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64

第64章 64爱情,别一种火焰

3月11日,鲁迅收到一位陌生人的来信。拆开来一看,那上面写着:鲁迅先生: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座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立即翻看信末的具名,是:“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

哦,对了。许广平,他反过来重头读起,那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话,都是针对北京教育界的现状而发的。学校当局害怕闹风潮,总是以毕业分配恐吓和收买学生,致使学生软化,行动受阻。信里既愤慨于买者的固位恋栈,蝇营狗苟;又愤慨于被买者的廉耻丧尽,人格破产。鉴于这种现象,她深以中国教育的前途为虑,于是只好苦闷下去。她请教先生,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有糖分是否即绝对不苦?言辞是十分急切而诚恳的。

来信最后一段说:现在的青年的确一日日的堕入九层地狱了!或者我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每星期中一小时的领教,可以快心壮气,但是危险得很呀!先生!你有否打算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呢?先生!你虽然很果决的平时是;但我现在希望你把果决的心意缓和一点,能够拯拔得一个灵魂就先拯拔一个!先生呀!他是如何的“惶急待命之至”!他变得骚动不安起来。面对一个年轻的痛苦的灵魂,你能坐视不救吗?然而,你又能拿出什么可拯救的方法!……

可悲的是,苦痛总是与人生相关联。睡熟倒也罢了,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实在太不容易了。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自己就有这毛病,其实这算什么法子呢?苦茶加糖,其苦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而已,但这糖也并不容易找到。平时燃许多烟卷,不过是麻醉药,在烟雾升腾中又何尝见过极乐世界!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至今还到处乱闯,倘使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尤其是寄希望于自己的青年,将如何是好呢?……

想到学生在渴待答复,只得将自己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分两点写了:一,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若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

二,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罢。但恐怕也有时会迫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

总结起来,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鲁迅当天的复信,许广平两天以后才收到。她从信封里抽出印着红线的笺纸,看了第一行的“广平兄”的称呼,看了全信清清楚楚用毛笔写的详细恳切的半训半导的内容,只觉得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她反复读信,不知道该怎样回复才好。对于这种心情,她仿佛已经清楚,可是推究起来却又十分模糊……

从天津到北京,追求的只是一个目标:知识和真理。在一片干裂的心田里,有哪一位师长,曾经沛然降落过为她所需要的甘霖?只有鲁迅先生。他虽然上的是小说史课,于社会仍然有剀切的批评,像他的文字一样。但是,听讲的机会实在太少了,一周之内才只有一个钟头!出于内心的这种亲近的企求,上课时,她便偷偷地把他的肖像速写下来……

给先生写信,曾几番踌躇,然后才做出决定的。事情虽然与同乡同学林卓凤商量过,写好以后也曾给她看过,但是在寄出之前所添加的一段话,即关于在学生二字上应不应加一“女”字的议论,显然透露了个中的一点情愫。

有了先生的此番答复,这回写信时,她也就款款地说了:“十三早得到先生的一封信,我不解;何以同在京城内而邮政的交通要阻隔到前后三天之久;我更不解,何以巧巧的也隔前后三天(13—15),我才能拿起这管笔陈述我的所要说的话,而于我读来信三天中给我感应最深时,乃不能写得只字于片纸中。”在辩说“兄”字的称呼妥当与否时,她写道:“先生之意何居?弟子乌得而知也。不曰‘同学’不曰‘弟’而曰‘兄’,游戏欤——游戏欤?此鲁迅先生之所以为‘鲁迅先生’吾师也欤!?”从此以后,她在通信中也都常常在称呼和具名上闹点小花样,借以戏谑未免太严肃了的先生。

一连几封信,许广平都谈了教育问题,自然还有对于社会人生的看法。26日晚间,她向先生报告了自己单独进行的“个人的驱羊运动”。

18日,她用“持平”的笔名在《妇女周刊》发表了《北京女界一部分问题》一文;两天后,又以“正言”为笔名,在《京副》发表题为《评现代评论〈女师大的学潮〉》的文章,批驳了自称“局外人”的关于风潮是“有人在那里主使”的荒谬论点。风潮初起时,由于怀疑“各有复杂的背景”,她曾袖手作壁上观;及见群情低落,杨荫榆及其拥护者飞扬跋扈,不由得挺身而出,施以总攻击了。她认为,女师大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再接再厉,继续斗争,用“铁血”换取胜利和幸福。

早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她已经是学潮中有名的活跃分子。五四运动后,该校学生领袖邓颖超、郭隆真等联合其他女校,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她加入了这个组织,并任会刊《醒世周刊》编辑。此外,她还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的爱国活动,以及各种演讲宣传。这样一个富有头脑和热血的青年,一旦置身于斗争的漩涡,怎么可能甘于寂寞呢?

可是,当她回首往事,举目四顾时,却不禁发出知音难遇的慨叹。

在信里,她这样写道:“今日青年,尚复何望!!?暗沉沉天日无光,惨淡之神州陆沉。同志同志!天壤何处寻?……”由于鲁迅的前信有“正在准备破坏者,目下也仿佛有人”的话,所以使她狂喜万分,当即表示:“愿作个誓死不二的‘马前卒’忠于一种我以为对的主义之下,不管这团体是直接间接,成立与未?总之建设与努力,学生是仰望于先生,尤其愿得作一个‘马前卒’以冲锋陷阵,小喽啰虽然没大用,也不防令他摇几下旗子!”

对于教育,鲁迅开始就向她表示过自己的意见,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他说:“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在他看来,中国社会就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结果都变成漆黑。染缸不打破,中国是没有希望的。直至现在,他仍然认为,“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许广平对鲁迅表示说:“先生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仍自往前的走去,这种精神学生是应当效法的。”

有多少人能够这样理解自己呢?虽然只是通信几回,鲁迅已经多少有一种知己之感了。然而,说到要做自己的“马前卒”,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早就向她作了说明的吗?以自己的失望、多疑、世故,根本不是那种做领导的材料,为什么她总是要说呢?他认为有必要说得明白一些,以便打消她对自己的幻想。他说:希望我做点什么事的人,颇有几个了,但我自己知道,是不行的。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不易勇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还是革命以前的种种事情的刺激的结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所以,其结果,终于不外乎用空论来发牢骚,印一通书籍杂志。你如果也要发牢骚,请来帮我们,倘曰“马前卒”,则吾岂敢,因为我实无马,坐在人力车上,已经是阔气的时候了。许广平第一次反驳了鲁迅。

她认为,领导的人只须用“仔细”的观察处置调剂“勇猛”分子即可,而本身未必一定须“勇猛”的。同时,她也不同意鲁迅的“牺牲”说,因为这一面是牺牲,对于另一面来说就是建设,只是观察点的不同。前信所以有“马前卒”之请,是自己愿意做出牺牲的缘故,为什么不可以接受呢?写信至此,她再次表示了追随鲁迅的决心:“现在先生既不马而车,那么我就做那十二三岁的小孩子跟在车后推着走,尽我一点小气力吧!”

在这一点上,学生真是“韧”得可以。

由于许广平在信中把鲁迅和孙中山一并论列,而且都落到“无拳无勇”四个字上面,对鲁迅的某个战略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启发。

作为创造民国的第一人,孙中山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尤其难得的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安逸过,仍然不懈地坚持了革命的工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他的遗言。当他完成了生命的全程以后,对他的品质,思想,事业,就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了。《京报》有一条新闻,曾经深刻地感动过鲁迅,说是当西医已经宣告无效的时候,有人主张孙中山服用中药,但他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物固然也有有效的,但是缺乏科学的诊断。不能诊断,如何用药?于是决定不服用了。鲁迅以为,他对于自己的生命始终怀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是很可佩服的。

正是这样一个永远的革命者,当他于3月间在北京病逝时,惹动一群苍蝇般的论客如梁启超之流,对他实行各种诬蔑和诋毁。为此,鲁迅写下《战士和苍蝇》,断言“完美的苍蝇”总不会超过“有缺点的战士”,捍卫孙中山和他的战友的事业。

北方军阀及其走狗文人的攻击,使鲁迅在感情上必然地倾向于南方革命政府。长期以来,鲁迅一直执著于思想革命,因此对武装革命的意义估计不足。收到许广平的来信以后,他认真反省和调整了自己的思想,第一次以明确的语言符号记录下关于改造中国的最新结论。信中,他不无感慨地说:“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

由于政府的压迫,鲁迅近期时有“宣传”无效的想法,现在觉得也不尽然。鉴于前车,充实党人实力确乎是第一要图,但各种言动,仍然可以作为辅佐力量而存在。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他也不会轻视自己的工作,而是把攻击传统的思想习惯继续当成神圣的使命来进行。他有一种计划,先前攻击的是旧党,现在还要攻击青年,并且还得准备“钻网”的法子,——他对于改革的前途是怀有充分的警觉的。这些攻打病根的工作,他知道即使有效,也恐很迟,甚至怀疑自己生前不会看见,但是还是不想放手,不能放手,且要寻找握有反抗和攻击的笔的人们,联合起来一试。一面觉得可为,一面又觉得无聊,他对自己的暮气很不满。

他转而问许广平:“小鬼年轻,当然是有锐气的,可有更好,更有聊的法子吗?”

在具名“小鬼”的复信里,许广平果然说了一个“有聊的法子”,就是:暗杀!

她同鲁迅一样,出生于一个败落的官宦之家,女性的地位和家庭的困境培养起她的叛逆性格。她以大哭拒绝缠足,以机智争得跟男孩子一起用蓝青官话读书的资格,还曾以死反抗过包办婚姻。从小时候起,她便接受了兄长的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平民报》和《妇女周刊》的热心读者之一。与世家儿女不同,她不穿绸衣,不戴耳环,不涂脂粉,志在移风易俗,除旧布新;又好读飞檐走壁、朱家郭解、扶弱锄强的故事,幻想习得剑术,以除尽天下不平事。在袁世凯窃国称帝时,她认为这是为国效命的机会了,于是私自给一位女革命者写信,希望能够投入到反袁斗争中去,只因不慎泄密,遭到家人的阻挠,以致成为平生的一大憾事。

她告诉鲁迅:“火与剑”的说法自然是不错的,然而太慢了,何况头脑较新的军人也未必有大建设!因此,她极想物色若干同志,暗中进行“博浪一击”。

信中说:“仗三寸剑,杀万人头,饮千盏血,然后仰天长啸,伏剑而殉,虽碌碌诸子,或且不足污吾之剑,然以此三数人之牺牲,足以寒贼胆使有所畏而不敢妄为!然后迫得他不敢不稍从民意,此时再起而联络国中军民各界,昭以大义,振以利害,加以舆论鼓吹,缓急先后或取于此。”字里行间,的确很有一股豪气!

说实在话,这样的牺牲精神和侠义性格,是鲁迅所欣赏的,但是冒险方式却绝不足取。“博浪一击”,还是秦天下,即使代之以汉还是秦法,算得了什么好法子呢?民国的一些先烈,其中还有些为自己所认识的人,以暗杀白白做了牺牲,至今思之怃然。鲁迅知道,他自己还有一个“死症”:虽然常常煽动青年冒险,但有相识的人,却又怕见他的冒险。这时候,他不能不把这一层意思直白说出:我觉得“小鬼”的“苦闷”的原因是在“性急”。在进取的国民中,性急是好的,但生在麻木如中国的地方,却容易吃亏,纵使如何牺牲,也无非毁灭自己,于国度没有影响。……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锲而不舍”。逐渐的做一点,总不肯休,不至于比“轻于一掷”无效的……4月12日,许广平约同林卓凤一起,第一次来到西三条。从此,鲁迅家里便成了她经常来往的地方。在这里,除了聆听鲁迅的教诲以外,还可以无拘束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谈天,说笑话,或者孩子似的和同学们一起分吃主人的糖果,抢走他桌面上的小摆设。

对他们师生两人来说,这一天揭开了关系史上簇新的一页。此后的通讯,虽然一样地谈政治,谈教育,谈职业,谈“假名”,谈社会人生种种,却多出一份深情,一份梦幻,一份愉悦,明显地带上“情书”的性质。

16日晚,许广平在信中把鲁迅的“老虎尾巴”称作“秘密窝”。信的开头,是一段声色俱佳的文字:“‘秘密窝’居然探险(?)过了!归来的印象,觉得在熄灭了的红血的灯光,而默坐在那间全部的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偶然出神地听听雨声的滴答,看看月光的幽寂;在枣树发叶结果的时候,领略它风动叶声的沙沙和打下熟枣的勃勃,再四时不绝的‘个多个多’!‘戈戈戈戈戈’的鸡声,晨夕之间,或者负手在这小天地中徘徊俯仰,这其中定有一番趣味,是味为何?——在丝丝的浓烟卷中曲折的传入无穷的空际,升腾,分散,是消灭!?是存在!?……”

结合访问的印象,她悬想起鲁迅夜间工作的情景,内心不禁充盈着一种隐秘的喜悦。

鲁迅随即给调皮的学生出了一道试题,俨然师训,问:“我所坐的有玻璃窗的房子的屋顶,似什么样子的?后园已经去过,应该可以看见这个,仰即答复可也!”

许广平答曰:“那‘秘密窝’的屋顶大体是平平的,暗黑色的,这是和保存国粹一样,带有旧式的建筑法,在画学中美的研究,天——屋顶——是浅色的,地是深色的,如此才是适合,否则天地混乱,呈不安的现象,在‘秘密窝’中,也可以说呈神秘的苦闷的象征……”

完后,她也出了一道考题,这回自然要让先生当学生。“问曰:我们教室天花板的中央有点什么?如果答电灯,就连六分也不给,如果俟星期一临时预备夹带,然后交卷,那就更该处罚(?)了!其实这题目甚平常而且熟习,不如探险那么生硬,该可不费力吧!敢请明教可也!”

没法子,鲁迅只好交白卷,说,“这次试验,我却可以自认失败,因为我过于大意,以为广平少爷未必如此‘细心’,题目出得太容易了。现在也只好任凭占卦抽签,不再辩论,装作舌头已经割去之状。……”

然而缴械还不行,许广平穷追不舍,抓住“少爷”的称号,自称“老人”,倚老卖老道:“加以‘少爷’二字于老人身上呢,要知道,叫老人为‘小姐’,自然免不了辱没清白,但是尊之为‘少爷’,也觉不得是荣幸的,现时所急需的,就是注重在一撇一捺上打地基,如其舍去了空间呢!自然地基在抛弃之列,那时人们都觉得地基的龌龊范围的可厌了!那么就大家一同毁灭这地基自然更好,现在呢!这地基姑且算是桥梁舟车之类的过渡品吧!至于红鞋绿袜,满脸油粉气的时装‘少爷’我还是希望‘避之则吉’,先生何苦强人所难,硬派他做个老莱子七十戏彩呢!”

鲁迅说:“试验题目出得太容易了,自然也算得我的失策,然而也未始没有补救之法的。其法即称之为‘少爷’,刺之以‘细心’,则效力之大,也抵得记大过二次,现在果然慷慨激昂的来‘力争’了,而且写至九行之多,可见费力不少。我的报复计划,总算已经达到了一部分,‘少爷’之称,姑且准其取消吧。”

最后的徒手反击非常有力。他简直以胜利者和仲裁者的双重身份,宣告结束这场迁延旬日的笔战。

世界上的文字,未必一定是写给所有的人看的,有时候读者也可以少到一个人:爱人、朋友或自己。这类文字,对大众来说可以是无聊的,但对个人来说却都是“有聊”的;写法也许称得上平直散漫无技巧,但也惟其如此,才见得出质朴的形式美。与许广平的通信,使我们在人间最勇敢最顽强的战士的身上,同时发现了最温柔的微笑。

据说,爱情的最高形态是灵与肉的结合。灵魂的发现,并不仅仅在于彼此在性格和品质方面的认同,共同追求的事业才是真正的契合点。如果这事业同人类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那么,爱情就会找到最稳固的基础和最大的动力。

正是共同的斗争成了他们的媒介物,鲁迅与许广平,这对年龄差距十八岁的师生终于在人生的道路上携起手来了。

爱情,别一种火焰。当它一旦燃烧起来以后,便如同斗争的火焰一样炽烈而美丽。

同类推荐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许我梦里寻你

    许我梦里寻你

    谁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呢?许凉,陌薇她们也是这样的,喜欢一个人很喜欢,青春里的喜欢无可替代。我作为故事的旁观者,也许没有人看的最清楚。青春里的小幸运,谁能分清楚谁对谁错?许我梦里寻你,但愿沉睡于梦。
  • 焚尸冥尊

    焚尸冥尊

    多年前,一直在尸山修习法术的杨云跟着师父来到一个叫邪村的地方,看守几百年前祖师爷留下的镇妖鼎。在桥月之夜来临的时候不能让里面的妖灵逃出来,可是尽管他们十分的小心,不幸还是发生了,桥月之夜过后,村里竟然有人中了尸毒,而且还有法力高强的妖灵出没,为了降妖他师父战死了,悲痛的他失去了理智,把镇妖鼎打翻了····。等他清醒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大错,覆水难收,自己犯的错再难也的解决,他决心要为师父报仇,因此他踏上了降妖的征途,这时候他才知道道路很艰难,而且他也发现自己正陷入一个陷阱中····。焚化尸魔抉择阴阳···!
  • 脱单公寓

    脱单公寓

    一间公寓,挤着四个叽叽喳喳的女生。大女王、绿茶女、傻白甜、面瘫死宅。一间公寓,迎来送往无数奇葩男。肌肉男、妈宝男、程序猿。一间公寓,发生着稀奇古怪的爱情故事。合租在公寓1013号房的大女王吕芒、绿茶女苏小茶、傻白甜白可人和死宅庄斯斋为了解决房租和人生大事问题,决定腾出公寓的一个房间招租,并为此准备了一条招租启示。“招租要求:品质好、相貌端,独立自主不妈宝姐控、三观向上经济能力佳,无婚史无负债无不良嗜好、会做饭会洗衣会喂娃遛狗,打游戏时让着人、看电影时不剧透、吃西瓜留下瓜瓤、早晚接送上下班,尤其每月定期有几天特别爱干活的中年适婚男性。”没错,她们就是要在这间公寓摆脱单身。
  • 弃舟国度

    弃舟国度

    来自地球的遗弃支脉,在蛮兽侵略的星球上苟延残喘,科技不再延续,奴隶的体制回归,只剩下力量代表尊严。一个脖颈印着黑圈的男孩,背着永不动弹的襁褓,载着平等社会的理念,为了守护,为了复仇,为了未来,开始向帝国的至高者逐步攀爬。弃舟走下的虽是遗民,却依旧存在回归家园的心!
  • 朕的俏侍卫

    朕的俏侍卫

    “好,不让朕找女人,那朕就找男人!”他就不信一国之君会饥/渴而死。可是,这个侍卫怎么越看越女人?是不是他太久没碰女人兴趣转变了?!哼哼,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能满足他,那就……
  • 武易传人

    武易传人

    轮回是否注定,生死是何究竟,杀尽天下人,又怎么换我心明境如初。武行有道,道衍生武,性为恶,为天下所不为,行天下之难行,纵白头,一念不改,孤独无悔。唯武独行
  • 总裁慢慢来

    总裁慢慢来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连小精灵都会帮助你发现他的秘密。姜伊伊做着一份神秘的工作——以伪造的身份,到海边一间私人别墅替一个隐居的男人治疗心理疾病。面试的那一天迷路了,电闪雷鸣中她被一个帅得天昏地暗的男人救了。几天后,她得知他就是她的雇主。几个月后,她发觉她爱上了这个藏有无数秘密的男人。他脚有微跛,脸有疤痕却丝毫掩不去性感与英俊;他整日与烟酒、孤独为伍,晨昏颠倒,极少与人交流。她偷看了他的日记,挖掘了他的秘密。原来,这个不再年轻的男人,曾经如此闪耀辉煌,如星夺目。然后,她在篝火中吻了他,烂醉后上了他。只是……原来他知晓她的秘密比她知晓他的还多。这一切,都是他故意安排的吗?
  • 花落灿

    花落灿

    从前,有一只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随风摆动,突然,有一个白色不明物体出现,小草默默……白色不明物体默默……白色不明物体省去开场白拔起小草就走,留下一阵清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赎世者

    赎世者

    看一个从小被当做奴隶驯养的人类,如何一步一步慢慢走向神曾经走过的道路。然而当神真正眷顾他的时候,他却放弃了神的恩赐,立志要以凡人之躯,成那神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