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100000054

第54章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任何形式的战争,必有胜负之分。即或打个平手,也会有小胜或小负的区别。于是,胜负得失,输赢赔赚,必然要把战争参与者感情中的恶潜质,充分煽动起来。这也是人类至今争斗不已、流血不止的原因。败者不择手段地复仇,做梦都想着东山再起,雪耻除恨。胜者赶尽杀绝地追求干净彻底全歼,以防败者卷土重来。表现在战场上,便是尸陈遍野,血流成河;表观在政治上,便是君诛国灭,成王败寇……在理性被抑制、明智被封杀、心态失常的情况下,这种不可遏制的欲望,强烈者,成为歇斯底里、战争狂人,差池一点的,也是耿耿于怀,不使敌手趴下,会坐卧不安的。而恶的结果,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由于无所不用其极,惩罚也就随之而来。

这就是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周瑜不肯罢休,西取荆襄,北战合淝的决策由来。曹操当然也不甘心他号称八十三万兵马的军队轻易地败在东吴手下,自然要寻机报复,转败为胜。从他后来与孙权书中说的“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来看,他是不认输的。

所以,鲁肃劝喻周瑜回师柴桑,是一种冷静;东吴长史张纮告孙权勿逞匹夫之勇,则更是一种难得的清醒。而张辽“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的为将之道,恐怕是所有战争参与者必不可少的一剂良药,不激,不乱,把感情因素压至最低程度,方为上策。

却说孔明谓张飞曰:“前者子龙取桂阳郡时,责下军令状而去。今日翼德要取武陵,必须也责下军令状,方可领兵去。”张飞遂立军令状,欣然领三千军,星夜投武陵界上来。金旋听得张飞引兵到,乃集将校,整点精兵器械,出城迎敌。从事巩志谏曰:“刘玄德乃大汉皇叔,仁义布于天下,加之张翼德骁勇非常,不可迎敌,不如纳降为上。”金旋大怒曰:“汝欲与贼通连为内变耶?”喝令武士推出斩之。众官皆告曰:“先斩家人,于军不利。”金旋乃喝退巩志,自率兵出。离城二十里,正迎张飞。飞挺矛立马大喝。金旋旋问部将:“谁敢出战?”众皆畏惧,莫敢向前。旋自骤马舞刀迎之。张飞大喝一声,浑如巨雷。金旋失色,不敢交锋,拨马便走。飞引众军随后掩杀。金旋走至城边,城上乱箭射下。旋惊视之,见巩志立于城上曰:“汝不顺天时,自取败亡。吾与百姓自降刘矣。”言未毕,一箭射中金旋面门,坠于马下。军士割头献张飞,巩志出城纳降。飞就令巩志赍印绶,往桂阳见玄德。玄德大喜,遂命巩志代金旋之职。

赤壁战后,旧有的结构平衡被打破,又一次争城略地的割据开始了。

玄德亲至武陵,安民毕,驰书报云长,言翼德、子龙各得一郡。云长乃回书上请曰:“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玄德大喜,遂教张飞星夜去替云长守荆州,令云长来取长沙。云长既至,入见玄德、孔明。孔明曰:“子龙取桂阳,翼德取武陵,都是三千军去。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去,必须多带军马。”云长曰:“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来献麾下。”玄德苦挡。云长不依,只领五百校刀手而去。孔明谓玄德曰:“云长轻敌黄忠,只恐有失,主公当往接应。”玄德从之,随后引兵望长沙进发。

关羽的话一出口,总有点酸溜溜的味道。

关羽一生傲敌好强,目中无人,胜亦因此,败亦因此。

却说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是时听知云长军到,便唤老将黄忠商议。忠曰:“不须主公忧虑,凭某这口刀,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原来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言未毕,阶下一人应声而出:“不须老将军出战,只就某手中,定活捉关某。”韩玄视之,乃管军校尉杨龄。韩玄大喜,遂令杨龄引军一千,飞奔出城。约行五十里,望见尘头起处,云长军马早到。杨龄挺枪出马,立于阵前骂战。云长大怒,更不打话,飞马舞刀,直取杨龄。龄挺枪来迎。不三合,云长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追杀败兵,直至城下。韩玄闻之大惊,便教黄忠出马,玄自来城上观看。忠提刀纵马,引五百骑兵飞过吊桥。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又是一个不服老、不服输的,一张嘴,都能吓人一个跟头。

现实生活的拖刀计,要比战场之上更加防不胜防。

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提起马蹄,飞身上马,奔入城中。玄惊问之。忠曰:“此马久不上阵,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忠曰:“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马与黄忠。忠拜谢而退,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他不忍杀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是夜踌躇未定。

这倒是相当“费厄泼赖”精神的,可惜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立见生死的战争中,这种绅士风度,除了表现欲外,再找不到别的原因了。

次日天晓,人报云长搦战。忠领兵出城。云长两日战黄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擞威风,与忠交马。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云长领兵而退。

赵云取桂阳,张飞取武陵,关羽取长沙,都有类似的情节重复。因为话本本来是说书人的一个提纲,他们并非一口气将一部三国说完,听书人也不可能天天坐在那里直到听完。因此,重复作为一种反复灌输、加深记忆的手法,成书以后,便残留下来。

黄忠回到城上,来见韩玄。玄便喝左右捉下黄忠。忠叫曰:“无罪!”玄大怒曰:“我看了三日,汝敢欺我。汝前日不力战,必有私心。昨日马失,他不杀汝,必有关通。今日两番虚拽弓弦,第三箭却止射他盔缨,如何不是外通内连?若不斩汝,必为后患。”喝令刀斧手推下城门外斩之。众将欲告,玄曰:“但告免黄忠者,便是同情。”刚推到门外,恰欲举刀,忽然一将挥刀杀人,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当不住。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云长大喜,遂入城。安抚已毕,请黄忠相见。忠托病不出。云长即使人去请玄德、孔明。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出场,多种多样,魏延的出场,与三请诸葛亮,千呼万唤才出来不同。不打招呼,不请自来,上一次襄阳夺门,出乎意料,这一次长沙杀城,行为突兀,看来,这是个要让你注意的人物。

上一次魏延出场,就是窝里反,这一次又照方抓药。作者要恶心一个人,也就无可奈何了,很中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形而上学的论点。一个人,先坏,则后来必坏;后坏,则先前也该坏。把人看得死死的,而不相信人有变化的社会,绝不可能有什么生气。

却说玄德自云长来取长沙,与孔明随后催促人马接应。正行间,青旗倒捲,一鸦自北南飞,连叫三声而去。玄德曰:“此应何祸福?”孔明就马上袖占一课曰:“长沙郡已得,又主得大将,午时后定见分晓。”少顷,见一小校飞报前来,说:“关将军已得长沙郡,降将黄忠、魏延,耑等主公到彼。”玄德大喜,遂入长沙。云长接入厅上,具言黄忠之事。玄德乃亲往黄忠家相请,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后人有诗赞黄忠曰: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田。

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

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玄德待黄忠甚厚。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玄德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魏延喏喏连声而退。黄忠荐刘表侄刘磐,见在攸县闲居。玄德取回,教掌长沙郡。四郡已平,玄德班师回荆州,改油江口为公安,自此钱粮广盛,贤士归之,将军马匹散屯于隘口。

孔明简直岂有此理:你力劝刘备夺刘表的地盘,忠乎?主乎?

却说周瑜自回柴桑养病,令甘宁守巴陵郡,令凌统守汉阳郡,二处分布战船,听候调遣。程普引其余将士投合淝县来。原来孙权自从赤壁鏖兵之后,久在合淝,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不敢逼城下寨,离城五十里屯兵。闻程普兵到,孙权大喜,亲自出营劳军。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密谓曰:“孤下马相迎,足显公否?”肃曰:“未也。”权曰:“然则何如而后为显耶?”肃曰:“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权抚掌大笑,同至帐中,大设饮宴,犒劳鏖兵将士,商议破合淝之策。

小人嘴脸!

忽报张辽差人来下战书。权拆书观毕,大怒曰:“张辽欺吾太甚!汝闻程普军来,故意使人搦战。来日吾不用新军赴敌,看我大战一场。”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望合淝进发。辰时左右,军马行至半途。曹兵已到,两边布成阵势。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三通鼓罢,曹军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将全装贯带,立于阵前:中央张辽,左边李典,右边乐进。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曹阵上李典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干望马头上打。乐进回马。宋谦绰军士手中枪赶来。李典搭上箭,望宋谦心窝里便射,应弦落马。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坠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张辽乘势掩杀过来。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张辽望见孙权,骤马赶来,看看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为首大将乃程普也,截杀一阵,救了孙权。张辽收军自回合淝。

孙氏三兄弟,总是把自己看作将,而不是帅,勇气可嘉,但对三军来讲,帅不离位,或许更为重要。

程普保孙权归大寨,败军陆续回营。孙权因见折了宋谦,放声大哭。长史张纮曰:“主公恃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即使斩将搴旗,威震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且今日宋谦死于锋镝之下,皆主公轻敌之故。今后切宜保重。”权曰:“是孤之过也,从今当改之。”少顷,太史慈入帐,言:“某手下有一人,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张辽,以报宋谦之仇。某请引兵为外应。”权曰:“戈定何在?”太史慈曰:“已混入合淝城中去了。某愿乞五千兵去。”诸葛瑾曰:“张辽多谋,恐有准备,不可造次。”太史慈坚执要行。权因伤感宋谦之死,急要报仇,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为外应。

孙坚、孙策,都是怎样毙命的,孙权总算吸取教训,不蹈其父兄的覆辙。

太史慈是个极精细的人,一招一式,十分地道,怎么能把一场偷袭寄托在两名兵卒的发难上?是太史慈之不可思议呢,抑或是作者的疏忽?

却说戈定乃太史慈乡人,当日杂在军中,随入合淝城,寻见养马后槽,两个商议。戈定曰:“我已使人报太史慈将军去了,今夜必来接应。你如何用事?”后槽曰:“此间离军中较远,夜间急不能进,只就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叫反,城中兵乱,就里刺杀张辽,余军自走也。”戈定曰:“此计大妙。”

是夜张辽得胜回城,赏劳三军,传令不许解甲宿睡。左右曰:“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辽曰:“非也。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吴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说犹未了,后寨火起,一片声叫反,报者如麻。张辽出帐上马,唤亲从将校十数人,当道而立。左右曰:“喊声甚急,可往观之。”辽曰:“岂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惊军士耳。如乱者先斩。”无移时,李典擒戈定并后槽至。辽询得其情,立斩于马前。只听得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辽曰:“此是吴兵外应,可就计破之。”便令人于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皆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内变,挺枪纵马先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背后李典、乐进杀出,吴兵折其大半,乘势直赶到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自回。孙权见太史慈身带重伤,愈加伤感。张昭请权罢兵。权从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润州。比及屯住军马,太史慈病重。权使张昭等问安。太史慈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后人有诗赞曰: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

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旺志,千古共嗟咨。

孙权闻慈死,伤悼不已,命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养其子太史亭于府中。

却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闻孙权合淝兵败,已回南徐,与孔明商议。孔明曰:“亮夜观星象,见西北有星坠地,必应折一皇族。”正言间,忽报公子刘琦病亡。玄德闻之,痛哭不已。孔明劝曰:“生死分定,主公勿忧,恐伤贵体。且理大事,可急差人到彼守御城池,并料理葬事。”玄德曰:“谁可去?”孔明曰:“非云长不可。”即时便教云长前去襄阳保守。玄德曰:“今日刘琦已死,东吴必来讨荆州,如何对答?”孔明曰:“若有人来,亮自有言对答。”过了半月,人报东吴鲁肃特来吊丧。正是:

荆州从此便是诸葛亮的一块心病。若丢则无立足之地,若守则无坚固后方,若赖着不还则东吴不会放手,若彻底放弃则隆中对便是一纸空话。难矣哉!

先将计策安排定,只等东吴使命来。

未知孔明如何对答,且看下文分解。

诸葛亮始终把魏延看作敌人,至少也是异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实乃大谬。一介平民,存偏见,闹别扭,顶多自己吃亏,但一个领导,成见看人,形而上,唯心论,不但害人,还在害己。

同类推荐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 冰心作品精编

    冰心作品精编

    本书分为“散文”、“小说”、“诗歌”三部分,收有《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山中杂感》、《小橘灯》、《两个家庭》、《繁星》等文学作品。
  • 残局

    残局

    《残局》系梅承鼎从他一千多篇小小说中精选出来的几十篇精品文集。作者以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去勾勒时下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
热门推荐
  • 冰莲魄心传

    冰莲魄心传

    一位现代女生乐彤,穿梭回古代,与她的伙伴寻找七色心莲,封印魔尊龙飞,还世间一个清静!
  • 感悟一生的故事:人格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人格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8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熟记成语对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进行日常对话大有裨益。成语接龙形式活泼,好玩有趣,是小学生掌握成语的最佳形式之一。本书精选了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记忆的成语接龙,每组成语接龙附加了有趣的拓展栏目,并配有激发想象力的插图,让小学生在玩接龙、做游戏中轻松掌握成语,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课外知识。
  • 火影之归途传

    火影之归途传

    一个穿越至火影世界的人,在以归家为目的在火影世界肆虐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傲帝诀

    傲帝诀

    灵幻仙神,四界鼎力,洪荒四域,天才云集。一个婴儿从天空裂缝中坠落入凡灵界,一个打猎的猎户捡到并带回家中,年少时期,遭逢巨变。死去三年,竟离奇复活,样貌突变的他如何称霸世间,掌控四界?他又是怎样的身世???
  • 极品废柴:邪尊求放过

    极品废柴:邪尊求放过

    【全文免费】她们是月璃国的废物。她们是现代的杀手,因背叛而穿越,从而改变她们的命运。可素~这个妖孽是怎么回事,我只不过是在魔兽森林救了他一命而已,为什么会跟着我?——————晚上:某女:你为什么在我的房间?某妖孽:都夫妻了怎么不可以来到你房间里呢?(珍爱生命,远离妖孽)
  • 莫有清溪闲如许

    莫有清溪闲如许

    因为好奇她点开了一个链接,呈现出的那封古信似一个魔咒,由此将她连接上了一段来自异世的倾世之恋。或许某一天的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就掉入了冥冥中的自有安排……
  • 归灵王姬:跟着公子去抓鬼

    归灵王姬:跟着公子去抓鬼

    “我多给你三年的阳寿,让你寻找逆天改命的方法,代价是——永不轮回。”燕国死去的“先太子”,悄无声息的,死而复生。替亡灵了尘缘,为死人还夙愿有厉鬼怎么办?有公子!有劫匪怎么办?有公子!有……有劫色的怎么办?“劫色的就是本公子啊。”三年阳寿,何以逆天改命,尘缘怎了,相思多少。普渡众生后,天命能否逆转?“如有来世……我希望,能早日遇见你。可惜我,没有来世了……”
  • 住在我家对面的大叔

    住在我家对面的大叔

    苏沫女,22岁,固执,难搞,多疑,自私,任性,经常以各种理由看不惯这个看不上那个,她知道她性格不好,但是她还是期待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嘘~你听,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