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贝登堡
1837年,18岁的英国公主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登基成为女王。对于英国而言,维多利亚的名字象征着一个最辉煌的时代。在她统治期间,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英国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科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为了控制占地球表面积四分之一的日不落帝国,军队成为民众崇拜的偶像,从军是一种大众阶层的爱国风尚。而对于一些更为野心勃勃的人而言,间谍生涯才更有挑战性。在帝国的巅峰时期,有无数业余间谍为女王服务。其中最成功的典范莫过于罗伯特·贝登堡·鲍威尔爵士莫属,他的名言是:“对于那些厌倦了生活的人,充满刺激的间谍生涯将是最好的治疗。”
贝登堡天生具备探索精神,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他曾经参军在英国驻南非和印度的部队中服役。在南非的日子里,他与土著的祖鲁猎人一起行动,学会了在草原和丛林中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这就为他以后的间谍生涯打下良好基础。退役之后的贝登堡再也无法忍受正常人的生活,他受雇于一家私人间谍机构,以马耳他岛为据点陆续在阿尔及利亚和达尔马提亚进行了三年的间谍工作。1899年,希望恢复南非共和国独立的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发动第二次布尔战争以后,贝登堡回到南非为英国效力。当时只有十名英国间谍志愿去南非为国效力,贝登堡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
布尔战争是一战之前最血腥的战争之一,由于敌对双方实力差异悬殊。所以布尔人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游击战争,他们化整为零到处骚扰偷袭英军。而英军则以创立封锁区、焚烧支持游击队的农场、强奸游击队员妻女、流放或枪毙俘虏等方式进行镇压。到了1900年9月,英国率先建立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批死亡集中营。英军总指挥基钦纳将军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8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篷货车或牛车运到集中营。后来英军干脆把游击区的所有平民全部关押到集中营里面,南非境内的集中营有50多座,分布在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集中营的四周环绕铁丝网,凡有试图翻越逃跑者一律射杀。单以奥兰治地区的白人集中营为例,在1901年10月一个月内死亡率就高达40.1%。
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军间谍在布尔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显然不如集中营明显,但一些业余间谍们却成果累累——英军使用当地的偷牛贼传递紧急情报,这些情报使用密码编写,以防止被布尔人获悉。英国军官大部分使用拉丁文密码,而在印度服役过的人则按照罗马字母发音把情报写下来。信使在穿越敌军封锁线的时候,脖子上挂着一个包裹铅皮的小球。情报就搓成小团放在里面,一旦遭遇敌军盘查信使就把小球丢在地上,它们的颜色与当地的石子很像,不会引起特别注意。当危险过去后,信使再返回来捡起小球继续传递。还有一些简单的技巧,例如将情报放入中空的手杖内、缝到衣服的衬里或夹在鞋底等等。最妙的一个办法是把情报塞在烟斗里,如果被敌人怀疑要搜身时可以点起烟斗抽烟,就在自然而然中销毁了一切证据。
在布尔战争中有一位业余间谍会在日后主宰英国的命运,他就是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担任间谍的资历相当长,早在1895年10月,21岁的丘吉尔就被英国情报机构招募到古巴收集西班牙军队所使用的枪弹情报。他还接受《每日纪事报》的聘请做西班牙军队的随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情报搜集的方式方法。1896年,丘吉尔在印度服役时还充当《加尔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的记者。1899年9月,丘吉尔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去南非做随军记者。虽然号称是记者,他依旧兼职做间谍的老本行,甚至还在与布尔人的战斗中放弃记者的中立伪装参加战斗。可是丘吉尔不是兰博,他的参与照样改变不了战斗结局。他被俘后才声称自己是记者要求得到释放,不过布尔人可不是傻子,于是这个滑头的英国佬被关进普勒多利亚的战俘营。到了12月,丘吉尔独自一人越狱成功,在当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罗伦索玛科斯城的英国领事馆。这一经历使得他在英国的名声大噪,也成了日后的政治资本。
由于曾经的军旅生涯,使得贝登堡在南非不是以间谍而是以战地指挥官的身份大出风头。在1899年10月至1900年5月间发生的梅富根城防御战中,已获得上校军衔的贝登堡担任守城指挥官。当时6000名布尔战士围攻守城的1213名英军,贝登堡临时招募了大批当地青年加以训练,临时教他们急救、传讯和侦察等各种技能来协助驻军,尤其是那些肩负着侦察任务的临时间谍们对守城起到关键性贡献。经过了217天以后,梅富根城在1900年5月17日解围。当此消息传到英国时,正在用餐的维多利亚女王离开餐桌亲自撰写电文向自己的间谍致贺。一战成名的贝登堡被英国人视为英雄人物,而他以自己的训练大纲编写成的《侦查指引》一书也成为畅销的间谍技术入门读物。
二、布尔人的间谍们
与贝登堡这种职业间谍却肩负军官职责的情况不同,布尔人的情报工作出奇的好。单就秘密情报战线而言,英国是失败者。在准备武装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之前,布尔人的领袖们就注意到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间谍机构。他们面临着人才缺乏的窘境,甚至连会讲英语的人都很少。于是南非共和国的国务卿赖斯在荷兰首都鹿特丹雇用了两名海关人员,将他们送到巴黎和柏林进行特工培训。培训结束后,两名“毕业生”来到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两相比较起来,出于削弱英国实力的目的,德国方面对于培训南非特务更为上心。甚至连赖斯本人也秘密领取德国情报部门的薪水,兼职成为一名德国间谍。
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正式爆发前六个月,南非秘密情报局正式成立了。南非司法部长思慕茨主管这一机构,他手下的间谍们将报告伪装成普通邮件寄给他,或者是直接送交。南非司法局的间谍们大都是侦探之类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并辅以由商人、海关人员、邮局职员和铁路员工发展来的业余间谍。思慕茨为自己的组织搞到了充足的经费,在战争爆发时南非政府已经累计拨款28.6万英镑,而英国当时全国情报预算只有2万英镑,其中用于南非方面的开支只有2000英镑。
一开始,间谍们主要监视那些被英国人策动的颠覆共和国的阴谋,1899年初,两个粗心大意的英国间谍尼古拉和帕特森被思慕茨的手下抓获,这是一个开门红。接着,南非间谍们发现英国官员经常以摄影和写生为掩护,悄悄进入南非境内进行间谍活动,贝登堡先生自然也不例外。
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公民对于南非的经济贡献很大,所以他们被允许继续留下来,这样就造成了令人头疼的潜在间谍问题。南非秘密情报局在反间工作方面成绩斐然。当时大量的英国间谍从莫桑比克边境渗透进来,而南非方面也相应地派遣间谍渗透过去。一时间,莫桑比克的首都罗伦索玛科斯城成了秘密战争的竞技场。
随着战事进展,秘密情报局组成战地情报分部派遣到各个指挥官身边。这些战地情报人员熟悉当地天文地理情况,经常担任参谋或高级指挥官的职务。为了确保不发生新闻泄密行为,他们还要对记者的报道进行新闻审查,并且承担战地反间谍任务和确保电报线路畅通等工作。正当战地情报分部热火朝天地工作时,1900年6月5日比勒陀利亚失守,南非秘密情报局也随之被消灭。由于失去了中央领导,各个战地情报部门也相继烟消云散。
1902年5月31日,布尔战争结束。这场战争深刻改变了现代战争理论和日不落帝国的政治走向。获得胜利的英国将南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兰德金矿落入约翰牛的腰包里面。来自南非的黄金使得伦敦迅速成为全球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英国由此得以控制全球经济命脉。但是,第二次英布战争也标志着英国的海外扩张史的终结。英国政治家发觉由于近代化战争代价高昂,同时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是不可行的。英国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布尔战争造成的民族隔阂影响深远,绝大多数布尔人对英国人怀有深刻的敌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南非荷兰人发动了亲德反英的武装暴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招募了不少布尔间谍渗透到英国本土。1961年5月31日,南非联邦政府宣布不再臣服于英国女王,退出英联邦,建立了现代的南非共和国。
欧洲各国从布尔战争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瑞士等小国吸取了布尔人“全民皆兵”的军事思想,建立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国防体系。而德国等大国则从英军的胜利中验证了自己的“总体战”军事学说,尤其对德国而言还有一个额外的学习成果——死亡集中营。
三、童子军领袖的另一面
贝登堡后来返回本土出任骑兵总监,到了1910年,他以陆军中将的军衔退役。此时的英国情报部门已经失去了向外大规模渗透的兴趣,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土的反间谍任务上。退役之后的老特务贝登堡却不肯闲着,他在1906年7月曾与欧尼斯特·汤普生·西顿交流过青少年训练的方法。在1907年时,贝登堡写下了一个训练方案《青少年小队》。同年,为了测试他的方案,他集合了20位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青少年,并且在8月于英格兰多塞特郡普勒港的白浪岛举行为期一周的露营——这就是现代童子军运动的起源。贝登堡重写了《侦查指引》,将其中的军事内容转换为野外生存训练技巧和探险技术指南,还加入针对心理教育的竞赛和游戏方案。这本书后来成为《童子军手册》,贝登堡摇身一变成为儿童教育家了。
1915年,当全英陷入癫狂般的搜捕德国间谍热潮时,贝登堡趁热推出了自己的新作《间谍历险记》,通过自己早年做间谍时的一些有趣经历,帮助英国人了解间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贝登堡将间谍分为两类,一类是他自己这样勇敢的军人间谍,另一类是出卖情报的卑劣叛徒。可惜如今间谍已成为贬义词,大多数人都认为间谍是道德败坏、见钱眼开的阴谋分子。间谍就像幽灵一样,人们相信他们存在,可是又看不见他们,也不信任他们,更不愿与他们打交道。贝登堡特别指出当间谍特指在战时担负军事任务的人时,应称呼他们为“调查员”或“特工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间谍是一些经过伪装的侦察人员,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伪装侦察。
间谍必须勇敢无畏,因为他们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个间谍必须懂得一旦自己失手被捕后,国家绝对不会承认和拯救自己,他只能独自面对被处决或终身监禁的下场,所以没有顽强的献身精神是难以从事这项工作的。除了奉献之外,一个能干的间谍还必须拥有善于自我克制、能够胜任任何角色、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思考问题、坚如磐石的意志力,以及一个强健的身体。间谍必须有察言观色和对身边环境的出色观察判断能力,他还要有福尔摩斯一般的推理能力,以便将琐碎的情报拼凑完整。对于那些肩负破坏任务的间谍还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科学知识培训,例如负责爆破堡垒和桥梁的间谍就必须了解建筑学知识,懂得在支撑建筑物的关键点安置炸药。至于化学药品、轻武器和冷兵器的使用知识更是间谍的基本技能。基于上述原因,巴登顿喜欢从军事人员中挑选合适的情报人员,而不是使用那些什么都需要从头教起的社会人员。不过他也承认军事人员中会演戏和化装侦查的人很少,更毋论要满足上述那些苛刻条件了。
在巴登顿的时代,不少同行质疑他对化装术和杂耍技能的追求,认为特别强调间谍善于化装实在是强人所难。不过巴登顿却坚持认为这一点对于间谍的生存能力至为重要,他更进一步指出间谍不但要善于化妆,更要有在危急时刻迅速改头换面的能力。不但包括川剧变脸般迅速的改变容貌,更要在言行举止,尤其是走路姿势上作出彻底改变,这会让追踪者完全失去目标,从而轻松脱险。他本人曾为了侦查德国的新式机枪而伪装成醉汉,用白兰地酒泼了哨兵一身。德国人认为他只是个喝醉酒的蠢货而放过他,从而令他的诡计得逞。巴登顿认为未经训练的普通人难以记住别人的面部特征,要记住一个间谍独特的领带或帽子也是很困难的。
巴登顿对新时代的间谍作出了如下分类,他的分类方法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战略特工:在和平时期他们研究潜在对手的军政情况,在战争时期他们在敌国内部掀起不满情绪制造社会动荡,迫使敌国撤回军队甚至是被迫求和。巴登顿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了骚扰英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他们的间谍在埃及和印度的穆斯林当中、在南非的布尔人当中、在爱尔兰共和军当中广泛发起煽动,为英国制造了无数内部动 乱。
战术特工:这类特工关注的是特定目标国的具体情报,包括常备军的战备状态和战术特点、公路铁路和航运能力、可能战场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初步判断可能的炮兵阵地位置和屯兵场所等等。
战地特工:这类特工人员是人数最多的,他们在化装后渗透到敌方执行侦察敌军调动情况、装备情况、火力点分布情况等战地情报任务。
常驻间谍:这是一种常驻海外的特工人员,虽然他们可能会是渴望荣誉表彰的富商或者政客,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没有背景的普通人。这种间谍通常是为了钱才干的,除了搜集情报之外,他们还充当情报中转传递的中间人,向其他间谍传递指挥部的命令并向指挥部传递任务完成情况。其中专门负责情报中转的间谍便是德国情报术语中的“信箱”。
商业间谍:这类间谍是德国人首创的。一些年轻的德国人被派遣到英国的商业机构中工作,他们不收取报酬只为学习英语。沾沾自喜的英国商人在省去工资的同时却被窃取了大量的产品制造和贸易往来方面的秘密。
1901年1月22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印度女皇维多利亚以82岁的高龄去世,临死前吩咐给自己换上白色的衣裙。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一直持续到1914年,欧洲所有重量级的王室成员都是她的后代子孙。维多利亚被称为欧洲的祖母。老祖母刚一咽气,她的儿孙们就开始蠢蠢欲动。继任的爱德华七世只比老娘多活了九年。1914年,德皇威廉二世与英王乔治五世这对表兄弟纷纷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彼此厮杀。乔治五世为了表示和威廉势不两立,连自己的德国姓氏都不要了,他把英国王室的姓氏改为“温莎”。不久后他们的表妹夫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加入战团,一场大战将古老的欧洲皇族与他们的帝国都打了个稀巴烂,而日不落帝国也在这场亲戚之间的窝里斗中失去了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