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西南侧(南池子南口路东),红墙围护着一组叫做皇史宬的古建筑群,“歲”字之意为所容受,也就是库房。皇史崁是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馆,又称表章库。始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初名神御阁,两年后竣工,皇帝亲自将其命名为皇史宼,主要用于收藏皇家挡案文献。隆庆二年1568年)和清嘉庆一一年(1807年)均有修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
盖房不用一点木料几乎不可能,盖大殿不用一点木料,更是让人难以相信。而皇史歲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头宫殿,全用砖石砌筑而成,无一根木枓。皇史宼总面积达846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皇史宬门、正殿、东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围以朱墙。皇史菝门额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正殿建在高2米的石台基上,绕以汉白玉护栏,面阔9间,黄琉璃筒瓦庑殿顶,拱券式无梁建筑。额枋、斗拱、门、窗均用汉白玉雕成,额枋上施描金旋于彩画。殿门5洞,均为两重。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2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俗称金匮,恐怕算最棄华的书架了。山墙上有对开的窗,便于空气对流。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既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霄,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是一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三者兼备的重要文物建筑。皇史宼除了存放圣旨、玉牒等宫廷资料之外,还藏书,如《永乐大典》副本及后来的《大清会典》等。
皇史歲是研究“石室金匮”的实物,其历史、艺术、实用价值卓异。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石室金匮”的制度。《汉书高帝纪下》记载:“与功臣刻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所谓“金匮”,即是铜制的柜子,“石室”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其目的均是为了防火,让存放的珍贵档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尔后历代档案库,均因袭秦、汉旧制,而又各有所发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实录、圣训、玉牒之类的皇家档案。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建有类似的档案库,但多数已毁,像皇史宼这样保存完整的,已十分罕有了,这就越发显示出这组建筑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