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8500000003

第3章 先秦时期的陶器

一、殷商的白陶

进入奴隶社会,由于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分工,制陶业继续向前发展,就是在青铜器发展尤为突出的商代,制陶业仍比较发达。

商代制陶以生产灰陶为主,器物有炊器、饮食器、储存器等。器型有瓮、杯、鼎、簋、甑、瓿等。器物种类和用途与青铜器基本相同。商代除烧制一般的灰陶器外,还生产一种精美的白陶。

白陶是指器物的表面及胎质均呈白色的陶器。经化验其原料与红陶、黑陶不同,而与制造瓷器的瓷土和高岭土基本相同。白陶的制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白陶,是长江流域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白陶片,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白陶出土。商代是我国白陶制作的高度发展期,其制作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

《礼记·檀弓》记载“殷人尚白,周人尚赤”。也许是看惯了黑色、灰色,商代穿着及使用器物皆崇尚白色,白色成为高贵的象征,白陶亦为统治阶级享用,死后随葬于墓中。因此殷商的白陶大多从奴隶主贵族墓中出土,数量极少,其出土量仅占商代陶器出土量的万分之一左右,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商代的白陶胎质纯净,洁白细腻,没有渗砂现象,制作工艺采用手制与轮制。烧制温度在1000℃左右,胎质坚硬。常见的器型有壶、盉、蚕、爵、豆、钵、等食用器与酒器,皆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具,这一点是鉴别白陶时代特征的重要依;据。

从装饰上说,商代白陶皆有花纹装饰,技法有刻花和印花、(有人称其为刻纹白陶)纹饰,多为凸雕,与同时期的青铜器花纹;如出一辙。以细致的底纹和粗状的浮纹相结合,浮纹多以饕餮纹、夔纹或蝉纹等为主,底纹多为勾连纹、云雷纹等几何纹,纹饰布局疏密得当,加上秀丽的造型,精细的雕刻,洁白的色泽,给人以华贵精美之感。

刻纹白陶仅见于商代,由于选择原料、制作及纹饰雕琢较为复杂,产量极少,在当时既成为一种珍贵的工艺品。它的出现代表了商代陶器制作的工艺水平,远非一般灰陶可比,堪称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精美杰作。

二、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是商、周时代起源于江南地区的一种陶器品种,在西周特别盛行,其胎质较一般陶器坚硬,烧制温度在1200℃左右,与原始瓷器较为接近。由于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质和器物的表里多呈紫褐色、红褐色,还有的呈灰褐色、黄褐色。少数器物表面有一层薄釉似的光亮,这是由于器表在窑内高温熔化所形成的光泽。印纹硬陶器基本上以泥条盘筑法成型,器物的一些附件如鼻、耳等,则为手制后粘结在器体上,其纹饰多采用拍印法。

从考古发掘看,长江以南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印纹硬陶出土数量较多,延续时间长,从夏直到秦汉。在黄河流域地区,印纹硬陶出土数量既少,出现时间也晚。

商代印纹硬陶器型以圜底器为主,有罐、尊、瓮等,纹饰有方格纹、人字纹、圈点纹、勾连雷纹、曲折纹、仿铜器兽面纹等。

西周时期常见的器型有罐、钵、坛缸、盂等生活用器,平底器和圜底器较多。装饰纹饰有夔纹、回纹、扁体云雷纹,波浪纹等,其中很多是将几种纹饰装饰在一件器物上。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的器型和纹饰与西周基本相同。

引人注目的是,商、周的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的器型、纹饰及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在江浙等地一些窑址中,发现原始瓷器与印纹硬陶在同一个窑中烧制。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认为印纹硬陶是原始瓷器的前身,这个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三、夏、商、周、春秋的陶塑艺术

夏、商、西周、春秋各时代都有一些陶塑作品出现。大部分为泥质灰陶,题材多为各种动物形象,雕塑人像较少。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商早期遗址中,出土有陶龟、陶鸟、陶蛤蟆等,形象生动活泼。在郑州商代遗址中曾出土陶龟、陶鱼、陶猪、陶虎、陶羊头等,形象极为生动。其中陶虎伏卧于地,双目大瞪,张口露牙,阴刻线刻出耳、鼻,背及前肢有虎斑纹,整个造型突出了虎的凶猛。四川成都商代遗址出土的陶虎,身躯较长,头大眼圆,嘴大张,四肢粗壮有力,以阴刻线纹表示皮毛,整体造型古拙中透出一丝生动的意趣。陶人像仍有原始社会遗风,如河南郑州商遗址出土的陶人头高鼻梁,耳部有孔,形象较生动,仍带有原始社会遗风。河南安阳出土三件奴隶形象陶塑,均为盘发戴枷的受刑奴隶,形象虽粗略,但五宫和身体大形都已表现。河北薹城出土的商后期人面形陶器盖,人面微向上仰,双目阴刻成“臣”字形,鼻上翘,嘴微张。人像的立体感较强。“臣”字目是商代人像雕塑的典型特征,因而这件器物时代特征较明显。西周、春秋遗址出土的动物陶塑品较多,形象生动活泼,反映出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对生活的感受。

四、战国陶俑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大变革时期。统治阶级为巩固新生的政体,改变旧的思想观念,从“敬天”向“重民”转化。在丧葬习俗上,出现用俑葬取代人殉的社会进步潮流。俑,是以人或动物形象捏塑而成的陪葬品,有木制、陶制与瓷制,以陶制品为多。俑的出现,至少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考古挖掘中发现年代最早的陶俑,为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在山东临淄郎家庄出土有6组小型陶俑,山东泰安康家河出土几件陶俑及山西长治、陕西铜川出土的则是战国早期的陶俑。其中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山东章丘女郎山出土的一组彩绘乐舞陶俑,由人物俑,乐器及祥鸟组成,人物俑分歌舞俑、奏乐俑、观赏俑。陶俑为泥质黑陶捏制而成,加施陶衣彩绘。人物姿态各异,造型生动,风格写实,捏塑线条分明,洗练逼真。

从出土的实物看,春秋战国时期的陶俑,形体较小,大约在10厘米左右,烧制温度较低,多采用捏塑的技法,人物的五官以简单的刻画来体现,面部基本上无表情变化,突出的是形体动作。

从各方面说,均较为原始。

从战国开始直至明清,陶俑在殉葬品中一直占主要地位,成为中国古代陶塑艺术领域内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由于陶俑能够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与风俗习尚作出真实反映,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风俗、服饰艺术及雕塑艺术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五、建筑用陶

陶水管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居住的方式是氏族聚落,在居住区周围有一条深宽达5至6米的壕沟,一方面起防御作用,一方面起排水作用。从新石器时代至封建社会早期,盛行“高台建筑”,即在夯土台上建造房屋,排水更为重要,陶排水管由此产生。陶排水管是我国最早的建筑陶器,龙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水管呈直筒状,一端稍细,一端较粗,轮制或泥条盘筑法制成,每节的小口套入另一节的大口内,如此逐节套扣成一条水管道,用于输水或排水。每节水管外表拍印篮纹、方格纹、绳纹、弦纹,个别的为素面。除直筒形外,商周时期出现T字形水管,作纵横改道使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排水设备更加完善,陶水管除直筒形、丁字形外,又出现一种截面呈多角形的水管,管身粗大,外饰一些简单的纹饰,这是一种大型建筑物的排水管。

1958年在河北易县东南燕下都故城遗址老姆台出土一件虎头形陶水管头,陶质细腻,前半部塑造成兽头型,圆口被切削成张大的虎口,双勾阴线刻画出虎的颜面及各部位,前肢屈曲,造型生动,形态栩栩如生。整个管头是一个露出地面的排水口,既为实用品,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砖砖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中国古代最早的砖出现于西周。

当时的砖多用于铺地,有泥质灰陶砖与夹砂灰陶砖。分方砖与空心砖两种类型。方砖有方形与长方形,长不过半米,厚仅2cm左右,质地坚硬,砖面子整,模印花纹。各地生产砖的纹饰各有不同。燕下都出土的砖印有棱形三角阴云纹和山字纹;楚国出土的砖印有蟠螭纹和米字纹;秦都咸阳出土的砖印有太阳纹、平行线纹、米格纹、菱形纹等。空心砖出现于战国晚期,呈长方形条石状,内部空心。砖长1m,每边砖壁厚2~3cm,砖表面印有纹饰,素面较少见。这种砖大而稳重,结实美观,是宫殿踏步台阶,排水沟及建造墓葬的理想材料。空心砖能承受较大压力,作为建筑材料,既可节省原料,又能减轻砖的重量,特别是空心砖两端所留长方形和圆形气孔,使坯胎入窑烧制时蒸发的水汽,得以从气孔中排出,防止砖体的爆裂和变形,这是制陶工艺的一个很大进步。战国的空心砖以咸阳一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出的秦代空心砖最具特色,表面纹饰除回纹和菱形纹等几何纹外,还有姿态各异的龙纹和凤纹。在陕西临潼和风翔等地还发现秦代的画像砖。

瓦当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出现了建筑用的板瓦和筒瓦。瓦当即筒瓦之头,是在筒瓦的窄端加上圆形或半圆形的头。其作用是为了蔽护屋檐,防止风雨的侵蚀,延长筒瓦的寿命;同时遮挡板瓦之间的缝隙,增加建筑物的牢固与美感。瓦当的形状有半圆形和圆形。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古代建筑均用瓦当。我国的瓦当始于西周。在陕西扶风召陈村西周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为半圆形,瓦当外圈有几道弦纹,当心为三角形,中间为重环纹,线条流畅简洁。西周的瓦当纹饰以重环纹为主,可以看出是受西周青铜器的影响。春秋瓦当以绳纹为主;战国瓦当有素面和带花纹或文字者两种,各地所出花纹瓦当各具特色;周瓦当以饕餮纹为多,但已简化,仅突出其双目,以后逐渐转为卷云纹;河北燕下都出土的瓦当以饕餮纹和山云纹为多,还有少量的对鸟纹;临淄齐故城出土的瓦当以树木双兽纹及树木卷云纹为多,还有“天齐”、“千秋万岁”等文字瓦当。上述这些瓦当俱为半瓦当。战国时期秦遗址出土的多为圆瓦当,纹饰有鹿、虎、豹等;安徽寿县寿春城楚郢都故址出土有风云纹圆瓦当和三角树云纹瓦当,纹饰图案别具一格。

同类推荐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热门推荐
  • 灵之启示录

    灵之启示录

    圣灵师:吸收天地灵力转化为自己的力量,然后通过自己的修炼来实现各种能力的一种奇迹般的职业。
  • 爱的改变,为你改变

    爱的改变,为你改变

    什么?!同居!!!帅是帅,外表像天使,内心却是魔鬼般邪恶!在外面,温柔!在家里,霸道!天使原来是魔鬼,OMG!林雅静:你装,你继续装,看你能装到多久。
  • 你可以来负荆请罪了

    你可以来负荆请罪了

    一个很短很短的故事,可能有那么点意思,对,我是说结尾。
  • 猎魔魅

    猎魔魅

    纳气蕴筋骨,凝气化丹珠,气珠蜕玄晶,玄晶结九纹,九纹育星辰,星辰衍北斗,北斗凝魂身,魂身掌元素,元素控天地,天地转乾坤,至尊乾坤融!
  • 邪王独宠:绝世轻狂五小姐

    邪王独宠:绝世轻狂五小姐

    她是华夏古武修真界的天才少女,也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她,是将军府中软弱,认人欺凌的废物五小姐。凤眸一睁,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慵懒邪魅,绝世洁癖,却宠她入骨,十里红妆,只为跟她携手一生。一生一世一双人。【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宠文】
  • 可爱少女对阵冷酷校草

    可爱少女对阵冷酷校草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书,请大家多包含)“喂!你给我站住!”女生生气的对着一个男生说着“怎么,还想被吻吗?”“你…你,你这个混蛋!”“嗯?我是个混蛋?呵呵,那你就是个傻瓜!”女生生气到要晕了,但是她已经无言以对了,没办法,她只能生着气走开了,但是,却被男生抱住了腰……
  • 妖惑千年

    妖惑千年

    十个不同的灵异悲情小说妖惑千年-10-奈何桥妖惑千年-9-三生石妖惑千年-8-孤独·下坠·剑妖惑千年-7-雪妃妖惑千年-6-轮回中的缘妖惑千年-5-肉香妖惑千年-4-如果有今生何必求来世妖惑千年-3-灵蛛妖惑千年-2-我是千年妖精妖惑千年-1-三世之赌
  • 万能魔女,冥帝独爱

    万能魔女,冥帝独爱

    她,魔界公主:智慧,冷酷说的是她——李筱夏。一个妖魔鬼怪神无一不闻风丧胆的角色——冥帝,上官逸晟。她忘了他,他为了她踏遍天涯海角,只为漫漫追妻之路,一朝相见,他对她疼爱有加,“喂,你要跟多久?”“夫人,我要跟永远。”天真的表情,使她不禁扶额,从此以后他们为了所爱,逆转乾坤,最终成为人间佳话。相互依伴,生生世世只爱对方一人,这是他们爱的誓言。
  • 垣苜珐:古城

    垣苜珐:古城

    你一缕离魂,却为何总在忘川河畔徘徊不去?”“我,在等一个人,凤君呢?敢问凤君为何以日日来此,莫不是也心有所兮?”“我,不记得了!”“忘缘凤君本无夙愿,今不过一世,亦亦不过百载,情劫方动,尘缘顿消,你又何苦为了他,步若奈何!”“他虽已忘,我却记得,他既许我一世不离,我又怎能忍心留他永世既缘!”“你,还未等到要等的人吗?”“他一日不来,我便等他一日;他一世不来,我便候他一世!”“我,可曾见过你?”
  • 语若尽,冷若冰

    语若尽,冷若冰

    楔子:“等我。”这一句话似乎难以忘记他们相遇于栀子花开时,最后一次见面也在栀子花开时她说:“在栀子花开最美的时候她会回来的。”让他等她栀子花开一年比一年更美,可她却始终没有回来只记得初见时,没有招呼,没有说话,一眼万年再度重逢却变成了陌生人,她已不是当初的她了是否有情人能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