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职场女性中,约13%的人平均每天加班1小时,16%的人每天加班2小时,35%的人平均每天加班3小时以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职场竞争压力的加大,为了追求更出色的业绩,更高的发展,职场女性和男人一样,如不停旋转的陀螺,长时间承受着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赶进度、完成任务量、处理堆成山的文件……加班几乎成了工作常态,休息时间被无情剥夺掉。加之很多职场女性有极强的事业心,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升职,希望加薪,希望得到上司赏识,希望工作尽善尽美……这些向上的追求需要付出时间和心力去实现,休息时间自然被牺牲掉。
机器不休整都会出毛病,更何况是肉体之身的人。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不仅会使人出现烦躁、易怒、精力无法集中等症状,而且会导致胃病、颈椎病、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等“办公室病症”的发生。如任其发展,不仅会透支健康,还会导致职业倦怠。
当一个人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面对繁杂的工作却打不起精神,对前途感到无望,对自己的业绩评价降低,总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很可能就是陷入了职业倦怠的泥沼。“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身心疲惫的状态,它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同,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长期的职业倦怠侵害身心健康的同时,更会让一个人的幸福度下降。
我的一个朋友极擅长面部按摩,经她一双妙手按摩之后,女人面部的太多瑕疵,什么眼袋、暗沉、皱纹、色斑、皮肤松弛,都会得到改善。爱美的女士纷至沓来,排起长龙,朋友的按摩店开了一家分店又一家分店。凡是慕名而来的,都要求她亲自做按摩。所以,朋友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几乎从早晨一睁开眼开始,就一个接一个地忙,几乎没有喘息停歇的空挡。分身无术的她就这样终日无休,从早忙到晚。别人会认为她虽然很累,但心里一定偷着乐,因为每天钞票滚滚来,事业做得实在是成功。可是,她跟我不止一次地抱怨:真想关门不干了,一点激情都没有。每天只是强迫自己机械地做着手上运动,心里一点也不快乐。这种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道自己这样忙究竟为了什么。
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朋友日渐产生职业倦怠。如再不及时调整,不仅仅会失去工作的乐趣,还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无视身体疲乏发出的种种信号,吝啬休息时间、超强度工作带给女人们的终极伤害,是过劳死。
2011年,一个年轻女孩子的死引起职场关注。她叫潘洁,只有25岁。生前长时间工作繁忙、劳累:总是睡不够,有时候困得对着电脑就睡着了。打车的小票显示的时间大多是深夜,其中一张的时间是凌晨3点。总是吃不好,加班吃外卖,实在没空就饿着,微博上写着“生生被饿醒”、“还在客户这里,好饿”、“饿得快晕过去了”。总是有各种病痛被忽视,时常发烧、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牙疼、肺都快咳出来了也不去医院、两脚发飘却还在工作。劳累至极,最大的愿望是“真想做只猫,吃饱了之后可以眯着眼睛晒太阳。”但“吃饱了好好睡觉”的愿望她再没有机会实现,只是小小的一场感冒,因为过度的疲劳导致身体过度虚弱,因为工作忙碌到没有时间调理小恙,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去医院,最终诱发急性脑膜炎,永远闭上了双眼。
长期熬夜、不按时吃饭、超负荷工作,身体抵抗力下降,小小的疾患就很容易诱发大的疾病,甚至猝死。潘洁的悲剧不是单一的,其前其后都有人按着相同的轨迹离去。方言,23岁的漂亮女孩,因胃溃疡延误治疗而去世;24岁的淘宝店主艾珺,连续通宵熬夜忙进货上架,竟至睡梦中去世……
又有多少职场女性在延续她们的生活状态:永远没有睡到自然醒,每天在闹钟的催促下挣扎着起床,有的人甚至挤公车的时候,站着都能睡着;不吃早餐赶去上班,午餐只快餐盒饭,晚餐忙得没时间吃,加班到深夜,饿得饥肠辘辘,或泡方便面,或吃汉堡包。得空了,来此饕餮盛宴,大吃特吃,安抚一下平时亏空的胃;没时间逛街没时间休闲没时间运动,鼠标手、颈椎痛、眼睛酸涩、偏头疼,这些职业病倒是不找自来,赶都赶不走……
工作固然重要,但休息更重要。为了忙工作,忙到失去了健康,甚至失去了生命,还能做什么?伟人告诉我们,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工作,就一定要会休息才行。科学的休息之后,工作才会有效率、有激情。所以说,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懂得休息,才懂得工作。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长大后,我们也把这种观念带到工作中,认为只有抓紧一切时间去努力工作,才能出成绩。其实,我们不仅要抓紧时间工作,还要抓紧时间休息。珍惜时间,不仅仅是珍惜工作的时间,还要珍惜休息的时间。高效率地做事,专心一致地休息,都是珍惜时间的表现。舍不得花费时间去休息,从某种意义来讲,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因为,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不仅仅浪费了休息的时间,工作的时候因为疲惫不能集中注意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更是浪费了工作的时间。
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逛街的时候逛街,该打球的时候打球,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遵从身体和内心的需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这才是聪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