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是健美情商的基础;情感意志力和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健美情商的核心。孩子的童年是整个生命历程的开始阶段,假如家长是著名的稻谷专家,站在孩子人生历程中即将耕耘的情商稻田前,只需为孩子准备五粒伟大的种子并插播,即第一粒种子——好习惯;第二粒种子——好心态;第三粒种子——好性格;第四粒种子——好修养;第五粒种子——好口碑。家长应将这五粒情商的种子,根植在孩子生命的土壤里,成为孩子健康成长、成功做人的五大情商资本。
一、教育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难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都向往成功,我们当中很多人不乏成功的天资,但在现实中并未走向成功,究其原因,除了机遇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阻碍了成功的步伐。
威海仁和担保公司的老总邹子雷先生,于2009年3月8日莅临河南焦作睿杰社区学院指导工作时,对在场的工作人员提了一个问题。他问大家“什么是卫生?”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对此问题一时难以准确的描述和回答。邹先生接着说:“卫生指的是常清洁、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修养”!邹先生提出的这个大卫生观,谁又能说它不是一个人方方面面的良好习惯的凝聚再提炼呢。
是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习惯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习惯塑造了人的个性,习惯也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那些不显眼的小习惯,你也许会漫不经心,觉得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然而,正是那些小习惯,时间一长反而会变成老习惯、坏习惯,使你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使你不明确奋斗的目标,使你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写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好莱坞恐怖片——《苍蝇》。说的是一位科学家要把自己的基因通过再造而成为超人。然而,就在基因复制的过程中,有一只苍蝇进入了复制舱,结果复制出来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只巨大的奇丑无比的苍蝇。但愿我们的社会在一代又一代繁衍过程中,像苍蝇一样的丑陋的基因少一点,而人生的好种子,社会的好种子多一点,从而有利于下一代的成长,有利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具体含义就是从孩子儿时的习惯推测他的将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将决定他一生的成功与否。
习惯与人一生相伴,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教育的执行者——父母,其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就是要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做起。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与家庭教育中逐渐形成与培养起来的。父母在生活与教育中怎样要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怎样的习惯。儿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尤其在孩子3至12岁之间的这段时期,他们的心灵就像一片净土,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如果家长在孩子的最佳时期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那么,陪伴孩子一生的将会是坏习惯,等父母再想让孩子纠正的时候,就远没有那么容易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他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就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可见,从小就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好习惯,将会使其终生受益无穷。为此,教育孩子先从做好父母开始,做好父母还是先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做起吧。
(一)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的家长不能只满足孩子学会,而更要教孩子会学。虽然两者仅仅只是次序的不同,但它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素质。杨振宁博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我们不是要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工具。
对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读书要波及整个家庭中。儿童特别喜欢除父母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给他们念书。大部分父母工作繁忙,家务事多,很少能腾出大块的时间给孩子读书。因此,要调动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为孩子读书。
2.让图书随时随处可读。研究表明,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生长,儿童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能力会提前发展。我们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家庭小图书馆,它应当包括各类儿童读物以及必要的工具书,等等。要注意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看完书后放回原处的良好习惯。
3.帮助孩子选择好书。教育学家认为,儿童需要那些与他们年龄、兴趣及能力相适宜的图书,他们也喜欢图书题材丰富多彩。所以专家建议,让儿童多接触不同方面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乃至街头广告、商品包装,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读物,儿童会懂得:语言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可以选择给孩子讲重复的故事。重复性的阅读,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儿童的词汇量,加强对故事的深入理解,掌握有关的表达方法。
在选择图书方面,有关专家这样建议:
3岁以前的婴幼儿喜欢一些简单的图片或者讲述他们熟悉的事物方面的故事。形体和色彩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6岁的学龄前的儿童喜欢配有彩色图画的小故事、科幻故事、诗歌以及有关动物或日常生活方面的童话。那些短小、生动、易背诵的诗句对他们来说,特别有用。
6~9岁的儿童对于书籍开始有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尽量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当然,父母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9岁以上的儿童,喜欢一些幽默小品、民间故事、长诗、古典名著简写本以及侦探故事,等等。
4.让读书结合孩子的实际,生动有趣。为了使读书生动有趣,首先要激发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在你给孩子们读一本新书之前,你可以先让他们了解封面的内容,并让他们去猜想这本书将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指着书中的图画和人物问他们:“你们认为这是什么意思?”读完一本书后,你还问他们:“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什么?你认为或者希望以后的故事该如何发展?”这种积极的阅读方式特别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家长一定了解孩子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知道什么?已知道什么?通过读书孩子又掌握了什么?”
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在父母的帮助下采取积极、投入式的阅读方法,其语言和思维发展水平要提前6~8个月。
5.在孩子能独立阅读以后,仍要坚持同他一起读书。大部分儿童在12岁以前,其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理解能力强,所以,父母为他们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收益更大。从小培养儿童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看美国家长和犹太民族的家长是怎样引导孩子读书的。
美国人如何开发孩子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技巧的总结,可供中国的家长参考。
(1)培养孩子的爱书意识。儿童时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父母在教会孩子读书的开始就要培养他爱书的意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让他们高声朗读有趣的书籍。儿童能接触到家中书架上父母的书,尽管这样做会使这些书受到损坏,但却使儿童与书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非常有益于孩子。
(2)不限制阅读内容。培养孩子对“广义阅读”的兴趣。早在孩子开始认字之前,每每见到动画片海报,浅显的路标、布告、门牌等,家长便停下来跟孩子一起阅读。美国人认为,阅读不应限于读书,在孩子幼年时期就要求孩子对广义的阅读感兴趣,鼓励孩子从小读“杂”书。这就是说,不但读故事性强的童话和小说,也读历史、地理、天文、社会以及和自然科学搭界的书籍。事实上一个人小时候读的书越杂,日后的知识面也往往越广。
(3)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及早发现孩子在阅读上的特别兴趣或特别需要,以便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提供给孩子的书籍,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迎合孩子的兴趣。
——了解并善于总结孩子读书的长处、短处以及兴趣所在,并利用家长会向教师作汇报,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孩子的阅读作出指导。
——尽早给孩子订一份适宜的报纸或杂志,尽早给孩子办图书馆的借书卡。
——当孩子三四岁时,帮助他办理一个小小的私人图书馆,把书籍编号,以及学会修补破损的图书。
——鼓励孩子向小伙伴出借自己的藏书,也允许孩子借阅他人的图书,同时还应强调要好好爱护别人的书籍并尽快归还。通过交流图书,孩子也学会了某些社交技巧。
——让自己的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让他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支持孩子参加“漂流书”活动。所谓“漂流书”,就是要求孩子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一本书“传”给小伙伴阅读,再由“第二读者”传给“第三读者”、“第四读者”……
——组织诸如“父子读书俱乐部”或“母女读书俱乐部”,由大人和孩子共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在周末展开讨论。同时鼓励孩子在读到好的篇章时向全家人朗读,以便合家共享。
——利用节假日带孩子逛逛书市。宁可少买玩具,也要多买图书。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到读书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消遣的手段。待孩子真正对书籍如对玩具一样感到兴趣盎然时,他便开始乐于以书为伴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借鉴美国人开发孩子阅读能力的做法,中国的家长们也应该做到:
1)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家长应每天抽出15分钟同孩子一起朗读,选择什么时间都可以。碰到孩子爱听的优美段落,要引领孩子一起将其背诵下来。
2)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书。在孩子的房间里最好放一个大书架,里面摆放适合他阅读的各类图书,让孩子很容易拿到。
3)了解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家长也不要灰心,要坚持向孩子介绍图书,并简要讲解其中精彩的片断。如果孩子还是不想读,你可以同他一起阅读,并讲解不易懂的地方。一位知名女作家说:“你应该一直进行尝试,直至发现哪类书籍能够点燃孩子兴趣的火花”。
不要用奖励或惩罚的办法来迫使孩子读书,应当让孩子本人产生阅读的渴望,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孩子开始读一本书,即使没有读完就不继续读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你应该为他手中经常拿本书读而由衷地感到高兴。
拉尔非特说:“引导那些不情愿读书的孩子热爱读书,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你永远也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热爱读书,是你可以赠给孩子最伟大的礼物,它比你花很多钱安排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好,甚至比哈佛大学的学位更好。热爱读书可以改变一切。”
(二)培养孩子“刨根问底”的习惯
任何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关键是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好问是一种好习惯,是孩子追求知识的开始。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所有取得了不凡成就的人,他们的学识多是从“问”开始的。俗话说,学问学问,一半学一半问,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孩子这种好奇好问的天性说到底就是一种渴求知识欲望的“幼芽”,且这株幼芽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如果家长能精心保护、耐心教育、科学地为之“施肥浇水”,“锄草灭虫”,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保护不当,就会使之遭到摧残,甚至被扼杀,这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形成。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时,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问的天性。在这方面,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允许孩子探索。孩子都有刨根问底的天性,不只是亲口问成人问题,有时还把不知道原理的器具拿来亲手试验一下(如拆东西)。家中如果有贵重东西,要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如果他看到给拆了,千万不要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击。
2.主动向孩子提问。我们除了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提问外,还要主动地、经常地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激发他的质疑兴趣和欲望。向孩子提出问题时,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范围,如果问题提得过难或过易,都会挫伤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当孩子圆满地回答了家长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时,他会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换位思考。尊重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其诀窍还在于家长要有一颗童心,会换位思考。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烦,是因为孩子问的问题大人早就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没什么可问的。正如作家桑姆·金丽所说:“我们的眼睛变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标,以至于对眼前的玫瑰花也不惊奇。”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允许他提问,而不应压制和打击。
4.自己不会时,不要敷衍孩子。当孩子提出的问题,做家长的一时不能给孩子准确的答案时,千万不要为了敷衍孩子而给他一个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家长应告诉孩子:“你提的问题真好,但是这个问题我还不懂,等我查完书后再回答你,好吗?”家长知道正确答案后,要及时给孩子答复,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5.不要有问必答。孩子向家长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要一一作答。有的问题只要孩子动动脑筋或查阅书籍就可以自己找到答案,家长应教给孩子解疑的方法。例如,当孩子写作文或看书时,遇到了不会写、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家长应告诉孩子:“你去查查字典吧,它会告诉你”。当孩子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后,家长一定要给予肯定:“你看,自己解决了吧,而且获得了新知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会解决吗?”孩子一定会自豪而肯定地回答:“会。”这样既教会了孩子解疑的方法,又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6.不要轻易说“不知道”。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比较深奥,我们也不能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不可敷衍了事,而应与孩子一起讨论、研究,或是查阅有关书籍材料,或是虚心请教他人,共同努力找到答案。鲁迅先生老年得子,对儿子海婴非常疼爱,但很注重教育的艺术。他尊重孩子,对孩子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地解答。有一次海婴问鲁迅:“最早的时候,人是哪来的?”鲁迅思考后,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以后,多读书,书会告诉你的。”鲁迅科学地解释,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引导孩子懂得书是知识的源泉。
(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习惯
家长首先重视解决方法,而不是追究责任。在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先抛开责任归属,而将焦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此可以消解父母的怒气,减轻孩子的紧张,缓和矛盾冲突,增进孩子的全面思考,从而增强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管是孩子做错事,还是遇到难以摆脱的麻烦时,父母都要给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认为孩子小,没有能力解决,总是先责骂孩子一顿,再把孩子丢在一边,由父母来解决遗留下来的问题。只有让孩子经历问题解决的历程,才能提升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看着父母平静地讨论问题,推理、权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自然而然地学习与模仿。否则,如果父母失去理性,喜欢争吵,忧郁寡欢,优柔寡断,面对问题一蹶不振,或幻想问题会自行解决,那么能企望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呢?最后,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父母可以先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然后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具体步骤,最后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父母要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四)培养孩子吃苦的习惯
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很幸福,如今的很多父母对待孩子,也存在一种共同的观点,就是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话乍一听似乎不无道理,宁可大人吃点苦,也要让孩子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绝不能苦了孩子,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当然,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但是,也要量力而行,有时即便家庭很富裕,也不要让孩子在“蜜罐”里长大,因为这对孩子将来做人没有任何益处。宋代诗文大家苏轼、苏辙兄弟在读书应试时,每天的食谱都是一碗米饭,一碟萝卜,一小撮盐。旁人很不解,这样家境殷实的官宦之家,为何如此节俭。苏轼功成名就之后,念念不忘这“三白饭”,他说:“家父明训,为人不吃苦就不易上进,尤其在富家,易成纨绔子弟,所以才如此严格要求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不这样恐怕我们不会有所作为。”
不想让孩子吃苦的父母,大多是因为自己生在穷困中,长在穷困中,深知吃苦、受穷的滋味,所以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孩子再重复自己。另外,现在的社会贫富不均,富家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于是贫家的父母虽然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孩子被别人比下去,甚至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其实,父母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小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吃点苦,自己不就是在吃苦中长大的吗?现在不是也过得很好吗?
古语道:“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孩子在小时候吃点苦是好事。如果父母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怕孩子吃苦,而承担孩子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与纠缠,但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因此,父母不管希望孩子将来做什么,都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习惯,让孩子少吃零食,让孩子穿着朴素,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让孩子到农村体验生活。
(五)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习惯
世界上的万物均有它赖以生存的天然法则。我曾经在《意林》一书看到过一篇描写狐狸这种动物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的文章,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在寒冷的冬天,一对狐狸真诚地相爱了。母狐狸生了五只小狐狸,它们在山下的洞穴中建起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们快快长大,狐狸爸爸和妈妈日夜奔忙着寻找食物。
后来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最幼小的一只狐狸双目失明,梅雨季节孩子们饥饿的叫声,使狐狸爸爸和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去农人家里偷鸡,狐狸妈妈不幸被夹子打中,腿被夹断,在痛苦的呻吟中,狐狸妈妈因伤口感染而离开了丈夫和孩子们。
狐狸妈妈死后,狐狸爸爸担负起了养育孩子的责任。它没有像母鸡保护小鸡那样把孩子搂在身下,而是让他们出去自己寻找食物。
它严厉地教育孩子,教给它们猎取食物的技法,逃避危险的智慧,带着它们去学习、实践。当小狐狸已经能独自捕食的时候,它们还想任性地在爸爸身边撒娇,但狐狸爸爸已经决定把它们赶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狐狸爸爸把刚学会走路和觅食的小狐狸全部赶到洞外。
小狐狸们站在风雪中凄厉地哀叫着,一次又一次试图回到洞里,可是每一次都被堵在洞口的狐狸爸爸咬出去了。
那些被狐狸爸爸咬伤并赶走的小狐狸们,眼中充满着哀痛和委屈,然而狐狸爸爸却是义无反顾的坚决和果断。
虽然那只最幼小狐狸的双眼已经瞎了,但是狐狸爸爸并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同样把它赶得远远的。因为狐狸爸爸知道,没有谁能养它一辈子。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那只瞎眼的小狐狸也终于学会靠嗅觉来寻找食物。
当狐狸爸爸再一次看到自己孩子的时候,尽管五只小狐狸中只剩下两只,但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的健康强壮。
狐狸特别重视培育后代的独立生存能力。小狐狸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如何猎捕食物,等它们学会捕食本领后,老狐狸就不再允许它们留在身边,而是无情地把小狐狸驱赶出去,迫使它们去独立生活,去开拓新的生存领域。即使那些不能或不愿独立生活的小狐狸跑回来哀求留下时,老狐狸们也是毫不留情地又把它们赶走。
是的,如果不知道怎样去生存,那么就只有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如果孩子总是依靠在父母身边,那么当有一天他不得不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他就将无所适从。
据说小鹰长到差不多大以后,老鹰会让它们在悬崖壁上站成一排,然后将它们一个个地推下悬崖。会飞的适者生存,不会飞的物竞天择,即使摔下去粉身碎骨,坚决的老鹰父母也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狐狸和老鹰让我们知道了生命应该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动物是靠本能来实现它对下一代的教育,虽然有些残酷,但这就是动物为了其后代继续生存的天然法则。就像进化论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但现代的父母有时还不如狐狸和老鹰。由于家家均是独生子女,不但对孩子大包大揽负责任,还没完没了地尽义务,孩子过了18岁已经能独立了,可父母坚持要抚养到大学毕业,甚至结婚生子。有一些考试族,高考的、考研的,一次考不上就考两次,两次考不上就考三次,反正有父母供着,只管考就是了。在父母眼里,孩子只要没找到工作、没结婚生子,那就还是孩子,是孩子爹妈就该养着。结果,这些孩子成了永远长不大的“成长侏儒”。所以,还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要花钱自己去挣,让孩子做勤工俭学吧!
(六)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的习惯
一个人能不能管理自己是十分重要的。要想生活好就自食其力,帕瑞克博士曾经说过:“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总是教孩子怎样去管理他人和事物,却很少教育孩子如何去管理自己。在此,有一位父亲做得很好。他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就给了孩子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墙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这个小男孩钉了2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所钉钉子的数量减少了。因为他发现比起在墙上钉下那些钉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更加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小男孩再也不会因没有耐性而乱发脾气了,他把这些告诉了父亲。
他的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自己能够控制乱发脾气时,就拔出一颗钉子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小男孩告诉他的父亲,所有的钉子都被他给拔出来了。
父亲拉着孩子的手来到后院的墙边说:你做得非常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墙上的那些洞,他们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就如同你生气时所说的那些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别人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来说,我们不能盲目地加以控制,以为“管”着孩子是父母的天职,而应该给还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从而让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让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管理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七)培养孩子讲诚信的习惯
培养诚实的品德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古老的话题,“狼来了”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关于诚实的教育范例。父母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诚实的、说谎的孩子,而孩子们也都知道不应该说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不愿意与不诚实、说谎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我们说到教孩子讲诚信的时候,是否感到疑惑?孩子生来就是诚实又讲信用的,又何须教?是的,这话不错。人们常说:“童言无忌”,说的就是孩子先天诚实,不会说假话,有一说一。然而为什么长大后就变了呢,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孩子从身边的人和事上学会了说谎和不守信。所以我们要从孩子的身边做起,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教孩子保持住这与生俱来的诚实。
在日本,对孩子的“诚信教育”从孩子刚刚懂事时就开始了。
守信的“基础”是诚实,所以日本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诚实品质。比如三四岁的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如果他勇于承认错误,不仅不会受到处罚,还会因为诚实而受到表扬。但是如果他编造谎话甚至嫁祸于人,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重罚,甚至强行要求将其零用钱或压岁钱做赔偿。奖惩如此分明,使得孩子从懂事起就在心中树立起“以诚实为本”的信念。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徽上只刻了一个词“诚实”。在这里,诚实远比考试分数更重要。在哈佛大学,入校新生学的第一课就是诚信教育。也就是说,诚信比什么都重要!美国的教育家认为,诚实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就如同一幢大厦的地基。他们的看法,和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做人原则不谋而合。
可见,诚信是一种美德,它会帮助我们保持一颗高尚的心。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信的美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的人,是会遭人唾骂的。因为诚信是一种社会公德,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但作为父母仅仅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还要付诸行动,即鼓励孩子讲真话;及时纠正孩子的第一次说谎;父母不要对孩子随便许诺;父母不能教孩子说谎。
(八)培养孩子有耐心的习惯
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还有助于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更好的心理优势。可事实上,很多孩子缺少耐心。想要的东西立刻就要拿在手里,想做的事情立刻就要实行,不然就哭闹不止,直到他们的要求被满足。这其实不足为怪,因为耐心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耐心对孩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耐心,自身首先要有耐心,然后不妨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并教育孩子学会延迟满足,不要打断孩子做事。
(九)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从小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终生受益的人生必修课。上好“劳动”这一课,孩子们才能懂得,正是前辈生生不息、勤劳不辍的劳动创造了财富,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人生才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因此,父母要少一些包办代替,让孩子多一些动手锻炼,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价值。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点小事都不愿意做,又何以去做大事?要想孩子将来能成就一番伟业,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首先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父母的教养态度很重要。平时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初步认识劳动的意义,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孩子逐步地认识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让孩子做家务。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需要学会从做家务劳动开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整理自己的房间、收拾书包、整理生活用品,帮父母捡菜、倒垃圾、买东西,等等,在家务事中体会劳动的价值,找到劳动的乐趣。
再次,与孩子一起劳动。劳动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再加上孩子自制能力差,很快便会厌烦。但孩子是很喜欢和成人一起劳动的。因此,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劳动,可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融洽家庭气氛,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
最后,对孩子的劳动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表扬,父母应及时表扬孩子在劳动中的出色表现,对他们的劳动成果予以充分的肯定,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由于孩子能力有限,有时劳动质量可能不高,父母不要嘲笑、责备、呵斥孩子,而应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在对其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爱劳动、会劳动的孩子。
(十)培养孩子宽容的习惯
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人的一生里,需要许许多多的包容。需要包容周围的朋友、亲人,包括自己。包容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
有一只蚌在水中畅游的时候,一粒沙子不经意进入了它的体内,从此它的苦难便开始了。那粒沙子不断折磨着它的肉体,它在痛苦中挣扎着,终于有一天,那粒粗糙的沙子竟然变成了一颗晶莹透亮的珍珠。
包容苦难的结果使一只伤痛的蚌变成了一只高贵的蚌。所以命运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有,那就该抱怨我们处理生活的方式,用一颗温柔的心去包容生活中的苦难,就会把痛苦变成美丽的点缀。柔弱的蚌包容和改变着那粒沙子,最后使它成为自己身体里最美好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粒沙,日夜折磨着疲惫的生命,有多少人能对那粒沙抱以宽容的一笑呢?
曾经有人问过爱迪生,问他是否记恨小时候打聋他耳朵的那位列车员?令人惊奇的是,爱迪生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谩骂那位列车员,而是幽默、风趣地回答:“我感谢他,感谢他给我一个宁静的世界,让我能够安下心来做更多的试验和发明。”爱迪生不仅对这位列车员予以宽容,还开辟了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宽容是海纳百川,宽容是厚德载物,宽容是淡泊明志,宽容是宁静致远,宽容是爱心和智慧的一种表现。荀子说过:“君子贤而能容罢,智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表面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尚的做人水准。宽容的力量就在于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宽容他人,不仅给他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更能使自己在做人的路上不断进步。
而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娇惯坏了,不懂得宽容,不懂得忍让。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永远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即使别人不是有意的,他们也会不依不饶,不罢不休,抓住别人的过错不放,没有一点宽容、忍让之心。真正的强者,是能宽容别人的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树立一种宽容的观念,而不要让自己的胸怀像针尖那样狭小。教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与人交往的生活原则,同时,还赋予孩子一种生命智慧——换位思考的能力。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做到:学会宽容孩子;父母不要把世俗的毛病传染给孩子;教孩子做到心中有他人。
(十一)培养孩子反省的习惯
反省是一个人成长的秘诀。所谓的反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发现漏洞与过失,从而弥补漏洞,改正过失。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就是说仁者立身处地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比自己技术好的,只会从自身找原因。
反省是一种美德,只有经常反省的人才能进步,才能在上帝关上“门”后,发现他留出的另一扇“窗”。犹太人习惯于在周六长时间反省,因此他们即使在二战中遭受毁灭性打击,战后找到了上帝留下的“窗口”,立即崛起,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商人。而那些不会反省的人,常常对那扇通向成功的“窗户”视而不见,甚至自己亲手把它关闭。
自我反省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会自我反省的孩子通常自视清高、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不会有知心朋友,事业上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功。因为自我反省是一种自我学习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决定了他有没有意识到错误,能不能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否可以创造新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当孩子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清问题的所在,知道自己以后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办后,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因为自我反省使孩子实现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伟大飞跃。
自我反省意义重大,只有学会反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习惯。
1.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表扬,而不喜欢批评,但是要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人总是听取表扬,又怎么会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呢?批评虽然不容易让人接受,但是它可以指出错在哪里,缘何而错,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当孩子能够接受批评后,就会形成一套批评模式,在他做错事时,就会先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也就是在自我反省。
2.让孩子学会汲取经验教训。汲取经验教训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省。当孩子犯错误之后,让他知道为什么会做错事,怎么样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就会想一想再采取行动。当孩子学会了汲取经验教训,他就已经学会了自我反省。
3.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孩子做错事后,父母不要替他解决,而是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否则,他不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后还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只有让他认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才会不断地反省自己,小心行事。
正像荀子所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之明而无过矣。”这是强调通过广泛的学习并随时监视自己的言行,达到一种智慧洞明、言行无咎的完美道德境界。一个学会了反省的人,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可以妨碍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十二)培养孩子惜时的习惯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叹息:“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的确,时间的流逝真令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正如朱自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得时间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朱自清先生的话告诉了我们,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去而不返。而这又正告诫我们不要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抓紧做事,利用好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能否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决定着他学习效率的高低。不珍惜时间,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样的孩子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想玩就玩,想拖延就拖延,当然不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如果父母能从小就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将会给孩子的发展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会有很高的办事效率,办事效率高当然会出好成绩。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1.教育孩子树立时间观念。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伟人珍惜时间的故事,从而使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通过一些伟人珍惜时间的事例,使孩子逐渐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增强时间意识,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让孩子体验耽误时间的苦果。现在很多孩子做事磨蹭、拖延,不珍惜时间,这些毛病都是父母的娇生惯养造成的。当孩子赖床不起时,就让他“尝尝”来不及吃早饭、上学迟到、受老师批评的苦果。一旦孩子品尝到耽误时间的苦果,心里会感到不舒服,自然会汲取教训,做事就不会再磨蹭拖拉。
3.教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做事。有的孩子,做事时三心二意、漫不经心,甚至边做边玩,这是最浪费时间的。父母应告诉孩子,做事时就要认真做,而且必须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绝不能一心二用。当孩子做好一件事,父母要给予表扬,以强化他的行为,对于高效地完成任务而剩余下来的时间,可以让他自己支配,以示“奖励”。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使孩子养成了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习惯。
4.教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平时是怎样安排时间的,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予以表扬,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就要给予提出相关建议。同时,父母还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孩子按作息时间表学习、活动和休息,从而使孩子逐步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在此,建议家长来用如下A、B、C时间管理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此谓的A、B、C时间管理是指将一日中做的事情分门别类,A类事情非常重要,必须当机立断在有限的时间内立即去做;B类事情重要,需自己亲自做;C类事情不重要可做可不做。
(十三)培养孩子有爱心的习惯
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中,没有什么比爱心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立足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在他吝啬自己的爱心的时候,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关爱、同情与帮助。所以很难保证他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也将是黯然无味,自身价值更是毫无意义可言。
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父母并不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有的父母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他自私就自私吧,只要过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也有父母认为,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好了,就会拥有金钱、权势和地位,有没有爱心不重要。还有的父母把孩子自私、霸道、没有同情心视为孩子聪明、有个性,将来不会在社会上吃亏,因而加以纵容。岂不知,孩子的爱心不仅仅表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还表现在对长辈的孝敬,对师长的尊重,对兄妹的关爱上。须知,一个没有爱心的孩子将是何等的冷酷,一个没有爱心的社会将是何等的可怕。
爱心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爱心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父母要做孩子关心别人的榜样。电视里经常播映的一则广告可能大家均不陌生。广告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朋友看到妈妈在给奶奶洗脚。第二天当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家门的时候,孩子也高兴地端着一盆水从厨房走出来,嘴里说着:“妈妈洗脚!”接着就用一双小手给妈妈洗脚驱赶一天的疲劳。好感人好温馨的一组镜头,同时也是爱的传递。所以,现代的父母一定要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爱和帮助别人的,这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2.父母不要溺爱孩子。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私爱与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那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教育专家指出:“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
3.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自小给予孩子同情心与怜悯心的情感,是在他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爱之情的首要条件。孩子最开始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大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时,一言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与爱心。
(十四)培养孩子善于理财的习惯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教育孩子养成善于理财的习惯也被各国郑重的提上日程。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他们对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提出了非常要求: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他们不可能把商品全部买光,因此,必需作出选择;5岁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时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7岁时能看价格表。通过这种切合实际的金钱教育,来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中国的父母也应该借鉴美国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方法,通过从故事中让孩子认识金钱、教孩子用钱的方法,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帮助孩子养成善于理财的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勤俭节约。日本有这一句教育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取。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衣服和粮食来之不易,懂得挣钱的辛苦,比金钱更让孩子受用不尽。
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大多数父母心中的信念就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于是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哪怕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生活得舒适安逸。虽然嘴上说“再富不能富孩子”,可现代父母的所作所为实际上还是让孩子成了家里“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殊不知,这种过早地让孩子享受富裕,回避贫穷的做法,是一种溺爱。看似是爱孩子,事实上是在害孩子。因此,现代的父母应在温饱无忧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锻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活俭朴,反对奢侈。一次他见到女儿穿了一件用翠羽装饰的短袄,就命令她脱去,以后不许再穿。在他的影响下,一时节俭风气举国盛行。封建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呢?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奢侈浪费。
其次,让孩子用劳动去赚钱。现在的孩子多喜欢贪图享受,因此,父母要有意让孩子用劳动去换取报酬。在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孩子,经常在校园里捡垃圾,把草坪和道路上的破纸、饮料瓶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也不觉得难堪,反而为自己能挣钱感到高兴。有的家庭并不缺钱,但也要让十几岁的孩子出去送报、送牛奶,挣零花钱。他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去挣钱,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钱的来之不易。
再次,教育孩子懂得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奢侈浪费习惯了,不懂得节约。父母要教育孩子使用学习用品要节约,穿衣吃饭也要节约,离开房间时要熄灯。还要让孩子学会废物利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这些习惯中,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既有老习惯也有新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你功成名就,坏习惯可以让你身败名裂;老习惯可以使你执迷不悟,新习惯可以让你茅塞顿开。所以,对于好习惯我们要保留,对于坏习惯我们要摒弃;对于老习惯我们要警惕,对于新习惯我们要培养……
二、帮助孩子拥有好心态
心态是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一种看法,有怎样的心态,就会产生怎样的行动。—个具有好心态的人,他会把失败看作是命运对他的考验,把成功看作是一场游戏中的小小奖赏,把给予看作是一种收获,而把荣华富贵看作是过眼烟云。具有好心态的人,永远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和宽容友善的心胸。为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拥有好心态,从而铸就孩子的成功人生。
(一)教育孩子将心态作为人生命运的底牌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在生活中,很少有一帆风顺的旅程,总难免会有一些小挫折或小意外发生。特别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对压力的承受力较弱,常常表现为娇气、自卑、孤僻、经不起挫折,等等。如果孩子对此没有一个好的心态,那么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免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家长无论任何时候,均要教育孩子,美好的风景需要好心情才能欣赏。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抱消极的心态,它便暗淡、减少你的快乐和幸福;你对它抱积极的态度,它便帮助你乐观地对待竞争、压力,轻松地前进、成功。教育孩子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下,只有当我们的心态积极健康的时候,才能正确地看待得失与成败;正确地对待他人、自己,心态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曾有人组织过这样一个试验:组织者一共找来了九个人参与自己的试验,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九个人听明白之后,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走过去后,组织者打开了旁边的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吃惊地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因为饥饿正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都吓了一跳,暗自庆幸刚才自己没掉下去。正在这时,组织者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他一连问了几声,竟没人敢走了。组织者说:“你们只要勇敢一些,照样可以安全地走回去。不妨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想象自己就是走在坚固的铁桥上……”他鼓励、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稍微勇敢一点的人站起来,表示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颤颤巍巍地走回去了,但比来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心理恐惧,哆哆嗦嗦地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了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趴下了。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光,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保护网,由于网是黄色的,所以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都不怕了,纷纷说要知道下面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就又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组织者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
这个试验很好地证明了一个原理:心态对一个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就像狄更斯所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由于心态能左右一个人的一切,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遇到的情况好坏,均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莫让沮丧取代孩子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