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词,是由拉丁语persona而来的,原指演员带的假面具,以后引申为指独立思考,有自己行为特征的人,即真正人的本身。人格一词也可译为个性,心理学用以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在他的行为模式中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心理学中研究的个性就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亦即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一个人的人格具有稳定性。人格形成后,不论在任何场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都会表现出同样的或近似的人格,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一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不能算作他的个性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从小看大,三岁至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指的就是个性的稳定性。但人格也是可以在环境中改变的。人格还具有第二个特征,即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而表现出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不同特点。正是人的这些个别差异性,才能把这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别开来。
一个人的人格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下而形成的。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往往会导致人格异常(如变态人格)或性变态。
二、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家长们常常说我的孩子总是和其他孩子不—样。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有差异,儿童的健全人格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个性的形成是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三个方面因素统一作用中实现的。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基础,是潜在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是决定的因素,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主导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健全人格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而言的。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基础。事实表明,一个身段不均、四肢短小的人是不能被培养成舞蹈家的。要想把一个小胖墩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又谈何容易。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生理素质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遗传因素作用是重要的,但又不是唯一的。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可以进行培养。遗传素质造成人的差别并不明显。环境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二)环境和教育在儿童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良好的生理素质给孩子健全人格仅仅提供了物质前提,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作用,人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都不能产生和发展。
某日报社报道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1984年12月,在辽宁省台安县某村,发现一名与猪习性相同的女孩。她和猪一起玩耍,吃猪奶、猪食、猪草,像猪一样爬,发出猪一样的叫声……虽然已经9岁,但智力只相当于两岁的儿童,连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说——这条奇闻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瞩目。
两年之后,这位“猪孩”怎么样了呢?人们又到鞍山市永东公园内的鞍山市养老院,专程探望了“猪孩”王显凤小朋友。小凤的专职老师李玉菇向人们介绍了她的近况:小凤已经完全没有猪的习惯了,智商已由原来的29IQ上升到63IQ(正常人下限为70IQ),识字600多个,可以写信,会唱歌、跳舞、讲一些简单的故事,字写得挺工整,对社会已经适应。她最喜欢荡秋千,上动物园玩,对动物特别感兴趣。现在的智力相当于7周岁的孩子,所以,逻辑思维较差,算术不好。
人们的目光扫向桌上放的一大堆橘子。李老师笑着解释说;“明天小凤过生日,这是大家给她买的。”问小凤:“过生日最高兴的是什么?”“能见到爸爸、妈妈。”小凤的父亲叫王文乾,今年54岁;母亲张玉华35岁,他们只有小凤这一个孩子。小凤的母亲7岁时患过流行性乙型脑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智力低下,只能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生小凤的时候,正值十年动乱,老王每天都去出工,家住的又偏僻,小凤会爬会走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里养的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与猪为伍,渐渐的成了“猪孩”。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个性的形成,家庭环境有重要影响,家庭教育起主导作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特别是家庭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