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刚接的一个电话的内容。打电话的女孩子叫余敏,在一家大型装饰公司做设计工作,她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屡屡受到客户的好评,很多客户都是慕名请她设计,因此她是公司里业务最多的设计师,也是工作能力最强的职员之一。但是,最近设计部主任辞职,公司经过考核,将同为设计师的阿晓升为主任。阿晓是余敏的同学,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没有余敏优秀,毕业后一起应聘到现在的公司,业务能力也没有余敏突出,有时候甚至拿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请余敏帮忙修改。可偏偏公司提升了阿晓,让她成了自己的领导。余敏一时想不通,若阿晓能当部门主任,她怎么地也能当副总经理。可她依旧是小职员,无论是职位还是薪酬,都在阿晓之下。
我问余敏,阿晓除了业务能力不突出,其他方面有什么优点吗?比如她是不是人际关系搞得很好,很善于和客户沟通,擅长事务管理,再或者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能够迅速贯彻执行领导的指示……余敏说,的确,阿晓在公司的人缘很好,在领导面前也很会来事,混得比她强,不像她,只知道低头做设计方案,不懂得和同事啊上级啊搞好关系。
答案至此揭晓:余敏靠技术取得业务上的成绩,阿晓则靠综合素质获得升职。换句话说,高智商让余敏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技术过硬,但高情商让阿晓更有前途。
生活中,人们往往很重视一个人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IQ)。认为,智商越高,说明这个人越聪明,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在学习方面,智商高的人的确表现很出色,很轻松就能考高分,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无数案例说明,很多高智商的人离开学校,开始职业生涯后,却表现平平。有的甚至因为不能适应环境,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没有耐力等等,导致自己举步维艰。
而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耐力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是情商所涵括的内容。这是最近十几年才受到人们重视的词汇,搬来百度百科对其的解释:情商EQ(EmotionQuo-tient),意为“情绪智商”或“情绪智慧”,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和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理论难免枯燥,我也并不专门搞智商、情商研究,所以,换作我自己理解的角度来说情商,那就是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敏锐感受他人情绪变化的能力,自信乐观,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以及能够科学整合自身素质的能力……总的一句话,就是能让人在团队中“混”得不错的能力。
由此可以明确,智商和情商是人的两种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决定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也就是说,决定人的学习能力。情商则决定人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处理自己和他人情感关系的能力,是非理性、非智力方面的能力。那么也就不难发现,高智商的人学习能力强,但若情商较低,所学知识就不能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工作情绪,了解他人的工作情绪,不能很好地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势必限制自己的事业发展。所以有人说,智商决定录用,而情商决定升迁。心理学研究更是从学术角度提出了一个公式:成功100%=IQ20%+EQ80%,即一个人的成功80%靠情商主宰,只有20%由智商决定。
现在回过头来看给我打电话的余敏,和她的同事阿晓,就是20%和80%的区别。踏实工作、业务能力强,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略的是——工作中满怀积极向上的热情,面对困难乐观自信,不轻言放弃地执着努力;社交能力强,待人真诚,能包容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吝啬赞美;做事不拖泥带水,想好了就立即去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及时疏导负面情绪,而不至于让负面情绪影响到工作;适应能力极强,到一个新环境能很快开展工作;不放弃任何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虚心请教领导和周围的同事……
有人问,怎样知道自己究竟有多高的情商?这还真不能和测试智商那样,给一个人的情商打出一个精确的分数。不过,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照自己,简单测试一下自己情商的高低——
能够了解自身的情绪,是为自知之明;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为自我控制;体察他人的情绪,是为了解他人;永不言败的自信心态,是为自我激励;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为人际和谐。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别人升职肯定有她能够升职的资本。她未必是最聪明的,未必是技术最过硬的,但她一定是一个具备上述特质的,高情商的人。智商是先天的,爹妈给了什么样的智商,就拥有什么样的头脑。而情商是后天习得的,要想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混得开,混得好,并进而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就从现在开始,注重情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