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的父母几乎都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父母关注的中心。所有的家长在注意孩子吃、穿、用之外,更多的是注意了智力投资,希望他们学习好,渴望他们能上大学,更有的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可谓用心良苦。但是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方面,有一种怪现象,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让孩子大量背诵各种诗歌,等等。对孩子的学习只看学习的成绩,把分数看成衡量智力、学习的唯一指标,许多父母牺牲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给孩子进行学习辅导,让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学习,结果适得其反。其实,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我们先来谈一下智力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智商是许多人了解的名词,也是每个家庭生活中经常议论的话题。但究竟什么是智力,至今心理学界对此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智力,为什么智力又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呢?这是由智力这种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造成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智力,对智力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是从智力所包含的因素来看的,也有的是从智力与适应环境的关系来看的。归纳起来,现有以下几种看法:①智力是一种先天禀赋的,是与生俱来的能力;②智力是学习能力;③智力是处理复杂事物抽象思维的能力;④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⑤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⑥智力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认为智力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多维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个体认识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感觉能力、知觉与观察能力、记忆、想象、思维能力)都包括在智力的范围。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用通俗的话讲,智力就是指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指人的“脑子灵不灵”。脑是心理的器官,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以及如何去改造客观世界,都必须用脑子。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说:“这个孩子的记性好,不管你教点什么,教一遍就记住了”,“这孩子点子多,他干什么总是独出心裁”。也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呆头呆脑”,“笨的不开窍”。这些方面的差异,也就是智力的差异。智力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对于儿童来说,智力是他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智力和知识
在家庭教育的现实中,许多家长把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当作衡量学生聪明与否的标准。所以家长千方百计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常常看到家长让学生大量背诵,给孩子增大练习量,甚至让孩子提前学习加、减、乘、除等复杂运算。有的家长还让孩子背诵“一个桌子砍去一个角还有5个角,不是三个角”,“缸里有10条鱼,死了一条,鱼缸里还有10条鱼”。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智力发展好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掌握的知识就多,知识面广,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强。知识和智力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广了,联想多了,思维能力也会增进。但两者毕竟有不同的含义。智力一般指“能力”,“知识”一般指运用能力所获得的“结果”。绝不能把智力和知识混同在一起。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教育思想问题。若我们认清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就不会单纯去教孩子知识,将分数看得很重,而会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去发展孩子的智力,这才是本质。
在社会上,在学校中常常举办一些“智力竞赛”节目,也有个别的内容混淆了知识和智力的界限。如问“×××这首歌是几分之几拍?”这肯定是测知识的题,而不是测智力的题,如果不会答,完全不能说这个孩子的智力差,所以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本质是不同的。杰出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句名言:“人们的知识在不断地充实着,但人们的智力却没有多少长进”。从这里可见两者是不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许多大学生考试分数不低,但能力很差,不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大有人在,而有些虽没有考上大学,但却超常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上关于智力是不是知识,或者说两者是否可以等同,有不同的学派。一派是以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形式教育论,认为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不可能全部教给学生,教师不能只从灌输知识入手,更好的方法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另一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实质教育论,否认专门培养学生智力的可能性。他认为学生的心灵,像一个容纳器,需要给以多种具体的知识来充实,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发展了智力。
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是和家长、教师的教育观有密切关系。我国目前从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到学校教育都是偏重于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智力的培养,以至学了好几年、十几年,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却很差,这种现实应及早改革。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手段,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发展人的智力,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
三、智力和环境
智力和遗传、环境间的关系是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的心理学家形容智力是完全来自于环境,智力是由环境决定的。如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就曾说过:“给我12个健康的儿童,再给我一个特殊的世界,使我在这个世界内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在这12个婴儿中任选一个,不论他的天才如何,嗜好如何,倾向如何,能力如何,及其祖先的种族如何,我可以使他依照我的意志而成为某项专家,甚至可以使他成为乞丐或盗贼”。这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这种否定遗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从遗传(或先天)所得到的智力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潜在的能力实际能开发到什么程度,则依赖于环境因素。在一个良好环境中抚养起来的孩子比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抚养起来的孩子,发展得更好,智商更高,这是一个事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一个终身教师。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发育都是在父母直接培养下进行的。智力是在父母正确诱导、精心培育下发展的。
四、少年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少年儿童智力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下面对这些方面的特点进行介绍。
(一)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又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小学生的注意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①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主要表现在只能注意很短的时间,经常爱做小动作,爱说话。据研究表明,一年级儿童可连续注意10~15分钟;三四年级学生可连续注意30分钟。这个年龄的儿童无意注意仍占优势,对于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儿童则有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长。②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注意分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常表现在读书时一字一顿的读,他们常常只能注意到一二个字,高年级学生可注意一句话,读起来比较连贯。注意分配力较差,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几种活动。如注意写字时,就忘记了坐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顾此失彼”现象时常发生。③对具体、直观的材料容易引起注意,对抽象的材料不易注意。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具体形象仍占主要地位。因而决定了其注意的具体直观性。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事物容易为儿童注意。如儿童听《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时,他对兔子是怎么碰死的,农夫是怎样轻而易举地得到兔子等具体情节十分注意,至于故事包含了什么寓意,却不去注意。学习算术时,只注意到具体的算法,而不去注意运算规则、概念和原理。随着良好的训练和辅导,他们对抽象材料的注意会逐渐发展起来。
(二)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小学生的记忆主要表现在:①无意识记忆占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增强。低年级儿童,识记的目的性、有意性差,一般对感兴趣的东西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容易记住。如看电影、电视,对其中的情节就记得清,而其他事件和人物就记不住。中、高年级儿童,由于学习目的逐渐明确,有意识记日益增强。他们能主动记一些比较抽象的,难记的东西,还能主动检查识记的效果。②具体形象识记占主导,词的抽象识记逐步发展。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直观的材料。中、高年级儿童,抽象识记得到迅速发展,但仍需具体形象材料的配合。③机械识记占主导,意义识记得到明显发展。对材料在不理解时进行的识记称为机械识记。低年级儿童仍以机械识记为主,中高年级儿童的意义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例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复读课文,低年级学生照本宣科;中年级学生加入部分自己的语言;高年级儿童则能根据课文大意进行复述。可以看出,理解得透彻,记得越牢。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