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400000002

第2章 新中国外交战略的缘起

要全面和正确评价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就要把它进行历史地还原,看看根据这种战略谋划出来的国家对外工作,是怎么取得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功,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健康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真正的大国的地位和荣耀的。换言之,改革开放30年外交战略谋划的成功,已经蕴涵在国家大战略的总体成功里,变成了国家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了。而要懂得这种成功的根本原因,则有必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状况,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外交战略制定的国内外背景情况。

一般认为,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十年一变”。

从1949年到1959年是新中国外交的开端,但却是“一边倒”的艰难经历。

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两国摩擦不断、协调对话不再,盟友逐渐变成了对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协定,结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等组织结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东西方两大对立阵营进行着激烈的“冷战”。中国共产党是在反帝旗帜下夺取政权的,国际国内形势促使社会主义中国选择“一边倒”——联苏抗美战略。1950年年初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事实上与苏联结成了政治军事同盟关系。1950年至1953年在朝鲜半岛上携手合作,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不承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切卖国条约及其相关权益。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1950年,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战,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附近。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并出兵抗美援朝,与美国为首的十几个西方国家对抗。由于法、美等国侵略中国南部近邻越南,中国还深深卷入了越南的抗美、抗法战争。因此,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极为紧张,外交上较为孤立。

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重点是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独立自主地开创外交局面,努力在亚非地区寻找新朋友。例如:大力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救国战争,1954年亚非万隆会议上以“求同存异”原则与许多亚非国家和解,与印度、印尼、缅甸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1959年以前,中国与33个周边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出兵匈牙利,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要求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使中苏关系出现裂痕。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维持着合作关系,但争吵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中国开始走出“一边倒”的局面,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积极推进世界革命。

共和国初期的联苏抗美外交战略,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现在看来,有得也有失。倒向苏联这一边,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得到苏联老大哥的支援,中国收回了满洲铁路和旅顺军港(其装备无偿移交给中国),获得了3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及大量的其他经济、技术援助,数以千计的苏联专家先后来华帮助中国建设。这些支援对新生的共和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一边倒”,引起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及亚太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恐慌和敌视,给国际反动势力掀起反共、反华浪潮提供了更多的借口,使中国成为东西方对抗的前沿,对抗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日本、韩国等趁机崛起。

同类推荐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 决战朝鲜

    决战朝鲜

    作者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全过程,让人遥想曾经铁血时代志愿军将士风采。本书深刻分析抗美援朝前后的国家形势、世界局势,细腻体察毛泽东做出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破除时下关于是否出兵朝鲜等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让人感动。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热门推荐
  • 来自地狱的少女阎魔爱

    来自地狱的少女阎魔爱

    在都市的青少年中,有着这样一个传言:只要在深夜零时登录“地狱通信”,将所怨恨人的名字写下来,且你的怨恨达到了可以委托的程度,地狱少女就会出现,立即把你怨恨的人带入地狱。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传言是真的。写给地狱通信的信件都会传达给一名叫做阎魔爱的少女,当她与信件中的怨恨产生共鸣,就会变身成为地狱少女,发放自己随从变成的稻草人,并说明契约方式和后果:只要解开稻草人上的红线,契约就会成立,地狱少女会将对方的所怨恨者的罪恶重现并流放到地狱。但是,当你在解除怨恨后,自己亦要付出代价。
  • 佛陀,逆境中的自在

    佛陀,逆境中的自在

    幸福是靠感觉,而痛苦则是来自和他人的比较。当我们用一颗善良而包容的心去海纳百川的时候,当我们还原生命的本质的时候,当我们再次找回纯真的时候,那时,我们才感悟到原来生命是如此斑斓多彩,是如此生动活泼。
  •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威武不屈的古代女将军摇身一变现代经纪人,挖掘戏子打造剧本训练艺人,女将军招兵买马奋战娱乐圈。初次见面,他血如泉涌,她英雄救美,再次见面,她雷厉风行,他芳心暗许,三次见面,她怒火中烧,他抱头鼠窜,这是婚前同居的甜蜜交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现代城隍

    现代城隍

    我只是一名小协警,长得不帅,走到哪都被人欺负!可是我也是一名城隍!阴间城隍!掌管一市的生杀大权!主宰一市的阴阳之事!天庭崩毁,天理混乱,孤魂野鬼纵横!人间怕是要乱了……且看一名城隍爷如何在都市逍遥快活!跟人,鬼,神,斗智斗勇!
  • 爱你,万年

    爱你,万年

    善良美丽的叶慧在校园经历了同学的欺辱,默默忍受着上天带给她所有倒霉的一切,直到遇见他,让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创新的智慧

    创新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从学习开始,学会创新的技巧”、“独具慧眼,让你的想法别出心裁”、“依靠自己,发挥你的创造力”等10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锦官志异

    锦官志异

    朱明蜀王之后,浪迹现代江湖。勇谋并集,一腔炽热守边疆。本文穿插现代入世江湖的谋略纷争,贯彻出世宗教的伟岸行愿,糅杂古往今来的正史野史。谋者,欲速则不达,给您倒上一杯蒙顶皇贡,木桌竹椅锦江畔,看一段怪力乱神的锦官志异。
  • 光与影的探戈

    光与影的探戈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安下心来

    安下心来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安不下心来去认真做一件事情,有的人在做这件事情,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在做这份工作,却想着另外一份工作。往往在追求更多未来生活和缅怀过去生活中,失去了当下的自己。由此带来了迷茫、恐惧、不安心理等,活成了机器人、狭隘的人、不安的人、庸俗的人、迷失的人。介于此,作者分析我们安不下心的原因,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安下心来,实现期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