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100000079

第79章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如果说,关羽之死,实现了他的“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诺言,是一场美被毁灭的悲剧,那么,曹操之死,在《三国演义》中,便是一次恶的灭亡了。

梦魇关羽,砍树溅血,冤鬼索命,屋宇坍塌,这都是民间所谓不得善终的征兆,证明了他恶贯满盈,气数已尽,是个死有余辜的人物。

其实,在宋以前,对于曹操的看法,比较接近于历史的真实面貌。《资治通鉴》评价他“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由此看来,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尽相同。

为什么后来讲史家以及口头文学的发挥创造中,曹操成了一个反面人物呢?这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处于高压统治下,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愤怒,遂以鞭挞这样一个奸雄来宣泄感情。

却说汉中王闻关公父子遇害,哭倒于地;众文武急救,半晌方醒,扶入内殿。孔明劝曰:“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王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玄德曰:“孤与关、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已亡,孤岂能独享富贵乎?”言未已,只见关兴号恸而来。玄德见了,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泣湿衣襟,斑斑成血。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玄德曰:“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也!”孔明曰:“闻东吴将关公首级献之曹操,操以王侯礼祭葬之。”玄德曰:“此何意也?”孔明曰:“此是东吴欲移祸于曹操,操知是谋,故以厚礼葬关公,令王上归怨于吴也。”玄德曰:“吾今即提兵问罪于吴,以雪吾恨!”孔明谏曰:“不可。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谲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众官又再三劝谏,玄德方才进膳,传旨川中大小将士尽皆挂孝。汉中王亲出南门,招魂祭葬,号哭终日。

关羽已故,诸葛亮无妨可以一吐多年郁结心中的块垒矣!

拜把子闹革命的终极目标,和盘托出。

总能识破司马懿之计者,诸葛亮也。

却说曹操在洛阳,自葬关公后,每夜合眼便见关公。操甚惊惧,问于众官。众官曰:“洛阳行宫,旧殿多妖,可造新殿居之。”操曰:“吾欲起一殿,名建始殿,恨无良工。”贾诩曰:“洛阳良工有苏越者,最有思巧。”操召入,令画图像。苏越画成九间大殿,前后廊庑楼阁,呈与操。操视之,曰:“汝画甚合孤意,但恐无栋梁之材。”苏越曰:“此去离城三十里,有潭一,名跃龙潭。前有一祠,名跃龙祠。祠傍有一株大梨树,高十余丈,堪作建始殿之梁。”操大喜,即令工人到彼砍伐。

这就牵强了,据《魏志》,“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看来,按曹操的性格与他的行事方式,是不会相信,也不会买账这一套的。

次日回报:“梨树锯解不开,斧砍不入,不能斩伐。”操不信,自领数百骑,直至跃龙祠前下马,仰观那树,亭亭如华盖,直侵云汉,并无曲节。操命砍之。乡老数人前来谏曰:“此树已数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操大怒曰:“吾平生游历普天之下,四十余年,上至天子,下及庶人,无不惧孤。是何妖神,敢违孤意?”言讫,拔所佩剑,亲自砍之,铮然有声,血溅满身。操愕然大惊,掷剑上马,回至宫内。是夜二更,操睡卧不安,坐于殿中,隐几而寐。忽见一人披发仗剑,身穿皂衣,直至面前,指操喝曰:“吾乃梨树之神也。汝盖建始殿,意欲篡逆,却来伐吾神木。吾知汝数尽,特来杀汝!”操大惊,急呼:“武士安在?”皂衣人仗剑欲砍操。操大叫一声,忽然惊觉,头脑疼痛不可忍;急传旨,遍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众官皆忧。

恶之极,鬼神也不饶了!极写曹操之为天人之所不容,这当然是反映了老百姓对于不得人心的统治者的愤恨。

这是中国受压迫的弱势人群,对于施虐者,期盼有更强的力量来收拾他们的梦。正是这种心理上的止痛剂,中国老百姓宁可等待,伸长脖子挨宰,撅起屁股挨打,也不反抗。

华歆奏曰:“大王知有神医华陀否?”操曰:“即江东医周泰者乎?”歆曰:“是也。”操曰:“虽闻其名,未知其术。”歆曰:“华陀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也。其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其神妙如此。一日,陀行于道上,闻一人呻吟之声。陀曰:‘此饮食不下之病。’问之,果然。陀令取蒜虀汁三升饮之,吐蛇一条,长二三尺,饮食即下。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求陀医治。陀以药饮之,吐虫三升,皆赤头,首尾动摇。登问其故。陀曰:‘此因多食鱼腥,故有此毒。今日虽可,三年之后,必将复发,不可救也。’后陈登果三年而死。又有一人,眉间生一瘤,痒不可当,令陀视之。陀曰:‘内有飞物。’人皆笑之。陀以刀割开,一黄雀飞去,病者即愈。有一人被犬咬足指,随长肉二块,一痛一痒,俱不可忍。陀曰:‘痛者内有针十个,痒者内有黑白棋子二枚。’人皆不信。陀以刀割开,果应其言。此人真扁鹊、仓公一流也!见居金城,离此不远,大王何不召之?”

直到今天,那些治病的功法所打出的种种旗号,也还是和神怪迷信缠夹不清。而且,越是弄神弄鬼,上下虔信者也越众多。这也是当代中国的怪现象,分明大半皆是骗局,却能风靡一方,盛极一时,是很莫名其妙的。

操即差人星夜请华陀入内,令诊脉视疾。陀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陀曰:“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呼左右拿下狱中,拷问其情。贾诩谏曰:“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操叱曰:“此人欲乘机害我,正与吉平无异。”急令追拷。

华陀在狱,有一狱卒姓吴,人皆称为“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陀。陀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吴押狱大喜曰:“我若得此书,弃了此役,医治天下病人,以传先生之德。”陀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城,问陀之妻取了《青囊书》,回至狱中,付与华陀检看毕,陀即将书赠与吴押狱。吴押狱持回家中藏之。旬日之后,华陀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脱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书》看习。只见其妻正将书在那里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叶。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曰:“纵然学得与华陀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嗟叹而止。因此《青囊书》不曾传于世,所传者,止阉鸡猪等小法,乃烧剩一两叶中所载也。后人有诗叹曰:

吴押狱妻这句话,倒有点禅意。

华陀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坦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却说曹操自杀华陀之后,病势愈重,又忧吴蜀之事。正虑间,近臣忽奏:“东吴遣使上书。”操取书拆视之,略曰:

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士归降矣。

操观毕,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侍中陈群等奏曰:“汉室久已衰微,殿下功德巍巍,生灵仰望。今孙权称臣归命,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殿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操笑曰:“吾事汉多年,难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司马懿曰:“今孙权敬称臣归附,王上可封官赐爵,令拒刘备。”操从之,表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侯,领荆州牧,即日遣使赍诰敕赴东吴去讫。

曹操一辈子不敢行此事,到老还能保持这份清醒,不易。通常,人到了晚年,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我们见到多少晚节不佳的糊涂老人啊!

操病势转加。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及晓,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后人有诗曰:

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

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是夜操卧寝室,至三更,觉头目昏眩,乃起,伏几而卧。忽闻殿中声如裂帛,操惊视之,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操急拔剑,望空砍去,忽然一声响亮,震塌殿宇西南一角。操惊倒于地。近侍救出,迁于别宫养病。次夜,又闻殿外男女哭声不绝。至晓,操召群臣入曰:“孤在戎马之中,三十余年,未尝信怪异之事,今日为何如此?”群臣奏曰:“大王当命道士设醮修禳。”操叹曰:“圣人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孤天命已尽,安可救乎!”遂不允设醮。次日,觉气冲上焦,目不见物,急召夏侯惇商议。惇至,殿门前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立在阴云之中。惇大惊,昏倒,左右扶出,自此得病。

如此不肯随俗,曹操确是有其不一般处。

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曹洪等顿首曰:“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

司马懿至此已成心腹了!

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寿六十六岁。时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也。后人有《邺中歌》一篇,叹曹操云:

建安二十五年,他写了一篇遗令,“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他知道不久人世,便在这篇遗嘱里,特别提到“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还说:“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也只有曹操这样一个性情中人能想得到。还要求他的坟墓中“无藏金玉珍宝”,可见他此时,又是充满诗人气质的人了。但他要求“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可见,他实际上还是以政治为第一的统治者。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曹操“雄谋韵事与文心”,色色俱备,独少一分书生气,所以,他有资格笑那些轻议他的书生们。

却说曹操身亡,文武官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来。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官僚挂孝,聚哭于殿上。忽一人挺身而出曰:“请世子息哀,且议大事。”众视之,乃中庶子司马孚也。孚曰:“魏王既薨,天下震动,当蚤立嗣王,以安众心,何但哭泣耶?”群臣曰:“世子宜嗣位,但未得天子诏命,岂可造次而行?”兵部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爱子私立,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曰:“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百官悚惧。忽报华歆自许昌飞马而至,众皆大惊。须臾,华歆入。众问其来意。歆曰:“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动,何不蚤请世子嗣位?”众官曰:“正因不及候诏命,方议欲以王后卞氏慈旨,立世子为王。”歆曰:“吾已于汉帝处索得诏命在此。”众皆踊跃称贺。歆于怀中取出诏命开读。原来华歆谄事魏,故草此诏,威逼献帝降之。帝只得听从,故下诏即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丕即日登位,受大小官僚拜舞起居。

这个马屁拍得真响。

正宴会庆贺间,忽报鄢陵侯曹彰自长安领十万大军来到。丕大惊,遂问群臣曰:“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忽阶下一人应声出曰:“臣请往见鄢陵侯,以片言折之。”众皆曰:“非大夫莫能解此祸也。”正是:

试看曹氏丕彰事,几作袁家谭尚争。

未知此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近人章太炎是一个最铁杆的拥曹派,曾作《魏武帝颂》,赞扬备至。“夫其经纬万端,神谟天挺。出师而猃狁襄,戎衣而关洛定……。加之以恭俭,申之以廉谨。廷有壶飧之清,家有绣衣之警。布贞士于周行,遏苞苴于邪径。务稼穑故民繁殖,烦师旅而人不病。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所以承炎刘之讫录,握中原之魁柄。夫唯其锋之锐,故不狐媚以弭戎警。其气之刚,不宠贿以要大政……。”这样的总体评价,应该说是相当公允的。

对曹操的评价,因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异,低者,视为奸雄,中者,视为枭雄,高者,视为英雄。

同类推荐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热门推荐
  • 我的初恋是EXO

    我的初恋是EXO

    吴诗雨,本是一个幸福的女孩,她有迁就她的父母和哥哥,还有和她关系很好的朋友。可谁料命运不饶人,竟夺走了她的一切。
  • 道碑世界

    道碑世界

    莫玉臣穿越成乞,机缘下拜大师无名为师……
  • 万界至神

    万界至神

    总体来说,莫凡还是挺满意自己的生活的。练练功,踩踩人,报报仇,装装哔。最幸福的,莫过于自己还有个能干的姐姐。………………这是一个少年走向万界至神的故事。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EXO深海捡到小萌娃

    EXO深海捡到小萌娃

    某公司高管海边度假,不料捡到海底小萌娃。为何从未发生海啸意外的海滩在萌娃哭后被海啸吞噬?意外的海啸事件为何会出现海豚?一连串的故事到底和这个萌娃有何关系?高管家中惨遭洗劫,又是否和萌娃有关联?多年之后再回海滩,萌娃却意外走散!四年之间从未相见!但为何最美女警察和萌娃如此之像?萌娃,到底在哪?
  • 倾世灵医

    倾世灵医

    原是丞相府嫡出女,本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却遭命运玩弄。非但不入父母眼,更是欺辱凌虐受不断,以至奴仆不耻。不起眼的白灵烟,却因当年被人栽赃,一夜臭名响遍大江南北,惹得丞相大怒。险些送命却被老夫人救下,最终被丢弃边远亲戚家。受尽人间折磨,最终回到相府,再次遭遇奸人阴谋陷害,情况又会有什么转变呢?
  • 魔蛇老祖

    魔蛇老祖

    世上有一种蛇,天生两肺,一火一冰,在地为赤鳞,入水化为墨鳞,修炼数千年,只为化蛟成龙那一刻,可惜地球的天地元气稀缺又不得不让它潜伏海底休眠,只等破茧重生的那一天。随着不断增大的体积,让赤鳞感到世界的意识在对它发出排挤,仿佛已经容不下它了。然而来至另一个位面的呼唤也在这个时候敲响了它的大门。
  • 荒道劫

    荒道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心理学家教你生活整理术:职场压力族自助手册

    心理学家教你生活整理术:职场压力族自助手册

    本书由压力、焦虑和缺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从你身边容易遇到的困难为出发点,透视每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和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重新建构你的生活。
  •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探索改革(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