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200000001

第1章 屈原:“楚辞”文体,诗歌之父

“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折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魅力的儒家经典《论语》,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làn shānɡ,起源)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杰作《楚辞》,其中,屈原和宋玉是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最高者。其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秦汉文学,主要是两汉文学的成就。汉代承袭秦朝而来的中央集权政治,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意识形态,实行以“经明行修”为标准选士为官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是文学发展的重要背景。

汉代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赋、散文、乐府和五言诗歌。其中,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文体,吸引了当时大量有才华之士进行创作;以贾谊等汉初文人为主的诸子散文,以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为体现的历史巨著,被看作中国古典散文的典范,所以有“文必秦汉”的说法。其中,司马相如是汉赋创作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扬雄晚年认识到汉赋无补于讽谏的根本弱点,辍不复为,并在《法言》等著述中正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要统一,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而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学,而且构建起光耀千秋的“历史”丰碑。因此,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评价了司马迁在历史和文学发展史上的卓绝贡献。

乐府诗歌,尤其是其中的民歌,乃是《诗经》“国风”之后的又一重要收获;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新兴的五言诗,不仅在《诗经》的四言时代之后,开创了新的诗歌体材,而且将日益成熟的文人的趣味和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

总之,汉代对于文学传统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此后中国文学的形态和方向。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楚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创立了“楚辞”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作品共有二十五篇。其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荐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波兰人哥白尼、法国人拉伯雷、古巴人何塞·马蒂),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离开故乡,施展才能

屈原出生于楚国王室的三大贵族家庭,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因为家教甚严,幼年时代并没有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当时的楚国贵族,并非家家户户都是既富且贵,并非人人都能谋上一官半职,比如屈原的父亲伯庸就没有在官场上得意,后来屈原在《楚辞·九章·惜诵》中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正因为他非“富厚”子弟,所以他十分勤奋,加上天资聪慧,天地山川灵秀调动了他的激情,在青少年时代就知道了许多古代的掌故和神话。不到二十岁,屈原就显现出他的非凡才华:一是“博闻强记”,知识特别丰富,记忆力特别强;二是“明于治乱”,能够分析国家社会的现象,知道好坏的根源在哪里;三是“娴于辞令”,口才很好,能说会道。

二十岁的屈原,离开美丽的家乡秭归,来到了京城郢都(今湖北江陵)。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既明于治乱,又娴于辞令,来到郢都后,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故而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楚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因此很得楚怀王的信任,被楚怀王任命为左徒、三闾大夫,开始了自己的从政生涯。当时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他手。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楚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形成了威震诸侯的局面,因此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做主。这就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恨,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独断专权,根本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楚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楚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靳尚见了就想强行更改,以此邀功,遭到屈原的反对。于是他就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到。”由于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嫉妒和诬陷,楚怀王很生气,于是就疏远了屈原。

不久,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遭张仪离间,创作《离骚》

因为齐楚等国联盟,秦国不敢轻举妄动,而听到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的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他们,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之机,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于是,张仪又告诉子兰说:“有了六国联盟,楚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子兰又引见了楚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郑袖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楚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楚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啊!”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楚怀王。他劝楚怀王绝齐联秦,并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张仪说:“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一带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楚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楚怀王高兴地将此事告诉了郑袖。郑袖连连向他道喜,忽而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楚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楚怀王摆下酒席,宴请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强烈反对,与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楚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他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屈原拉出宫门。

于是目光短浅的楚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和外交上吃了大亏。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足长叹。替他管家的姐姐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他认为楚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只要楚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救了。但是楚怀王不再召见他,屈原越发忧愁苦闷,常常整夜不眠。于是写下了一篇名为《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怎不呼天唤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不仅是我国古代最辉煌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全诗共373句,2490字。诗中揭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追求政治革新、振兴楚国的美好理想,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和不惜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其容量深广,意境开阔,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辞藻绚丽,气魄宏伟,抒情深厚,别具一格。

第一次被流放

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信以为真地就把相印授予逢侯丑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逢侯丑。楚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逢侯丑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逢侯丑很生气却又无奈,只得回报楚怀王。楚怀王大怒,发兵攻秦,但秦齐已结盟,在两国的夹击之下,楚军大败,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这时楚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楚怀王又把他给放了,张仪还和楚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楚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楚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被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汉水上游地区)。

楚怀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第三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今河南泌阳东北)。第四年又攻楚,消灭楚军两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楚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公元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此形势,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jū)等一起,力劝楚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楚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楚怀王前去。结果楚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挟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后,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顷襄王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十六城。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

第二次被流放,自沉于汨罗江

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顷襄王六年(公元前293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杀韩军二十四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又指出,“楚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楚怀王入秦之事,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靳尚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屈原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

此时,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

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极度苦闷和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他自沉于汨罗江(发源于江西,流入湖南洞庭湖)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文学成就”

屈原刻苦学习,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屈原在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终关心着楚国的命运,陆续地写出了《离骚》、《天问》、《九歌》、《招魂》、《哀郢》等诗二十三篇,表明了自己不愿与黑暗腐朽的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决心。

《离骚》、《天问》、《九歌》是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其中,《离骚》是他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及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他鲜明的个性光辉,是他全部创作的重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总之,屈原的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经过人们不断地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言诗、七言诗都和楚辞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

“点评”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两千多年来更是被尊为“可与日月争光”的杰作。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思想价值,更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其“为人为文”结合得非常完美,对后世影响极大,无人能出其右。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同类推荐
  •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本书是一本大众趣味数学读物,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为蓝本,用现代方式对其中的45道古代算数题目(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三女归宁》等)进行层层解析,并辅以大量古今拓展题目,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算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人灵巧的思维方式。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从古人那里继承思维法宝、提升脑力,还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提升古文水平,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休闲益智类读物。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
  • 10秒钟打造做人高手

    10秒钟打造做人高手

    《10秒钟打造做人高手》旨在告诉读者,做人要把握好尺度,万事都要留有余地;做人要韬光养晦,做一个糊涂的精明人;做人要勇于决断,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没有人想当“笨蛋”,也没有人想当“坏蛋”,因而既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不老实”,也没有人想让人家说自己“太老实”。因此,实行中庸之道便成了大多数人的人生选择。
  • 男人四十中庸之道

    男人四十中庸之道

    本书从人生、修养、处世等方面阐述四十岁的男人的人生中庸之道。
  • 男人的战争

    男人的战争

    七年前一场微不足道的错位成就了四人今天的爱情轮回。在三番五次的情感猜疑和信任危机的重压下,深爱李越的安楠因接受不了千疮百孔的爱情,最终伤心欲绝地选择了分手。然而此时的李越却通过苏锐当年的离开对自己现在的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救赎中,他是否能赢回属于自己的爱情?陆浩军与苏锐又将如何面对彼此?是苦心经营,还是命中注定?当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了爱情,那么随之而来的也就有了战争。
热门推荐
  • 陌然筱晓情

    陌然筱晓情

    那年,路筱晓趴在书房里装学霸啃课本,对着一脸淡然品咖啡看财经杂志的17天才少年愤恨撇嘴说:你无法理解学渣在期末考试前一周那种比学霸还高昂的学习斗志,就如同你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久以来,我对你还是痴心不改!
  • 大千天域

    大千天域

    无尽世界,万道争锋,百家争鸣,唯武独尊!少年越轲凭借一方神镜,修得无上神通,从此踏入逆天之途,屹立于苍穹之巅,俯仰大地,傲视群雄。万水千山,八荒六合,吾愿君临天下!
  • 镜世序

    镜世序

    未婚先孕的女人,她孩子的身世成迷镜世的白鸽,捎来了灭世灾厄的信息37世纪的两个女孩,踏上未知的旅途原罪的阴谋,悄然在靠近成千上万个宇宙文明交汇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冥王、女娲、龙……远古神话的秘密一一揭开追溯千年、万年、亿年时光,寻找遗落的真相——本书按“集”划分,每集变换一个主视角,不同人怀着不同目的交织在一起,故事因此诞生。这是我正尝试在做的,一种叙事手法上的创新,糅合了连续剧和单元剧的创作特点,称之为“连续单元剧”。用人物推动剧情去生长是本书的主基调,一开始看会比较单调,虚的东西会多一些,越往后走,越实在。以及,三集定律。
  • 婚姻如此平淡,我们要懂得浪漫

    婚姻如此平淡,我们要懂得浪漫

    当婚姻步入“七年之痒,八年之痛”,如何还能保住“九年之情”?当“倦怠期”不可避免地强势来临,怎样才能在平淡中重拾激情?当“柴米油盐”早已取代“鲜花热吻”,现实问题是否还能浪漫解决?当钱、性、家务、婆媳关系、孩子问题日渐嚣张,我们还能幸福多久?恋爱时的浪漫是在梦幻中,婚姻里的浪漫是在现实里。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平淡倦怠,甚至出现种种危机:爱情消失、第三者插足、婆媳矛盾等。是什么原因让婚姻变得如此平淡?怎样才能让婚姻生活保持浪漫?
  • 诸天八帝

    诸天八帝

    宽广无边的混沌,是诸神的战场,杀伐争端,鲜血意志汇成了部部神话。天道的秩序,修士的雄心,谱写一曲曲荡气回肠。而其中央耸立的巨大宫殿——九重宫阙。那个混沌界的最后一片乐土,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从这个在混沌只是座巨大无比的宫阙开始,天上地下,九重天地,九方世界。修士却只是一条路。八帝就此走出,熬战天下。
  • 尚书正义

    尚书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忆深切

    爱忆深切

    她,一位20岁的女子,在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另一个他由相识→协议结婚→互生爱意→……→产生误会……他是掌握A市经济命脉的冷酷总裁,三大家族之一的冷家,黑白两道都沾,冷家唯一的继承人—冷逸轩。她却只是一名人人畏惧的法医,但她的职业却是异常的高尚。她只因他的一句话:当我生命中的那个你出现时,其他人都将成为凑合。她便死心塌地的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给了他。………………
  • 倾颜丑妃

    倾颜丑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中医世家的继承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一朝穿越到沐国丞相当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嫡小姐,本来倾城的容颜却被小人下毒成了丑八怪。“草,当我一身医术是吃屎的!今个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倾国倾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说她草包!老子一拳头眼都给你打爆!说她花痴?你丫的看看那容貌用的着巴巴的讨好帅哥吗?说她是傻子,大字不识两个?你丫的会函数吗?知道你住的大地什么样吗?知道炸药怎么配吗?知道唐朝为什么灭亡吗?知道你肚子里的娃是怎么来的吗?说她草包,废柴,傻子,你丫的小心一把毒粉灭了你!
  • 九劫天功

    九劫天功

    苍茫大地之上万族林立,强者为尊的生存法则烙进每一名修炼之人的心中!这一世乃是万年难得一遇的黄金大世,无数绝代天才横空,各族少年至尊争辉,究竟谁主沉浮?消失万年的九劫天功再现世间,又将掀起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这条强者之路又将使多少人化为枯骨,多少佳人空留白发?路,还要走……
  • 侦探视界

    侦探视界

    一个侦探的所看到的世界,他的视界是什么样的。接下来就告诉你,当你发现他的视界时,你会为之感叹!元政可以说他是无所不能的人,但他却在感情的处理方面绞尽了脑汁......元政,赵心蕊,丁辰,沈菲,吴纤纤。他们的命运将经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