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原则是以整体观和辨证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主观、客观资料为依据,对护理个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根据护理个体不同的病证制订出各种不同的护理法则。中医护理原则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基础上的,对应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医护理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护理原则,施护求本的护理原则,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原则以及三因制宜的护理原则。
一、预防为主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护理与预防相结合以维护人体健康。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且认为预防是积极的、主要的,相比之下,治疗则是被动的措施。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和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的医学模式特点。(参见第一章第五节防治原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中医是十分注重治未病的。所谓治未病,一是指未病防病,无病先防,一是指既病防变。前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后者是既病之后,早作积极治疗,把疾病消灭在早期阶段。护理工作在疾病的预防保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的作用,也要做到“未病防病”和“既病防变”。
知识链接: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高呢?”扁鹊答:“我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大哥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二哥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人们都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最大,远涉全国。”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邪正盛衰,因此护理工作的未病先防就要从增强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知识链接:
在未病先防方面,道家主张要清静无为、贵柔和返璞归真。儒家的养生思想则强调精神调摄、注意身体护养、倡导饮食卫生。孔子还提出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在衰,戒之在得。”
1.调摄精神,情志舒畅,锻炼身体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突然、强烈的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或使正气内夺、抗病能力降低而发病。故有中医有七情致病,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等。《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养性调神,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功用。在护理方面,一方面要注意避免患者受到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一方面要帮助提高患者自身心理的调摄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态度要和蔼诚恳,举止要高雅大方,善于使用美好、充满信心的语言,可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建立彼此的信任感,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抗邪和康复能力,促进机体康复。
精神调摄的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体育锻炼。古人提倡:形神合一、形动神静。中医学也认为锻炼身体可以促进气血流畅,使人体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并可借形动以济神静。常用的方法有“导引”、“吐纳”、“五禽戏”、“太极拳”等等,来提高人体防御疾病保持健康的能力。
2.调摄饮食,适时起居
调摄饮食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宜忌及药膳保健两个方面。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要定时定量,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与营养搭配合理。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的食物,防止得肠胃疾病。克服饮食偏嗜,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要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中药,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加工调制而成的膳食。这种食品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积极休息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护理措施。中医认为生活起居无规律,饮食劳逸无节制,就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生活起居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3.劳逸适度,睡眠充足
劳逸适度可调节气血运行,益智防衰,而疲劳则降低生物的抗病能力,易于受到病菌的侵袭。若劳伤过度则可内伤脏腑,成为致病因素。《庄子·刻意》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以,不管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适宜。睡眠的作用是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进发育、利于美容。好的睡眠质量是入睡快,睡眠深,无起夜,睡中梦少,起床快,早晨起来身体轻盈,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类修要诀·养生要诀》中说:“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另外,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指出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要按四时定东西。《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又道:“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认为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另一些养生家则主张寝卧恒东向,一年四季都应恒东向而卧,不因四时变更。
中医认为生活没有规律,过劳或过逸,皆可使气血失调或耗损,疾病由此而发生。
4.顺应自然,避免外邪侵袭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即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相适应的。人们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四时气候有寒热温凉变化,所以人体必须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冬天防寒保暖,夏天防暑降温,在反常气候或传染病流行时,要避之有时。
5.针灸、推拿调养
针灸主要是指毫针刺法、其他针法和灸法。针刺法通过针刺刺激,可以促进机体内各系统间的反馈调节,恢复或增强对人体生命信息的调控,从而达到祛邪扶正、治病强身的目的。灸法是利用灸火的物理热效应,施用于俞穴部位,以促进气血之运行,起到散寒祛邪、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补肾保健,增强正气的抗邪抗病的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
推拿是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效果和保健强身的一种方法。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早期诊治早期诊治的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好治,因而诊治越早,疗效越好。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所以,在护理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传变的途径,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准备。
2.防止传变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包括阻截病传途径与先安未受邪之地。
阻截病传途径是指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早期诊治,阻截其疾病传变的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
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指根据不同病变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的治疗,当可控制其病理传变,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治肝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
总之,要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进行有效地治疗和护理,争取在疾病变化之前采取措施,避免病情向严重或恶化的方向发展,提出“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原则。
二、施护求本
施护求本就是在护理病人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辨证施护的根本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作为医护工作者,必须从诸多复杂的因素变化中找出病变的本质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护理治疗。在针对病人的病情,充分搜集后,了解到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体征、发病季节、诱因、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辨证分析,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一般情况下,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是一致的,但也有些疾病出现某些和本质相矛盾,甚至根本相反的临床表现,即在症候上出现假象,因此要掌握正治与正护法,反治与反护法。
(一)正治与正护法
正护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即在护理上采取“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护理原则。正治与正护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一致的病证。
1.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且温热的方药或方法来治疗与护理。
2.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的方药或方法来治疗与护理。
3.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有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或方法来治疗与护理。
4.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且攻下邪实的方药或方法来治疗与护理。
(二)反治与反护法
反治与反护是指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护法,又称“从治从护法”即顺从其疾病的现象而治护的方法。实质上,还是在施护求本的原则指导下,对假象去伪存真,求得假象后面的真相,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护理的方法,仍是“护病求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热因热用是指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或方法来治疗或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主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比如格阳证,由于阴寒充塞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故可见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妆等假热之象。但同时又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舌淡苔白等真寒的表现。所以仍用温热药、温热法治其真寒,假热也就自然消失,护理病人时应以温热法为原则,及时加衣盖被,饮食要温热等。
2.寒因寒用是指以寒治寒,用寒性药物或方法来治疗或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主要适用于里热极盛、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比如热厥证中,由于里热炽盛,阳气郁阻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起温煦作用,并格阴于外而见手足厥冷,脉沉伏之假寒之象。但同时患者手足虽冷,躯干部却壮热而欲揿衣被,并恶热,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等真热的征象。治疗和护理上应用寒凉药治护其真热,而四肢厥冷的假寒证象亦随之消失,这就是“寒因寒用”。护理上应采取寒凉法,穿衣、室温应偏凉,饮食上可给予清凉饮料,汤药可凉服等。
3.塞因塞用是指以补开塞,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主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实质上塞而不通的塞证是其假象,故又称“假塞”、“假实证”。比如肾阳虚衰,推动蒸化无力而致尿少癃闭,当温补肾阳,温煦推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则小便自然通利。又如脾虚病人,常出现脘腹胀满,时胀时减,不拒按,纳呆,舌质淡,脉虚无力等症状,此病人虽有脘腹胀满的实证表现,而无水湿、食积留滞之症。所以实质上是因虚致实,气虚无力推动所致的闭塞不通,治护法则应以健脾益气法,使脾气健运则腹胀自消。
4.通因通用是指以通治通,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病症状的实证,主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比如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实性病证;治疗和护理上可以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清利膀胱湿热等攻下法祛除病邪。
三、标本缓急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标是指事物的现象,本是指事物的本质。中医学标与本的含义是指多方面的内容:从正邪关系分,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本身分,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疾病新旧或发病先后分,旧病为本,新病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病变部位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等等。
掌握了疾病的标本,就能分清主次,抓住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有利从复杂的疾病矛盾中找出和处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此,护理与治疗,都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解决矛盾的原则。故“标本”在治疗与护理中,就有“急则护(治)其标”“缓则护(治)其本”及“标本同护(治)”的不同。
(一)急则护(治)其标
这是指在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则当先护(治)其标。当病人脱离危险以后再进行辨证护理,也就是护理本的问题。标急的情况多出现在疾病过程中的急重,甚或危重症状,或卒病而病情非常严重时。如肝病出现以腹水胀满为主而致的呼吸喘促,二便不通的危急证时,治护均应立足于先解决标症紧急的腹水,腹水消减以后再治肝之本病;病人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致使呼吸困难、窒息,这时应立即吸痰,打开呼吸通道,解决标证,等病情缓解以后,再健脾治本;又如大出血的病人,由于大出血会危及生命,故不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病情缓和后再治其病本。
(二)缓则护(治)其本
这是指从疾病根本上着手的护(治)之法,此法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此时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因标病产生于本病,本病得治,标病自然也随之而去。如虚劳内伤的阴虚发热,发热是标,阴虚是本,在发热不甚,症状不急时,治疗和护理上采用滋阴治本法,当阴虚平复后发热症状即可缓解,再配合饮食护理、服药护理、情志护理、体育锻炼等,即可恢复;抽搐的病人,在止抽之后,即应设法消除其致抽的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痊愈;再如气虚自汗,则气虚不固为本,出汗为标,单用止汗,难以奏效,此时应补气以治其本,气足则自能收摄汗液。
(三)标本同护(治)
在标病、本病同时处于较急重的状态下,而时间、条件又不允许单一护理标病或本病时,应采取标本同护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如原患水肿,又复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时,病之本在肾虚水泛,病之标在风寒束肺,两者俱急,应采取解表与温阳化水同时并举的护理方法。在热性病过程中,阴液受伤而致大便燥结不通,此时邪热内结为本,阴液受伤为标,治当泻热攻下与滋阴通便同用;再如素体气虚,抗病低下,反复感冒,如单补气同易留邪,纯发汗解表同易伤正,此时治宜益气解表。
总之,病证之变化有轻重缓急、先后主次之不同,因而标本的治法运用也就有先后与缓急、单用或兼用的区别,这是中医治疗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体现。并且,由于疾病标本关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注意掌握标本相互转化的规律实施护理是很重要的。
四、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的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都不外乎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其中,邪虽然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唯一的,还必须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此,不论何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尽管有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但总不外乎邪正斗争的形式,也即“邪正相搏”。《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说明中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以正气的内虚为根据,而以病邪外侵为条件。治疗与护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护理个体过程向康复方面转化。因此,治疗与护理也就离不开“扶正”与“祛邪”两个原则。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而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增水、补精以及补养各脏的精气阴阳等,均是扶正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各种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而发汗、涌吐、攻下、消导、化痰、活血、散寒、清热、祛湿等,均是祛邪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二)扶正与祛邪的应用原则
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增强了正气,有助于机体祛除病邪,即所谓“正胜邪自去”;祛邪则在邪气被祛的同时,减免了对正气的侵害,即所谓的“邪去正自安”。要正确运用扶正祛邪法则,必须细致观察正邪的相互消长和盛衰情况,根据正邪矛盾的主次轻重,分别予以扶正或祛邪,但还应从正邪关系中,区别出或以先扶正后祛邪,或以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等不同。
1.扶正法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朝阳面病房等。
2.祛邪法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食、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食、药物可凉服。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如实证便秘可用承气类。寒证病人宜用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衣物、调节室温、热水袋,饮食、汤药宜温热服。
3.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证。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适用于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如肿瘤病人,早期邪气重正气未虚,以祛邪为主;后期正气虚时,则以扶正为主。
4.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故当先扶正以助正气,正气能受攻伐时再予以祛邪。如某些肿瘤病人后期,体质虚弱,应先扶正补虚,再祛邪攻克毒瘤。
5.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适用于一是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一是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此时先行祛邪,邪气速去则正亦复,再被补虚以收全功。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以祛邪,后以补血法以扶正。
五、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症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因而一种病可能有多种证,一种证也可能存在于多种疾病中。而中医护病,有其独特之处,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着眼于证的区别。相同的证,可用相同的护理方法,不同的证,则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一)同病异护
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病证,应该用相同的护法,但由于病因及病理发展阶段的不同,或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同一种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候,而护法也不同,如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不同,在护理上也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又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治疗麻疹有初起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
(二)异病同护
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异病异症应该用不同的护法。但有时几种不同的病,如具有同一症候,也可以用同一种护理方法,这就是“异病同护”。如脱肛、子宫脱垂是两种疾病,但它们同属中气下陷,故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来进行护理,如给予健脾益气之剂,避免负重,局部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缩,或针灸百会、关元等穴位以补益中气。
因此,中医学诊治护理疾病着眼点是对症候的辨析和因症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诊治的精神实质。
六、三因制宜
参考第一章第五节内容。
小结
中医护理评估主要涵盖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内容。通过四诊合参,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疾病根据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来辨证分型,进而在中医护理原则的指导下,在辨证分型基础上达到对中医护理评估内容总的认识。
在中医的四诊当中,望诊是最为直观的诊断方法,其中以舌诊为代表性的诊断,也是中医诊断的特色之一;切诊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目前除了在中医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脉诊在疾病的诊断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之一,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是辨证论治内容的基础。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2.脉象3.八纲辨证4.既病防变5.同病异护
二、病案分析
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发热,伴微恶寒。咳嗽吐浓痰,鼻塞流浊涕,未及地就医。现症转壮热,口渴,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请做出正确的辨证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