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之余都做什么?做家务、陪孩子玩,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看书……或者有人说,我根本没有业余时间,我的时间除了必须的睡觉、吃饭,其他全部用于工作。这样的状态心情会怎样?当然会感觉日子过得一成不变,单调、乏味,会觉得工作压力太大,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那么,为什么不出去走走,给心情放个假?
很多女性的生活里没有“旅行”二字,她们每天从家到单位,固守着两点一线。好不容易有假期,又被各种琐碎的事占满。对于她们来说,旅行是悠闲一族享受的事,距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还有很多女性,也渴望能出去走走,把自己从逼仄的办公室空间里解救出来,去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但是只限于构想,难能变成实际行动。
有一首歌曾经很火: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它之所以被很多人传唱,大概源于这歌词写出了很多人的实际状况: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却没时间。有机构通过网络调查,有接近半数的职业女性从来没有单纯出门旅行过(出差公办不算),而“一年多次旅行”的人,不足7%。之所以旅行的人数这么少,皆源于没时间。
可是,忙来忙去,把自己变成了工作奴,变成了绕着家和职场机械旋转的陀螺,心越来越窄,眼界越来越小,生活简单成了吃饭、工作、睡觉,再吃饭、再工作、再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明天永远是今天的重复。心在重复中没了热情,没了心动,倦了、累了、麻木了……
你甘心让生命如此没有色彩?让经历如此简单?让一颗心渐渐被工作压榨干枯?
出去走走吧,看看桂林的山,漓江的水,走一走沙漠,闯一闯林海;感受巴黎的浪漫轻松,柏林的严谨真诚;尝尝异域美食,听听美好传说。你会发现,自己固守于世界的一隅,把心封闭在方寸之间,而外面的天是那么辽阔,空气是那么新鲜,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心会豁然开朗,什么年终奖怎么没有同事拿得多,什么方案为什么总被上司否决,统统都是浮云,享受当下才是最要紧的事。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过着一种很有个性的生活,那就是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是为了赚钱出去旅行。每工作一段时间,积攒够了一笔出去旅行的钱,她便会辞职,给自己放假,然后闲云野鹤般游走。待口袋里的钱花光了,再求职、工作、赚钱,然后再出游。身边的人都不能接受她这种“瞎折腾式”的生活方式,但女孩子乐在其中。她说,旅行不但让她开阔了眼界,更能不断提升各种能力,比如在各种不同地域,应对各种不同的境况,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自我保护自我辨别的能力,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能力等等,她曾经自驾车走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抛锚,靠着极强的毅力步行走到有人烟的地方求助;曾经在真正的蒙古包住过一个月,和主人一起去放牧,一起放歌牧场。这些常人无法经历的际遇,都是她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们当然不能都学这个女孩子,让工作给旅行让步,要旅行先把工作辞掉,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旅行。但我觉得实在该学学她的精神,该走出去的时候,就潇洒走出去,死水一潭的生活有时候还真需要“瞎折腾”的劲头。
工作太多走不开吗?好多人有这种体会,因为放不下手头的工作,一再拖延旅行的启程日期,可真狠狠心抛下工作走出去,十天、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回来,会发现,工作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停滞,项目并没有因为没有自己就荒废,公司继续以原有的节奏在运转,一切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离开而有所改变。所以,别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别把工作想得那么放不下,觉得累了,就旅行去吧,再多的工作都放一放,回来后再做,你会有更好的状态,更高的效率。
时间太少走不远吗?那就近处走走吧,周末带上老爹老妈、老公孩子去郊游,哪怕只是山坡下转悠转悠,中午铺了塑料布,摆上家里带来的各色美食,一家人说说笑笑吃上一顿野餐,那些快乐也足够你回味一个星期。我居住在海滨城市,托天时地利,可以每天面朝大海。曾经有一段时间忙得天昏地暗,尽管10分钟就能到海边,但足足有1年时间,我没有听到海浪声。待结束那段忙乱的日子,一个人去海边,静静坐了一下午,听海浪拍打海岸,看海鸥自在飞翔,一年来的焦躁情绪统统扔进了大海,心异常的平静,起身回家时,看经过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可爱,都想冲他们笑。
对于比较忙的上班族来说,自驾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周边的小城,找有特色的地方住上两天,也能给自己换换心境,给心放个小假期。
总之,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出去走走。别辜负了年轻的心,别辜负了春夏秋冬的景致,别等有时间也有钱了,却老了走不动了,空留遗憾。
最后补充一句,但凡能自己行走,千万别报旅行团。按照别人安排好的路线,被别人要求着走这里不走那里,到这里购物到那里吃饭,实在是违背了旅行的真正意义。其结果就是,你把心从办公室的牢笼里带出来,又放到旅行团编织的藩篱里。即便跟着环游了一圈地球,你的心依旧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