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100000080

第80章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统治者登台,大多要伴随着屠杀。打江山的开国之君如此,太平盛世父崩子继者也大多是在杀戮的血雨腥风中坐上宝座的。

因为觊觎皇位的竞争者,都有其可恃的实力,或有军队,或有地盘,或有资格,或有舆论等等,这些是他们走到赌台旁边的本钱,没有一个人是想输的。都抱着一搏之心,希望夺得那顶王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于是,争夺便十分残酷了,特别是继位之君对于其他也享有继承权或潜在继承权的人,也就是皇兄皇弟、皇子皇孙们,是绝不容情、绝不手软的。

曹操生前一度属意曹植,被贾诩以刘表父子事为喻劝止了。因此曹丕上台后,当然不能放过曹植,何况曹植已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但这个集团里,围绕这位七步诗才子的,都是些书呆子,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政治家。杨修虽是行军主簿,其实是个恃才傲物,毫无城府,只会舞文弄墨的幕僚,若懂政治,他也不会被杀头。丁氏两兄弟,是一对张嘴骂人,沉溺酒乡,半点正经也没有的帮闲文人。所以,文学家要和政治家斗,是以卵击石的游戏,无非找死而已。政治家要收拾不听话的文学家,那还不是雷公打豆腐,小菜一碟?尤其这类生死攸关的皇权斗争,文人根本不是对手。

作为文学家的曹植,所以不幸,倒不是因为他的文学,而是由于太靠近政治,这倒也是值得后人于前车之覆中引以为戒的。

却说曹丕闻曹彰提兵而来,惊问众官。一人挺身而出,愿往折服之。众视其人,乃谏议大夫贾逵也。曹丕大喜,即命贾逵前往。逵领命出城,迎见曹彰。彰问曰:“先王玺绶安在?”逵正色而言曰:“家有长子,国有储君。先王玺绶非君侯之所宜问也。”彰默然无语,乃与贾逵同入城。至宫门前,逵问曰:“君侯此来,欲奔丧耶?欲争位耶?”彰曰:“吾来奔丧,别无异心。”逵曰:“即无异心,何故带兵入城?”彰即时叱退左右将士,只身入内,拜见曹丕。兄弟二人,相抱大哭。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丕令彰回鄢陵自守。彰拜辞而去。于是曹丕安居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封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大小官僚尽皆升赏;谥曹操曰武王,葬于邺郡高陵,令于禁董治陵事。

曹操有文才,也有治术,但他的儿子曹植,只有诗文,而不懂政治,所以,他就被丁仪、杨修之流包围。而丁仪在朝廷里名声不佳,早有人说他:“怀奸佞之心,立于明朝,其得久乎?”可诗人曹植却与这些人过从甚密,能不败乎?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先解决这个带兵的曹彰,然后,腾出手来,慢慢地消遣曹植。

禁奉令到彼,只见陵屋中白粉壁上,图画关云长水渰七军、擒获于禁之事:画云长俨然上坐,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拜伏于地、哀求乞命之状。原来曹丕以于禁兵败被擒,不能死节,既降敌而复归,心鄙其为人,故先令人图画陵屋粉壁,故意使之往见以愧之。当下,于禁见此画像,又羞又恼,气愤成病,不久而死。

后人有诗叹曰:

司马光说:“于禁将数万众,败不能死,生降于敌,既而复归,文帝废之可也,杀之可也,乃画陵屋以辱之,斯为不君矣!”

三十年来说旧交,可怜临难不忠曹。

知人未向心中识,画虎今从骨里描。

却说华歆奏曹丕曰:“鄢陵侯已交割军马,赴本国去了。临淄侯植、萧怀侯熊二人竟不来奔丧,理当问罪。”丕从之,即分遣二使,往二处问罪。不一日,萧怀使者回报:“萧怀侯曹熊惧罪,自缢身死。”丕令厚葬之,追赠萧怀王。又过了一日,临淄使者回报,说:“临淄侯日与丁仪、丁廙兄弟二人酣饮,悖慢无礼。闻使命至,临淄侯端坐不动,丁仪骂曰:‘昔日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被谗臣所阻;今王丧未远,便问罪于骨肉,何也?’丁廙又曰:‘据吾主聪明冠世,自当承嗣大位,今反不得立;汝那庙堂之臣,何不识人才若此?’临淄侯因怒叱武士,将臣乱棒打出。”丕闻之,大怒,即令许褚领虎卫军三千,火速至临淄,擒曹植等一干人来。褚奉命引军至临淄城。守将拦阻,褚立斩之,直入城中,无一人敢当锋锐。径到府堂,只见曹植与丁仪、丁廙等尽皆醉倒。褚皆缚之,载于车上,并将府下大小属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曹丕发落。丕下令,先将丁仪、丁廙等尽行诛戮。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沛郡人,乃一时文士。及其被杀,人多惜之。天下文人通病,唯有动嘴的本事,除了骂街外,任何一点作为也拿不出手,祸到临头,还不知死,也真是悲哀。

却说曹丕之母卞氏听得曹熊缢死,心甚悲伤;忽又闻曹植被擒,其党丁仪等已杀,大惊,急出殿,召曹丕相见。丕见母出殿,慌来拜谒。卞氏哭谓丕曰:“汝弟植平生嗜酒疏狂,盖因自恃胸中之才,故尔放纵。汝可念同胞之情,存其性命,吾至九泉亦瞑目也!”丕曰:“儿亦深爱其才,安肯害他?今正欲戒其性耳!母亲勿忧。”卞氏洒泪而入。丕出偏殿,召曹植入见。华歆问曰:“适来莫非太后劝殿下勿杀子建乎?”丕曰:“然。”歆曰:“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为后患。”丕曰:“母命不可违。”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王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

曹丕应变有术,机敏之极!

看来,统治者也很在乎文人这张嘴的,总是想方设法堵上,没有声音才能安然入睡的。

须臾,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礼?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笔。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加罪,决不姑恕。”植曰:“愿乞题目。”时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丕指画曰:“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著‘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由山下,歘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及群臣皆惊。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著‘兄弟’字样。”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其母卞氏从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离坐,告曰:“国法不可废耳。”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植拜辞,上马而去。

这一首诗未收入《曹子建诗集》,但它却比曹植所有其他的作品拥有更多读者。

曹丕自继位之后,法令一新;威逼汉帝,甚于其父。早有细作报入成都。汉中王闻之,大惊,即与文武商议曰:“曹操已死,曹丕继位,威逼天子,更甚于操。东吴孙权拱手称臣。孤欲先伐东吴,以报云长之仇,次讨中原,以除乱贼。”言未毕,廖化出班,哭拜于地曰:“关公父子遇害,实刘封、孟达之罪,乞诛此二贼。”玄德便欲遣人擒之。孔明谏曰:“不可,且宜缓图之,急则生变矣。可升此二人为郡守,分调开去,然后可擒。”玄德从之,遂遣使升刘封去守绵竹。

即使在当时,这种密谋处置,也保不了密,何况如今信息社会。为防急则生变而缓图,往往不如快刀斩乱麻,免生其他事端。诸葛亮一生用人,远不如曹操豁达。在西蜀更是起用一些谨小慎微,无开拓精神,循规蹈矩,无非常才力之人,不能不说是他的失着,这对西蜀的事业,无疑起了不好的影响。像彭羕这样的狂放之士,最后心怀叛意,与诸葛亮的疑惧、排斥、忌刻、狭隘是不无关系的。

原来彭羕与孟达甚厚,听知此事,急回家作书,遣心腹人驰报孟达。使者方出南门外,被马超巡视军捉获,解见马超。超审知此事,即往见彭羕。羕接入,置酒相待。酒至数巡,超以言挑之曰:“昔汉中王待公甚厚,今何渐薄也?”羕因酒醉,恨骂曰:“老辈荒悖,吾必有以报之。”超又探曰:“某亦怀怨心久矣。”羕曰:“公起本部军,结连孟达为外合,某领川兵为内应,大事可图也。”超曰:“先生之言甚当,来日再议。”超辞了彭羕,即将人与书解见汉中王,细言其事。玄德大怒,即令擒彭羕下狱,拷问其情。羕在狱中,悔之无及。玄德问孔明曰:“彭羕有谋反之意,当何以治之?”孔明曰:“羕虽狂士,然留之,久必生祸。”于是玄德赐彭羕死于狱。

彭羕既死,有人报知孟达。达大惊,举止失措。忽使命至,调刘封回守绵竹去讫。孟达慌请上庸房陵、都尉申耽、申仪弟兄二人商议曰:“我与法孝直同有功于汉中王,今孝直已死,而汉中王忘我前功,乃欲见害,为之奈何?”耽曰:“某有一计,使汉中王不能加害于公。”达大喜,急问何计。耽曰:“吾弟兄欲投魏久矣!公可作一表,辞了汉中王,投魏王曹丕,丕必重用。吾二人亦随后来降也。”达猛然省悟,即写表一通,付与来使,当晚引五十余骑,投魏去了。使命持表回成都,奏汉中王,言孟达投魏之事。先主大怒,览其表曰:

臣达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望风归顺。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乎!今王朝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足自愧。臣闻范蠡识微,浮于五湖;舅犯谢罪,逡巡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于时,窃慕前贤,蚤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感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用伤悼。迩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伏愿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臣不胜惶恐之至。

玄德看毕,大怒曰:“匹夫叛君,安敢以文辞相戏耶?”即欲起兵擒之。孔明曰:“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玄德从之,遂遣使到绵竹,传谕刘封。封受命,率兵来擒孟达。

孟达背叛投降,还要作文卖乖,当然是很可恶了。

却说曹丕正聚文武议事。忽近臣奏曰:“蜀将孟达来降。”丕召入,问曰:“汝此来莫非诈降乎?”达曰:“臣为不救关公之危,汉中王欲杀臣,因此惧罪来降,别无他意。”曹丕尚未准信。忽报:“刘封引五万兵来取襄阳,单搦孟达厮杀。”丕曰:“汝既是真心,便可去襄阳,取刘封首级来,孤方准信。”达曰:“臣以利害说之,不必动兵,令刘封亦来降也。”丕大喜,遂加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去守襄阳、樊城。原来夏侯尚、徐晃已先在襄阳,正将收取上庸诸郡。孟达到了襄阳,与二将礼毕,探得刘封离城五十里下寨。达即修书一封,使人赍赴蜀寨,招降刘封。刘封览书,大怒曰:“此贼误吾叔侄之义,又间吾父子之亲,使吾为不忠不孝之人也!”遂扯碎来书,斩其使。次日,引军前来搦战。

刘封实际是个可怜虫,已经打定主意要收拾你了,你还大谈什么不忠不孝呢?

孟达知刘封扯书斩使,勃然大怒,亦领兵出迎。两阵对圆。封立马于门旗下,以刀指骂曰:“背国反贼,安敢乱言!”孟达曰:“汝死已临头上,还自执迷不省。”封大怒,拍马轮刀,直奔孟达。战不三合,达败走。封乘虚追杀二十余里。一声喊起,伏兵尽出,左边夏侯尚杀来,右边徐晃杀来,孟达回身复战。三军夹攻。刘封大败而走,连夜奔回上庸。背后魏兵赶来。刘封到城下叫门。城上乱箭射下,申耽在敌楼上叫曰:“吾已降了魏也!”封大怒,欲要攻城,背后追军将至。封立脚不住,只得望房陵而奔,见城上已尽插魏旗。申仪在敌楼上将旗一飐,城后一彪军出,旗上大书“右将军徐晃”。封抵敌不住,急望西川而走。晃乘势追杀。刘封部下,只剩得百余骑,到了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细奏前事。玄德怒曰:“辱子有何面目复来见吾?”封曰:“叔父之难,非儿不救,因孟达谏阻故耳。”玄德转怒曰:“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偶人,安可听谗贼所阻?”命左右推出斩之。汉中王既斩刘封,后闻孟达招之,毁书斩使之事,心中颇悔;又哀痛关公,以致染病,因此按兵不动。

刘备荒谬,或许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明察秋毫的诸葛亮,怎么也会糊涂若此?

且说魏王曹丕自既王位,将文武官僚尽皆升赏,遂统甲兵三十万,南巡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觞进酒,效汉高祖还沛之事。人报:“大将军夏侯惇病危。”丕即还邺郡,时惇已卒。丕为挂孝,以厚礼殡葬。

是岁八月间,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于是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商议:“种种瑞征,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与魏王。”遂同华歆、王朗、辛毗、贾诩、刘廙、刘晔、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内殿,来奏汉献帝,请禅位于魏王曹丕。

正是:

魏家社稷今将建,汉代江山忽已移。

未知献帝如何回答,且看下文分解。

彭羕、刘琰之死,廖立、李严之废,都是发生在诸葛亮执掌蜀政以后的事情。彭羕“姿性骄傲,多所轻忽”,“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琰“有风流,善谈论”,“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这种嚣张型的知识分子,不大容易为诸葛亮容纳。

廖立“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他说过,“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到汉中,使关羽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亮表立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废立为民。”这种狂放型的知识分子,很难被诸葛亮接受。李严,“以才干称”,为诸葛亮所重。“章武九年,亮军祁山,平(即李严)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他要求诸葛亮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这种阳谋型的知识分子,恐怕更要受到诸葛亮的排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葛亮在使用人才上的洁癖,也是蜀中尽出平庸人物的缘故。

同类推荐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 雪莱全集

    雪莱全集

    本书收录了诗剧“希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以及雪莱夫人有关《希腊》的题记、雪莱夫人有关《普罗米修斯》的题记等。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初遇的那个夏天

    初遇的那个夏天

    装的太久了,我累了。面具带久了我都快忘了我原本的模样。在那一年的夏天,我遇见了你,你亲手摘下我的面具,让我做回原本的自己。
  • 博异志

    博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峰回苍穹

    峰回苍穹

    至尊之路岂能无我乾峰之名!九天之界谁不知我杀神乾峰!今日之因,他日之果,尔等屠杀人类,待的他日我定以尔等鲜血染青天!新书求推荐,求推荐,求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吟天下:废材二小姐

    凤吟天下:废材二小姐

    她,现代第一世家继承者,毒学,医学,武学样样精通,被人称为万能少女,却被最信任的人算计致死,灵魂重生到了南泽国第一世家的二小姐身上,传闻二小姐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不仅如此,嚣张跋扈,待人傲慢无礼,人人对她厌恶至极,是整个帝国的笑柄!当她再睁开眼时,凌厉的目光,她不再是她!随身空间带起,神兽左右跟起,神器多得跟废铁似的,揍的了白莲花妹妹,打得过渣男,绑架过皇帝,拆得了神殿,逆苍天,戏邪皇!某邪皇邪佞一笑:“调戏完了就想走?没门!”没门?那便爬窗!(简介不好,大家直接看正文吧!么么~)
  • 嗜血新娘的三嫁姻缘

    嗜血新娘的三嫁姻缘

    她穿越千年原是为他人再续前缘,怎奈命运捉弄,芳心暗许,几多痴情却换不得一片真心,原本他碍于世俗,想得却不可得,只得收敛心性,远远旁观。不料峰回路转,回到前世,她深陷死局却又无所依攀,如此誓要冲冠一怒为红颜,他出身侯门,世袭武将,却背弃世俗,一念执着,到头来却遭背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血武破天

    穿越之血武破天

    穿越之血武破天血脉进化,战天斗地武技一出,无人能及通过血脉祭坛连接天地,沟通世界获取血脉,经过修炼武气获得实力。林涛穿越同名世家少爷,却没想到一来就被驱逐出家族了,家族中人心思险恶用空间传送将他传送出去,在空间隧道中遭遇空间风暴却被系统所救。在得知在这个世界完成任务成为最强者后就可以超脱世界回归后,且看林涛如何在个世界成神、成圣成为最强者超脱世界回归。
  • 牧童传奇

    牧童传奇

    牧童遭遇诬陷,被发配至极北之地,却在此偶遇命中贵人。得到一身传承。至此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我们都会在简单的人生中遇见这样一个人,你很爱他,但是他却不爱你。或者你们相爱过,他不爱了,你却依然爱着他。这就是我要写的故事。苏清宁爱了宋祁廷八年,从青春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一直到一个女孩子最年轻最美好的一个时代,她都赋予了他。可是他在离开以后,与她再不修边幅。没有联系,也没有任何怜惜,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动容,哪怕那个女孩子,曾经为了他放弃了一切,其中包括差一点失去性命而保住的一个孩子……七年之后,宋祁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苏清宁自杀……原来一个女人的爱,真的可以蔓延所有时光,也可以拼尽生命去成全。而那个男人,有过后悔?有过懊恼?有过疼惜吗?这就是苏清宁和宋祁廷的故事。
  • 暖宠医品纨绔妃

    暖宠医品纨绔妃

    皎若云中月,恰如天上雪!这是她齐荒大陆第一美人墨染倾。重生十二岁,这一世她要护他周全,不再做他人棋子,受人摆布;她也不会让整个墨家陪葬皇权争夺;她更不会让孪生哥哥背负污名,郁郁而终。只是,一不小心她竟然怀了娃?然墨家家规:墨家继承者绝不可与皇族姻亲,这可愁坏了某个望眼欲穿的痴情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