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个叫做欧公池的人,他的妻子冯氏十分深明大义。欧公池是嫡子,上面还有两个庶出的哥哥。他的父亲要给他们兄弟三人分家产,因为欧公池是嫡子的缘故,想要多分给欧公池一些。
这时,冯氏站出来,很恭敬地对公公说道:“您说,如果父母都故去了,那么嫡子和庶子在服丧的期限上有区别吗?”欧公池的父亲回答道:“没有区别,都是三年的丧期。”于是冯氏说道:“既然嫡子和庶子在服丧的期限上没有区别,那么分起家产来,怎么能区别对待呢?我是不愿意这样分家产的,就算我家分得多些,对于后人来说,也未必是一种福气。”
欧公池的父亲听了冯氏的话,对她十分赞赏,于是就依照她的意见将家产平均分配了。
美德感悟
父母往往爱怜幼子,更何况欧公池还是嫡子呢?欧公池的父亲想多分给他一些家产,而冯氏认为嫡庶在服丧上没有区别,那么分家产时也不应厚此薄彼。冯氏的这番话,深明大义。但是又有几个媳妇能说出来?
大多数的情况下,媳妇几乎都想让自己家多分一点儿,就算公爹想平分,还想用尽办法讨好长辈给自己多分。像冯氏这种主动要求公爹平分家产的媳妇,少之又少。
而冯氏提到的“多分家产,并不是晚辈的福气”说得十分准确。因为公爹厚此薄彼的分法,虽然能让冯氏一家得到暂时的利益,但是却会招来两个哥哥的怨恨,手足之间便生出了嫌隙,这不是兄友弟恭的和睦之道。而冯氏的做法,虽然失去了暂时的利益,却换来了兄弟间的和睦。冯氏不愧是一个十分贤德的女子。
忠,就是忠诚,就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做事尽职尽责。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忠”,孩子也不例外,而且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忠诚感,这样,当国家、人民有需要的时候,就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