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500000040

第40章 造福桑梓

陈兰彬关注家乡的农业生产、社会风气以及人际关系等各种问题。在直隶时,他对家乡的治安问题就深感忧虑,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粤中海匪猖獗,自去年至今,高雷沿海一带被劫镇市、当店十余处,腊底劫吴川怡德当店,距弟家仅半里耳,真觉寒心。”《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59页。盗贼的横行使他敏感地看到地方的不正之风和百姓的灾难。从陈兰彬的信件中可知,他经常谈及家乡的问题,触角之处直指地方要害。

第一,官场败坏,地方官缺乏生气。

家乡的父老就地方频频出现的治安问题,写信给陈兰彬,询问“策将安出”?陈氏也曾质疑地方当局,而地方官总置若罔闻。“问之武营,则曰水师战船若干年未修,兵丁欠饷若干年未发矣,何能捕盗?问之文员,则请候地方捐钱造船、练水勇、备口粮犒赏,方能动手。一案不破,上宪亦绝不过问也。”《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59页。实际上指出,地方严重存在武备不修、兵丁欠饷、地方官员不闻不问的情况。

第二,丈田”中出现的问题。

所谓“丈田”,是地方为了“筹饷”而重新丈量土地,并对“荒地”、“生地”、“熟地”的“升科”。当时在广东,本来是限于查丈“沙坦”(如长江中下游的查丈湖中江中沙洲)。地方官为了筹饷,只管“升科”增收,“查丈量沙坦之令,原指成熟溢坦而言,后则鱼游鹤立之地皆令承垦,并山田均令缴照听丈,失照者罚,丈有赢缩者罚,并罚取花利。于是贪劣委员串同沙棍局之棍徒,肆行搏噬矣”。《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1页。贪劣委员与沙棍局的棍徒串通一气,巧立名目占有良田、弄虚作假诈骗钱财。丈量之地扩大到“鱼游鹤立之地”、“山地”以及“民田”,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致使老百姓“诉无所诉,辩无可辩”,“敢怒不敢言,听凭委员沙棍摆布”。

第三,处理“客民”问题。

所谓“客民”,即指广东惠潮嘉应之人,他们散居各处,“久而浑化”,土、客之间也就相安无事。据陈兰彬分析,土客之间原区别不大,他说:“查两粤自秦汉开辟扫荡,所谓真土人,只今黎瑶壮疍之属耳,余皆外来者也,统在普天率土之中,均当一视同仁,均可安居乐业。”后来,“无识之官绅当日严分畛域”,于是“分籍者各自结党团居,强则欺人,弱则为人所欺,习惯杀戮抢掠,何所不至”,“积而久之,遂致构此大衅”。如肇庆府属恩开等六县,客民滋事频繁,“客民前此约五十余万人,今所剩不过数万。又客民滋事之后,附近各州县死者约亦在百余万”。不仅如此,又“闻鹤山等邑已纷纷告变”。面对经常不断的土客矛盾,陈兰彬非常感叹:“向所患在六邑,往后所患且七十余邑,何处是安身之地耶!每念及此,不觉中霄辗转,寝不成寐也。”《陈兰彬致朱学勤手札》,载《历史文献》第5辑,第161-162页。陈兰彬说:“办事人多解事少,爱民心易治民难。”谁来“解事”,谁能以一片爱心“治民”?关键要看官绅。

出于一片爱乡之心,陈兰彬晚年回家乡,不是购田置业,而是把自己的积蓄造福桑梓。正如族人陈乔森指出:“公之归以俸余建本族祖祠,瞻恤积储,慕晏子之分君赐,范氏之置义田,族人上至祖宗,下至子孙皆身受其宠荣。宜宗族之豪俊,人人皆继其学业,以报国恩。”李钦主编:《陈兰彬颂》,第112页。

建设避风河。黄坡圩是个水乡,离鉴江出海口仅六七里,其中咸鱼岭河水直入鉴江,风大浪急,严重威胁黄坡周边出海渔船,以及停泊在这里百多艘渔船的安全。陈公进行实地视察,又与当地群众商讨解决的办法,并慷慨解囊,将咸鱼岭河改成六十度角的避风河,并加高了咸鱼岭的高度,使渔民可以安全避风。建设避风河后,来往渔船大增,带动了周围的渔业发展,黄坡市场的水产品丰富,内地供应量和外销量也随之大增。

筑大石堤,保护黄坡圩。为方便村民出入,陈公出资筑大石堤,铺石级,建埠头。这样,既可以保护黄坡墟,又可以保护周围十多条村庄和近十万亩稻田,免除水患。陈兰彬特指定其胞侄陈虔臣操办,于光绪十一年(1885)动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一条从黄坡墟大埠头至双桥街的河口石堤已建成。为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方便船只停泊等,还在黄坡村关帝庙左侧修一个大石级(村民称“高低石”),这就是现今的“黄坡村高低石文化广场”,陈兰彬当年出资铺的青石板和武帝庙还在。

光绪十三年(1887)春,陈兰彬巡视沿海地区,发现在枚虹村(现九头井)偏南海边沙滩,是一块犹如“双龙出海”的宝地。他决定捐巨资在这片大地建造一座雄伟的“龙王古庙”,并自己监工,当年冬天落成。陈公亲笔题词,写下“龙王古庙”四字横额。

扩建黄坡圩,发展农贸业。黄坡是稻米之乡,水产丰富,自古以来,这里是农贸产品的集散地,圩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在定期的圩日里,购买产品的人群熙熙攘攘,黄坡圩就此出名。但是,黄坡地面太窄,道路并不畅通,为改变生活和贸易的环境,陈公扩建黄坡圩,他以迎宾馆为名,建一条四百米长的街道,叫双桥街。陈建双桥街以利市集,为加速三鸟业的发展,陈兰彬还把北方用暖坑孵化鸡鸭的方法介绍到本地,双桥街建成后,以廉价租给孵化业主,这样,就促进了黄坡圩家禽业的发展,黄坡圩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圩市。陈兰彬的义举使家乡百姓受益,人们纷纷称赞他筑黄坡江堤以利行人,建双桥街以便市集。

救济灾民。黄坡是粤西地区的重水灾区,每逢荒年,大批流浪人群流入黄坡圩,这就使陈兰彬想起在大名府赈灾的情景。于是,他与两位胞侄,曾任四川道台的陈虔臣和曾任户部主事的陈端臣牵头,请大户人家开会,决定成立义仓,每户捐稻谷一百石或捐大洋一百二十元救济,散发给灾民。

筹款兴建塘缀通津桥。吴川塘缀渡,古为高、雷、廉、琼之通津,水涨筏小,岁有覆溺。为安全起见,有人建议“易筏而桥”。当时陈兰彬在国外,其侄陈嵩梅去函谈及此事。陈公认为建塘缀通津桥很好,特意写信给吴川县令等商量其事,也得到同意。于是,由陈嵩梅出面,发动捐款,陈兰彬也带头捐款,共得筹款五千六百多文。此工程于光绪六年(1880)兴建,桥长不足二十丈,空梁七道行水上甃石板,桥两边筑石栏杆,桥头建通津亭给过往行人乘凉避雨。又于附近建塘峡桥,规制为通津桥的五分之一,两桥上皆铺砖以防泥泞。第二年建成,正好陈兰彬任驻美公使期满回国,并告假还乡,亲自刻碑以记其事。塘缀通津桥的建成,为高、雷、廉、琼四郡人民解决交通通道和免除当地人民历受洪涝灾害的影响。陈公还为塘缀通津桥写对联:“通道来自题柱客,津桥定有授书人。”

陈兰彬在纂修《吴川县志》时,亲自记述此事。文曰:

吴川塘缀渡,古为高、雷、廉、琼四郡通津,水涨筏小,岁有覆溺,杨洛钟广文居近其地,念必易筏而桥,庶易危而安也。余时出使外洋,嵩梅侄家报及此。余函商裘沈两邑侯,亦皆谓然。为劝好善者饮助,得制钱五千六百缗有奇。鸠工庀材即两岸及中流深排桩杙磐累巨石,空梁七道行水上甃石板,翼以石栏侧首建亭纳凉避雨,又于左近创塘峡桥,规制比通津桥五分之一,凡桥上下衢路,悉以砖漫俾免泥泞,络绎人群庆平平荡荡矣。夫桥长不廿丈高,广俱不十丈。经始于光绪六年六月,告成于七年七月,计时亦自宽。然顾闻职其事者,奔走筹理,劳勋殊剧,何者?捐资非一人,集资非一日,石砖灰木,或运至于数十里数百里外,水陆兼驰,且土脆沙松,桥工又非邑匠,所习往往毁而后成,改而后定,用期永远巩固。谚云:成如容易却艰辛,不诬也。爰纪于石,俾后来有考焉。 [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44页。

时人毛昌善赞扬陈兰彬家族“自出资建造石桥,并造光村儿桥,其乐善饶有家风”。 [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295页。

重修集成书院。陈兰彬少年时曾在坡头集成书院读书,使美归来省亲期间,回母校看看,见校舍破旧不堪,出资三百两修缮集成书院。还亲自为集成书院写对联:“集义景前徽,毗忠汉寿以营祠,刚大即今存浩气;成仁昭钜节,并义文山而报国,渊源自昔报宗功。”黄志豪主编:《吴川古今对联选》,第34页。

晚年的陈兰彬将其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做善事,但他并没有为自己为后人购置田宅,享荣华富贵的暮年,表明陈兰彬是一个堂正做人,秉公办事,不为私利而卑躬。所以,他的家乡,无论是族人或别姓乡亲,至今仍在称颂陈兰彬是“鉴江之子,华夏之光”,“告老归田多贡献,育苗执教永留芳”。

同类推荐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热门推荐
  •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

    任何一项有社会价值的研究,都是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确立的。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也是如此。随着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一度被忽略的学校特色与学校建设特色研究再度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把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
  • 腹黑互擒:邪王驯恶妃

    腹黑互擒:邪王驯恶妃

    一个是令世间渣男威风丧胆、“女扮男装”的邪派少宫主,却也是他怀中总爱惹火他的叛逆淘气小邪妃。一个是假装疯癫、暗藏神功与睿智的“草包美男”世子,却也是陪她双修、狂爱她到窒息的坏坏守护神。当腹黑遇上腹黑,穿越不是问题,门规不是问题,身世不是问题,皇帝赐婚不是问题,一大批美男追求不是问题,反扑才是大问题……腹黑夫妇互擒心得:激怒他,挑衅他,想方设法被他“拿下”,推倒她,压制她,狠狠擒住教她“听话”……这是一本修(互)仙(擒)升(霸)级(宠)文!
  • 血色进行曲

    血色进行曲

    往生轮回,有许多生灵都是顺着道而生。但凡事皆有列外,而这次的列外,则是一个谜……它将会谱写出一首血色进行曲。总之就是一个妖孽干的事情总和本啦~+++++++++++++++++++++++++{此书可能会有点掉节操,可能……}{若是发现此书有什么地方出错,请点开X然后重新打开看……}{好吧,我只是想凑够三个……}
  • 襄公

    襄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殿下屈服吧

    殿下屈服吧

    “妞,来,给爷亲个。”靠,我杜兜怎么就这么倒霉?好端端地在大街上逛街却被黑社会的人绑架,再莫名其妙地进到圣格彼樱学院。原来这所学院里的学生从一生下来体内便会拥有常人没有的‘魔晶体’,六岁以后‘魔晶体’便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魔法,老娘我上辈子肯定是撞到墙了,所以今世我才这么倒霉,被邪魅殿下缠上不说,而且都被花痴追赶,连魔法也这么...“再不听话,当心本殿现在就吃了你...
  • 夺心殿下VS冰山王子

    夺心殿下VS冰山王子

    他!对世界不感兴趣,只用冷来形容,直到遇见她,她将他冰块般的心融化,对她永世贴心。他!遇见她那可爱呆板的样子,此刻他心动了,对她永世的温柔和包容,但是却没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他!赫赫有名的花心妖孽,遇见他和某男在一起Kiss他便拦住她并霸道的说:“和我约会。”从此他不在花心,只对她撒娇,卖萌。她!萌萌哒的小依依,因为借下了许多男的朋友于是便开始了她充满爱的人生,但却又因为皇室的阻挠,最终她会选择谁呢?
  • 行走在世间的神灵

    行走在世间的神灵

    这是一个家遭大乱的女孩儿,意外融合了一个修真N万载的陆地神仙的灵魂,在异变之下得到了【言出法随】的逆天技能的故事。这是一个女神的天下,这也是亿万众生朝拜的传奇。【神说:大姐姐啊,你纯粹就是无聊罢了——】【我说:神啊,你不知道人闷不讽么!!!】
  • 华严感应缘起传

    华严感应缘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丑小鸭之再续前缘

    丑小鸭之再续前缘

    前一世,他没能及时赶回,没能保护好她;这一世,他誓要找到她,以死相护。前一世,她因他的战神之名对她心生爱慕,在日夜盼望之后终已得见;她曾幻想过很多种自己和他告白的场景,却没想到,当她终于说出那三个字的时候,却已是天人永别。这一世,她遗忘了前世的所有,包括他和对他的爱;却在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熟悉。这一世,再也不放手了。
  • 闻云录

    闻云录

    古剑穿心,神枪刺魂。扑朔离奇,破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