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之间要求自己,做到与人为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沟沟坎坎中马失前蹄,断送我们本该拥有美好的前途。
善恶一念间
善与恶在川流中是混杂的。但是,每个人都在他的生活过程中改造自己的血液。
人之善恶,犹如人之生死,是与生俱来的。
赫拉克利特说过:“神就是生命和死亡;夏天和冬天;饥饿和饱足;善和恶。它一直都是两者,神就是真实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的本来,没有恶也没有善。善恶是孪生兄弟,是互相对立而成立的。当我们弃绝了恶时,恶的对立面善也就不复成立了。
倡导善良,只是为了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活;以恶相报自然是恶恶相报成本陡然增大。奉行善心善行,其实是减少人生成本,让我们好过一些,这并非就是真理本身。
所以,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这种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如此才是契入禅机的要点。
六祖慧能辞别了五祖,开始向南奔去。过了两个半月,到达大庾岭。后面追来了数百人,欲夺衣钵。有一名叫慧明的僧人,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情粗暴,极力寻找六祖,他抢在众人前面,赶上了六祖。
六祖不得已,将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传法的信物,怎么能凭武力来抢呢?”然后隐藏在草莽中。
慧明赶来拿,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动法衣。于是他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得到佛法而来,不是为此法衣而来。”
六祖就从草间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慧明行礼后说:“望行者能为我说说佛法。”六祖说:“既然你是为了佛法而来,那你就摈弃一切俗念,不要再有任何念头,我为你说法。”
慧明静坐了良久,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慧明听了,顿时大悟。
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的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以无所依、无所求之心而培养善心善行,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与。以无所希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则可以无挂无碍,享受上佳的生活境界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我们一直倡导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管是小的过错,还是小的罪恶,但凡是负面的言行都不要让它面世。三国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仍不忘谆谆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一世枭雄,留下的名言不多,唯有这句话流传千古,而且给后人永久的启示:奉劝人们不要因为某个坏习惯不起眼就不重视,这句话看似比较浅显,但却蕴涵着很深的哲理。它告诉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上加强道德修养,以免因小失大。
白居易为官时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钩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
“这是三岁小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小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白居易被禅师一语惊醒。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佛说:“愚昧之人,其实亦知善业与恶业之分别,但时时以为是小恶,作之无害,却不知时时作之,积久亦成大恶。犹水之一小滴,滴下瓶中,久之,瓶亦因此一滴一滴之水而满。故虽小恶,亦不可作之,作之,则有恶满之日。”
有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名叫“象牙筷子”,也非常有意思。商纣王刚登上王位时,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十分担忧。因为他认为,一旦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做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千方百计地享用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堂广厦之中。
箕子害怕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五年光景,纣王就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地度日。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烙;后园内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堆积如山,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腐败行径苦了老百姓,更将一个国家搞得乱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剿灭而亡。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因为无底的私欲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有个典故的。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是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是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之间要求自己,做到与人为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沟沟坎坎中马失前蹄,断送我们本该拥有美好的前途。
普度众生,有教无类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佛法要求禅师度化众生,为众生解除苦难,是没有什么分别心的。无分别心的佛性中,能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慈悲心。只度善的,和想看好的、想听好的一样,只是事物的一面,而不包括另一面,所以是不完整的,是执著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和尚不论晴天或风雨天,不论早晨或黄昏,总是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人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两个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其实,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
几天后,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原来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
与其惩治恶徒,不如以善缘感化。
因为善恶只不过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都是不长久的,都会变化。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要想得到心灵的真实解脱,就要了解不分别善恶的这个佛性。
了解了以后,善要度,恶也要度。任何“认定”对方恶的念头已经是对对方不利了,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不利。人类的争斗,有很多就是因此而起。就像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也出邪人邪事,旁门左道中亦有正大光明。
善恶都是相对立而起的,是不断变化的,在禅者眼里只不过是世人空幻的名相罢了。他那里只讲众生平等,不论贤愚。
不要妄加指责谁恶谁愚。在佛性中造出的一切念头,所产生的果报都得自己承受。
“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是造轮回业。真正觉悟之人,对于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于要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怨恨心,反而更加慈悲地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感化一个人,就等于度化了一个人。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行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行者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国王挥剑将修行者的手臂斩断。
“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行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
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予无所求,善不挟私
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如果真心帮助,不挟带任何杂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将来没有回报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对受施人存任何轻视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这里有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若干年后,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原因无他,越有所求越得不到。
这不仅是佛法,也是做人的道理!
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一是出于至诚;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轻毁人家。
前面两条好理解,不轻毁人家是什么意思呢?
“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比如那个“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中,有钱人搭一个棚子,好心给饥民施粥,这是件功德事,说话却不客气,看见来了个人,就说:“喂,来吃吧!”谁知那个人有骨气,不受嗟来之食,掉头而去。你瞧,本来是想帮助人家,反倒得罪了人家,还说什么“好心无好报”,太不通人情世故了嘛!
“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给了别人一个帮助,生怕人家不晓得自己心眼好,马上去告诉人家:“那小子现在都混成这样了,穷得连给小孩交学费的钱都没有。我看他可怜,借给他500元。”这好像是真话,怎么说是诋毁呢?因为这是揭人隐私。人在社会上,是要讲信誉的,这是一种无形资产。你让人知道了他的窘状,他的信誉马上下降,以后办事人家不放心他。所以,你借给他500元,一句话就让他损失了无形资产5000元。你这500元他还要还你,他损失的5000元找谁去要?他不找你报仇就好了,还想指望他的回报?
假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说的话就更难听了:“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只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混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他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自己不努力还揭别人的短,不是诋毁是什么?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
电影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某女身出豪门,某个小人物跟她结了婚,从此步步青云。此女便以此为傲,气稍不顺,就说:“你没有我,哪有今天?”最后,老公坚决要跟她离婚。这个女人就是犯了诋毁的毛病。不错,你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但运用这个机会的才能却是他自己的,没有才能有机会也白搭。他有这个才能,在别的地方也可能找到这种机会,怎么能说没有你就没有今天呢!
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终有回报。心无他人者,必无立锥之地,因为脱离人群,任谁也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关怀、相互帮助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是漠视还是给予一些帮助?
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若是我们能够对生活充满感恩,一直持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常怀善心,多替别人做善事,则我们的人生必定是幸福的。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缘于父亲的权力,这位年轻王子向来没有一件欲望不能得到满足,真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即便如此,王子却时常紧锁眉头,面容戚戚,少现笑容于脸上。
国王对此忧心忡忡,遂下旨招募能人,声明谁能让王子得到快乐,就一定会加以重赏,要官亦可,要钱也无妨。圣旨刚一公布,便引来众多“能人”,这其中包括滑稽大师、杂技大师、博学者等,但始终没有一人能够逗得王子一笑。众人束手无策,唯有灰溜溜地一一离去。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他对国王说:“我有方法能使王子快乐,能将王子的戚容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假使能办成这件事,你要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
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用白色“不明物”在一张纸上涂了几笔。随后,他将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看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话一说完,魔术家便走了。
这位年轻王子依言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最后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从魔术家的劝告,很快成了全国最快乐的青年。
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你一定会寻找到生活的另一种意义;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在你向别人表达善意的同时,他们也会给予你相应的回报,你亦会因此而收获快乐,有时,甚至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日已西沉,一个小男孩因为要筹够学费,而逐户做着推销,此时,筋疲力尽的他腹中一阵作响。是啊,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小男孩摸摸口袋——那里只有1角钱,该怎么办呢?思来想去,小男孩决定敲开一家房门,看能不能讨到一口饭吃。
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孩子,小男孩感到非常窘迫,他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请求,临时改了口,讨要一杯水喝。女孩见他似乎很饥饿的样子,于是便拿出了一大杯牛奶。小男孩慢慢将牛奶喝下,礼貌地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给您?”女孩答道:“不需要,你不需要付一分钱。妈妈时常教导我们,帮助别人不应该图回报。”小男孩很感动,他说:“那好吧,就请接受我最真挚的感谢吧!”
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感到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原本是打算退学的,可是现在他似乎看到上帝正对着他微笑。
多年以后,那位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生命危在旦夕,当地医生爱莫能助。最后,她被转送到大城市,由专家进行会诊治疗。而此时此刻,当年那个小男孩已经在医学界大有名气,他就是霍华德·凯利医生,而且也参与了医疗方案的制定。
当霍华德·凯利医生看到病人的病历资料时,一个奇怪的想法、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预感直涌心头,他直奔病房。是的!躺在病床的女人,就是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治好自己的恩人。
从那以后,他对这个病人格外照顾,经过不断地努力,手术终于成功了。护士按照凯利医生的要求,将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他在通知单上签了字。
而后,通知单送到女患者手中,她甚至不敢去看,她确信这可恶的病一定会让自己一贫如洗。然而,当她鼓足勇气打开通知单时,她惊呆了。只见上面写着: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一念之间,种下一粒善因,他日很有可能就会收获一粒善果。我们做人,没有必要太过计较,与人为善,又何尝不是与己为善呢?当我们为人点亮一盏灯时,是不是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当我们送人玫瑰之时,手上必然还萦绕着那缕芬芳。
在平常的日子里,给马路乞讨者一块蛋糕;为迷路者指点迷津;用心倾听失落者的诉说……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渗透着朴素的爱,折射着来自灵魂深处的人格光芒。
助人就是助己,这样做了,相信你一定能够体会到它的妙处。
大善无涯
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己之心体谅动物之心,爱这世间的一切生命,是我们为人的大善。
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山下的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村民们都上山来向他请教。
村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难住老人家。
有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故意为难那位和尚,他捉住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跑去问和尚:“大和尚,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我却不相信。假如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的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和尚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假如自己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假如回答小鸟是死的,小孩定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和尚于是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看看这个孩子吧。一个小孩就可以决定一只小鸟的生死。人类是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天性和良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是无可厚非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就可以像那个小孩一样任意将其他的生命握在手中,用我们的意志去决定它们的生死。因为那是一种罪,一种恶,而且是大恶。
“众生皆怕刑害,自己亦怕刑害;众生皆怕死,自己亦怕死。人若能以此心,念自己之怕而想及其他众生之怕,则自己必不杀生,亦不教令人杀生。”
1960年,饥饿不堪的人们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还时不时地敲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经精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开始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被收集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定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犹豫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在暮色中摇曳,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众生平等,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于是,人本主义被质疑,人权受到挑战。凭什么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规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凭什么以人的无节制的欲望,来剥夺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不是绝对禁止杀生,而是尽可能减少杀生。尽可能减少杀生,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还有生可杀,而且是基于“众生平等”的伦理,认识到杀生就是作恶。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必要的恶。或者说,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或者说,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
所谓善,不应该有人与动物之分,更不该有疆界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