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3300000011

第11章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是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以阻断其发展并使之好转或痊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反映中医预防和治疗学规律和特色的理论知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预防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对于健康人而言,预防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病者而言,则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预防的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人手。

1.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机体抗病力

(1)顺应自然人体虽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但尚需了解和掌握其变化规律,才能使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应而协调有序,增强正气,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即是遵循四时变化规律的预防思想。

(2)调养精神中医学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而发病,也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通过调养精神,可改善气质、优化性格、增强心理调摄能力,起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功用。

(3)锻炼体魄《吕氏春秋·达郁》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为例,阐释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的道理。从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均以促进气血流畅,使肌肉筋骨强健,脏腑功能旺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但形体锻炼的要因人而异,运动量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知识链接:

五禽戏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等,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配合气息调理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

(4)饮食有节注意饮食宜忌,如提倡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肠胃疾病的发生;克服饮食偏嗜,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

(5)针灸、推拿、药物调养体质偏差较大或体弱多病者,也可通过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法达到平调体内阴阳气血、健身防病益寿的目的。

2.防止病邪侵害

(1)避其邪气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养生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之外,还应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要谨慎躲避外邪的侵害,如夏日防暑、秋天防燥、冬天防寒等。另外,避其邪气还应做到避疫毒、防外伤与虫兽伤、防止环境及食物污染等方面。

(2)药物预防《素问·刺法论》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即事先服食某些药物,能有效地防止病邪的侵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16世纪施行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人工免疫之先河,为后世免疫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近年来,在中医预防理论的指导下,用中草药预防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用茵陈、贯众预防肝炎等。

(二)已病防变

已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以达到早日治愈疾病的目的。

1.早期诊治疾病的发展和演变往往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加重的过程。一般在疾病的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倘未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步步深入,病情愈趋复杂、深重,治愈困难。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因此,既病后一定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断,以顾护正气,缩短病程。

2.防止传变以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脏及经络相传等规律为指导,根据病情的发展趋势,掌握治疗的主动权,对可能被累及之处,及时地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截断病邪蔓延的途径。如脏腑有病,可由病变性质差异,而有及子、犯母、乘、侮等传变。因此,根据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当可控制其病理传变。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上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即是既病防变原则的有效应用。

二、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是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临床实际操作中,要正确理解治标治本、正反治疗、病治异同之意。

1.治标治本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二者关系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及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为本,症状是标;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是标;脏腑精气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等。在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

(1)急则治标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对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标急的情况多出现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重,甚或危重症状,或卒病而病情非常严重时。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可先缓急止痛,痛止则再图其本;水臌病人就原发病与继发病而言,鼓胀多在肝病基础上形成,若腹水严重,病人出现腹部胀满、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为标急,此时当先治标病之腹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后,再治其肝病。

(2)缓则治本指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治时着眼于疾病本质。如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肺肾阴虚是本,咳嗽是标,咳嗽不至于危及生命,故治疗不用单纯止咳法,而应滋养肺肾以治本,使本愈而咳嗽自除。

(3)标本兼治指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如在热性病过程中,阴液受伤导致腹满痛而便结,若单用清热泻下治标,则可能伤正;若仅用滋阴生津以治本,则热邪不得除,治当泻热攻下与滋阴通便同用,才能使正盛邪退而病愈。

2.正治反治在疾病过程中,病有本质与征象一致者,有本质与征象不一致者,故有正治与反治的不同。正治与反治,是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的本质、现象之间的从逆关系而言,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1)正治又称“逆治”,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原则,主要包括:

寒者热之: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治疗,即以热药治寒证,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

热者寒之: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治疗,即以寒药治热证,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

虚则补之: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方药治疗,即以补益药治虚证,如可辨证采用温阳、滋阴、益气、补血方药。

实则泻之: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方药治疗,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如食滞用消食导滞方药,水饮内停用逐水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方药。

(2)反治又称“从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主要包括:

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指用温热性质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如病人可见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妆等假热之象,但由于阴寒内盛是本,故同时也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舌淡苔白等内真寒的表现。用温热方药顺从假热属性治其真寒,待里寒一散,阳气得复,假热自消。

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如病人可见见手足厥冷、脉沉伏之假寒之象,但躯干却壮热而欲掀衣被,或见恶热、渴喜饮冷、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等里真热的征象。用寒凉方药顺从假寒属性治其真热,待里热清,阳气外达,假寒便会随之而除。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而致经闭者,因血源不足,故当补益气血而充其源,则无须用通药而经自来。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如食滞内停导致腹痛泄泻臭如败卵,不仅不能止泄,相反当消食而导滞攻下,推荡积滞,使食积去而泄自止。

总之,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故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不同在于正治适用于病变本质与其外在表现相一致的病证,反治则适用于病变本质与临床征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3.病治异同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典型代表,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证,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来治疗。如久泄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虽属不同的病,但若均辨证为中气下陷证时,则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来治疗。同病异治指同一病证,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或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相应采取不同治法。如同为发热,小儿因脏气清灵,病情单一,治以清灵宣散透达;青壮年则以祛邪为主,重者直折其热;老年人因易耗气伤阴,故应扶正祛邪兼顾,在清热的同时,适当加入益气养阴之品固护气阴。

(二)扶正祛邪

疾病是正邪相搏中双方的盛衰消长的过程。正邪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因此,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早日向好转、痊愈的方向转化。

扶正,即通过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各种实证。扶正与祛邪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增强正气,有助于机体祛除病邪,即所谓“正胜邪自去”;祛邪则在邪气被祛的同时,减免了对正气的侵害,即所谓“邪去正自安”。扶正祛邪在运用上要掌握好以下原则:

1.攻补应用对证扶正用于虚证,一般宜缓,少用峻补,免成药害;祛邪用于实证,应注意中病则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

2.把握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如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此时兼顾祛邪反能更伤正气,故当先扶正以助正气,正气能耐受攻伐时再祛邪。

3.注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当,易使邪气留恋;祛邪欠妥,反易耗伤正气。如患者高热刚退,便进服大剂补品,常易致余邪留恋,身热复炽;虚人外感,若过用峻猛发汗之品,也更耗人体之阴。

(三)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是指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恢复阴阳相对平衡的治疗原则。在具体运用时,以扶正祛邪治则为指导,一方面补益人体阴阳之偏衰,另一方面祛除阴阳偏盛之邪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疾病痊愈的目的。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泻其偏盛之阳热,此即“热者寒之”之意。因“阳胜则阴病”,若在阳偏盛的同时阴气亏减,则不宜单纯清其阳热,须顾不足之阴津,即清热的同时配以滋阴之品。“阴胜则寒”的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消偏盛之阴寒,此即“寒者热之”之意。因“阴胜则阳病”易致阳气不足,则不宜单纯温散其寒,须兼顾阳气不足,即散寒的同时配以扶阳之品。

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适用于阴阳任何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调补阴阳要据阴阳互制、互济的原理进行:如阴虚不足以制阳而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时,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对于阴阳偏衰的虚热及虚寒证,张介宾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此即阴阳互济的方法;阴阳两虚则可采用阴阳并补之法治疗,但须分清主次,以阳虚为主,在补阳的基础上辅以滋阴;以阴虚为主,则应在滋阴的基础上辅以补阳。

(四)三因制宜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是息息相通的,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必然受着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必须根据这些具体因素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即所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及年、月、日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夏季炎热,机体腠理疏松开泄则易于汗出,若感受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之品亦不宜过用,以免伤津耗气或助热生变。以昼夜而言,日夜阴阳之气比例不同,人亦应之。某些病证如阴虚的午后潮热、湿温的身热午后加重、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等也具有日夜的时相特征,当考虑在不同的时间实施治疗。针灸中的“子午流注针法”即是根据不同时辰而有取经与取穴的相对特异性,是择时治疗的最好体现。

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来选用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不同的地域,由于地势高下、物产差异、气候寒热以及居民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导致人的体质和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因此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如我国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阳气易外泄,腠理较疏松,易感风热之邪而感冒,故常用桑叶、菊花、薄荷一类辛凉解表之剂,且份量宜轻;西北地区,气候寒燥,阳气内敛,腠理闭塞,若感邪则以风寒居多,以麻黄、桂枝之类辛温解表多见,且份量较重。

3.因人制宜指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则。

(1)年龄年龄不同则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各异,治宜区别对待。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发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快。故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宜短,忌用峻剂;青壮年气血旺盛,脏腑充实,病发时邪正相争剧烈而多实证,治可侧重于攻邪泻实,药量稍重;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功能衰减,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故治多用补法或攻补兼施,药量应比青壮年少,中病即止。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当有别。女子以血为本,病理上有经、带、胎、产诸疾及乳房、胞宫之病。月经期、妊娠期用药时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开窍、滑利、走窜等药物;带下以祛湿为主;产后诸疾则应考虑是否有恶露不尽或气血亏虚,从而采用适宜的治法。男子以肾为先天,病理上精气易亏而有精室疾患及男性功能障碍,宜在调肾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机而治。

(3)体质因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的不同,个体体质存在着差异,因而治法方药也应有所不同:偏阳盛或阴虚体质者,当慎用温热;偏阴盛或阳虚体质者,当慎用寒凉;体质壮实者,病证多实,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偏弱者,病证多虚或虚实夹杂,则应采用补益之剂。

综上所述,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体现了中医治疗和护理上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在应用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因此治疗和护理时要全面考虑,不应孤立地只看病证或某一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护理病人。

小结

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都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是医护人员建立中医护理思维和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础理论。随着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求,中医护理实践在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人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重视人体与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证型,从而进行辨证施护。另外,中医护理重视预防的思想也是中医学的一个优势。为了促进中医护理学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对中医界的护理人员来说是新的课题和挑战。

复习题

一、词语解释

1.阴阳2.五行3.气化4.六淫5.亡阳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五行中“木”的是()

A。酸B。悲C。肝

D。风E。筋

2.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A。邪气强盛B。正气不足C。邪胜正负

D。正虚邪不胜E。正胜邪衰

3.与血的生成、运行有关的两脏是()

A。心、肾B。肺、肾C。肝、脾

D。肝、肺E。脾、肾

4.血的生成与以下脏腑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肝B。心C。肺

D。脾E。肾

5.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功能失常的一项为()

A。防御B。温煦C。气化

D。推动E。固摄

6.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

A。胀痛B。掣痛C。隐痛

D。灼痛E。刺痛

7.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下列症状,可用“津血同源”的理论加以说明的是()

A。面白B。疲乏C。口渴

D。舌淡E。头晕

8.下列哪项不属于寒邪的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B。寒性黏滞C。寒性收引

D。寒性凝滞E。易伤阳气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何谓阴阳?

2.简述利用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

3.脾与胃在生理上如何配合?

4.气与血的关系是什么?

5.怎样理解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则?

同类推荐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热门推荐
  • 这个冬天彻骨寒

    这个冬天彻骨寒

    当一次又一次的觉得陷入深渊,心如死灰,确信自己步入阴霾,无法反抗。对自己早已失望透顶,无力吐槽,觉得永无翻身之日,对自己说,“就这样吧。”早已不奢望一切,敲碎一切幻想,毁灭一切理由,就做一个比普通人更普通的人吧。而有一天,一个绝对不普通的人伸出了一只手。也许,握住他的手之后就是一个新的自己。真的,愿意吗?当我转身。我并非不信你,我只是无法面对一个清醒的自己。因为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堕落过很长时间。————王宇辰
  • 萌系养成系统

    萌系养成系统

    萌系养成系统——世界崩坏计划!当世界的命运之子聚集之时!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碰撞即将展开!二次元的萌妹子能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三次元的绅士腐女能否如己所愿?这场关系到两个次元未来的战争,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而在这其中,第三方的扰乱者能否获得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其中的两个世界又能否通过合作来获得各自的需求?敬请关注——世界崩坏(?!)的萌系养成系统!企鹅群——291255521
  • 凤镜

    凤镜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们!凤凰,乃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相传,每五百年凤凰便浴火重生,周而复始,不老不死。人,乃万物之灵,却在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人生八苦中饱受煎熬。为了摆脱这因果轮回,超脱六道之外,人们也开始在这世间开始寻觅以窥天道之法,或应天,抑或逆天!一面上古之镜,一段不朽传说。看我大袖遮三界,遨游遍九天。
  • 阳曜我心

    阳曜我心

    IT精英余心妍即将升职为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却被逼相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神奇的穿越让她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贵妃。面对老妈心目中的优质男,她却只想逃跑。原因是她爱上了他,但她不能谈一场注定失败的恋爱。如同电脑游戏的规则是经验为零,也总比有战败记录抹黑要好得多。
  • 灵界噬神

    灵界噬神

    灵界疆域,广阔无边,百族林立,群雄并起。冷漠的少年,偶然得到一卷黑色玉简,其上记载无上炼体之法,就此开启传奇人生。面对激烈的家族竞争,拥有神奇之力的灵体,少年当如何立足?面对高不可及的强敌,立誓为父亲抚平伤痛,少年当如何奋起?入八大宗门,闯南海群岛,蹬三大圣地,战西荒神兽家族,一柄长刀,威震九天,气动山河,拳破乾坤,道之极致,谁能争锋?
  • 紫柏尊者全集

    紫柏尊者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智能交易传奇

    智能交易传奇

    “智能交易”又叫程序化交易,是用计算机编写“外挂”程序,代替传统人工交易的一种方法。本作品以“智能交易”思想演进为主脉,讲述朱智胜在金融领域成长的发家史,及一代宗派的交易思想。其中,第一部分,朱智胜与台湾富鸟,从赚第一个1亿美元,到后面富鸟自己半年时间赚100亿美元内容描述,已经详为行业内人士所知,并成为当今举世传奇,第二部分、鸟瞰世界金融格局及各种先进工具,交易算法,第三部分,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阐述金融人生的最高峰境界。书中以朱智胜生活环境的变化,带领我们逐步接触金融交易行业;以知识性介绍,带领我们逐步深入行业领域;以趣味性推理对交易策略做理论剖析,以技术性描述与表现效果对智能交易做可行性点评。是民间金融人物传奇之著,是值得参考的金融行业读物,是社会各界窥视这一领域的窗口。关键字:操盘手,投资市场,智能交易,传奇.
  • 狩猎之途

    狩猎之途

    一切的故事是从始卷——开始狩猎吧!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主山河:帝女花

    凤主山河:帝女花

    “我是妖孽,狐狸生的妖孽,你还要我吗?”苍穹之下,万物生长,儿女情长,鲜衣怒马。可这样的场景稍纵即逝。命运犹如被下了诅咒一般,伤痛一发不可收拾,淝水败战,家国易主。“熙宝,你忘了当年的承诺。”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温润的白玉,上面刻着“虞美人主令”。看着虞美人众姐妹们,她举起令牌高喊:“江山随我姓,挥剑度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