,坑内武士相向夹道排列,与战斗队形显然不同,武士俑又手执礼仪兵器殳等一系列迹象表明三号俑坑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俑坑。据以上理由,考古学家普遍认为,三号俑坑为统帅一、二号俑坑的指挥部,古名军幕、幕府或帷幄。三号俑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军幕的形象记录,它展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军队指挥部的风貌,对研究秦国军事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叫军幕?军幕就是指挥军队的幕府。《资治通鉴·秦记一》对幕府解释为:“师出无常处,所在张幕居之,以将帅得称府,古称莫府。莫与幕同”,军幕简单地说就是用帐篷搭起来的前线指挥部。我们从三号俑坑中可以看到,军幕内分为若干单元,整个军幕布置细致、精巧。每个单元都用帷幕隔开?显示出秦军军幕的精悍。车兵执辔待发,警卫俑表情严肃,手执铜殳严守着指挥部,开战前的卜战仪式正在进行,整个军幕充满了战前紧张气氛。

关于三号俑坑是军幕的观点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可,也有的学者认为三号俑坑是古代的军伍社宗,是用来进行军祭的。

十、秦俑统帅何处觅?

秦兵马俑三号坑被认为是统帅一、二号俑坑的指挥部,一般来说,这里应出土有高于一、二号俑坑出土的高级军吏俑形象,即统帅。但三号俑坑内并没有发现装束、姿态特异的将军俑,仅在驷乘车后发现一件军吏俑。为三号俑坑内的最高指挥者,但从装束来看还不及一、二号俑坑出土的中级军吏俑。目前专家学者们对此看法各不相同。归结起来,大致有四种看法。

一种说法认为,在三号俑坑西侧约150米处,发现一大型“甲”字形古墓葬,它距三号俑坑较近,应同秦俑三坑为一组,人们谷称此墓为“将军墓”墓主人即为秦兵马俑军阵的统帅。但因此墓未经发掘,墓主是男是女尚难判定。即可肯定也未必同俑坑有必然关系。因为此墓为南北向,即墓室在南,墓道在北,与俑坑东西方向不一致。因此将此墓和俑坑看成一体,可能不妥。

另一种观点认为,据《史记·项羽本记》记载,秦始皇死后四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火三日不灭。在焚毁秦陵俑坑时,把军幕和统帅当成主要攻击目标。故三号俑坑破坏最为严重,且俑坑内的68件陶俑,绝大多数被砍头,只留下六、七颗头,但俑身均为发生位移,其景象与一、二号俑坑的情况大不相同。由此推断破坏者是把三号俑坑当作军事首脑机关破坏,而俑头被看作战利品“首级”拿走了,作为统帅的秦俑三号坑的秦俑自然不会存在。另外在三号俑坑的北厢房内,发现一束20件的铜殳似为“缴械”之举。因为殳作为仪仗的话,应握在手中,项军将其夺下,捆在一起,表示“缴械”。这些遗物均显示这种破坏是一种军事性质破坏,故统帅秦俑三坑的将已无法寻觅。

但这种观点仅是一种从现象进行的推测。

再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他自己本身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就在西边3里外秦陵地宫中,无需他人指挥。所以军幕内再不可能出现始皇雕像。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秦时军队牢牢地控制在秦王手里。作战前,秦王以虎符作为发兵的信物。“符”,据传是周朝军事家太公姜子牙发明的。将玉或青铜制成一种形状如虎的一个信物,称为虎符。然后一分两半,朝廷和驻守各地将领各执一半。如果需要调兵遣将时,使者必须持朝廷的一半来到大将处,用来证明自己确是朝廷的正式使者,大将将自己的那一半与使者带来的一半相合,确信合符之后,才能接受调兵的命令。统观一、二号俑坑军阵的性质,乃屯驻的坐阵,而非出征前的战阵,这或许是军幕已张,而统帅还没有被始皇所派。这种说法是从文献中考证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十一、秦俑坑是什么建筑  规模浩大,场面壮观的秦俑军阵,常常使每一位参观者为之惊叹。其实早在秦俑坑修建前的400多年前的秦穆公时代的建筑,就曾以其宏伟气势震惊列国。当年,西戎派到秦国的使者看到秦巍然高大的宫廷建筑,不由感叹道:“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秦俑坑的修建是在秦统一中国后进行的。那时全国的资财和工匠,可由秦始皇统一调动,有提供大兴土木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自然不是穆公时代所能相比的。建筑是实用性的艺术,作为秦陵陪葬坑的秦俑三坑,依其各坑内涵不同,三个俑坑建筑形制、平面布局也各有特色。

三坑各为独立的建筑,总占地面积近四万多平方米,成品字形分布。

根据发掘资料分析,一号俑坑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方向南偏东83°,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其西端距秦始皇陵外城东墙1225米,和秦始皇陵内城东北角成一直线。坑内夯起十道二米高的土隔墙,从而形成周围环以廊房,中间为东西向的九个开间,四边各有五个斜坡门道的布局。前面的廊房里放置了前锋步兵俑,后面和南北的廊房里放置了环卫步兵俑。中间的九个开间里放置了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军阵主体。

二号俑坑平面布局完全不同于一号俑坑,近似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不到一号俑坑面积的二分之一。东西两端各有四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平面结构明显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一个正方形的坑道式建筑;北部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坑道式建筑。二号俑坑东西最长处120米,南北最宽处98米(均含门道),深约5米。

被称为军幕的三号俑坑呈奇异的“凹”字形布局,它的内部也复杂奇特。其东壁中部为一条东西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对应的为一东西长5.8米、南北宽3.9米的车马房。在车马房左右两侧各有一南北向长廊,长廊两边各连接一厢房。之所以称其为厢房,是发现在长廊和车马房相接处发现有朽木门楣遗迹。门楣经过髹漆处理,并装有等距离环首铜钉四件。

根据遗迹推断,门楣上的环首铜钉当是悬挂帷幕之用,继之推断当时车马房进入南厢房入口处是悬挂着帷幕的,借以将两个空间相隔,各自处于独立的状态。而北厢房也与南厢房相同,门楣、铜钉遗迹俱存,只是建筑形制稍微简单一些。南厢房平面呈“土”字形,东西长14.4米,由前廊、甬道、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北厢房平面呈“丁”字形,东西长10.4米。前为廊旁,后为正厅。

像这样布局复杂、规模宏大,结构特殊钓地下建筑,应是按照周密的设计方案和工序进行营造的。三个俑坑的平面布局虽然不同,但立体建筑方法基本相似。它们都是地下巷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即先挖一深坑,夯筑坑底形成半米厚的地基。在地基上夯筑土隔墙,同时在坑四周也筑起与隔墙高度相同的二层台。在隔墙两侧和坑的内侧埋有垫木,垫木上密排木质立柱。

在过洞、边廊和开间底部用青砖墁铺。立柱上端承托着枋木,从而形成井口枋形的木构框架。大框架上密排着棚木,棚木上覆盖着人字形芦席。席上覆盖一层厚约10至30厘米的胶泥土,接着再覆盖夯筑厚约二米多的五花土形成坑顶。然后,通过斜坡门道,把陶俑、陶马和木质战车等拉进俑坑,布完军阵后再用立木把门封堵,门道用夯土填实,形成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十二、秦兵马俑种类知多少?

秦俑披甲执锐,一个个活灵活现,威武雄壮。如此壮观的场面,充分显示出春秋战国群雄纷争之际秦国的国力,也是秦国强盛的历史的写照。汉代贾谊的《过秦论》中写道:“及至秦王,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将当时秦国的声威写得淋漓尽致。

这支军队在秦俑坑里结集了2200多年。也在这里待命了22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日照星辉的人间,王朝兴废,沧桑巨变,可他们却纹丝不动地站在这里,没有一丝倦意,没有一点懈怠。假如这批将士真的复活,这不就是再现的秦军。

秦俑三坑出土的陶俑数量不仅众多,而且种类亦较复杂。以兵种可分为步兵、车兵和骑兵三大类。这里所说车兵是指战车上的乘员而言,每乘车上一般有乘员三人,即御手、车左和车右;指挥车上亦有乘员三人,即军吏、御手和车右;驷乘车有乘员四人,即军吏、御手、车左和车右;革车后有乘员两人,即军御手和车右。

步兵俑,包括单独列队的独立步兵俑和位于战车前后隶属于战车的徒兵俑两种,这两种俑依其职位高低不同,又可分为军吏俑和步卒俑。军吏俑依其甲衣、冠饰和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高、中、低级军吏俑。一般步兵俑中根据其整束的不同,又可分为袍俑和甲俑,即轻装步兵俑和重装步兵俑。重装步兵俑又依其发饰分为介帻甲俑、扁髻甲俑和圆髻甲俑。一般步卒俑也可根据所持兵器的不同,分为持远射兵器弩兵俑,持短柄兵器俑和持长柄兵器俑。持弩步兵俑还依其姿式的不同可分为立射俑和跪射俑。持短柄兵器俑依其短柄兵器种类的不同,还可分为佩剑俑和佩金钩俑。持长柄兵器俑还可依其长柄兵器的不同,分为持矛俑、持戈俑、持戟俑、持钺俑、持殳俑等。骑兵俑依其所处位置又可分为骑兵军阵骑兵俑和殿后骑兵骑兵俑。另外,秦俑坑出土的陶马又可分为拉车的陶马和骑乘的鞍马。

十三、秦兵马俑坑出土了多少兵器?

兵器的起源,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此时,很难将劳动工具和自卫防身的武器分开。中国冷兵器阶段通常划分为以石器为兵器的萌发期,以铜为兵器的发展期和以铁为兵器的成熟期。与之相对应的时代就是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时代最先进的工艺无疑是青铜冶铸技术,因此青铜铸造了当时最精锐的兵器。秦代正逢铜兵器和铁兵器交叉之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那么,被六国谓之“虎挚之土”的秦军使用的究竟是什么兵器呢?这个“谜”在秦俑坑中已解开了一部分。就目前从秦俑坑发掘方内已出土的实用兵器来看,质地有青铜和铁,其中绝大部分为青铜兵器。以其种类又可分为青铜剑、金钩、青铜戈、青铜(铁)矛、青铜戟,青铜铍、青铜殳、青铜钺、青铜弩、青铜镞(铁镞)等10种,数量已达4万余件。一号俑坑东端发掘方内出土有剑、铍、戈、矛、戟、金钩、弩机等兵器486件,成束的铜镞279束(每束约百支),零散铜镞10896件。二号俑坑试掘方内出土有矛、弩机、钺及残剑等青铜兵器15件,各类铜镞1464件。三号俑坑出土殳30件、矛1件、镞4支和镞形器1件:在秦俑坑发掘试掘方内仅出土铁矛1件、铁镞1件和铁铤铜镞2件。另外,在秦俑坑发掘试掘方内还出土大量的弓弩、箭箙、弓囊等遗迹。秦俑坑出土的名类兵器是秦代兵器的集大成。

这些兵器依其用途可分为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兵器:短兵器有剑、金钩;长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6种,除l件为铁矛外,其余均为铜兵器;远射兵器有弓弩遗迹及铜弩机,铜镞等遗物。从这些兵器出土的位置、数量和陶俑手势分析,军阵的前锋和阵表的陶俑多持弓弩。阵中出现弓弩与戈、矛、戟等兵器相杂,以便长以救短?短以护长。

一、二、三号俑坑均遭人为严重破坏。许多兵器已损毁或散失。现出土的兵器仅是发掘方内原有兵器中的一部分,这就为研究秦俑兵器带来了因难。加上一、二号俑坑都未能全部发掘。

听以,秦俑坑中有多少兵器?其种类有多少?其配备情况如何?这些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

十四、秦兵马俑坑出土兵器的过时了吗?

从战国时代起,我国的冶铁规模已相当可观,并用于制造工具和农具,仅秦陵附近出土的铁兵器就达300多件。那么,秦代的兵器也理应以铁质代替青铜了。但是,在秦俑坑目前出土的4万余件兵器中,几乎全部是青铜铸成。仅有铁矛1件、铁镞1件和铁铤铜镞2件。这一历史现象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有人据此认为,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工艺落后,仅是用来作为仪仗的陈列品。

实际上战国末年和秦代,由于金属冶炼的工艺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仅熟炼掌握了生铁的冶炼技术,但生铁性脆,强度不够,只能铸造工具。所以铁工具在战国中晚期得以广泛利用。战国后期人们还发明块练钢和铸铁柔化处理工艺,但此时块练钢生产费时费工,生铁铸件性质脆硬,铁兵器还不可能大规模推广。即使最早发明使用铁兵器的楚国,出土的铁兵器也十分罕见,且质量不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所谓“金人”就是“铜人”。说明当时的兵器也都是铜器。秦统一后进行的北伐匈奴、南伐南越等战争仍用的是青铜兵器。到了汉代,渗碳钢和铸铁柔化工艺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东汉初年炒钢新工艺的出现,钢兵器才成为兵器的主体。

所以,秦俑配备的兵器也只能是青铜兵器。实际上,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仍是先进的,其中有不少工艺令我们惊叹。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使人们揭开了秦兵器工艺的“秘密”,并将因此改写世界冶金史的工艺篇。这些青铜兵器都是铸件,再经过锉磨、抛光等细加工,表现出了秦代工艺的新进步。

十五、秦俑长兵器所反映出的信息  秦俑手上所持的长兵器,主要类型为戈、矛和戟。提起长兵器,首先使人想到干戈,“干戈”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对兵器的总称。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出现了“干”和“戈”字。

《尚书·说明中》已“干戈”连言,《诗经》中出现“干”和“戈”的频率更不算低。但是,它的正式出典得推《礼记·檀弓下》中的记载。当时鲁国少年汪踌与邻人一起上阵作战,为捍卫鲁国而英勇地牺牲了,按惯例应对汪踦举行国殇,但鲁国人认为汪绮只不过是个孩子,不必对他举行如此隆重的葬礼。孔老夫子知道这件事后,感慨地说道:“汪踦虽是个孩子,但他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为什么不能用国殇的葬仪?”打这以后,“干戈”一词就长期沿用为兵器总称了。

“干”和“戈”究竟分别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呢?

“干”,最初是分叉的木干,用来抵御野兽与敌人的进犯,是人类最早的防御武器,也是打猎用的猎具。

“戈”最初是一种在木杆上绑上石刀用以打击猛兽的猎具。

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用于勾杀或啄击的兵器。

《史记·主父偃传》诗云:“干戈寥落四周星”,这里“干戈”便已成为战争的代称而出现于史传和诗文中。类似的情况古代典籍中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尽管干戈之类的兵器早在战场中消失,但“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之类的成语仍在人们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中流传不绝。

秉戈,在各地考古中多有发现。秦俑坑目前仅一号俑坑内出土铜戈1件。这件戈长胡四穿,弧援无脊,刃内,内上有条形穿一,阑两端有上下齿,未发现秘迹。这和其它几种长兵器数量相比,至少说明戈在秦代兵器中地位已不像商周时那么重要了。这件戈首通长26.8厘米、援长16.4厘米、胡长12厘米。与秦戈相比,胡部长度增加,胡上的穿孔加多,这样戈头更加牢固地结合在秘上,另外秦戈的援的上、下刃和前锋更加锐利了。

才是古老的兵器之一,用于向前直刺,其使用时间可能比戈还要早。远古时代,人们将兽角或尖状石镞绑在木杆或竹杆上,用来猎捕陆上野兽或水中鱼鳖,这就是矛的雏型。夏代是否有铜矛,至今还没有出土文物可以证实。但是,殷墟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矛不仅制造工艺精致,而且类型很多,可以推测育代青铜矛在军队中已被大量使用。周武王伐纣大军所使用的主要兵器就是戈与矛。西周的铜矛分为酋矛、夷矛二种。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兵使用的武器。夷矛长二丈四尺,是车兵使用的武器。周代的尺较今市尺为短,一周尺折合公尺为23厘米左右,折合古代的尺来计算,约在一丈八尺左右。这是有关古代,丈八矛的一种说法。

在商周,格斗兵器中矛的重要性仅决于戈,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商代的青铜矛常常铸成具有长“骹”和宽“叶”的形状,在“骹”部两则带有半圆形的双环,既可以把矛头更好地固定其骹上又可以垂挂漂亮的矛缨。秦俑坑目前已出土矛10件,9件为青铜矛,1件为铁矛。从数量上相比,它从侧面透露出秦代矛作为常用兵器,其地位已取代了戈而上升为主要的冲刺性兵器。所以数量多且分别用青铜和铁铸造。这些矛又可分为二型。一型通体宽扁且直,体的中部起脊,脊的两侧各有一道风槽,直刃前锋聚为锋。椭圆筒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刀对直,两侧有钉孔。制作规整,骹表面光洁,刃锋锐利,泛青黑色。通长15.4厘米、叶长10.7厘米、宽3.2厘米。另一型则通长17.6厘米、叶长11.6厘米、宽3.6厘米。

骹上刻有“寺工”二字。

秦矛与商周时代的扁平矛相比,体内中空,使秘的安装更为牢固。

矛刃锋利规整,血槽较深。

秦俑坑中出土的另一种长兵器是“戟”。戟是一种在戈的顶装置有矛形尖刺的兵器,少数戟是戈和刀的复合体。戟兼有戈、矛两种兵器的优点,可以刺,可以勾,可以斩,是一物而具有三用的兵器,威力较大,为冷兵器家族中的佼佼者。在藁城台西的商墓中,发现了一柄铜戈的柲端装有铜矛头,它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戈矛合一的“戟”。戟在战国时代又有改进,缩小了直刺部分。

戟内加长有刃,增强了杀伤力。秦俑坑目前出土铜戟4件,戟头由一矛一戈联装而成。内部刻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口”等铭文。戟柲通长2.88米,较战国时期长了60厘米,成为所有长兵器中最长的兵器。戟是一种攻守结合的兵器,唐代凡官、勋、阶都是三品的,均可立戟于门,所以又称显贵之家为“戟门”。

十六、钺与殳的用途之谜  钺,是一种形状像大斧一样的砍杀兵器。现在,只有在对剧舞台上的帝王仪仗队中,还可以看见其造型。它是由古代战斧演变而来的。刃多作弧形或新月形,刃身薄而宽,肩部有孔,可以横绑在柄上。大约在公元前4500—2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已出土有磨制精美的石钺,陶尊上还有钺的图案。但总的说来,钺发现的数量要比戈、矛少得多说明其使用范围有限,做为兵器使用的时代也很短。夏代末年,商汤就曾用钺伐桀。

钺又是一种显示身份特殊的武器,起码从商代起,钺已经一身二任,它不仅被用作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这大概是钺使用最兴盛的时期。在河南安阳的妇好墓中,曾出土两件铭有。“妇好”二字的大型青铜钺,妇好是殷王武丁的一个妻子,曾做过带兵四出征伐的主将。在她墓中出土的大青铜钺,长为39.5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铸有两只凶恶的老虎,张口欲噬中间的一个人头,显得狰狞恐怖,这钺便是她的权威象征。《六韬?龙韬》中记载,将帅在接受国君的出征命令时,必须举行授钺的隆重典礼。程序是,国君命令太史钻灵龟以卜吉日,到了吉日,国君先进太庙,面西而立。然后将军入庙,北向而立。授权仪式开始,国君手持钺,把柄递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上至高天,都由你统领管辖。然后,又拿着钺刃一端交给将军,说:从现在起,下至于深渊,都由你管辖。将军推让三次,而后受命。公元前11世纪,当周武王率军进入商纣都城朝歌近郊后,在一个黎明前,周武王站在高台上,进行战前誓师动员时,左手持的就是金色大钺,右手拿一面醒目的白色旗帜。纣王战败自焚后,武王又是:“以黄钺斩纣头,悬太白之旗。”武王进驻商宫行登基礼时,“周公旦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就是表示辅佐武王统治国家。

正因为钺可以象征权威,所以后来钺的武器作用逐渐淡化,而象征作用得到加强,从而演变成帝王及军中的一种仪仗器具,仍然起象征权威作用。除此而外,钺作为一种特殊兵器,还可以用作军中的刑具。目前秦俑坑中仅二号俑坑试掘方内发现一件铜钺。

通长17.5厘米,厚约1厘米,重2150克,上部略小,刃部较宽,中间还留有夹木柄的痕迹。

这件钺主要是干什么用的,当是一“谜”,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

殳虽作为“五兵”之一,但在以往的兵器中并不多见,秦代殳更为罕见。殳在古文中作“木殳”,是一种无锋无刃的仪仗长兵器。

《说文·殳部》“投殊人也,又兵器。”这种兵器多出土于春秋战国的墓葬中。秦俑坑目前出土铜殳30余件,其中多出土于三号俑坑北厢房内,紧靠北壁的一束20件,出土时尚保存残高1米左右的木柄。殳的外形多呈圆筒形,长10.5厘米,径2.3厘米,面多呈多棱角尖锥状,銎深约5.9厘米,壁厚0.3厘米。系铸造成型,后经锉磨、抛光。铜殳为立姿步兵俑所持,其姿态与持戟步兵俑相同。从成捆殳的出土和武士俑的手势分析,三号俑坑中的武士俑都是手执长殳。三号俑坑的发掘证明,至少在秦代,殳作为兵器的作战职能已基本消失,而演变为主要作为仪仗的殳仗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大型殳仗队的形象记录。

十七、秦俑坑出土的铜剑工艺之谜  剑在战场上作为攻击型兵器的历史并不很长,尤其是铜铁冶剑在战场上的使用更只能说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极其短暂的浪花。古代传说中,剑由蚩尤制造。但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今天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剑是西周青铜短剑。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陕西长安张家坡第206号西周墓出土了一把很短的青铜剑。

这把剑全长27厘米,不到一尺长,有如一片柳叶。北京琉璃河、陕西宝鸡竹园沟等地也出土过类似的青铜剑。这种剑很可能由古老的青铜刀或匕首之类的单刃兵器发展而来。《释名?释兵》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由此可见,这种短剑不能用作冲锋杀敌的武器,而只能在肉搏厮杀时用于自卫防身。

秦秋时代是剑的飞跃发展时期。这时的剑逐渐加长,约在50厘米到60厘米之间。春秋后期的吴、越二国特别重视铸剑,出了一批驰名于世的铸剑大师。根据《吴越春秋》、《越绝书》的记载,吴国由干将、莫邪夫妇冶铸出了“干将”、“莫邪”两口名剑,越国由欧冶子冶铸出子5口名剑,三大二小,一曰钝钧,二曰湛卢,三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它们都是砍金断玉、吹毛断发的宝剑。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毫无事实根据。

在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中,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的用剑均已出土,工艺精美绝伦,剑刃锋利非凡。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了越王勾践剑,通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为铜锡合金并经硫化处理而呈现菱形花纹,剑格两面用蓝色琉璃镶嵌。此剑虽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但仍锋利如初,出土后曾作试验,十几层叠成一札的白报纸一挥而断。

秦汉时,武将几乎人人佩剑,项羽年轻时,他的叔父项燕命他学剑。他虽然学剑没有恒心,但也承认剑确是“一人敌”。

(《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当上皇帝后,曾经自夸道:“吾以提三尺剑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在楚汉战争的鸿门宴上,除了张良外,舞剑的项庄、项伯以及樊哙、项羽、刘邦、范增、夏侯婴、靳疆、纪信等无一人不持剑。当时可以说是剑的鼎盛与风行时期。

秦俑坑目前出土青铜兵剑22件,其中残剑5件。剑身修长,呈柳叶形通长81—94.8厘米,其中身长64.2—73.2厘米,茎长16—21.8厘米,秦俑坑出土的秦剑和秦以前相比。含锡量增高,剑身窄侠而长,两面四纵四锷,近锋部束腰,剑的表面涂铬多呈青灰色,放射出闪闪的寒光剑鞘皆腐朽,但其髹漆、缠丝的痕迹仍不同程度存在,附属的首、格、琕、彘以及骨饰物也有出土。我们曾做过试验,用刚出土的秦剑轻轻在纸上一拉,竟划透了19张纸。

秦剑不但锋利,而且坚韧,一号俑坑出土的一件青铜剑,出土时因被陶俑压住,弯曲了2200多年?去掉陶俑后立即反弹恢复了平直,实际上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不是秦代最好的宝剑。秦陵西侧出土的模拟真人、真马和真车一半大小的秦陵一号铜车马,车上御官俑身所佩铜剑长60厘米,如果按实际扩大一倍,长达120厘米,更不用说秦始皇的宝剑了。

公元前227年,当荆轲刺秦王的紧要关头,因秦王佩剑太长,幸亏大臣提醒“王负剑”,这时,他才把腰间的宝剑背在背上,从肩头呼的一声拔了出来,一剑挥去“断其左股”。可见秦王宝剑的长度和锋利。后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古风》诗中赞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从中更能看出秦剑确是名不虚传。秦俑坑出土铜剑、镞等为增强青铜兵器防腐性,在其表面用铬酸盐处理器表,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浅灰色保护层,其厚度约为10微米,含铬量约2%。从而使这些青铜兵器在地下埋藏2200多年,出土后仍然是光亮如初。这无疑是金属防锈古老工艺中的奇葩。这门技艺可惜在汉代以后失传了。在西方这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先进的工艺,叫“金属钝化技术”。它是利用含铬化合物(铬酸、铬酸盐或重铬酸盐)等强氧化剂,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很高抗腐蚀的保护膜。这种技术在德国最早发明于1937年,而美国直到1950年才发明出来,并先后列为专利。而我国远在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创造出了类似的工艺,这不能不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再如铜剑本身,在放大镜下观察,两刃及锷的磨纹垂直于中轴线,纹理平直没有交错,剑身光亮平整,组织严密,没有沙眼。经测试,其光洁度在六至八花之间,好像采用了简单的机具加工,不像是手工锉磨。这是什么工艺至今也没有答案。

十八、金钩与铍的原貌“吴钩”,是古代文人笔下常常出现的一种古兵器,又称金钩。即唐诗中所谓的“含笑看金钩”。沈括《梦溪笔谈》说“吴钩,刀名也,刀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传说,吴王阖闾费尽心机得到宝剑莫邪后,还不满足,又悬赏命令说,如有人能打造特别优良的金钩,赏他100两金子。当时吴国中能打造特别优良吴钩的工匠很多,其中有一个人,贪吴王的重赏,居然伤天害理,把他的两个儿子杀了,拿他们的血来衅钩,于是打造出两把金钩献给了吴王。吴王因钩多分辨不出。钩师对着众多钩喊出两个儿子的名字,两钩飞到了钩师身旁。于是吴王让人拿出百金,赏了钩师。

便把这两把金钩随身佩带,时刻不离。

传说虽然有些神奇,但金钩从春秋到宋代确实一直普遍沿用。然而,这件常用兵器始终未能见到实物,后人只能从古文献及诗词中去了解金钩的形状。

金钩最初发现是在一号俑坑前廊两端的纵队军吏俑身旁。目前俑坑内也仅仅出土两件。它的形状象弯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身呈弯月形,齐头,双刃,通长65.2厘米,类似于刀,但两侧有刃,亦可砍杀,也可钩推。

铍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较强冷兵器。但自东汉以来许多搞诠注的学者对铍解释不一。铍的概念逐渐被人所遗忘。

以往的考古工作者往往将出土的铍断为剑。1975年,当秦俑坑第一件铜铍出土时,人们还把它判为短剑。秦俑坑目前仅一号俑坑东端发掘方内出土铜铍16件。铍头形如短剑,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刃口为直线前收为锋,茎部装一字形格,茎与身一次铸成。柲为木质,下有铜椁,通长3.28—3.59米。铍头还套有铍室。秦俑坑发现的长铍大多位于陶俑身旁,仅仅发现一柄出土时仍握在陶俑右手上。秦俑坑出土的完整长铍是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它的发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认识,首次恢复了铍的科学含义,极大丰富了秦兵器的内涵。

铍的两面满布着不规则的云头状的花纹。这些花纹既非铸成,又不是刻画而成。因为花纹仅在器表,而表层下又不见刻画痕迹,却隐现于器表,和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有人推测可能是利用硫化处理法,这可称之为我国冶金史上的又一大奇迹。从现有资料分析,这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一直到战国和秦代还在流行,流行的区域宽广,时间绵延近三个世纪。

十九、抢夺先机的远射兵器的标准化秦始皇一生曾四次遇刺,每次遇刺的那一瞬间,都把他推到死亡线上,引起心灵的强烈震颤,使他深切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他想牢牢把握住生命,一些从海外飘来的有关仙山、仙人和方士们鼓吹的长生不老药物等传说,就不能不深深打动他的心坎。比如关于东海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的传说,就很使他神往。据说诸仙人和不死的药物都在那里。始皇为了长生不老便派遣徐福带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山福地。一去九年,未得仙药。徐福怕受始皇谴责,便编造说,蓬莱仙药可得到,只是海中有大鲛鱼作浪,船行不到蓬莱,愿皇上遣善射的弓箭手同去,见了鲛鱼就用连弩射杀。恰好始皇这晚做了个梦,也梦见自己同人形的海神作战。

便下令入海时带上捕大鱼的鱼具,自己也准备了威力很大的连弩,率人沿海边寻觅捕杀。但他们走到今胶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谷称“天尽头”时,发现了鲛鱼,始皇张连弩放射,射死一条大鲛。

后来人们在这里修建起“射鲛台”,并立碑纪念。“射鲛台”就建在今成山头南侧岸边,高数丈,乃是一陡峭石崖。如今空余这“射鲛台”,汪游人凭栏远眺;但是至今对秦始皇使用的是怎样一种强大杀伤力的连弩仍不太清楚。纵观世界兵器发展史,最早以弩装备正规军的?并在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当是中国无疑。

西欧诸国直到中世纪时还没有制造出像连弩这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兵器。

弓、弩,都是用以射箭的。但弓和弩并不是同一物。弓是凭人力拉射,而弩是凭机械力发射,是弓、臂、机的复合体。人类使用弓箭的历史很早。除了石头木棒外,弓箭是人类发明最早的兵器。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曾请教楚国擅长射箭的陈音,问他弓箭的起源,他说,弩是从弓发展来的,弓又是从弹发展来的。大约在距今约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弓箭。不过那时的箭头是石、骨角、蚌等造的:商周时代方出现铜镞头。春秋时期出现使用铸造的弩。弩比弓的优越性在于,它在张开弓后,把弦先管在板机的“牙”上,等需要时再用望山瞄准后才板动机上的“悬刀”把箭弹射出去。

秦俑坑出土的弩,由弓、木臂和弩机三部分组成,弩弓为木质,早已腐朽,长约1.31—1.40米,弓背径3—4.5厘米。背的两侧有辅木,以增强张力。弩木臂是根中间稍宽的长木柄,长约71.6米,高8-10厘米,前端有凹形槽,以承弓背,末端较宽,装有弩机。弩机通高16.5厘米,由钩牙、悬刀、望山、拴塞等部分组成。以秦俑坑中已出土的弩的完整遗迹判断,秦俑坑中至少有三种不同形制的弩。在秦俑坑出土数百件弩机,实测结果,发现其牙、栓、悬刀和其它部件,完全可以互换通用,轮廓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这样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检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更换和维修。铜镞按照应用需要,生产分为四种类型,形成了系列产品。同类型铜镞三个面的轮廓线误差不大于0.15毫米,镞头锋刃采用流线型三维空间曲线,放大20倍后与当代生产的手枪弹头轮廊线竟奇迹般地重合。可见秦代兵器生产型号、式样已规范化、系列化。这些都是冶金史上的奇迹,证明2200多年前我国冶金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世界的标准化渊源于中国的秦代。

二十、秦军中的指挥工具有什么?

在秦俑军阵中,除了兵马俑、战车和兵器外,还发现了铜甬钟和鼓迹。军阵中要钟鼓作什么用?原来,通讯设备是军队中重要的装备之一,在没有现代化电汛设备的古代军队中,采取了哪些方式来进行联络呢?据《孙子兵法·军争》说:“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旗帜”。旗帜、鼓点、号角、灯火,即成为古代战场上的主要的通信联络信号和指挥手段。早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以旗、鼓、金作为“三官”。“一日鼓,鼓所以住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兵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所谓三官。有三合,而兵法治也。”

目前,在秦俑军阵中虽然没有鼓出土,但已经发现了鼓迹和铜甬钟。1978年一号俑坑第一次发掘期间,曾在战车附近清理了两面鼓迹;

1980年一号俑坑第二次发掘中又在战车附近清理出了五面鼓迹。从鼓迹上来看,鼓似为椭圆形,鼓面直经为50—55厘米,高9—10厘米。鼓面似为皮革,周边有9厘米宽的弧形斜面。斜面上发现有褐色漆皮,上有红、绿线条彩绘。周边上还钉有骨质小钉,使鼓面皮革镶嵌得更为牢固。鼓壁上有三个等距离带柄铜环,有的还有皮革之类的细绳,表明在平时或行军的时候,鼓往往是悬挂在战车上。有的鼓旁还发现了木质鼓槌,其前端为椭圆形,其后为60厘米的木柄。鼓槌通长68厘米,通体涂漆。按一般惯例击鼓就是命令前进,不许后退,鼓声大作,就要拼死进攻,所以战国就有“一鼓作气,再鼓而竭”之说。由于战鼓的基本作用都是指挥部队前进或进攻,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常用的“鼓励”、“鼓舞”、“鼓动”之类的词汇,其含义都是来自古代战争中战鼓的这种“击鼓而进”的指挥职能。

同时与鼓迹伴随出土的往往还有一个小铜甬钟,其身长10厘米,钲高10.5厘米。甬中空,甬中部有弦纹一道。钲间饰有蟠螭纹,内壁光素,重2300克。这就是秦代的金。在秦代以前,金的本义是铜,特别是加有铜锡合金的青铜。金与战鼓一道用于军阵之上时,也就是起“节”与“止”的作用,如《诗·小雅·采艺传》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后来又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之说。可见,在很早以前军阵中就以击鼓为进,以鸣金为节制。细分一下;鸣金一声,停止运动;二声,各自退回原处;三声,转身向反向行进。

旗也是重要指挥工具,目前在一号俑坑内也发现有一根长约6.7米的木杆遗迹,根据长度推算这个可能是旗杆。另外,在二号俑坑内也发现一处有旗帜的迹象。秦俑坑是秦军军阵的象征,随着秦俑坑发掘的进展,我们可能还会发现一些秦军的指挥工具。

二十一、秦俑甲衣知多少?

就目前已出土的秦俑身上所饰的陶甲种类来看,就多达六种以上。战国之时,常以“带甲”的多少来衡量一个诸侯国家国力的大小、强弱。甲衣起初简称为甲,多以皮制成,后来又有金属做的甲,又叫做铠。据说甲是在夏朝少康子杼和东夷作战时发明的(《事物纪原》卷九)。不过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实物资料是安阳1004号墓中出土的殷代皮甲。原始的皮甲都由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用青铜制成的胸甲。战国中期,出现了铁甲,这是由前期的皮甲、布甲、铜甲演变而来的。我国古文中对使用铜、铁制造的趺甲、护腿和护臂有不少的记述,同时还记述了保护骡马的马甲。

秦汉以后,甲叫做铠。西汉时,铁甲又称为“玄甲”,因铁是黑色金属而得名。盔甲作为古代军队中的防护装备,是与整个冷兵器时代相适应的。战士戴上头盔,穿上铠甲,既壮军威,又鼓士气,且可有效地防身护体,减少伤亡。

那么,秦军中的甲衣有多少种呢?仅就秦俑的陶甲来看,可分为武士甲衣、下级军吏俑甲衣、御手甲衣,中级军吏俑甲衣、骑兵俑甲衣和高级军吏俑甲衣六种。

武士甲衣形制最简单,一般由前甲、背甲和披膊三部分构成。

前甲竖8排,上下旅各4排;背甲竖7排,上旅4排,下旅3排,横7排。前甲和后甲的上旅部分均为活动甲片。上旅与下旅采取不同的编缀方法,可以使腰部、手臂部位不受约束,活动自如。下级军吏俑的甲衣与武士甲衣形制基本相似。只是扎叶略多而已。

前甲竖11排,上旅8排。下旅3排,横7排:背甲也是11排,比武士甲多3—4排。以显示士卒与军吏身份的区别。

目前出土属于中级军吏的甲衣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兵军吏甲,它是由前甲和两条交叉的背带构成。这种甲衣既没有背甲,也没有披膊。只是在前甲上边缀有两条背带,通过左右肩部于背部相交叉,然后与前甲下边的丝带相连接,前甲四周并有贴边有的文章中称之力“前搭型”,认为它的特点是旨在保护胸部。这种甲衣既着眼于车兵军吏俑的战术特点,又体现了车兵军吏俑的特殊身份。再一种是步兵军吏俑的甲衣,它由前甲、背中和披赙三部分构成。前甲及背甲的上部均为一整块皮革。前甲胸部以下缀有甲片11排,背甲腰部以下缀有甲片13排。前甲、后甲的四周均有较宽的贴边,披膊一般较武士甲宽大,四边也有较宽的贴边。

御手甲衣除标志身份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车御的战术特点制作的。一号俑坑的革车后御手所着甲衣,形制与下级军吏俑的甲衣基本相似,只是缺少披膊。而二号俑坑出土的轻车御手,其甲衣由盆领、臂甲、手背甲和前后甲构成。尤其臂甲长至手腕处,手背还有护手甲,整个子臂从上至下几乎全部罩了起来。身甲山长达80厘米,仅次于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甲的长度。

前甲14排,上旅,排,下旅5排,背甲11排,上旅7排,下旅4排。

这种形制的铠甲完全是着眼于轻车兵的战术特点。

甲衣中最简单的要数骑兵俑甲衣了。此甲较短,甲前片长度仅到胸腹之际,后片不及臀部。肩无披膊,也没有盆领和护手甲。这符合骑兵轻捷、迅速、勇猛的特点。

甲衣中最为讲究的要数高级军吏俑的甲衣了。其甲衣由前甲、背甲和披膊三部分构成。前后甲的胸部和背部均为一整块皮革,皮革之下分别缀有11排、9排甲片,披膊也似由一整块皮革制成,没有甲片,在前甲与背甲的上部分别挽着8条花结状的条带,每个条带上还勾勒着红、绿等不同色彩的单线条几何图案。类似的彩绘条带不见于其它甲衣。高级军吏俑的甲不仅甲叶小,编缀密集,而且甲片形状也有别于其它甲衣。甲衣上旅甲片略呈方形,下旅甲片近似三角形。甲片最小,扎叶最多。其外形之美观,防护性能之好也是其它任何甲衣不能相比的。

二十二、秦俑为何“科头免胄”?

古今中外的大多数军队,在战场上都要戴上防御用的的盔甲。盔即头盔,我国古代又称胄、兜鍪、首铠、头鍪等。传说盔在黄帝时就有了。从云南沧源的崖画来看,远古时代战士头上插的显然是羽毛装饰的动物角,这种装饰既是审美心理的需要,也是借以威镇敌人。这是古代战盔的雏形。到了殷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头盔,盔形大致与现代铜头盔相似。春秋时期头盔多为皮质。战国中期出现了用小块针甲编缀成的兜鍪,也有用青铜浇铸成各种兽面形状的头盔,有的顶端树一铜管。作插鹘尾,称为“武冠”。

根据云萝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及有关文献来看,秦军装备是有头盔的。另外从俑坑出土部分重装步兵俑发饰为脑后扁髻来分析,这种扁髻便于戴盔。可是秦俑坑目前出土的两千多件陶俑没有一个是有头盔的,是否即史书上所谓的“科头免胄”呢?

秦俑又为何“科头免胄”呢?这个问题尚待探讨。一般认为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军队打仗比山东六国军队勇猛。

《战国策·韩策》说:“山东之兵,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裼裎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

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乎堕千钧之重,击于鸟儿卵之上,必无幸矣。秦人打仗时不仅“捐甲”而且免胄。“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奋不戟者,至不可胜数也!”“科头,谓之不著兜鍪入敌。”(《史记集解》裴驷注释)那么秦俑坑这些免胄将士,不就是秦军“科头”锐士的再现吧?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秦军在战国时期无听畏惧、所向披靡的情况。

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时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和西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六国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攻占的领土共建立了14个郡。秦军为什么这样勇猛呢?《荀子·议兵》说:秦人治军,“扼而后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就是说,一切利禄爵位皆依据于战功,有功者受奖,无功者虽富也不得显荣,秦的宗室贵族若无战功,不得入属籍(家族名册)。另外,秦军还推行什伍连坐法,一人违犯军纪,同什伍的均受到株连,使人走无所处,退无所生。在重赏严刑之下,秦的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不旋踵,与山东六国相比,当然战斗力最强了。捐甲、免胄与敌会战,表现出了秦军“勇于公战”的大无畏精神。

二十三、等级标志最为明显的帽说明了什么?

帽子戴在头上,是首服,所以特受重视,讲究最多。帽子是首服的大总名,细分秦人的帽子有冠、介帻、弁等。冠也是总名,各类帽子统称帽,也可统称冠。古人之所以戴帽子与头发有关。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经》孔子语)不可以毁伤。故头发不剪,盘在头顶上,要用帽子加以固定保护。但是女人有头发却不戴帽子。不满20岁的少年也不戴帽子。可见成年戴帽子另有意义。一是表明他是个成年人了,因而是有独立的人格的男子;二是表明他应有社会地位了。因此在男子长到20岁左右时专门要举行冠礼,成为进入成人的标志,所以冠礼的仪式十分隆重。秦始皇就是在祖庙行冠礼以后,才能合法执掌秦国大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判了长信侯发动的宫廷政变,完全掌握了秦国的命运。

从秦俑坑出土的陶俑头部的饰物来看,军吏俑、御手俑和部分车右俑则戴冠。冠成为秦俑坑中出土陶俑身分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一般头戴单板长冠者,为下级军吏俑,头戴双板长冠者,为中级军吏俑,头戴双尾歇冠者,为高级军吏俑。

表示高级军吏俑身份的朗冠,是由冠头、冠尾、冠室和冠带四部分组成。

曷鸟冠头近似方形,为一双重的折叠平板作成。曷鸟冠尾分为双歧,左侧一枝呈“S”形卷曲,右侧一枝呈螺旋形卷曲一周,为喇叭口状。冠尾下面连接冠室,冠室呈长方槽形,两端各刻有一圆饼形薄片封堵。发髻的顶部罩于冠室内。有一环形带,后攀于脑后的发髻上,前边压在冠头上,环带的左右两侧各系一条长带,顺着面的双颊下引系结于领下,带尾垂于胸前。秦俑坑出土的高级军吏俑以及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的铜车马上的两名御手俑均戴此冠。

长冠是下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御手俑和部分车右俑以及秦陵封土西侧一大型马厩坑出土的圉师俑所戴。它的形状如板,状如鹊尾,统称为长冠。下级军吏俑、御手俑、车右俑和圉师俑的长冠形如梯形板状,尾部有冠室,前面冠带用以缚冠;中级军吏俑的冠形与下级军吏俑、御手俑和圉师俑冠形相似,只是在冠板的中部有一条阴刻纵线,表示由双板长冠。

介帻为部分铠甲武士俑所戴,其形如圆丘,顶部略偏右侧凸起呈圆锥形,下部好似覆体。戴时前至发髻,后至脑后,左右至耳根,基本上把头发和髻全部罩在帻内,所以和冠根本不同。帻的后缘上大都开有一个三角形叉口,叉口的两侧各有一条组带,这两条组带互相绾结,使帻紧束头上。帻质地似乎轻软,犹如单层布帛作成。据现存的颜色痕迹可知,帻大都为朱红色。

弁则是骑兵俑的标志。先把头梳成六股宽辫形扁髻贴于脑后,再戴上弁。弁的形状如覆体,冠赭色,用朱红色绘着三点一组的梅花形散点式纹样布满弁体。弁的后面正中绘有一朵较大的白色桃形花饰。冠上无折纹,质地似乎硬制,似为皮革制成。弁似为秦代骑兵专用。

秦时有没有军衔,文献中记载不清,从秦兵马俑头饰物来看,考古学者将以秦俑坑出土的秦俑为依据,将秦军分为将军、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和士兵四个等级。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二十四、秦俑上衣下裳的特色  《左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昭公元年,郑国大夫徐吾犯有个妹妹长得很美,公孙楚已经下了聘礼要娶她。公孙黑又硬托媒人送彩礼上门。徐吾犯觉得两家都不好得罪,他就把这为难之事报告给执政大夫子产。子产说,让你的妹妹自己选一个吧。徐吾犯就对两个求婚者说,要他们两个在妹妹面前亮个相,妹妹看中谁就是谁。两个也都同意了。公孙黑先上场,他穿着华丽的服饰进来,放好了彩礼才出去。公孙楚穿着一身戎装进来,左右开弓,赳赳武夫,气宇轩昂,然后一跃上车而去。妹妹在房中对哥哥说公孙黑确实很漂亮。而公孙楚身着戎装有男子汉的气魄。丈夫要有丈夫气,妻子要像妻子样,这才顺当。她嫁给了公孙楚。

公孙楚身着阳刚之美的戎装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看秦俑身上的衣服便不难想象,秦俑身上的衣服,从总的方面来讲可分为上衣和下裳两大类。上衣有长襦、短襦、褶服、中衣、汗衣等;

下裳有裤、行滕、絮衣等。

长襦为多数陶俑所穿,长度到膝,高级军吏俑穿的长襦为双重中下级军吏俑和一般武士俑穿长襦。两者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交领右衽,双襟高大,几乎把身体包裹两周,长度达到膝盖以下。襦衣就其单复而言,又有禅襦、复襦的区别。有表无里的叫禅襦,有表有里的叫做复襦。秦俑身上的襦衣,质地显得很厚重,似为复襦。

长襦,秦汉时又名褐衣。短襦样式同长襦,比长襦短1/4.穿短襦便于活动。褶服即为胡服。汗衣也叫汗襦,样式只知为小圆领,质地显得很单薄,似为贴身单衣。个别陶俑身着双重长襦,内重长襦似为中衣,中衣比外衣略长一些。秦俑坑出土的陶俑下体均穿裤。裤的形制有两种,一是长裤,又名大裤;二是短裤,又名小裤。长裤的裤管长及足腕,裤管口部紧束足腕,好象是用紧口带束扎。长裤的质地厚重,好象装有絮,当为复裤。长裤主要见于高、中级军吏俑及骑兵俑。其它陶俑均穿短裤。短裤的裤管较短,只能盖住膝部,胫部裸露于外。袍俑以及少量甲俑,胫部都扎着行滕,即用条带形的布帛螺旋形由足腕向上右旋缠扎至膝下,上端以组带束扎。甲俑和御手俑胫部大都套合有护腿。护腿呈圆筒形,下自足腕上至膝下,把小腿全部套于护腿内,这是一种防护装备,当名絮衣。

秦俑上下衣的颜色有大红、粉红、玫瑰红、粉绿、粉紫、白、蓝等颜色。秦俑服饰颜色的多样化特征与它的来源问题有关,因为秦俑军人的眼装不是国家统一制作,而是从军者自备。秦俑服饰实际上反映了秦时民间冬装的服饰特点。

二十五、胡服是什么样子?

在先秦,军队中的主要作战人员称为“甲士”,这是因为他们身着铠甲,以便冲锋杀敌时可以护身,甲衣就成为最重要的军服。

在秦俑中,除各式步、车兵甲衣外,还有一种独特的甲衣,即骑兵俑甲衣,这显然是一种经过改制的骑兵专用甲衣。这就不禁使人们又想起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的赵国,经常遭到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袭扰,赵国军队运用传统的车兵战法已无法对付机动灵活的匈奴骑兵,因而屡吃败仗。赵武灵王继位后,决心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对军队进行全面的改革。他的改革首先从军服开始,他要求全国军民都改穿窄袖的匈奴服装,学习匈奴作战的战术和训练方法,对付匈奴的入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即将原来双襟交输于背,宽袖,长孺的中原服装掩于胸前右侧,为紧袖高领的上衣。这种仿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军服,窄袖短袍,皮靴革带,既耐寒又举止灵活,便于骑马射箭。为此,赵武灵王还特意制定了军服令,促使军服成为一种独立的概念。当年胡服是什么样子呢?并没有留下系统的文字资料。王国维先生在《胡服考》中说,胡服就是唐代的褶服。

从唐墓出土的壁画、陶俑、三彩俑的形象来看,褶服为圆领、右衽,双襟掩于胸的右侧,腰束革带,衣长及膝。

秦俑二号俑坑出土的一批骑兵俑群,使我们对胡服一目了然。

它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交领右衽,双襟交互掩于胸的右侧,衣长齐膝,袖长达于手腕,窄袖口,腰束革带。领、襟、袖口都攘着彩色缘边。另外,在一号俑坑出土的少数中级军吏俑中也有穿此种衣服者,与上述胡服形制十分接近。而不同的是胡服没有配甲衣,而秦俑坑出土的骑兵俑身上饰有胡服和甲衣,其甲衣由125片固定与活动甲片组成。肩无披膊装束,手无护甲遮掩,既保持了行动灵活,又具备了防护安全功能。下饰有紧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这一切无不表明完全是从骑兵的特点而考虑设计的。秦骑兵俑上衣和长襦的主要区别:一是袖口较窄;二是衣的开口处不同;

三是较短。长襦的双襟特别宽大,左右两襟交输于背舌,几乎把躯干包裹两周,变成了封闭式的圆筒形。穿着长襦,举足抬褪都不方便,因而身穿长襦者乘车尚可,骑马就难于抬腿上马了。二号俑坑出土的骑兵俩身上的服装,双襟短小。前甲比高级军吏俩甲短45厘米,比车兵俑甲短25厘米,左右两襟交掩于胸前,开口处在胸的右侧开口,这样抬腿上马灵活自如,十分方便。这种服装与唐代的褶服相比,除领子不同外,其它基本相同,当为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进一步改进和演变。

二十六、裤的出现与种类  裤的出现是古今服饰的一道分水岭。裤在春秋以前是没有的,那时的下衣是围裙似的裳衣,后来发展到下袴,即胫衣,又叫褰裤、套裤。虽说已经是两条裤腿各有胯别,但是中档不联。中档不联,自然不便于骑马,因此连档裤显然是随着骑马兴起而出现的,而无疑起源于西北游牧民族,进而影响到中原地区。特别是“胡服骑射”的革命,促使这种延续至今的下衣形制迅速风行于天下,这一点从秦俑坑出土的陶俑下身尤其得到了充分证明。秦俑坑出土的陶俑下体均穿裤。裤的形制有两种,一是长裤,又名大裤;二是短裤,又名小裤。长裤的裤管长及足腕,裤管口部紧束足腕,好像是用紧口带束扎。长裤的质地厚重,好像装有絮,当为复裤。长裤主要见于高、中级军吏俑及骑兵俑。

其它陶俑均穿短裤。短裤的裤管较短,只能盖住膝部,胫部裸露于外。袍俑以及少量甲俑,胫部都扎着行縢,即用条带形的布帛螺旋形由足腕向上右旋缠扎至膝下,上端以组带束扎。甲俑和御手俑胫部大都套合有护腿。护腿呈圆筒形,下自足腕上至膝下,把小腿全部套于护腿内,这是一种防护装备,当名絮衣。

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的腰际都浅浮雕着腰带,质地显得硬直厚重,推测原实物可能为革带。这些革带有宽窄两型,宽的一般宽约4~5厘米,窄的一般宽2.7~3.5厘米。有的革带两头两交,用类似于圆形暗扣相系结;有的一段带钩,另一端有小孔,两瑞相接以带钩相连;有的相接处既看不到带钩,也看不见圆扣,尚不知是用什么方式系结的。至于秦俑腰带上的带钩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有的为斧形,有的为蟠蜴形,有的为飞鸟形,有的为琵琶形,有的为铲形,有的为棒形。最为生动的是发现了三件造型武士持兵器奋击作冲杀状的带钩之一。武士身高3.1厘米,前脚着地,后脚蹬地,前腿拱,后腿绷,双手握长兵器,似为奋力冲击,钩首作人头状,象征被刺的对象。构图生动,寓意深刻,充分表现了武士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

二十七、秦俑的鞋子反映了什么?

鞋子的历史如同人类其它服饰一样渊源久远。最早的鞋子究竟是什么时候制成的?目前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逐渐学会了把树皮绑在脚底下面,制成了最原始、最简单的“鞋”。这种“鞋”虽然极其简陋,却是原始人一件了不起的发明。随着金属器和私有制的出现,人们渐渐开始把鞋子造型美的观念与富的观念联系起来,富逐渐成了美的标志。与此相应,鞋子不但是用于行走、御寒保暧之物,而且还戎为五花八门的精美装饰品。由于所用的材料不同,因而古代的鞋子的名称就很多。

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大都饰履,其质地似为麻。其形状为薄底、浅帮,后高前低,前端有方形盖瓦,整体呈舟形。口部有的镶着彩色口缘,履根后部及左右两侧的履邦上各有一纽鼻,綦带穿纽系结于足腕前。从出土秦俑履上的残色迹来看,有的履为黑色,有的为褐色。口缘和綦带有的为朱红色,有的为粉红色,这些覆可分为方口齐头履、方口圆头履和方口齐头翘尖履。

秉俑二号坑出土的骑兵俑,足下一律穿靴;秦俑一号坑出土的部分铠甲武士俑,足上也穿靴。其质地似用两片皮革合成的单梁半高筒靴,也有纽有綦。《说文解字》上说:“靴,鞍属”又说,“鞍,革履也”。《韵会》说:“胡人履连谓之络鞍”。那么顺理成章,作为靴自在胡服之内,尽管我们未见到秦靴的具体资料,但一看秦俑脚上的靴就对此有了认识。这些靴的形状为薄底、深壅、单梁、圆头、短筒。通筒高15厘米。有的为圆头、有的翘尖。

据残留色迹分析,大部分为朱红色,其余为粉绿和粉紫色。从秦俑脚上所穿的履和靴说明了秦时胡服与汉服杂用的历史现象,也反映了当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十八、秦兵马俑是怎样制作的?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陶马,基本上都己破碎,这为我们观察其制造方法提供了方便。经过考古工作者仔细观察,发现制作秦兵马俑的工匠很多,而各人的作法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制造工艺过程大体分为四个步骤:塑型、雕饰、焙烧和彩绘:

将经过淘洗的黄土捣练和捶打,制出软硬适宜的坯泥进行塑型。从发掘出来的兵马俑破碎陶片来分析,可以看出秦俑粗胎是运用印模和塑造结合的方法分部加工成型的,然后粘接起来。我们可以从陶俑的表面上看出有模印的痕迹,并且有相接部分的接缝和相互加厚的连接泥。据推测,陶俑躯干的粗胎制法是采取由下而上的叠塑成型法,就俑的整体来说,制造方法是模塑结合,以塑为主,在陶俑成型过程中,俑头和手曾借助于模子制成粗胎,再进行细部的雕刻;陶俑的躯干部分纯为手塑。塑出粗胎后,再进行细部雕饰。在粗胎面部再涂一层细泥,进行细塑并刻画出衣领、皱纹、眼、嘴、发丝、胡须等细节,粘接上耳朵、鼻子、甲钉等细节,经仔细刮削磨光后阴干。在陶俑阴干后入窑焙烧,秦俑采用整体烧制,烧制技术难度很高,窑的规模也相当大,决定烧制的质量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要使陶俑的各部分烧结致密,均匀一致。最后彩绘。将烧制成型的陶俑先均匀地涂上一层明胶,然后在各部分分别绘上各种颜色,一些主要部位如脸部、手部还要彩绘两次以加强效果。

秦俑坑出土的陶马,有拉车用的马和骑兵所乘的鞍马。这些陶马出土时无一完整。根据分析,陶马与陶俑基本一样。先用不同方法预制出头、颈、躯干、腿、耳、尾等各个分件。如:

马头系用左右合模制成;马的体控有上下合模、左右合模,前后合模等多种制法;马耳朵、马绺是手工塑制:马腿与尾巴则使用范模制作的。这些分件制作好舌进行拼装粘接,在件连接处复泥,接压使缝密合成为粗胎。再经过二次覆泥修饰和细部雕刻。与陶俑的制作方法大体相同。

二十九、秦俑是用什么烧成的?

我国古代陶瓷工匠把土石制成精美的陶瓷器,当精美的中国瓷器第一次出现于欧洲时,它们的价值比黄金还要贵重,被称为“白色黄金”,从这个意义上讲,“点石成金”,并非神话,而是我国古代陶瓷工匠的伟大创造。陶瓷工匠是怎样“点石成金”呢?这得从陶瓷原料谈起。土石是制造陶瓷的基本原料。

经测试、分析、检验,陶俑、淘马的胎质折用的泥土,其质地主要是由云母类粘土与多元低共溶混合物组友,并包含石英和少量的长石、白云母、黑云母,以及微量角闪光石等矿物。

也就是说其主要原料是黄色粘土,并掺和了少量专石英、长石、云母等成分的砂粒。这种黄土及砂和秦始皇陵附近骊山北麓的土和砂的成分相同,证明制作陶俑、陶马的是原料就地取材。

粘土有一个基本性质,它与适量的水混结后形成泥团,这种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以后,泥团不再恢复原来的形状。粘土的这种特性称为“可望性”。它是制陶生产的工艺基础。此外,粘土中含有大量氧化铝,氧化铝耐火度极高,是构成陶瓷胎体骨架的重要成分,另外,陶俑原料中的石英可调整泥料的可塑性,降低收缩率,成为陶俑骨架,减少坯体在烧成时发生的变形,同时提高陶俑机械强度。

秦俑烧制的最高温度经测试为1000—1050℃,较低温度约在950—1000℃之间。陶胎薄厚不一,薄的不足0.5厘米,厚者多达5厘米以上。陶俑的轻重也不同,轻者不到110公斤,重者接近300公斤。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根据陶土原料在干燥时要收缩,在烧成时还要收缩,那么在塑造时,泥坯的尺寸要比现在看到的陶俑大许多。这样大的陶塑在塑造时,原料的性能要好,可塑性应比较强,粘接部分要牢固,干燥时要缓慢,以防止开裂。制作工艺难度是比较大的,在今天许多陶器厂设备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要制作烧成这样大的陶塑,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了提高焙烧质量,秦代工匠在制造工艺方面,还采用了尽量减少泥胎的厚度,在陶俑、陶马适当的部位留通水、通气的孔眼等措施,提高焙烧水平。秦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质地坚硬,火候均匀,无炸裂和扭曲变形现象,反映了当时制陶水平是相当高的。从陶俑、陶马破碎的陶片外貌观察,其表面光滑多呈青灰色。

三十、秦俑的真相是什么?

不管是一、二号俑坑出土的秦俑,还是三号俑坑出土的秦俑,几乎全是一律的青灰色。那么,这就是秦俑的真相吗?不是!秦俑的真相应该是多色的,朴实而又明丽的。我们知道,陶俑、陶马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进行彩绘。根据对陶俑、陶马刚出土后身上的颜色统计,计有朱红、粉红、粉绿、粉蓝、枣红、粉紫、中黄、桔黄、白、黑、赭等,其中以朱红、粉红、粉绿、粉蓝、赭色最多。经化验,都是矿物颜料,颜色的调和剂是明胶。

秦俑是怎样着色的呢?专家们认为,施色时先在陶俑、陶马身上涂一层明胶作底。明胶里有的掺和黑色,有的未掺和颜色,为乳白色的透明体。然后在底色上彩。面、足和手上的颜色较厚,一般都有两层或三层色。即在明胶作的底上先铺一层白色粉红色,然后再罩一层粉白色。陶俑的上下衣是干涂一层红色或粉绿、粉蓝等颜色。陶俑的眼睛,先涂一层白色,再用墨色绘出眼珠、眉毛、胡须、有的用墨线描绘,但为数甚少,大多同面部的颜色一样。陶马身上的颜色为枣红色、黑鬃、黑尾、白蹄甲。粉红色的舌,白色牙齿。

总的看来,陶俑和陶马施色的方法比较简单,均为平涂。

色彩的基调朴实明丽,使陶俑、陶马的阵容显得气氛热烈,并使俑、马形象更为生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德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陶俑同出土的秦宫室壁画也同样绘得富丽堂皇。那么,对秦“尚黑”又怎么解释呢?至今还是个难题。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参观秦俑时,所看到的陶俑陶马基本上都是青灰色,这是陶质的颜色,已非原色。由于俑坑经过火焚和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水土的侵渍,特别是出土后的脱水风化,使颜色都已脱落,仅存残迹,今天我们已无法见其原貌。

三十一、谁塑秦俑?

到目前为止,在秦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发现有刻画或戳印的文字近500件,除掉重复的100多种,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数字类,为制作陶俑、陶马过程中的编号:二是文字类,为制作陶俑、陶马的工匠名或地名。其中数字类都是刻画文字,是在陶俑、陶马泥胎未干时,用尖状物随手刻画的。字迹大部分比较草率,大小不一。大者字径达17厘米,小者字径1.3厘米。

文字类多数为刻文,少数为印文。文字的字体都是小篆,其中印文的字体比较规整,刻画的文字比较草率。印文发现的部位大都在背后衣下摆的底部,个别的在腿上和头上。刻画的文字所处部位各一,有的在上身的两侧靠近腋下,有的在胸部、背部、颈部、头部等。陶文的内容可分为四类:一是带有“宫”字类的陶文。带“宫”字的陶文,有“宫水”、“宫疆”、“宫保”、“宫系”、“宫屯”等。“宫”是秦中央所属为宫庭服务的官署简称。这些雕塑大师当是来源于中央管理下的官署制陶作坊,“疆”、“保”、“系”、“屯”是人名。宫字类陶文大部分位于陶俑衣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去掉重复者计七种。二是带有地名类陶文。这些陶文内容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咸阳”地名的居多,有“咸阳衣”、“咸阳危”、“咸阳野”,“咸阳午”等19人,这些陶文前均冠“咸阳”二字。“咸阳”为地名,“危”、“野”、“午”等为人名。说明这部分人是从咸阳抽调来的雕塑大师。带有地名类的陶文均为刻文,这些陶文多位于陶俑身上的隐蔽处,字迹潦草。三是在人名前冠以“右”字或“大”字,简称右字或大字类。大字类在秦俑一、二号坑均有发现,同时在秦始皇陵园也有发现。右字类陶俑在一号俑坑发现两件,而这种陶文在秦都咸阳和秦始皇陵园则多有发现,如“右司空尚”、“右司空婴”、“右齐”等,“右”是“右司空”的简称。据专家推论,“大”为将作大匠的简称,“右”为“右司空”的简称,从而说明这两种俑是将作大匠和右司空控制下的陶工。四是仅有人名。

在一些陶俑身上仅有人名,人名前没官署和地名,大多为刻文,少数为小篆,但比较潦草。由于文字太简单,不能确切判断他们的身份及来自何处。如有的陶文仅为“民”、“脾”、“安”,说明这些人可能来源于民间的陶工。这些人制作的陶俑有类似于中央官署制陶作坊的水准,也有的则类似于地方制陶作坊的水平。

从上述陶文内容不难看出,雕塑秦俑的艺术大师,有来自中央制陶作坊的,有来自国都咸阳的著名工匠,也有来自民间制陶作坊的能工巧匠。据袁仲一先生研究认为,由于这四部分工匠原来的阅历不同。中央制俑机构所制的陶俑,形象要准确、生动一些。这大约是因为出于高层,具备众多技巧高超的工匠的优势吧。来自民间的陶工技艺参差不齐,风格不一,比较活泼清新。正是这批优秀陶工,以他们卓越的技艺、丰富的经验,浓厚的艺术修养,聪明和才智,塑造了风格不同、神态各异的秦俑群雕。另外,一些雕塑大师的大名既见于一号坑,又见于二、三号坑,这也说明三个俑坑内的陶俑、陶马是同一批雕塑大师同时制作的。

这些陶文字数虽然不多,但意义非常大,一则为我们留下了当时雕塑秦俑的艺术大师的大名;二是为我们研究当时手工作坊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三是反映了22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成功的管理经验;四是为我们给秦俑坑的断代提供了准确的文字资料。

三十二、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秦俑的发现是中国和世界虽塑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观,其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形象之精美,在世界古典雕塑艺术史上也独树一帜。它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开创了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大型雕塑的先河。人们以前认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与欧洲大不相同。欧洲人引为自豪的希腊罗马虽塑在中国美术史上根本找不到。先秦雕塑古朴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之后,才形成中国离塑的艺术风格。然而,秦兵马俑的发现使中外美术史专家们瞳目结舌,人们在这里发现了2200多年前东方古典写实主义离塑艺术的高峰,找到了中国美术史上长期缺乏的一页!其艺术表现形式,给人强烈印象:大、多、精、美。

所谓“大”,是指秦俑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三座俑坑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坑内的陶俑、陶马高大,与有血有肉的真人、真马大小相似,为秦以前离塑所见不到的。秦始皇时代的一些雕塑,都以宏伟、巨大为特征,秦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陶塑,平均高度为1.80米,最高者2米。据测定秦俑的焙烧温度约为950-1050℃。收缩率在5%以上,那么秦俑在塑造时,泥塑的尺寸要比现在看到的秦俑大许多,具有高、大、美的时代特征。所谓“多”,是指秦兵马俑数量众多,三个俑坑约有8000件兵马俑。一号俑坑军阵显示了秦代步兵和车兵联合编队的场面“二号俑”坑则显示了步兵、车兵、骑兵三个兵种的联合编队;

三号俩坑展示了秦军军幕的真实面貌,秦俑形体高大,数量众多:一行行。一列列,步伍严整,古今中外雕塑史上也仅此一让:它具肓强烈的感人魅力,使人好像置身于金鼓铮铮、战马萧萧的千军万马之中。它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甲百余万,车千骑万匹”,体现了秦军兵强马壮,气势磅礴,叹为观止。

听谓“精”,是指严格用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无论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变都以准确的解剖构造为依据,从秦俑的面部,可以看出皮扶肌肉下颧骨、眉骨、颌骨的准确位置,五官的大小、比例、位置一丝不苟,形体的每凸凹无不符合人体解剖构造。甚至可以从马的造型判断其品种。所谓“美”,是指俑的人物形象,有着生动的写实性和高度的典型性,这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尽管因整体构思的需要,众多的兵马俑均为静止直立体,并无多大的动势。但制作者们十分注重头部的造型和颜面细部的刻画,以此来传达人物的不同性格、经历和微妙的心理活动。这样,秦俑雕塑大师们就把秦俑头型的诸多类形和人物五官的不同变化相结合,又构成了众多的表情和丰富生动的个性。这种雕塑手法,把秦代军队中各阶层、各类型的人物神态刻画得生气盎然。如果你仔细端详一张张陶俑的脸庞,肯定能读出它们丰富的情感。有的温文儒稚,稳操着战争的胜券;有的沉着坚定,从容中透出果断;有的聪明机智,期待着建功立业;有的开朗洒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秦俑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显示了秦代雕塑大师雕塑艺术已趋于成熟。

三十三、六件彩绘跪射武士俑和一件绿面俑的出土  1999年随着秦兵马俑二号坑发掘转入第二阶段,以清理二号俑坑弩兵军阵为重点,棚木层以下的陶俑等遗物逐渐被揭示出来的目前已出土六件彩绘颈色保存完好的跪射武士俑和一件彩绘绿面俑。几件彩绘秦俑,有的已全部露出尊容,有的则安详倒卧于土中,有的则半露尊容好像浮在土中,这样大面积保存完好的彩绘秦俑还是十分罕见的。这是秦俑考古工作者盼望了25年的最新收获。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秦兵马俑出土时,原来彩绘很多都脱离俑体,而二号俑坑出土的这几件色彩鲜艳的跪射武士俑,是难得的艺术精品。这是考古工作者与中外文物保护工作者通力合作的结晶。

从发掘现场来看,首先这几件彩绘俩的颜料结构与分布各不相同。有的在陶俑上涂一层生漆,再在生漆上绘一层颜料或两层颜料;也有的仅在某些部位只涂一层或两层生漆而不彩绘的。其次这几件陶俑彩绘颜色也多姿多彩。发髻及发带上主要为赭石色或朱砂红,面部为粉红色,领部为粉绿色,手为粉白色或深红色,袍衣为粉绿色,腿部为粉绿色或深红色,脚面为粉白色,方口履为赭石色等等。再次,这几件彩绘秦俑造型艺术写实,整个形体的比例,同真人大小,纤细的缕缕发丝,也酷似真人。这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艳丽的秦俑,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感觉。它们是秦兵马俑雕塑艺术的杰作。

1999年9月10日,考古工作者还在二号俑坑发现一件除发须、瞳仁是黑色外,脸部涂有绿色彩绘的跪射武士俑头,这是自秦俑坑发现25年以来的首次发现。这件绿面俑迥然异于其它已经出土的秦俑的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有人认为这可能是长时间埋藏或其它物质使其颜色发生化学变化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秦代工匠有意模仿某些肤色较深的真人来绘制的;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某个工匠的恶作剧所为。总之,众说纷纭,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三十四、秦兵马俑是怎样保护的?

据报载,被国际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抢救的世界伟大艺术珍品《最后的晚餐》,1498年由达·芬奇完成于米兰圣玛丽修道院的食堂墙上。由于当时的油画颜料与干墙发生不良反应,20年后状况就变得不好。在以后的500年间,这幅油画又几次被淹,一次被炸,八次被“修复”,其实已基本不存在了。

据悉,“修复”开始于17世纪,添加修改颇多,且没有理解和遵从达?芬奇的原意,人物的透视关系和面部表情也被改得面目全非,并多了许多背离原貌的赘笔。刚刚结束的最后一次陷复始于1978年,方案是刮去多年积留的污点和多次修复加上去的过分的油彩。1999年5月27日宣布修复完毕并与公众见面。令人遗憾的是,并没有将原作上的色彩恢复过来。相反原作现在只剩下了10%,变成了一幅“幽灵般的作品”,竟比不修复还糟。于是修复家们在惶恐之中又试图再次作添加性的修补,但已遭到国际修复专家们的强烈反对。最近参观过这幅画的人说,它竟然像一幅现代作品。专家则认为,按目前的技术能力,还不可能在去除历代修复家画蛇添足笔墨的基础上,恢复原作的辉煌,因此这种修补是破坏,应该停止,并强烈要求立即把最近添加的颜料取下来。

这则报道,对我们今天修复秦兵马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秦兵马俑彩绘保护一直是秦俑文物保护工作的中心,经过中外文保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分析出彩俑颜料的物质组成,确定了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查明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各层次之间黏附力很微弱,特别是底层生漆对失水非常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底层收缩卷曲,造成整个彩绘层脱落,令人欣慰的是现已在实验室阶段对秦俑彩绘进行了有效保护。二号俑坑现场整体彩绘秦俑保护选用实验室研究出的保护材料PEG200浓度等保护剂作多次喷涂,使得这几件彩绘秦俑得到了有效保护,至今仍色彩如初。这标志着秦俑彩绘保护研究已成功地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了发掘现场,为今后彩绘秦俑的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号俑坑彩绘跪射武士俩的清理出土与保护成功,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秦兵马俑的原貌,而且为我们研究秦代彩绘工艺、服饰颜色、颜料成分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在耐彩绘颜料的化学分析和研究时,专家们在紫色中发现了一种叫硅酸铜钡的化学合成物,令人惊奇的是,硅酸铜钡是本世纪80年代在合成超导材料研究中偶然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秦俑彩绘颜料成分中这一化合物的鉴定,证明了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已掌握了采用合成的手段来人工制造原料的技术。这在世界科技史上也是了不起的成就,当时是如何合成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十五、秦兵马俑是怎样修复的?

由于秦兵马俑坑曾经遭到过人为和火焚破坏,又经过2200多年的覆土重压,在附刚发掘面世之时,均已破碎不堪,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每件陶俑、陶马都是由几十片甚至百余片破碎的陶片粘接起来的。秦兵马俑发现近30年来,考古修复工作者对陶俑、陶马的清理、修复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秦兵马俑是怎样修复和保护的,这对一般人来说既好奇又神秘。

秦俑在出土时,首先要记录每个陶片的出土地点、出土现状,出土坐标,与周围文物的相互关系,同时辅以必要的照相、绘图和编号工作,为后期研究和修复提供可靠的数据与实物资料,也便于今后文物复位工作。其次在修复前还要对修复对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关系及其附件情况,以便确定修复内容、步骤和方法。再次根据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修复方案。实际上修复是一项严格细致的科学工作,每件陶俑都有着不同的修复过程。这里,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秦俑修复工作。

在修复的时候,先根据出土的陶俑各个部位的形状、纹饰、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类、对碴,随时作上记号,便于下一步的粘接。再用小刀、小刷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接着用清水清洗,然后晾晒或者烘干。然后,在残片的对接口处用无机溶剂或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彩绘陶片不要冒然用水洗刷),涂上环氧树脂,由下向上逐步粘接。在粘接过程中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体脱落。陶俑双腿断茬处要用钢筋做暗支撑;陶俑体腔及脚踏板,用切成小块涂上胶的裱布平展地贴于接茬处;陶俑的躯干裂纹处要打扒钉或暗轴,用尼龙绳加固。待胶干后,修补俑体表面的裂缝,最后再进行作旧处理。

每件秦兵马俑都是这样,必须经过十余道工序的严格操作才能修复完成。

三十六、用什么仪器来探测秦俑坑的奥秘?

人们在参观秦俑坑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当年秦俑坑考古发掘队是凭什么先进的仪器才发现了秦俑三个坑呢?其实在发现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什么先进仪器,考古工作者凭的仅是手中一把小小的“洛阳铲”,用它探明了一号俑坑的全部范围,并探出了二、三号俑坑和秦陵附近近四百座陪葬坑、陪葬墓。

那么,小小“洛阳铲”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说起“洛阳铲”,还是先说一下北邙山。北邙山,位于古都洛阳以北,滔滔黄河以南,洛阳,汉时名叫阳城。公元前180年,有个叫刘章的人,被汉文帝封为阳城王。刘章看中邙山是块风水宝地,死后便埋葬在这里。随后,历代洛阳权贵也都争相到这里筑墓。洛阳一带民间有这佯的传说“薨于苏杭,葬于北邙”,又有诗曰: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若黄金无买处。”偌大的北邙山到处是墓葬,这可难为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虽可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丧家选下墓穴地块,但他们对墓穴地下情况却不能判定。以至送丧家灵柩下葬时,下面还有旧墓穴的墓套墓的闹剧。这对办丧事的人家来说,是大不吉利的事,也是非常忌讳的事。然而,这种情况却屡屡发生。没办法,风水先生只好在墓穴选定以后,让人掘地三尺看看地下情况,这也太烦人了:清嘉庆年间,北邙山金家沟里有个马铁匠发明了一种马蹄形的铁铲,人们叫它“搡铲”。

它的外形为2时宽半圆形铲头,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米长的竹竿,下探寸能把地下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带上来。这样不断向下钻,就得到不同层次的土壤,经过不同地层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分析,如果是经后人扰动过的熟土,地下可能就有墓葬。如果碰上异物,提上来一看就知地下有什么东西。有些经验丰富者只要铲打下去,凭发出的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了解地下情况。

清朝末年,洛阳一带的盗墓贼就用这种工具来寻找北邙山上的古墓。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洛阳大规模投资建设一批重工业基地。为了不破坏地下文物,基建前要了解地下情况。这可急坏了洛阳市市长,如用打井那样的钻机,旷日持久。巧的是,从邙山上下来了一批搡铲工,向市长毛遂自荐介绍了操铲的历史和用途。当时前苏联建筑专家阿列克塞耶夫露出不屑的神情。

可是经洛阳铲钻探后得知的情况,和挖开土层结果完全一样。

阿列克塞耶夫这才大为惊讶,连声佩服说:“哈拉少!哈拉少!”

(好!好!)回国时,还特意带走了两把洛阳铲。

随着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洛阳铲便詖进一步加以改进定型,成为考古工作者的专用工具,1954年,洛阳举办考古钻探训练班,在文物考古界全面推广了这个钻探利器,并正式命名为“洛阳铲”。这种工具虽然探速缓慢,但它所具有的轻便、灵活、易于携带和适用广泛等特点,是其它工具所没有的。秦俑坑和国内其它文物遗址一样,也都是靠洛阳铲探出了地下遗址的内涵。如此简陋的工具,在文物考古中竟有这么大的威力,难道不神奇吗?可是它的发明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手工铁匠。中华民族无愧是一个勤劳智慧的优秀民族,而秦俑奥秘的揭示,又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高度文化艺术素养的古老的民族。

叶帅为什么9月10日后给秦俑馆题写馆名中国名胜古迹有突出的人文特点,就是随处可见匾额、碑铭、对联,大多为历代名人的墨迹。其中不少是宝贵的书法艺术珍品,为名胜古迹增光添彩,成为我国名胜古迹的一种特色。

当年,秦俑馆筹建处领导在开馆前,正当筹建处领导为请他人题写馆名时,1979年4月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来到了秦俑坑发掘工地。这是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来到这个被誉力世界奇迹的地方视察:叶帅,这位身经百战的共和国元帅,对这座地下军阵十分感兴趣:

筹建处领导杨正卿似乎看出了叶帅对兵马俑的情感,在叶帅临走前,请求到:“叶帅,我们想请您为博物馆题写馆名。”叶帅谦虚地说:

“我的字可写得最丑。” “这是兵马俑馆,您是元帅,题字最合适。”杨正卿说着,叫人拿来事先准备好的馆名递了上去。叶帅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让秘书放进公文包里。据说,叶帅在临走时还说过:“主席三周年前我不题词,这样吧,三周年后我写好寄来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帅对毛主席的感情深厚。9月10日,主席三周年刚过,叶帅果然题写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琯”九个大字,并落了名款和时间,这可能是叶帅在毛主席逝世后的开笔题名。

197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建国三十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国庆日,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了。

三十七、谁把秦俑的发现公诸于全球?

秦俑发现期间,正是文革动乱年代。那么,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秦俑发现的消息公诸于美国,进而轰动全世界的呢?原来,主要起因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78年4月号上发表的题为《秦始皇帝大军一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的报道文章。

此文的作者就是美国女记者,自由撰稿人奥德丽?托乎女士:托乎女士曾于1971年、1972年、1975年,1978年连续访问过陕西省。原来他的父亲切斯特·朗宁先生是个中国通,1884年生于中国,原是一位加拿大的外交官,20年代曾在中国任教,晚年又是周恩来总理的好朋友。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原因,托平女土才能多次被邀到中国访问。她在几次赴陕后又和女儿、妹妹、侄子以及她的父亲一家五口子1978年再次被邀请到西安。

托平女士在此次访问西安期间,被特别准许采访了当时刚刚开始基建的秦俑馆。参观那天,正下着潇潇春雨,托平女士不顾发掘现场的泥泞,兴致勃勃地来到秦俑出土现场,访问了考古学家,心情十分振奋激动。回到宾馆顾不上休息,连夜动手著文,又当即将文发回了美国。

托平女土撰写的《秦始皇帝大军——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一文,文采华美,饱含激情,全文分为八个部分,即“成千上万人建造帝王陵墓”、“排列有序的方阵”、“松树鲜花掩映下的陵冢”、“圣旨使新都人口剧增”、“中华民族的创立”、“儒生受暴虐”、“劳民伤财求长生”和“掘墓人的残酷命运”。原文在序言中写道:“当罗马帝国在西方扩展的时候,东亚一个秦国的国王吞灭了其余各交战国国家,并建立了中国国家的核心。历史上的这位胜利者就是秦始皇帝,他是第一位皇帝。”

也是万里长城的建造者。……我们面临的是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流下了热泪,如同每一个面对伟大艺术品的人,这些塑像一件件栩栩如生,……如此伟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历经战斗与荣耀的中国历史。我们在此处所看到的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在不到三里远的地方才是坟墓的本身和历史的源头。也许就在那巨大的坟墓下面埋藏着帝国最大的秘密以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为瑰丽辉煌的宝藏。……

托平女士的这篇近万字的长文和秦陵、秦俑照片、插图共17页,发表于1978年4月出扳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封面刊印了秦俑六福彩照。凭着秦涌的文物价值。很快传遍了美国、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并引起广泛的瞩目。在以后的几年里,凡来秦俑馆的欧美游客,许多人都是看了这期杂志而来的。

1992年,这是秦俑发现之后第18个年头了。一名美国年仅九岁的小学学生,看到此文后,给秦俑馆馆长写信。信上写道,我们班全班同学看了这篇文章后,十分惊讶,很想知道秦俑坑目前的发掘情况,可见此文影响的深远。所以说,托子女士用文字为秦俑称誉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没的。

三十八、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由来  大约从70年代末开始,“世界第八大奇迹”几乎成为秦兵马俑坑或秦涌涫的代名词。

说起“世界第八大奇迹”,使人想起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世界七大奇迹。原来的七大奇迹是在公元前2世纪的时侯,由迦太基的旅行家、诗人安提巴特经过几年在中东、埃及和希腊一带考察后确认的。即埃又的金宇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奥林工匹亚宙斯神宙,位于小亚细亚的摩索斯国王陵墓,位于地中诲、爱琴海之间的罗得岛的太阳神巨像,今土耳其境内的以弗索斯月亮女神宙,埃及港口的亚历山大大灯塔。安提巴特在寻找到七大奇迹后,由于战乱下得不停止到东方去寻觅第八、第九……奇迹的梦想。20多年后,战乱剐刚结束,他又率领学生驾铅东渡驶入了阿拉伯海流域,在此池遇上海盗,身负重伤沉入了海底。这个不幸,使得具育悠久历史的东方民族失去了与上述文化奇观一起享誉天下、共同代表人类文明辉煌成就的机遇。两千年后的今天,除了金字塔在埃及的沙漠中独自抵挡时光的剥蚀之外,其它六大奇迹早巳被历史冲刷得几乎不存在了。这时,令人欣慰的是秦俑从地下站立了起来,它的恢弘的气势和丰富的内涵都是空前绝后的。

1978年9月23日下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先生参观了正在施工的秦俑馆工地。当他走进正在一边基建一边发掘的一号俑坑展厅,当时仅在一个局部拭掘方内看到一小片破碎的披甲执兵的陶俑,但就这个发掘的小小场面,也是动人心魄,辉煌雄伟。从小就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去巴黎吉美博物馆观看那里展出的中国文物,并为此翻阅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和文物书籍的希拉克不由脱口赞美道:“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稍一停顿,他又打着手势,言扰未尽似地作了强有力地补充:“而且秦涌应该名列前茅!”希拉克先生的发自内心的这一重要评价,被随行的法新社记者乔治北昂尼克和《世界报》记者安德列?帕斯隆其抓住,率先在巴黎报道。于是,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由此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效应。

实际上给秦俑评价更高的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1979年4月,基辛格看过秦俑,作出了“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的结论。同年8月29日,蒙代尔先生也来到秦俑坑工地,他总结道:“这才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当到这里看一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秦俑同人类历史上的七大奇迹联系在一起。但是首先将秦俑肯定为第八奇迹,并随后被世界公认的,是法国前总理,所以希拉克先生真是“出言惊人,一语定乾坤。”

1987年,由于秦兵马俑坑的发现与发掘,秦始皇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清单》,成为我国被列入此项的唯一帝王陵墓。1991年11月5日,希拉克再度来秦俑博物馆参观,这次到来他不仅全面了解了一号俑坑慨况,而且还看到三号俑坑和秦陵铜车马。酷爱中国文化的希拉克在留言中再次表达他和法国人民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热爱:“这次参观兵马俑,再次证实了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大奇迹。通过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实力完全可以和四大古都即雅典、罗马、巴比伦相媲美。”

我国是一个文物大国,数千年的文明历程积累下灿若云霞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然而,在上世纪上半叶,绝大多数文物都像无人领养的“孤儿”。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大肆劫掠。甲骨文至今有26700片流失国外,敦煌宝藏中的精品大部分流落到英、法、德、俄、美、日等国的博物琯里。

强盗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一幅幅滴血的画面构成了中国文物的苦难史。上世纪下半叶,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重大文物考古成果部得到妥善保护,是强大起来的祖国保卫了秦俑大军,否则,也许我们只能在秦俑坑内看到“散兵游勇”了。难能可贵的是自秦俑发现至今,未失一兵一卒,这也许是希拉克赞美秦俑的另一个原因吧。

三十九、秦俑首次“会见”老外  随着近年来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遗址展厅和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大厅的相继对外开放,秦俑日益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秦俑馆亦成为全世界游客的观光圣地,有人这样评论道:

“到了中国,没去陕西,等于没到过中国;而到陕西,没去秦俑馆,等于没到过陕西。”

秦俑自1974年重新面世以后,第一次“会见”外国友人是在二年后的一天。1976年5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访华。当时正值秦俑馆建馆工程紧张时期。中方接待人员说,秦俑正在发掘之中,无法接待。李光耀回答:“要什么接待呢,让我亲眼看一看,就是最好的接待了。”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考古人员将已回填秦俑重新清理出来。李光耀在小小的试掘方中整整看了40多分钟,非常激动地说:“秦马兵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也是中国人,也有我的一份。”当天,新华社向世界播发了李光耀总理参观兵马俑的消息并引用了他对兵马俑的评价,这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从此国外友人也接踵而至。

1985年9月17日,李光耀总理第二次参观秦俑时。看到秦俑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临走留言赞叹道:

“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寓意着伟大的未来。”

四十、中英两国元首共同为秦俑展剪彩  秦俑的发现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使西安这座历史名城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世界旅游胜地。仅秦俑馆在短短十余年里,已接待国内外观众4000余万人次,其中来自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观众400余万人,其中外国元首百余位。这正如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中所称的:“兵马俑发现后,连访问北京的各国领导人或元首,都以前往西安参观兵马俑为一大乐事。”这一点秦始皇帝生前肯定想不到。在秦俑坑发掘、展出与扬名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难以忘却的外国元首与秦俑的故事。

1999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文物精华展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共同为此展剪彩。这在中英展览史上是规格最高的一次,这次以秦俑为主的陕西文物精华展出访英国为陕西外事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实际上中英两国元首都来到过秦俑馆。

1993年6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秦俑馆视察。当天下午3时,江总书记听取秦俑馆馆长袁钟一研究员对秦俑发现、发掘、展出、保护等情况的汇报。当袁馆长讲秦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江总书记问道:“里根来过吗?尼克松来过吗?”

接着他还询问秦俑在台湾展出情况。当袁馆长汇报到秦始皇陵考古发现时,江总书记听后感叹地说:“在西安这个地方经济建设和文物保存之间,有很多的情况要搞清楚,有文物保护的地方不能动土。”尔后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参观,参观结束时他亲笔签名留念。过了几天,秦俑馆袁馆长带回江总书记为陕西几个博物琯的题词:“充分利用地下文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缔造文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们博物馆的希望,也是文博工作者的奋斗目标。1999年6月16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再次来到秦俑馆视察。

这次他仔细观看二号俑坑刚刚出土的保存完好的彩绘秦俑和秦始皇陵新近出土的石铠甲、半裸俩和秦鼎等考古成果,并对今后秦俑馆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1989年10月16日中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亲王冒雨来到秦俑馆,她身着黄色衣饰,俨然以一个“黄帝”的身份来检阅部队,她一出车门,看见展厅门前站着一排整齐的“武士俑”。女王激动地向“武士俩”走去。突然,他发现“武士俑”们在动,女王脚步停住了,惊疑地望着这群朝她微笑的“武士俑”,女王愣了,当她知道这些“武士俑”是西安市歌舞团《秦俑魂》剧组的演员在欢迎她时,女王开心地笑了。下到一号坑内,她凑近一个陶俑,从头部一直看到脚底,并用手轻轻地摸着说:“过去对兵马俑只是听说,见过照片,现在亲眼一看,真是惊人的奇迹,她认真欣赏着表情各不相同的秦俑,看看这个的发饰,看看那个的胡须,反复比较着。”当她走近一件将军俑时,很为他的身材魁伟而震动,她不由自主的惊叹到:“啊!真是将军俑。,脸上很胖!”

四十一、里根总统拍马屁  1994年4月29日下午,美国前总统里根和夫人南希专程从北京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当他们下到一号俑坑内时,里根和夫人在坑下仔细观看着神态各异、造型逼真的兵马俑,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不断提出疑问。在陶马面前,里根抬起右手试探地问道:“我可以摸一下马吗?随后,里根轻轻地把手放在马身上,慢慢向后移动,一直摸到马的屁股。”突然,他拍了一下马的屁股,又猛把手抽回,神态严肃地说:“它会踢我吗?”众人被里根总统的幽默逗得捧腹大笑。后来香港一家报纸将里根在俑坑内拍马的巨幅照片刊登在最醒目的位置,并附上一个别出心裁而耐人寻味的标题:

“里根总统拍中国马屁”。

里根总统看完马后,转过身发现一武士俑没有头时,又开玩笑说:“那就把我的头给他接上吧。”并和这件陶俑比高低,比了之后,不无遗憾地说:“看来我没有它高”。里根夫妇兴奋地站在俑群里和陶俑陶马合影,当时有位记者拍到一个有趣的镜头,里根夫妇与秦俑并肩而立,题名“入列”,里根走出俑群,转回身的一瞬间突然出现一个精彩镜头。只见他回身面对着秦俑军阵,目光注视着队伍,然后说:“DISMISS”。双方的翻译都迅速译出来汉语。美方的翻译说是“稍息”,而中国的翻译则说是“解散”。里根又说:“我们站在这些陶人陶马中间,好像站在活人中间一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来看一看。”他认为,“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

四十二、“真希望在这里当个馆长”  1998年6月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一家在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吴永琪馆长的陪同下,来到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前。

据说参观秦兵马俑坑是克林顿多年的愿望:按日程安排,他在这里的活动是1小时20分,但克林顿在这里呆了3个多小时。在一号俑坑前,克林顿激动地告诉吴馆长:“20多年了,终于如愿以偿了。”此刻面对伸手可及的兵马俑,克林顿总统感慨地又说:“20年前,当我首次得知中国西安发掘出兵马俑时,就萌发了到西安亲眼看一看的愿望。”总统一家还向馆长透露:

“法国总统希拉克是我们一家的好朋友,他不止一次地向我们推荐,如有机会去中国访问,一定要去看兵马俑:”事实上1978年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华时,当时刚当上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就差一点随蒙代尔一起来。吴馆长向克林顿夫妇介绍下秦俑的发掘、修复和保护情况。随后,克林顿夫妇获得和前美国里根总统一样的“特权”,下到秦俑一号坑里,一般来说,连元首级人物也是不允许下俑坑参观的。从1993年开始,秦俑馆再没有允许任何贵宾下到俑坑参观,这次对克林顿总统是个破例。

总统下到俑坑后,吴馆长向总统伸了伸手说:“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2200多年前的地下军阵吧!”翻译在译这句话时,巧妙地告诉总统:

“现在就请总统阁下检阅这支地下部队吧!”总统也幽默点头说:“对,这正是一个总统应该做的。”克林顿夫妇在秦俑俑群中仔细观察制作材料和工艺,并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吴馆长一一给予解答。克林顿站在高二米左右的秦俑面前,显得很兴奋,不时停下来让记者们为他以及他的家人拍照。在参观完一号坑时,克林顿夫妇还兴致勃勃地来到秦俑修复中心,吴馆长将刚刚修复好的俑头请总统安装在俑颈上,并说这是最后一道工序,请总统完成。总统高兴地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举起俑头,轻轻地放在脖子上,成功地为一名秦俑安上了修复俑头。随后他大笑说:“我很高兴自己能参与一次兵马俑的修复。”吴馆长将一沓秦俑身上的陶文拓片送给克林顿总统。当他得知这些拓片上的名字就是2200多年前雕塑兵马俑的艺术大师刻的时,他感到非常震惊,长时间地将这些拓片拿在手里。走出一号俑坑展厅,克林顿恋恋不舍地告诉主人:“我真希望能在这里当个馆长。”随后,克林顿又参观了二号俑坑和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展厅。在贵宾留言簿上,克林顿签名并题词:“Thank you for wonderful tour”(参观愉快之至,谨致谢意)。

四十三、飘洋过海当贵宾  从1980年开始,秦俑走出家门国门,以各种类型的陶俑、陶马和秦兵器为主,辅以其它珍贵文物,组成一支支“小分队”,漂洋过海、四处出巡,遍访五大洲。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2002年,秦俑先后到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比利时、日本、瑞典、奥地利、英国、加拿大、希腊、新西兰、挪威、爱尔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城市进行巡回展览,观众累计2000多万人次,远远超过了我国其它任何一种对外展览的参观人数。被认为是“世界第八奇迹”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秦俑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殊“使者”和文物“巨星”出访海外,每到一地,都引起当地各界人士的重视,受到热烈欢迎和特殊礼遇,在展出地区都留下许多动人故事。1984年,秦俑在日本展出时,400万张门票被一抢而空,日本人说,秦俑是“东方的骄傲”。1984年12月4日,秦俑展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隆重开幕。瑞典国王和王后亲临会场参加了开幕式。人们冒着大雪排着长队争着购票,以求一睹为快。

1985年,秦俑在英国爱丁堡市展览时更是盛况空前,正如英国《艺术杂志》一篇文章所说:“秦始皇兵马俑的风暴席卷了爱丁堡”,英国BBC电视台则风趣地说:

“等待参观展览的队伍,好像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一样长。”1986年,秦俑在新西兰奥克兰市艺术馆展出,参观人数达该市人口的七分之一。

奥克兰大学一位考古系教授说:“新西兰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就以土著人——毛利人来说,最长也只1200余年历史,那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时毛利人尚处在石器时代,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创造出具有雄伟气概和独特雕塑艺术形象的兵马俑。”当地《新西兰先驱报》副主编发表评论文章评论道:“秦始皇兵马俑,人们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亲眼去看看,没有谁能否认这一点。”

1987年,秦俑在东柏林展出时,一位来自慕尼黑的大学生说:“看了兵马俑展览之后,使人们相信,中华民族绝不可能永居人后,有着无穷创造力的中华民族,既然能创造辉煌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创造出灿烂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1990年,秦俑在日本北九州市展出时,日方在展览结束语处特意放了一块重达66公斤重的金子,署名“世界少有的大金块”寓意是,这块纯金值不少钱,但它是有价的,可是兵马俑却是无价之宝。

为配合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与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艺术馆联合举办的题为《中国秦始皇珍宝展》于1996年7月1日至9月1日在伯明翰市艺术博物馆展出。伯明翰开车到亚特兰大仅需两个多小时,而且伯明翰市也是奥运会分赛场之一。《中国秦始皇珍宝展》展出期间也正逢奥运会期间。此展是美国首次推出的以秦始皇为主题的展览。

这项恢宏且精细的大展经过历时四年多悉心筹划,为推出此展美方投下了百万美金。

这次展览的展品是以各种类型的秦俑、陶马和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为主,辅以秦各个时期的其它珍贵文物共65件(组)。整个陈列匠心独到,既能突出重点文物,观众又可以从各个角度观赏秦俑雕塑。陈列灯光色彩均属上乘,展览充满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氛。观众进馆后,可以先看一个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专题记录片,然后领取一个小录音机,里面有45分钟的录音导游。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研究员开展前专程来到伯明翰市,仔细观看此展后:

“这次外展的展品中,国宝级文物、一级文物和首次外展的文物比重大,而以秦史为背景的外展专题陈列是最成功的一次。这个展览陈列布局合理,重点文物突出。”美国匹兹堡大学美术系主任、研究中国先秦史专家林嘉琳教授欣赏该展后特别指出:

“推出此展的确相当有心且令人欣慰。因为不但兼顾观众口味,而且做到突出先秦文明的目的。”最后,林嘉琳教授还诙谐地说:“没想到伯明翰艺术博物馆能办这么好的展览,他们很有野心。”

这65件(组)文物作为中国文化特殊“使者”,出访当地。

引起当地各届的重视。伯明翰艺术博物馆馆长史劳德博士说:

“中国秦始皇珍宝展是本地区今夏一大盛事。”该馆东方部主任伍德博士评论道:“秦兵马俑的发掘是本世纪最大的考古发掘,是世上人类文化遗产之一,每个人都应来此观看,”总之,此展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

《中国秦始皇珍宝展》开展前,该馆门庭冷落,开展后,参观人数络绎不绝,盛况空前。每天早上展览开展前,博物馆门口都有慕名而来排着长队的人流。人流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稚童和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场面非常感人。展览仅仅两个月,参观人数已近十万人次,占伯明翰当地人口的六分之一,该市人口仅60万人。

《中国秦始皇珍宝展》不仅吸引了美国各地人士,而且也涵括了特地来此观看奥运会的世界各地游客。观众通过此展认识了可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相媲美,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秦始皇帝。人们都以能亲自目睹2200年前中国艺术品而感到高兴,由于参观人数太多,展览场地容纳不下,观众便分批等待进馆参观。展览最后十天的参观券早在一个月前已售之一空,使许许多多观众只能站在展览门外看看有关秦俑的专题记录片,聊补遗憾。

秦俑展出期间,当地华侨,留学生最为活跃。展出文物的精美罕见,使当地华人由衷地感到自豪。有的留学生请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一同来欣赏秦俑。有的华侨驱车几百里来观看此展。

一位来自亚特兰大大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伯魁先生,他的祖籍是陕西人,20多年前从台北来到亚特兰大经商。现在年事已高,当他得知伯明翰的秦俑展后,专门从亚特兰大赶来参观。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他去过多次。这次专门又来看秦俑展,观赏中仍是赞不绝口。他回到亚特兰大后在给我们的信中写道:

“兵马俑展览,空前伟大,美国人对自己五六十年的文物,都视若宝贝。我们展出的文物,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那个时候的物质文明及艺术,真让美国人看后,目瞪口呆。”这不仅是海外华人的心声,也表达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声。

四十四、梁上君子窃秦俑的下场自旷世奇观秦俑出土以后,其无法估量的文物价值,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觊觎的目标。据说国外有人愿掏一亿美元购买一件完整秦俑。这就使一些文物盗贼做起了发财梦。他们对秦俑垂涎己久,强烈的贪婪欲使一些亡命之徒把罪恶之手伸向了秦俑,其中法盲大盗王更地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1987年2月27日晚,秦俑坑发现十多年以来最大的一起文物盗窃案发生了,寒夜,寂静无声。盗贼王更地避开巡视的民警,按照白天看好的路线,翻墙窜入驻在秦俑馆馆内的秦陵考古队小院,撬开库房门入室盗走一件刚刚修复好的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头:他幽灵般地带着俑头溜出了秦俑馆,将它埋在临潼火车站道北的树林中。这个俑头是目前秦俑坑内出土的十件高级军吏俑中的精品之一,属国家一级甲等珍贵文物。其形象精美,面部上的彩绘痕迹依然存在。

此时王更地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举动已不是一般的偷窃,而是把自己生命的砝码押在了秦俑头上。王更地,临潼县东桥乡湾里村农民,年仅21岁是个不愿种地务农的农家子弟,跑到临潼火车站公安派出所干起临时工。在这里,他更容易目睹到以贩卖旅游纪念品来发财致富的当地人。他疯狂地急于发财。

他的心事被一位“有心人”看出,这个人就是临潼火车站客运员权学力。

1987年1月,在临潼火车站旁一小餐馆的角落里,权学力同王更地在喝酒,权一边劝着酒,一边在开导着王更地:“现在当农民,上班拿工资都不挣钱,只有搞文物才能赚大钱。如果你能搞上一、二个俑头,那咱们可发大财了。只要你能搞来,我找买主。”此时王更地真的醉了。终于在这一天——2月27日,迈出了他一生中罪恶的一步。王更地偷出俑头之后,立刻通知了同伙权学力。略有点文物知识的权学力惊奇地发现,果然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将军俑头。

这些年来,国家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文物法宣传教育活动,不可思议的是,竟有许多人为王、权得手的俑头寻找买主而奔走。同年6月17日,当这个无价之宝在西安北新旅社以30万元准备脱手之时,化装为买主的便衣警察将闪着寒光的手铐铐在了他们手上?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盗卖国宝,国法难容。在庄严的法庭上,王更地等同伙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王更地成为建国后陕西处死的第一个文物盗窃犯。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沉痛的教训。

但是,七年后一位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县的农民李春生,在听了王更地窃俑头险些得手30万元后,也于1994年1月6日深夜窜进了秦俑一号坑展厅,当他一进入一号坑展厅的那一刹那间就已落入了一张天罗地网之中,一把把利剑早已出击,斩断了这双伸向国宝的魔爪。李春生被当场抓获,等待民他的也是公正无情法律的判决。

同类推荐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上清玉心道

    上清玉心道

    小道童陆枫为寻恩师游历天下,身携神兵的他一路斩妖除魔,结识各门派弟子,更与魔教小妖女相恋,最后快寻得恩师时,却牵出十五年前双亲惨死之事,得知真相的陆枫又该何去何从?
  • 异种之名

    异种之名

    从感染蜕变的那一刻起,异种之名便以铭刻于心。
  • 重生逆袭:天才小妖女

    重生逆袭:天才小妖女

    穿越异世,在机缘巧合下获得神器八卦神卷一张。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身遇渣女坑男,修为尽失!神卷在手,天下我有。重生逆袭,装逼逆袭,且看重生魔女如何玩转异世,定要让欺负她的人百倍奉还!管你是人是仙是魔,只要是美男全都得败在本姑娘的石榴裙下!“什么?说我是妖女!你是什么时候瞎的?”某女人畜无害的笑着,脑子飞快飞快旋转着,随时准备致命一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娱乐圈体操女王

    娱乐圈体操女王

    叶茗一只脚已经迈向国际了,没想到宣传路上居然车祸玩完了。好不容易重生,这壳子还是个摔坏腿的体操运动员。没钱没权没背景,老娘偏要重新杀回娱乐圈!喂,那个小鲜肉,你不要这样看着我!还有那个大叔,这辈子真的不想再跟你扯上关系……
  • 傲娇大人:白小狐的白玉堂

    傲娇大人:白小狐的白玉堂

    她前一秒还是一个研究道学无忧无虑的大胖妞,后一秒就被打劫穿越到宋朝,人家穿越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而自己却穿越到一只狐狸身上。还是真真正正一只小狐狸,没有成精,不会说话。只见一只狐狸仰面朝天躺在一颗参天大树之下,俩只前爪平放在俩侧,俩只后爪翘着二郎腿,拼命吐气...笑坏了树林里经过的英俊小生,此人真是犹如神仙下凡要问他是谁,乃是大名鼎鼎白玉堂...“这是什么情况?”这里是书群的分界线----------本书QQ群:484509772(无需验证,直接进入)希望可以得到你们的支持。
  • 总裁的溺宠之公主嫁到

    总裁的溺宠之公主嫁到

    她是唐朝公主,因千年宿命来到他身边。他如获至宝。朋友说:这女人来历不明,是个从天而降的不详之物。他笑笑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宝。她怒道;我不是谁的附属品,更不是你的。他笑了笑:没关系你不是我的,我是你的就行。只要她肯,他愿付出一切只为博她一笑。她喜欢上了他。于是变展开了一起女追男的事件。当他们相爱时,命运的齿轮转动。她又回到了古代。。。
  • 宿剑天行

    宿剑天行

    自古年间,江湖传有一本佛教经书——大行经,言传大行经中藏有天大秘密,得解密者可称霸武林,富可敌国,江湖因此便掀起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武风繁盛,天下辈出天骄,冷漠孤傲的濮阳长歌前往武林禁地——梵禁山,与当世第一决战高下,哪知当世第一竟已不在……
  • 紫墨鸢尾花

    紫墨鸢尾花

    一个是从阎王手里抢人的魔医,一个是人人唾弃的废物点心,当优秀得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灵魂进驻到废材的身体中,这个玄幻的世界注定要被她彻底颠覆。兽宠她最牛、丹火她最强。什么?实力?高得可以送你去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