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商场如战场”,千军万马齐奔某个行业,竭尽全力,歇斯底里,必然会有大批人在这个过程中悲壮惨烈地倒下,成为行业佼者的垫脚石,而投资更是决定商场成败的中心域。
许多人从这里来了又走了,唯有巴菲特在这个领域中岿然不倒,几十年过去了,他手中从100美元,变成了几百个亿,如今更是造就了“说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只股票是涨或跌”的传奇。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巴菲特,“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投资大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自信和勇气。”而巴菲特也说过,“我一直相信我的眼睛远胜于其他的一切。”
可见,巴菲特之所以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上成为“神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怀抱信心,从不怀疑自己所做的任何决定!
纵观巴菲特的投资经历,无不体现了这一点。11岁时,巴菲特因为经济能力十分有限,可又对股票很感兴趣,于是他说服姐姐一起,花费每股38美元,共114美元,三股的价格买了城市设施的股票。初期,股票大跌,跌到27元每股,姐姐开始后悔,责备巴菲特鲁莽行事不可信,建议甩手。但巴菲特相信会有回升,后来,其股果然不断上涨,据有有关材料显示其最高竟升到了200美元每股。
大学毕业后,还不满21岁的巴菲特,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点拨下完成学业,一心想投身证劵行业的他,兴致勃然地望能给格雷厄姆免费工作,学习提升实战经验,可格雷厄姆却对巴菲特说,“你高估了自己”,告诉他现在不是入行的最佳时机。但巴菲特认为入行越早是无可厚非,自信能有所成就,于是,不管所谓的师门经验,跻身商界。事实证明,巴菲特的决定是对的,因为至当时之后的十年正是美国经济,股市持续上升的最大十年。
之后,更是于1964年,巴菲特果断买下了正值企业盈利下滑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家都认为他疯了,投资于一家频临倒闭的公司上。作为一代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得意子弟竟做出这样的不明智之举,实在让人嗟叹。可巴菲特无视他人怀疑的眼光,用心经营,今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享誉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之一。
巴菲特总对自己的决策抱有信心,不论是至亲还是老师的怀疑,他也从不改变自己的做法。《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这本书中,对于巴菲特的自信,有句这样的形容,“如果巴菲特要筹集资本,除了他那令人惊愕的自信外,有什么能吸引投资者信任他呢?”
的确,股市跌宕起伏,这一刻你是百万富翁,下一刻你可能一贫如洗。而巴菲特在这其中的投资方法总是出其不意,甚至连伯克希尔的股东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为巴菲特的行为行为捏几把冷汗。可现在,伯克希尔的股民们都极其相信巴菲特的任何决定,就算该股票有所下跌,他们依然为自己是伯克希尔持股人为傲。因为他们相信巴菲特一定会保障自己的财产,他们都已经被巴菲特的自信折服!
而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现状是能想,却不敢做。他们不是不能成功,而是缺乏成功的要素——自信。
杨铭从某大学广告设计系毕业,爱好广告,学习能力也很强,做过许多小方案都获得了公司不错的评价。通过一年的实战经验,加之以前理论基础的相结合,他也自认自己的能力不差。
有一天,广告总监突然把他喊到办公室,直接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名知名的企业做一个广告方案。
从未受过如此重用的他,在接到案子的时候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终于能被上级看到,忧的是害怕自己难担此任。
半个月的广告设计工作,他不敢怠慢,终于能完整的交到广告部总监的手里。他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将设计方案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可是,总监却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正声问道:“小杨,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小杨一怔,怯怯地没有回答。于是,总监把方案还给了杨铭。
杨铭觉得十分苦闷,总监竟然看也不看就否认了自己的设计,一定是方案做得太差了。之后,组长向杨铭问及总监对广告方案是否满意的结果,其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组长拿起杨铭的策划,竟有眼前一亮之感,终于明白总监的用意。拍着杨铭的肩膀,只说了一句,“如果你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就请拿出你对自己能力的信任,让总监认可你。”
下班之后,杨铭特意对策划进一步修改。次日,他主动来到总监办公室,自信的将策划放在了总监的桌子上,并绘声绘色的说出了自己方案的亮点。总监微笑,并当场通过了他的策划。
杨铭拿到了10万元的广告策划提成,他也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你对自己所做出的决策都不自信,那还有谁会相信你?”
其实,你所下的每一个决定就是你能力的表现,否认自己的决策,就等于否定自己能力。而年轻人要成功,连相信自己的能力都做不到,必然失败!当然,要对自己的决策抱有信心,也不能盲目,一定要有让人信任的决策。那么,如何才能让决策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2009年11月16日,巴菲特在出席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活动中与学生对话。
有人就问道,“巴菲特先生,像你这样的价值投资者相信基本面分析,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对智慧投资非常关键。不过,你过去曾几次说,你进行过非常迅速的资本配置决策,有时候还不到五分钟。我想知道你当时是基于什么数据才做出自信决策的?”
巴菲特只是简单回答说,这是50年的准备以及5分钟的决策。
因而,在你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行业,并打算在这个行业中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对学习该行业的知识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这个计划越早越好。要知道,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领悟、总结,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当你有相当能力时所做出的决策,定是胸有成足,自信自然显现。彼时,所向披靡,就没有什么无法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