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有些地名是靠庙会而被人记住的,比如厂甸。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衰于民国,复苏于新中国成立后,消失于“文革”初期。历时四百多年,历经由祭祀而灯市、转而书市、渐成贸易集市的演变过程,时有学者誉之为“雅俗相济、商娱相融”。
厂甸原是北京南城南新华街路东的一条小胡同,元代设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厂甸。历史上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据乾隆年《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1918年,北平市政当局正式认定厂甸为京都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
与京城其他几个庙会不同,厂甸庙会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当然,厂甸庙会的传统小吃很有名,传统工艺品、日用百货和儿童玩具也颇负盛名。逛庙会的游客形形色色、摩肩接踵,男女老少都能在逛庙会时各得其乐,各有所获。
以儿童玩具(时称“要货”)为例,由几十个彩色风轮、小泥鼓联在一起的大风车,到一大枚铜元便能买到的泥人模子;由蜡做的能浮在水中的小鸭子、小金鱼,到活泼泼的各种小活金鱼,真是数也数不尽,说也说不清。正月里学中放假,那时还时兴给长辈拜年,拿压岁钱,所以即使是寒门小户人家的孩子,腰中也有十枚二十枚铜子,到厂甸去也总能买到一两样称心如意的玩艺儿的。至于富有之家的子弟,那就更是取锖用宏、不惜金钱,专拣好玩的买了。所以那时的厂甸庙会,人头攒动,至少有一半是儿童。
鲁迅先生第一次去厂甸,是1913年正月初一(公历2月6日),日记记道:“旧历元旦也,午后即散部(步)往琉璃厂,诸店悉闭,仅有玩具摊不少,买数事而归。”大年初一的厂甸,书籍、古玩、吃食等摊还没有摆出来,就只是玩具摊热闹了。先生“买数事而归”,是些什么玩艺儿呢?
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耍货摊子,都集中在海王村公园以及公园周围。从海王村公园前门说起,有卖扑扑噔的挑子,卖小金鱼、金鱼缸的挑子,卖风车的汉子,卖空竹的车子,卖花炮的临时铺子;海王村公园里面,有江米人摊子,刀剑鬼脸摊子,弹弓袖箭摊子,猴戏摊子,料器飞禽走兽摊子,花灯摊子;一家风筝摊子在海王村西门外往北,一家在西琉璃厂路北,那平日是一家粥店,到厂甸期间作为卖风筝的临时营业处,便是有名的哈记风筝(哈记风筝的创始人为乾隆年间哈姓回民,回族尊称人为“某把”,因之又称“哈把风筝”,其最著名者为丈二尖脚大沙燕)。这些耍货,有些是平时各庙会也能买到的,有些是平日小贩串胡同沿街叫卖的,有的则是只有正月里的厂甸有,厂甸一收市,便再也买不到了。如五彩缤纷的大风筝,哗哗作响的大风车,在平时都是无处购买的。
也许是迎合京城人的怀旧情结,北京市政府于近几年恢复了厂甸庙会。每年春节厂甸庙会从正月初一到初六共六天,地址依然以琉璃厂为中轴线,北起和平门路口,南至虎坊桥十字路口,全长050米。庙会改变现存庙会封闭型游园的形式,实行开放型步行旅游商业街模式。内容有老北京传统花会、旧京民俗老照片展和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天桥绝活表演、京剧等传统剧目演出、特价书市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甜香诱人的糖葫芦、风格各异的风筝和风车等颇具厂甸传统特色的商品风采再现,来自南方北方的能人巧匠也在一横一纵两条大街上摆开擂台展露手艺。当然,琉璃厂文化街上的众多老字号也不甘寂寞,荣宝斋就率先而动,木版水印尽显百年功底;而汲古阁的文物复制、李福寿的制笔工艺、中国书店的古旧图书修复技艺,足令游客大开眼界。像坐花轿跳火盆、掀盖头等老北京的传统婚礼仪式,也纷纷亮相庙会现场。