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教中家长常存在的问题
(一)不识童心
不识童心,也就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过程。孩子有哪些共同的心理呢?可以用四个“好”字来归纳,亦即好奇、好群、好游戏、好野外生活。
好奇:孩子提的问题特别多,好奇心很强。而且许多时候,好奇又同好动联系在一起,什么东西都想动一动,买来的玩具给卸零散。
好群:整天把孩子关在屋里,不让他同小伙伴接触,他比什么都难过。
好游戏:大多数孩子“玩”甚至比吃还要紧,不让他玩,取消他游戏的权利,即使他脸上不哭,也会心中不快乐。
好野外生活:哪个孩子不愿上公园?听见带他去远足、郊游,高兴地可以搂住你的脖子,直叫好爸爸、好妈妈。
然而,有些父母却对孩子的这“四好”视而不见,甚至用不正确地方法、态度对待之。他好问,你嫌他烦;他好群,你把他关“禁闭”;他好游戏你成天要他写字,做算术,甚至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也要“加班加点”。他好野外生活,你却一年中难得有一次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你的子女就羡慕与你态度相反的父母,认为他们好,而你不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打下对你不亲的印记,父子、母子缺少感情交流,到大了,同你的关系也会逐步疏远。
(二)作风粗暴
生活中的确有不少父母经常为子女学习成绩不好,或受到老师批评,甚至因为做了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而打骂孩子。打骂孩子,只能造成子女对父母的戒备心理,而决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孩子的许多性格来自于父母的教育。说谎,孩子为了取悦于父母,或怕挨打,就采取种种措施来避免自己的痛苦,形成如下条件刺激模式:错误—挨打—撒谎—避罚。
(三)委屈孩子
最常见的是强迫子女无错认错。有时父母自己丢了东西或放错了东西,却怀疑是子女干的,子女申辩一下,就责骂他“说谎”。有时孩子出于好的动机,因为力不能及或别的原因,造成了不好的效果,父母往往不问事由,全盘否定,这更使孩子伤心。
(四)不通情达理
孩子入学以后,同学校、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对家庭的要求也就逐渐多样化。这种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则是两者兼而有之,要区别对待。对于合理的要求应当尽量满足,一时不能满足,也要讲清道理,取得孩子的谅解;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能迁就满足,但同样要让孩子懂得不能满足的原因;对于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的要求,则要取其合理部分满足之,不合理的要说明。如果对合理的要求,拒之门外;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讲道理,而是训斥一顿;对两者兼有的,不加以分析,一律不予理睬,就会使孩子感到你不可亲,渐渐同你疏远。例如,学校要举办集体活动,规定必须穿统一的服装和球鞋,孩子回来对父母说了,父母却不加以理睬,结果别的同学都穿上了统一的服装,唯独他“独树一帜”,他就会怨恨你,认为你不及别人家的父母好。又如,有一个初中生,唱歌、体育很好,学校让他参加文娱队和体育队,经常早出晚归。父母十分不高兴,但又不主动和学校联系,而是生硬地不许她再参加训练。女儿说是老师让她参加的,父母脸一沉,要让孩子把老师叫来。女儿当然不敢把父母的话传给老师听,于是第二天学生在校受到训斥。这种不通情理的行为,极易引起子女的反感。
(五)损伤自尊
人都有自尊心,尤其是刚刚进入少年期的子女,由于开始形成独立的人格,自尊感更强烈。有些父母往往看不到子女的这种要求和变化,有意无意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情况:
1.经常揶揄孩子的弱点。有的孩子天资不很聪明,学习成绩比较差;有的孩子动作比较迟钝,手脚不太利索,父母就责怪他“天底下比你笨的人还有吗?”甚至骂孩子是“笨蛋”。这种嘲笑和责怪,不但常使孩子感到自卑,失去前进的信心,而且也造成他们同父母的对立。
2.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有的孩子过去犯过错误,经过教育觉悟了,改正了,但父母还是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他。有一个孩子曾偷过别人的钱,但近一二年来一直未拿过别人的东西,自己也决心改过。有一次,父母丢了钱,又怀疑是自己的孩子拿的,而且一定要他老实“交代”,否则不给饭吃,当晚,这个孩子就离家出走,并留下一张“你们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们”的纸条。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总喜欢把子女先前犯过的错误挂在嘴上,甚至把它作为压服子女的一张王牌,这更容易损伤子女的自尊心。
3.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辛苦,主动多干些家务,父母见到不动情,遇到帮倒忙时,还责骂一顿。有的孩子某门功课大有进步,另一门功课有所退步,父母不表扬好的,却对不好的大加批评,使自己的孩子感到学好学不好、干好干不好都一个样,给孩子造成干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自尊心是使人进步的一种动力。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以后,容易对进步、荣誉都感到无所谓,对父母、教师的话也当成耳边风,对一切都抱着“横竖横”的态度,事情到这一步就难办了。
二、要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减小对孩子的消极影响
做父母的总是想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但效果如何呢,这与父母的素质有重要的关系。
1.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育子女,而在于发泄自己的不满。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些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强的家长,在工作中,在外面或在家里因某些事情不愉快,常常拿孩子来撒气,迁怒于自己的儿女,找孩子的毛病。对平时不曾批评或曾鼓励过的行为以粗暴的方式加以斥责。孩子对此常感到不可思议,不知自己错对,感到冤屈。家长的这些批评在道理上常常讲不通,对子女的教育缺乏一贯性,其效果对孩子必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2.父母关心孩子,但不知如何才算好。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许多做父母的工作忙,没有较多的去涉猎教育子女方法的知识,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限制,有些父母对如何教育和引导子女,怎样使子女达到自己所期望的水平,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该怎样做。有时自以为能达到目的,但所采取的方式使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有的父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从自己父母那里体验到的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但又对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不满足的地方,不知所措。
3.别人有效的教育方法自己总是用不好,或事后才能想起来。由于以前的经验以及习惯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许多父母对从别的家庭学到的新方法总会作些加工和改变,使用时也可能只注意形式,实质上仍是老一套,从而使新方法的效果不大。有时,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经常采取某种对策,父母在使用教育方法时不能灵活,常感到这种方法自己掌握的不熟练而未去使用,事过之后才想起来并为之后悔。
4.教育的时机不当。在教育中,选择适当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状态,就很难发现适当的时机。父母如果对自己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有时也会忍不住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子女进行教育,结果事与愿违。
例如,许多家长认为强化越及时越好,但如果父母在已经上中学的孩子正和同学们一起谈话或做事时发现了该批评的行为,立刻给以负强化,孩子很可能因面子上过不去而不接受意见。
又如,一般地说,在孩子某种不良行为第一次出现时给予批评或制止(即负强化)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不良行为尚未出现或刚要出现时给于负强化,效果会更好。但是,对一些已经多次出现并已形成习惯的不良行为,在其中的一次出现后立刻给予负强化,可能对子女的影响不大,耐心地进行解释和劝导,有时也会不起作用。但在这种不良行为引起客观的负反馈时,在孩子的情绪受到了震动,对以前的行为的性质有了更多的认识时,抓住时机地施加影响很可能事半功倍,成为子女发生转折的契机,父母如果不知道这些规律与特点,很可能白费力气,还使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5.重复使用无效的方法。父母,尤其是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常常采用自己惯用的方式,而不注意这些方式的后果。如很多母亲喜欢对孩子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唠唠叨叨。这些无休止的唠叨最初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越唠叨,影响力越小,直到完全无效并引起子女的反感,有些做父母的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就一通批评,或施以拳脚,但久而久之,这些方法都将不再具有最初的效力。这样的父母也许应该学些新的管教方式和方法。但客观地说,相当一部分家长一般没有机会学,而是因种种原因偏爱这些效力已大减或早已不起作用的管教方式。
6.当时的教育没有为以后的教育做准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有一个长久的打算,如果家庭教育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根据以后的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只是应付当时出的问题,就会使教育中的每一步都遇到新的困难。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情况出现,这时都可能伴随产生一些需要引导和解决的问题,父母每次都得像遇到新问题一样重新想办法应付。因此,父母在当时的教育中不仅应考虑教育本身对以后的影响,而且应考虑这些影响与孩子以后发展的关系。
7.父母铸成子女的问题。父母由于采用一些不适宜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常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子女出现问题或使问题变得严重。例如,一个四岁的孩子跟母亲去邻居家串门,很喜欢邻居家中的一个火柴盒,就拿来玩,走时母亲让孩子把火柴盒放下。晚上孩子休息时,母亲在孩子的口袋里发现了这个火柴盒,十分生气,严厉地问孩子这个火柴盒是哪里来的。孩子不说话。母亲非问不可,孩子最后说是邻居给的,母亲知道这是孩子自己拿的,见孩子不仅私拿别人的东西,而且撒谎,就毫不客气地揭穿孩子的谎言,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也是在一些严格要求子女的父母那里常见的反应,那位母亲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及时的,这种做法是恰当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位母亲对子女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应因孩子拿的东西很小而认为可以不予追究。这确实是一件应该予以重视的“小事”,但是,孩子本来可以少犯些错误,如果母亲见到孩子不回答东西是怎么来的,就直接指出事实的真象,孩子就不会在母亲的压力下产生内心的激烈冲突,就不会因害怕说出真实情况而撒谎。母亲明知孩子不敢说出火柴盒是自己拿的而硬逼孩子回答,就增加了孩子为掩饰而撒谎的可能性,结果使孩子犯了新错误。如果孩子以前没有有意识的撒过谎,这一次也许就是一次不良行为的开端。如果孩子汲取的教训不是不撒谎而是怎样才能把母亲骗过去,母亲这种做法的不利之处就更值得注意了。
又如,许多父母都抱怨孩子很少对父母说出自己的事或报喜不报忧。这种情况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父母的行为铸成的,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讲述他的一些行为时,负责任的父母常常要找出孩子的一些缺点进行批评,结果使孩子汲取教训,以后不再告诉母亲,类似的事情有时确实很难办,如子女所说的事情是应该受到批评,不说不应该,说了又可能使孩子以后不再向父母叙述这些事。考虑到即使不批评,孩子也可能知道哪些事会受到批评而不说,索性还是批评,先解决现在的问题。这是父母们常见的选择。解决这个问题只从方法上考虑是困难的,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但父母如果与子女有相对平等的关系,能够真正理解子女及子女的行为,使子女把与父母的交流当作乐趣,就能使问题容易解决。例如,在上述情况下,父母可先从子女的角度去理解,去讨论,再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帮子女想出更适宜、易接受的方法,同时以分析的方式使子女了解应该注意的其他方面。这样就不容易造成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