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1000000029

第29章 金匠

同斗龙镇的大多数金匠一样,洪师傅没有独立的门面,商场一隅摆个柜子,便是他的工作台。一把小锤子、一个铁墩子、一把小天平称,便是他的主要家当。

从我记事时起,洪师傅就跟商场的工作人员一样,早上八点钟上班,晚上六点钟下班。不同的是商场工作人员还有个休息日,洪师傅却不,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天天到班,风雨无阻。

小时候,村里流传一句话:十个金匠九个富,不富的那个是二百五。我不懂其中含义,就问柳三爷。柳三爷说,偷金子呗。偷金子?怎么偷啊?我更加疑惑了,因为我看到,村人到金匠那里打金子时,是寸步不离的,整个加工过程,眼睛瞪得圆圆的,金匠的一举一动全在监视之中。

柳三爷摸着胡须笑笑说,嘿嘿,偷金子让人发觉,那还叫金匠?告诉你吧,这里面学问大着哩。金匠在加工时,会不断用“王水”清洗首饰,每洗一次,“王水”就会化掉一些金子。

什么是“王水”啊?我不解地问。

“王水”是用浓硝酸和浓盐酸配成的,厉害着哩。还有啊,金匠为了偷金,往往在模具上做手脚。在卡模时,模具中就会残留一些金屑子。金匠表面上将用过的模具丢掉,等客人离去后,他们便将卡在模具里的金屑子弄出来。再者,打造时用的锤子、凿子、铁砧等工具,都会被钻上小孔,反复敲打金首饰,小孔里就会嵌满金子。

原来是这样啊?我惊讶极了。

晚上,我将柳三爷的话讲给奶奶听,末了问奶奶,柳三爷怎么知道的啊?

奶奶微微一笑,他啊,过去也是金匠。

知道金匠偷金子的秘密后,我很想实地见识一下,于是便来到洪师傅的工作台。

刚巧,洪师傅正在打金戒指。只见他嘴里含着一根吹管,腮帮子鼓得像皮球。突然,一束火舌急急地从吹管里喷射而出,夹在镊子上的小金块一会儿就被烧得通红。见火候已到,洪师傅才丢下吹管,在小金块上抹了点白色粉末(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硼粉),小金块立即变形,幼化成一朵闪烁的金花。洪师傅又掀开模具盖,在模具内涂上药水(后来知道那是硝酸),迅速把金花放进模子里,用一方铁块压住。然后灭了灯,取下夹在耳朵上的烟卷,悠然自得地吸着。一支烟吸完,掀开铁块,用镊子挑出戒指,投入清水杯里,发出“滋”的一声响,继而快速捞出,轻轻抛磨打光。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洪师傅才轻轻说道,好了。围观的人们立刻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定睛一看,只见那戒指金光闪闪,上面还印着双龙戏珠的图案哩。

回到家我才想起,本打算看看洪师傅是如何偷金子的,却不知不觉被他的手艺吸引。

奶奶听了我的话说,看洪师傅偷金子?你这不是和尚庙里借梳子——摸错门了吗?洪师傅那么一个厚道人,怎么会做这种事?

这么说,他就是九个金匠之外的“二百五”了?

二百五?奶奶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说,对对,就是个“二百五”。唉,要是个个都像洪师傅这样,社会就太平了。

奶奶的话我信,在所有的金匠中,洪师傅的生活是最节俭的。一件灰不溜秋的工作服,一年四季不离身。一双解放鞋,补丁摞补丁。至于吃的饭菜,那就更不能跟别的师傅比了。曾有人这么形容:洪师傅吃饭——“老三篇”,天天读。意思是说洪师傅的饭菜每天都一样,即一盒饭、一碟炒蔬菜、一碗豆腐汤。当然,这还是洪奶奶在世时的待遇,虽然没有荤腥,毕竟热汤热水的。洪奶奶不在了,常常是就着开水啃馒头,或者是咬两个烧饼了事。有时被大家劝得实在不好意思了,才买个三块钱的盒饭打打牙祭。因此就有人不理解,问道,洪师傅,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何必这么辛苦自己?洪师傅说,我这不是很好吗?鱼生火,肉生痰,豆腐卜页保平安。

大家听了很不以为然,背后念叨,怪不得人说“绝子”最精,洪师傅就是例子。

我也很纳闷,虽说洪师傅心不贪,挣钱不多,可也不至于连一顿肉都吃不起吧。奶奶叹口气说,一家不知一家事,也许他是另有难处吧。

洪师傅活着时默默无闻,走了后反倒名声大震。那是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洪师傅的侄儿见他几天不露面,就上门探望,这才发现他已仙逝。料理丧事时,大家在他的枕头下面看见个布包,打开一看,竟是厚厚一叠汇单。至此人们才明白,怪不得洪师傅过得这么艰苦,原来他的钱都捐给了别人。

同类推荐
  • 亚森·罗宾探案集

    亚森·罗宾探案集

    《亚森·罗宾探案集》是一部风靡世界的侦探小说,她以其丰满的人物性格,广阔的社会背景,曲折多变、富于悬念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 拆婚

    拆婚

    妩冰所著的《拆婚》讲述一幕交织爱与无奈的灰色剧,直面80后温暖而残酷的婚姻现状!《拆婚》中夏晓贤一直想要女儿江蓝离婚,因为她看不上李天一这个无能的女婿。而此时江蓝的初恋韩嘉平回国……夏晓贤考虑种种,决定破坏女儿现有婚姻,大力撮合她与韩嘉平在一起。事情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可突有转机——市政府规划行政中心北迁,李天一的老家刚好位于拆迁的规划之中……在巨额拆迁款前,母亲夏晓贤和小姑子李天牧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婚姻拉锯战,一方力拆,一方抗拆!而江蓝和李天一的婚姻,竟成为其中最无辜的棋子……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

    这是阿福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作者的目力所及,笔力所至,多为当代都市生活。但偶尔也涉及偏远题材,如“荒原之夜”写遥远的知青生活,“大凤小凤”写更遥远的民国生活,“国权老爹”和“小村的故事”写的是乡村人物,“闵介生和他的高个妻子”和“一个做姐姐的老姑娘”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普通人的生活,“尘封的记忆”写睡梦中的潜意识,“一封遗书”写同性恋者的心理活动等等。本自选集的最后一篇“这个世界有你的时候时间短”,以意识及颠覆意识的多角度表达,并以集中的和散点的意识流互为结构,描述现代生活的复杂斑斓。
热门推荐
  • 天涯陌路行

    天涯陌路行

    有情人,转眼间,已是天涯!已是陌路!一念之间,一笑而过。这天下,又有谁能独行,天涯咫尺,沧海桑田,且看这一人的背影。百年之后,卿可能为我,再望天涯?
  • 莫名的我就喜欢你

    莫名的我就喜欢你

    等待的是前一份情,还是新的独宠,她最终会选择谁,而女主角喜欢的他最终会承认他的感情吗
  •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吾家有萌妻,金屋藏娇

    题记:我以为你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但其实,你一直都知道。安洛还记得,王俊凯说过,蓝色信封代表我爱你。
  • 颤抖吧,我的傲娇入赘夫

    颤抖吧,我的傲娇入赘夫

    她,A国首富,在逗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段悲痛的过往,在没有他人的夜晚,她常常陷入黑暗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他,总裁一枚,时而冷酷,时而暖心,谁能想到,二人幼时看似不经意的相遇,却埋下了爱情的种子,当两者如今的再次碰撞,到底是救赎还是伤害?
  •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肖淡淡是个调皮的姑娘。慕航是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男孩。由于肖淡淡父母的原因,她的童年是跟着外婆的,而外婆是慕航家的老保姆,所以肖淡淡也一直住在慕家。顾羽的出现所打破了他们的安静生活。顾羽的爸妈都是工人,并且前后被工厂的机器绞断了双臂。一家人生活的很艰难。生活方面的压力,养成了顾羽霸道、固执、冷静、早熟的复杂性格。顾羽成为肖淡淡的同桌后,逐渐被她的善良吸引着,他并不打算抗拒,即使他知道慕航和肖淡淡的关系,他骨子里的好战仍旧决定了他会放手去抢,去赢得属于自己的温暖……
  • 地府小判官

    地府小判官

    李泽成了一名光荣的地府工作人员(判官),其实一开始他是拒绝的,奈何好处多多,先勉为其难的做着吧。
  •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杂曲歌辞 盖罗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火边界:女王不好惹

    战火边界:女王不好惹

    或许正常人眼里面的“女王SAMA”都是高冷霸气,不近人情,护犊子的那种。既然这么说的话,这个女王分明就是一个大逗比好吗?!风芷玥,花式坑队友二十年!(然而她并没有那么老)。提到她,混地下世界的几乎都认识,说成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没有丝毫奇怪的。但是呢。。你会想到一个“女王”在战斗的时候会把装着满满子弹的突击枪扔到敌人的脚边然后对着你笑呵呵的说一句sorry吗?!你会想到一个“女王”会因为你一句话一个“不小心”将手雷扔到己方阵营的吗?!或许到这里许许多多的朋友会吐槽:“真的够了好吗!!”是的,这些事情,这种事情,这类事情风芷玥她都干过!虽然说是马马虎虎的,但是俗话说的好,要以德服人嘛~
  • 杳渺归途

    杳渺归途

    从傻兔子到大坏狼,从案板上的鱼肉到手持刀俎的屠夫,从死不由己到翻手为云覆手雨,主角们一路披(bi)荆(qing)斩(lian)棘(zhong)终成夙愿!欢笑VS泪水,胜利VS代价,孰轻?孰重?这是一个与成长相关的故事……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